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史弥远到底有多奸?暗通皇后矫诏废立皇帝,最后还得以善终

史弥远到底有多奸?暗通皇后矫诏废立皇帝,最后还得以善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837 更新时间:2023/12/20 9:06:11

说到史弥远,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岳王庙门前有一副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公道自在人心,忠奸之辨要看对江山社稷的功过。有些人即使过了千年也很难评判其功过是非,但也有些人即使在当时也能让人一眼辨识清楚是忠是奸。

01

说到两宋可谓是名臣辈出,其中忠奸皆有之,而且大宋的奸臣可谓是个个鼎鼎大名,在话本小说里也都是经典的白脸人物,比如《水浒传》里蔡京、高俅、杨戬、童贯四大奸臣;风波亭以“莫须有”罪名陷害岳飞的奸臣秦桧;再比如今天要为大家分享的这位南宋奸相,权臣史弥远,暗通皇后矫诏废立皇帝,擅权两朝共计26年,权势滔天赶超秦桧,最后却得到了善终,可谓是真正把人臣做到了极致。

史弥远,字同叔,尚书右仆射尚浩之子,进士出身,为人阴沉,寡言有谋。他十五岁即恩授八品承事郎,十七岁时以铨试第一,入职建康。之后得到了当时已经成为宰相的韩侂胄的赏识,得到了“火箭干部”待遇的提拔,两年之内就连升六级成为礼部侍郎,进入中央六部的权力中枢,这也标志着他正式成为朝廷大员。

韩侂胄同样是一位名臣,他的祖上正是驰名两宋的韩琦。为了恢复祖上荣耀,韩侂胄组织北伐,最终却以失败而告终。因为他是南宋主战派,所以主流历史评价为忠臣。那么一个忠臣为何会赏识一个奸臣呢?

02

曾看过一档综艺节目,嘉宾尝试扮演皇帝身边的小人,于是拿腔作调地向“皇帝”奏事问安,把戏剧里白脸的形象扮演地惟妙惟肖。但真实的奸臣可能是这幅嘴脸吗?当然不会,甚至他们会表现得刚正不阿,在皇帝面前疾言厉色,还会做出一副礼贤下士的姿态。他们的“奸”是在于他们自私,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国家利益之前,或者无视君王自行其是,或者心胸狭隘党同伐异。

比较可悲的是,人都是很复杂的,上面那些描述不只出现在历史公认的奸臣身上,还会出现在一些士林清流身上。比如明末著名的东林党人,号称是忠正之士,但正是他们处处排挤其他党派人士,最后导致别的党派全部团结到魏忠贤旗下成为阉党。所以一个人的忠奸一时很难看清。白乐天诗作“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而且并不是说忠臣就一定对朝廷有好处,奸臣就一定有害处。历史上有太多书生误国的事例,很多人确实是一身正气,但是除了正气之外半分本事没有。电视剧《走向共和》中状元张謇就说,大清船炮射速虽慢,但只要朝廷上下一心,那一炮就可以击沉日军战舰,有何不可战?这些话在今天听起来很荒谬,但奈何当时读书人就吃这一套?

03

好了,说回正题。史弥远正是这么一个“大奸若忠”的人,所以才能得到权相韩侂胄的赏识提拔。当然从史弥远一生的所作所为来看,他终究是国家的蠹虫。史弥远虽然名义上属于韩侂胄一派,但暗中却已经投了新主子——杨皇后。

韩侂胄为了组织北伐可真是得罪了一大批官员,而因为杨皇后当初准备继承后位时遭到过韩侂胄带领群臣的集体反对,所以跟韩侂胄之间有着不可化解的死仇,所以报复韩侂胄的心思比谁都强烈。于是在杨皇后的指示下,史弥远暗地里勾结了遭受过韩侂胄排挤的官员,给韩侂胄的北伐大业拖后腿。

北伐失败后,韩侂胄的名声一落千丈,而金国那边漫天要价提出要韩侂胄的头颅方可议和。本来这种条件就是给南宋还价的,没想到史弥远抓住机会私自杀死了韩侂胄,造成既定事实,让皇帝不得不认下来。

据史料记载:“弥远表里杨后,有三思之宠。”这里的“三思”是指武三思,是武则天的侄子,因为跟韦皇后暗通款曲而一飞冲天。这句话表明了史弥远与杨皇后之间有不正当关系,但宋宁宗是个傻皇帝,杨皇后虽然享有皇后之尊,但不耐寂寞,所以一来二去就跟史弥远好上了,还弄得满朝皆知。

宁宗的儿子全部去世了,所以他过继了养子赵竑。而赵竑对史弥远很看不惯,还立下过登基后要史弥远好看的誓言,史弥远对此心怀恐惧,于是跟杨皇后合谋行废立之事,在宁宗去世后效仿李斯赵高矫诏立赵昀为帝,也就是后来的理宗。赵竑则被废为济王,不久后遇害。理宗继位后,史弥远更是如日中天,而且对金国奴颜婢膝,迄金求和换取苟且安宁;对内则党同伐异,手下“三凶”“四木”陷害官员、鱼肉百姓。

结语

可惜的是,史弥远这个恶人最终没有得到恶报。但讽刺的是,他善终之后的谥号是“忠献”,与秦桧一模一样,也不知是不是有意为之。史弥远废立皇帝,其霍光乎?以臣欺君,其刘瑾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湘军围困天京城,侍王李世贤怎么不去支援?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漳州太平天国侍王府,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国门军卒葬沙场,叛军守国门

    1863年7月,湘军终于完成对太平天国都城天京的合围,此时城中兵微将寡、粮草不足,急需援兵解围。李秀成的几十万大军已经荡然无存,连他的老巢苏州也被淮军占领,李秀成只带领少数亲信进入天京。这时候,只有一个人有实力救援天京,他就是侍王李世贤,然而他却为何按兵不动呢?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

  • 张丽华因为美貌才惨死的吗?她真的是亡国的原因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司理理真美貌,杨丽萍是不是做过手术,杨丽萍取肋骨是真的吗

    说到张丽华,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有个成语叫做“玉体横陈”,这是来自于北齐后主高纬与宠妃冯小怜的典故,有诗云:“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高纬让冯小怜在朝堂几案上横卧,任由出钱的大臣欣赏,以此方式敛财。历史中有很多类似的例子,人们往往会说这些女子

  • 孙策和周瑜英年早逝是因为大乔和小乔吗 他们的死为何与曹操有关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新三国孙策之死,三国大小乔的结局,周瑜和孙策谁先死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孙策和周瑜,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东汉末年到三国时代这个阶段里,要说江东一带最有名望的人,当属孙策和周瑜二人,他们向来有“江东双璧”的美称,不仅英姿勃勃,能力出众,更是最终抱得美人归,分别迎娶了江南美女姐妹花大乔和小乔,简直羡煞众人。虽然是天作之合,郎才女貌,但孙策和

  • 李严身为蜀汉托孤大臣,最后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邦退守巴蜀,项伯最后的结局是什么,李陵劝说苏武投降的理由是什么

    蜀汉章武三年,兵败而归的刘备病势沉重,临终前,他将诸葛亮召到了永安,将朝政托付给了诸葛亮等人,后世称为“白帝城托孤”。其实蜀汉的托孤大臣并非只有诸葛亮一人,“先主病笃,托孤于丞相亮,尚书令李严为副”。与此同时,李严还被授予统率全军的资格。可是多年后,诸葛亮为何不顾刘备遗诏,毅然废黜李严呢?感兴趣的读

  • 三国最厉害的虎威将军是谁?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三国五虎上将最后一个死的,三国典将军是谁,三国正史最厉害的谋士

    汉中之战期间,赵云率领数十名骑兵直突曹操大军的军阵,救出黄忠,还取得了一场大捷。刘备闻讯后,赞叹道:“子龙一身都是胆也!”自此军中称赞赵云为“虎威将军”。其实三国时期,有不少虎威将军,赵云只是其一而已,当时有一位虎威将军,比赵云还厉害,那么他到底是谁呢?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此人

  • 历史上真实的司徒王朗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王朗简介,王朗和王允都是王司徒,王朗称帝

    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大概都知道王司徒这个人物。话说诸葛亮率军第一次北伐时,司徒王朗跟随大都督曹真前去抵御。两军阵前,诸葛亮、王朗之间打了一场“嘴仗”,结果王司徒被诸葛亮的驳倒,气愤之下坠马而死,因此称作“武乡侯骂死王朗”。其实,历史上根本没有这回事,那么司徒王朗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感兴趣的读者

  • 司马衷被认为是“白痴皇帝”,晋武帝为何却没有废黜他?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司马衷儿子,哪些原因促使司马迁著成史记,司马谈认为史官的职责是什么

    自周朝建立以后,历朝历代以来都奉承着嫡长子继承制,即“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只有皇后所生的皇子才拥有着优先继承权,而也只有皇后没有生子的情况下,才会从庶子中选出优秀的继承人。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晋惠帝司马衷被认为是“白痴皇帝”,晋武帝为何却没有废黜他?每一个王朝的继承人要是不聪明的

  • 武则天跟随李世民长达十二年时间 武则天为何没有生下一个孩子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武则天到底有没有害死自己的孩子,李治为什么独爱武则天,李治和武则天一共生了多少个孩子

    还不知道:武则天和李世民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武则天侍奉唐太宗12年,没有生下一儿半女,是缘于她的性格。武则天的父亲是唐朝的开国功臣名武士彟(同约),他在太原起兵的时候就跟随了唐高祖李渊,主要负责军备后勤,因工作出色,再加上拥立有功,武士彟在唐朝建立后做到了工

  • 李承乾少年聪慧,他最终为何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古代年少聪慧的人,古时候聪慧的少年,古代聪慧的少年有哪些

    少年聪慧、16岁理政,20多岁却谋反,李世民的太子李承乾怎么了?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用我们如今的眼光看来,李承乾就像个聪明但贪玩的熊孩子,起初在本质上并不坏,但由于严母去世、皇帝父亲日理万机,面对巨大的诱惑,缺少管教的他逐渐放飞自我,最终在巨大的夺位压力下昏招迭出,

  • 燕铁木儿有多嚣张?他为什么敢娶皇后和公主为妻?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汉武大帝南宫公主结局,谁要是敢娶我就敢嫁好我娶,除了我没人敢娶你

    说到伯牙吾台·燕铁木儿,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据《论语·颜渊》中记载,齐景公曾问政于孔子,孔子回答:“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意思是为君者要尽为君之道,为臣者要尽为臣之道,而父子之间也是一样。不过我国历史上总有一些皇帝昏庸无道,也总有一些权臣欺君罔上,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