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淮定王朱祐棨是什么人?他的结局如何

淮定王朱祐棨是什么人?他的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62 更新时间:2024/1/17 4:47:16

还不知道淮定王朱祐棨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明世宗嘉靖年间的“大礼议”之争,名义上是争论皇帝究竟是否该认伯父为爹,实质上是太后张氏和首辅杨廷和为首的既得利益派,和新皇帝之间为了权力的一场激烈斗争。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三月十四日,明武宗朱厚照去世。由于武宗既无子嗣,又无兄弟,皇位继承一时出现了真空。

最终武宗之母张太后和内阁首辅杨廷和达成协议,没有为武宗立嗣,而是选取朱厚照堂弟、兴王朱厚熜继位。杨廷和的依据是《皇明祖训》中兄终弟及的原则,即上推至武宗之父孝宗皇帝伦序最长的弟弟兴王那一脉。首封兴王朱祐杬已死,皇位即由其子嗣封兴王朱厚熜继承。

但实际上在武宗在世之时,对淮王府中一起类似性质的裁决,已经有过成例。但是张太后和杨廷和为了一己之私,悍然推翻当年的说法,生生把武宗皇帝搞成绝嗣。最终他们也没有在心机深沉的朱厚熜手上得到好处。今天笔者就来聊一聊由淮王府引发的这场风波,以及杨廷和等人日后的荒谬之处。

淮王家族

首封淮王朱蟾墺,明仁宗朱高炽第七子,生母李贤妃。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16岁的朱蟾墺被封为淮王。宣德四年(公元1429年)之国广东韶州(今广东韶关),成为明朝历史上第一个就藩广东的亲王。韶州距离当时的湖广和江西都很近,历史上也被称为广东的北大门,而朱蟾墺的王府则由原韶州府治改建而成。

但在其兄明宣宗朱瞻基去世后,淮王立刻以韶州之地有“瘴疠”为由,向新皇帝明英宗朱祁镇提出内迁的请求。最终英宗同意了叔父的要求,选择江西饶州为淮王新的封国,饶州即今鄱阳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当年冬天,朱蟾墺迁居饶州,算起来只在韶州待了不到六年。

甲寅,致书淮王瞻墺曰:“比闻叔居韶州常有瘴疠,深切予怀。今择江西饶州府,地气和平,可建王国。已敕有司经营,且具护送人船以俟。叔可于今冬择日往居之,庶副予亲亲之意。”—《明英宗实录卷八》

正统七年十月淮王嫡母太皇太后张氏病危,朱蟾墺和襄王、荆王一起奉召入京。趁着这次进京的机会,朱蟾墺搞定了三个儿子的名分问题。正统八年三月,淮王嫡长子朱祁铨被封为淮世子,庶长子朱祁鐀封鄱阳王,第三子朱祁钺封为永丰王。正统十一年(公元1446年)十一月朱蟾墺去世,享年38岁,赐谥曰靖。

淮康王朱祁铨

淮靖王去世后,淮世子朱祁铨于正统十三年(公元1448年)正月袭封淮王。据对鄱阳县淮王府遗址的考古发掘,历史上的淮王府位于饶州府文庙大成殿东侧,由饶州府治改建而成。景泰二年(公元1451年),朱祁铨又在王府的基础上新建了永寿宫,内有蓬莱清隐、水涨平溪等八景,此外还有钓鱼台、宝书楼等建筑。

明英宗复辟之后,皇叔襄王曾多次进京。可能是不想显得过于厚此薄彼,天顺六年(公元1462年)淮王朱祁铨居然也得到了一次进京朝觐的机会。要知道从英宗的祖父宣宗朱瞻基宣德朝开始,亲王进京就已经变成了传说中的事件。

壬寅,书与淮王祁铨曰:“旧岁得奏欲赴京朝觐,朕念亲亲之义,亦欲一见。今遣人赍敕符、金牌诣府,尔可择日起程。途中宜安静自爱,以副朕意。”—《明英宗实录卷三百三十八》

朱祁铨这次来北京,自然也没有空手而归。皇帝堂兄赐给了他食盐二百引,以及江西饶州府柴棚局河泊所两年的岁课钞收入。淮王拜谒了伯父宣宗的景陵、祖父仁宗的献陵、曾祖父太宗的长陵以及自己亲祖母李贤妃的坟园。在京待了一个月后,朱祁铨这才返回饶州府。

朱祁铨的正妃李氏,是南城兵马指挥李进的女儿。但她自景泰二年被册为淮王妃之后一直“染患风疾”,导致无法生育。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李妃去世,淮王娶群淮府群牧所百户杜通之女杜氏为继妃。但四年之后,年仅27岁的杜妃去世,也没有为淮王生下一个嫡子。故而在成化十六年(公元1480年)的时候,朱祁铨的庶长子朱见濂被册为淮世子。

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八月朱祁铨去世,享年68岁,赐谥曰康。这位淮康王年寿既高,又甚是贤明,是明代宗室中少有的清流。同时他也酷爱文学,曾以朱颐仙的名义写过如下诗句:

游遍饶城多少寺,南天胜境世间殊。乔松带露龙须湿,老树参天鹿角枯。晓听山僧翻贝叶,夜看禅客坐团蒲。门前一派长清水,隔断红尘半点无。—《题芝城南天寺》

淮康王去世,按理应由淮世子朱见濂袭封淮王。可惜这位淮世子福薄,在9年前的弘治六年便已去世,而且没有子嗣。于是朝廷按照《皇明祖训》兄终弟及的原则,命朱见濂的弟弟、淮康王庶次子清江王朱见淀暂摄府事。如果不出意外,等淮康王丧服一除,清江王就将以郡王的身份袭封淮王。这在大明开国以来已经有许多成例,属于一个正常操作。

但是,关键在于但是,淮康王去世后仅仅一个月,朱见淀也追随父王而去,年仅26岁,赐谥曰端裕。好在清江王年纪虽轻,却留下了两个儿子朱祐棨和朱祐楑。于是朱见淀之母崔氏上奏朝廷,请以长孙朱祐棨暂掌府事,得到了孝宗皇帝的允许。朱祐棨生于弘治八年(公元1495年),现在不过8岁,孝宗同意由其暂掌府事,意味着将来他就可以袭封淮王。

甲辰,初淮王祈铨薨,有旨命其子清江王见淀暂摄府事,寻亦薨。至是淮王妃崔氏复请以见淀之子祐棨暂掌府事,从之。—《明孝宗实录卷一百九十四》

弘治十七年(公元1504年),10岁的朱祐棨袭封淮王。伯父淮安懿世子朱见濂的地位怎么摆,成为朱祐棨成为淮王之后面临的第一个棘手问题。当时朱祐棨向朝廷提出将伯父的神主牌位请入家庙奉祀。明朝亲王都有家庙,用来祭祀本府历代亲王。礼部官员认为朱见濂没有袭封淮王,不能进入家庙奉祀,最后给出的建议是“宜建别室祀享”。

孝宗皇帝举出周荣悼世子朱安在其子朱睦袭封周王之后,被追封为周悼王并得以入家庙为例,驳回了礼部的建议。最终朱见濂被追封为淮安王,得以入家庙奉祀。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世子妃王氏进封淮王妃。

淮王府大礼议

朱见濂被追封入家庙之后,当时淮王府的家庙内共有三块神主牌位,即现任淮王朱祐棨的曾祖父淮靖王朱蟾墺、祖父淮康王朱祁铨和伯父淮安王朱见濂。在王府祭祀之时,朱祐棨称朱见濂为王伯,称其父清江端裕王朱见淀为王考。同时淮安王妃王氏仍居住于世子府,而朱祐棨之母、清江端裕王妃赵氏则入住永寿宫。

对此淮王府辅导官认为不合礼法,而朱祐棨则认为伯父去世之时,自己尚未出生,从未过继为嗣。这场口水官司随即打到了皇帝面前,现在是正德八年,孝宗皇帝早已去世,在位的是其嫡长子武宗朱厚照,于是便让江西守臣先询问王府辅导官的意见。

这位王府辅导官很有水平,他提出一个观点:“子为诸侯而父非诸侯,则必追封之请已允于天子,乃敢称父为诸侯。”随即又做出进一步解释:“今之亲王,即古诸候也。”也就是说王府官员认为淮王追尊其父的行为本身并没有错,但是必须等到天子同意追封清江端裕王朱见淀为淮王并赐谥,朱祐棨才能称其为“王考”。同理朱见淀既尚未追封,则赵氏仍为清江王妃而非淮王妃,不应入住王府永寿宫。按照这种说法,武宗只需要补一道追封朱见淀为淮王的诏书,这事就算解决了。

但是此时新任礼部尚书刘春跳出来横杠一脚,他认为淮王府的这个案子非常特殊。此前死在亲王前面的世子,一般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比如蜀悼庄世子朱悦燫、代悼戾世子朱逊煓、宁庄惠世子朱盘烒,都是因为他们的儿子后来袭封亲王,才获得追封。第二种比如唐悼简世子朱芝壐,由于其弟舞阳王朱芝址后来袭封唐王,因此并没有追封。现在追封淮安王既无嗣,又非兄终弟及,且已追封王爵,则朱祐棨之父清江端裕王朱见淀不可追封为淮王,甚至朱祐棨应自认为淮安王之后。

祐棨虽生于安王卒后,今既入继亲王,则实承安王后矣。皆朝廷之命,非无所承也。乃更欲追封其本生之父,则安王封谥之命将安委乎?徒欲顾其私亲,而不知继嗣之重事体殊戾。况安王既追封入庙,为三世之穆。清江王又欲追封,则一代二穆,岂礼哉?—《明武宗实录卷一百五》

最终礼部给出的裁决是朱祐棨当以伯父淮安王朱见濂为王考,清江端裕王朱见淀祭祀事宜,由朱祐棨之弟朱祐揆主持,淮王本人不得参与。清江王妃赵氏退居清江王府,淮安王妃王氏迁居永寿宫。对此武宗皇帝的态度是“援据甚明,从之”。

事实上刘尚书的说法是没有道理的。天顺六年(公元1462年)楚康王朱季埱去世,无嗣。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其侄朱均鈋进封楚王。朱荣之父东安恭定王朱季塛是楚康王的弟弟,朝廷虽然也没有追封其为楚王,可也没有让朱均鈋认伯父楚康王为“王考”。楚康王做了19年的楚王,可不是一天淮王也没当过的朱见濂可比。有现成的例子放在那,为何要多此一举让淮王朱祐棨去认伯父淮安王为“王考”呢?

换句话说,在此之前明朝实行的是“继统不继嗣”,即没有什么大宗不可以绝嗣的说法。按照《皇明祖训》大宗绝嗣,那就“兄终弟及”呀。现在按照刘春的做法,日后武宗去世绝嗣,难道不是应该从他的侄子中选一个过来继位,怎么又会选到堂弟兴王头上呢?

结语:刘春,重庆巴县人。成化十九年(公元1483年)四川乡试第一名解元,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会试榜眼。刘春有一个至交好友,四川成都人杨廷和。杨廷和的儿子杨慎,是正德六年的状元。刘春和杨慎,是四川在明朝时期仅有的两位三甲成员。正德八年的时候,刘春刚出任礼部尚书,杨廷和刚升任内阁首辅不久。我们差不多可以认为,刘春的意思,也就是杨廷和的意思。

武宗恐怕万万没有想到,此前一直宣传“继统即继嗣”的杨廷和会突然变卦,在他死后祭出“兄终弟及”的大旗,让孝宗皇帝弟弟兴王那一脉宗室来继承皇位。而且既然可以逼迫兴王去认伯父孝宗为皇考,为何又不能从武宗的堂侄中选一个出来认武宗为皇考呢?张太后和杨廷和各怀鬼胎,个个算计着手中的权力,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儿子、学生就这样绝嗣。可惜天道好循环,被他们俩认为是软柿子的明世宗最终斗倒奸后和权臣,张太后晚景凄凉,两个弟弟全部被废。杨廷和的儿子杨慎则被打压到死。怪谁呢?只能怪自己。

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在“大礼议”中大获全胜的明世宗准许追封清江端裕王朱见淀为淮王,仍然在世的清江王妃赵氏封淮王妃,淮王府的这桩公案这才告一段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朱祐檖朱祐樒朱祐棨

更多文章

  • 子贡是什么人?被誉为先秦时期谋略家的巅峰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先秦时期的文化,先秦时期是指,先秦时期的政治

    很多人都不了解子贡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说到古时的谋略、博弈,我们一定会想到战国时期的苏秦、张仪等纵横家。这些人头脑精明、目光如炬、思维缜密,仅仅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就能“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嘴上功夫让人叹为观止。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断言:这些鬼谷子的弟子,就是先秦时期谋

  • 明宣宗朱瞻基,能文能武,他是如何毁掉明朝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明朝宣宗朱瞻基,朱瞻基为什么娶胡善祥,朱瞻基是如何平定汉王的

    对明宣宗朱瞻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1424年七月到公元1425年六月,明朝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前后换了3位皇帝,这让明朝周边的邻国和藩国都惊诧不已。新皇帝朱瞻基虽然只有27岁,但大家对他却并不陌生,因为朱瞻基当过“皇太孙”,也当过“皇太子”,曾被朱棣钦定为

  • 三国演义中,姜维为何要替曹髦打抱不平,向司马昭“兴师问罪”呢?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三国志姜维传曹绫结局,曹髦如果杀了司马昭,曹髦有没有可能杀死司马昭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司马昭杀了魏帝曹髦,蜀汉姜维为何还要“兴师问罪”?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甘露五年五月初七(260年6月2日),曹魏皇帝曹髦带领数百奴仆们出了宫,杀气腾腾地讨伐司马昭。曹髦“大军”与司马昭亲信贾充军队混战。太子舍人成济傻乎乎地听从贾充的命令,抽出长戈上前刺杀曹

  • 乾隆朝三大名臣分别是哪些人?跟电视剧里的形象有何差别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杜梅是什么电视剧人物,乾隆时期的名臣,电视剧分为哪几种类型

    隆朝三大名臣分别是哪些人?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辫子戏坑人不浅,同时也制造了不少历史误区,以至于现在还有人梗着脖子说:“明朝无名臣,清朝无贪官。”说清朝无贪官,不但和珅无言以对,就连刘墉纪晓岚也会捂着嘴偷笑:“和珅不是贪官,他是贪奴,但我们却真的差点因为贪渎而掉了脑袋,如果清朝

  • 铁木真在父亲死后,没能继承首领之位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父母死后遗产继承顺序,铁木真的下一代是谁继位的,铁木真的大臣

    你真的了解也速该逝世后,铁木真为何未能继承父亲的首领位置?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铁木真的父亲也速该是乞颜部的首领,也是蒙古联盟的酋长,他虽然没有称汗,其实已经是蒙古联盟的可汗了,也就相当于中原的皇帝。按照古代皇宫继承制度的惯例,皇帝驾崩后,自然应该由自己的儿子继承。铁木真是也速

  • 朱祁钰的皇位为何一夕间就没了?发生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祁钰怎么失去皇位,明朱祁钰在位多少年,郕王朱祁钰

    朱祁钰为何一夜间就失去皇位了?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在明朝历史上,明代宗朱祁钰,无疑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皇帝了。原本,朱祁钰作为明朝的藩王,是没有机会问鼎皇帝的宝座。但是,一场土木堡之变,直接改变了朱祁钰的人生轨迹,也直接影响到了明朝的历史走向。按照介绍,明景帝

  • 商鞅之后秦国的四大名相分别是谁?他们功劳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商鞅死前说了什么,支持商鞅变法的秦国国君是谁,商鞅对秦朝统一做出什么贡献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秦国宰相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公元前359年,刚刚继位不久的秦孝公因“不齿于列邦”而深感屈辱,便与商鞅君臣二人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变法改革,史称“商鞅变法”。在这场变法之后,秦国一改此前“四代乱政”以来的颓势,重新走上了强国之路,国力蒸蒸日上。公元前338年

  • 汜水关,除去关羽,在场能斩华雄的人还有谁?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正史谁斩华雄,三国志里面斩华雄的是谁,关羽斩华雄那一段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关羽斩华雄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三国演义》中关羽温酒斩华雄的故事为人们津津乐道,此战关羽从此成名,原来仅仅是一个不起眼的马弓手,斩杀华雄之后,让十八路诸侯刮目相看,从此不敢小瞧关羽这个人物了。当时华雄很强,且来势汹汹,如果当时关羽不想出战,在十八路诸侯中又有谁能

  • 汉桓帝刘志,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偷回自己江山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汉武帝身边的名臣,东汉皇帝刘志,东汉衰落是哪个皇帝

    汉桓帝刘志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几乎每个王朝,都发生过权臣挟天子以令天下这档子事。汉朝时期,大将军梁冀杀掉了不听话的皇帝刘缵,扶持刘缵的弟弟刘志登基。为了控制十五岁的小皇帝,梁冀还将自己的妹子送入后宫当皇后。刘志,就是后来的汉桓帝。虽然,名义上他是普天之下至高无上

  • 历史上真实的蚩尤是什么身份?他的身份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蚩尤是人类祖先吗,黄帝和蚩尤真实存在吗,真的有蚩尤这个人吗

    你们知道历史上真实的蚩尤是什么身份,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在你的脑海中,蚩尤的形象是什么样子的?你可能会想象出一个三头六臂、铜头铁颚的怪物的形象,更加离奇的传说还有:蚩尤吃沙子为生,长着人的身体和牛的蹄子,头上长有牛角,精通人和动物的语言。蚩尤是中国远古时期的一个部落首领,他不是神,当然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