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高祖刘邦能突围白登之围的真相是什么?靠一个小妾吗

汉高祖刘邦能突围白登之围的真相是什么?靠一个小妾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667 更新时间:2024/2/5 3:51:15

汉高祖刘邦能突围白登之围的真相是什么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

秦汉之际,汉高祖刘邦和一带霸王项羽,交战正酣,中原无暇北顾,给了匈奴崛起的机会

冒顿单于杀父夺权,掌控了匈奴势力,之后四处征伐,迅速控制了辽东绵延到河西、西域的广大地域

中原周边的游牧族、半游牧族如东胡、林胡、楼烦、白羊等,都汇入匈奴人当中,冒顿单于建立起中国北方草原第一个统一的游牧族王朝

这一王朝,几乎和汉高祖刘邦的汉王朝,同步建立,两者相识,也是因为战争。冒顿单于靠骑射吞并了很多游牧民族,想以同样的方式继续占领汉地

在冒顿单于的带领下,匈奴多次入侵汉朝边境,双方第一次大战很快就爆发了,而这一场战争正是由韩王信叛汉引起的

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大封诸侯,曾今跟随他的功臣,都得到了封赏,韩王信正是七位异姓王之一

韩王信获封国于颍川一代,定都阳翟。阳翟地处中原腹地,乃兵家必争之地,刘邦担心日后韩王信对大汉的统治会构成威胁

便以防御匈奴为名,将韩王信迁至太原郡,以晋阳为都城。不久韩王信上表,说晋阳离边境远,不利防守,自请迁往马邑,被批准

至此,与匈奴边境接壤,相互之间常常会产生摩擦,交战下来,韩王信败多胜少

公元前201年,冒顿单于亲率十万铁骑,围攻马邑,韩王信只得选择向匈奴求和,更与匈奴约定共同攻汉,不久就和匈奴军挥师南下,攻下了太原

公元200年,刘邦亲率大军,出兵匈奴,是为收复失地,镇压韩王信的叛乱。汉军进入太原郡之后,所有战争,大获全胜

匈奴和韩王信的联军,被打的节节败退,不断向北而去。胜利的气息,总是容易让人心浮躁

敌方情势并未侦查清楚,大军已经向匈奴压去。而刘邦更是率领轻骑,在主力部队之前,先到了平城

而冒顿单于,早就在白登山设下了埋伏,刘邦带领着他的人,一进入包围圈,就被四十万匈奴大军围困起来

汉军无粮草,无援兵,刘邦只能带着士兵突围,多次未果。待汉饥饿困乏之际,冒顿单于也率军进行围攻

这一战,持续了七天七夜,双方损失惨重,却又相持不下,刘邦出不去,匈奴人也攻不上去

只是双方力量悬殊,时间一长,无论如何,刘邦都是撑不下去的,那么此种情境下,刘邦又是如何突出重围的呢

当时,刘邦身边,有一能臣,陈平。他见冒顿有一新得的妾室阏氏,十分宠爱,便向刘邦献计,准备从阏氏身上打主意

刘邦果然采用,派使臣下山,向阏氏送了很多珠宝。阏氏得了珠宝,果真向单于进言

“朝中得到消息说,汉朝有几十万大军前来救援,只怕明天就会赶到,灭不了汉帝,等救兵一到,内外夹攻,那样我们就不能共享安乐了”

冒顿单于本来与韩王信的部下王黄和赵利约定了会师的日期,但他们的军队没有按时前来,冒顿单于怀疑他们同汉军有勾结

听阏氏如此说,便决定听从阏氏所言,刘邦因此才得以带着他的部队脱困。但是如此军国大事,真的是一个小妾能左右的吗

显然是不可能的,冒顿杀父夺权,更是建立了一个统一的游牧族王朝,可见其雄心大志

在合围汉军的情况下,是最好的将中原掌权者歼灭的机会,就因为阏氏的几句话,就放弃了,未免过于荒诞

其实冒顿单于也是根据当时的情况,不得已做出的选择。当时刘邦身边的汉军,虽然大多都是骑兵,但是面临匈奴合围时,他们采用了密集步兵战术

用步兵扎营、构筑壁垒的做法,防范敌军突击,久攻不下之后,冒顿也许就做了选择

而且阏氏有一句话是对的,汉援军正以极快的速度赶来,擅长骑兵侦查的匈奴人,冒顿单于肯定是早就掌握了这一信息

若等到汉援军主力步兵赶来,情况可就大不一样了,对于以步兵为主力的汉军,他们无论如何都是吃不下的

基于战事兵力方面的种种考量,冒顿单于选择了撤离,跟阏氏的进言,想必是没有多大的关系的

这一战之后,中原连年战争,民生落后,刘邦选择了修生养息,嫁公主和匈奴和亲,换来了短暂的和平

只是匈奴人屡次被约,侵扰汉朝边境,致使两国结下了血仇,此后长达数百年,大汉都在为击败匈奴而努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曹操在赤壁之战后,率军征战的结果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赤壁之战后,曹操率军征战真是输多赢少?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公元208年,曹操率军南下,他先是用声势兵不血刃地拿下了羸弱的刘琮,就此占据了荆州。本来曹操就是统一了北方的最大势力,此时夺得荆州,曹操的实力顿时大增,然而南逃的刘备和占据了江东的孙权联起手来,在赤

  • 郢靖王朱栋是什么身份?明朝难得的贤王却无法传承爵位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郢靖王朱栋是什么身份?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一生共有26个儿子,除了长子朱标封皇太子,幼子朱楠年幼未封之外,其余24人都封为亲王。这些亲王身为天皇贵胄,平日里在封国内飞扬跋扈,无人敢惹。朱元璋曾经亲手写过一本《御制纪非录》,对儿子们的恶行做了记录,其中老

  • 蜀汉灭亡后,张绍为何不反抗直接投降?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张绍。刘备攻取益州,建立蜀汉后,册立刘禅为太子。章武三年(223年),继位为帝,后期不理朝政,宠信宦官黄皓。景耀六年(263年),魏国大将军司马昭派钟会和邓艾分兵攻蜀,刘禅投降邓艾。蜀汉灭亡后,刘禅被封为安乐公,西晋泰始七年(271年),刘禅在洛阳去世,享年六十

  • 中兴四大诗人之一的陆游,他的仕途之路有多坎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南宋的陆游、尤袤、范成大与杨万里四位诗人,被合称为“南宋四大家”,也被誉为“中兴四大诗人”,他们代表着宋代是个第二个最繁荣的时期。他们之所以被称为“中兴”诗人,是因为他们将自己的爱国热情,用诗词的形式表达了出来。他们都是爱国人士,可能我们没能在抗金最前线看到他们英勇奋战的身影,但是他们在以另一种当时

  • 大唐名将郭子仪的仕途是什么样的?年近花甲才崭露头角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大唐名将郭子仪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郭子仪,中国历史上名声最好的将领之一,被史学家赞为“再造王室,勋高一代”,是名副其实的“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国之栋梁。但谁能想到,直到58岁高龄时,他的仕途还是平平无奇、波澜不惊,甚至在史书中压根没留下什么值得称道的记录?

  • 此人平定三藩之乱,却被皇帝发配边疆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三藩平定的原因,三藩之乱战役,清朝平定三藩之乱

    1681年,清军经过几年的艰苦作战,终于兵临昆明城下,并在一番血战后,夺取了昆明,至此三藩之乱宣告结束。消息传到北京,康熙帝非常高兴,重赏参与平定三藩之乱的功臣。然而没想到几年后,一位参加平三藩的功臣差点被杀,最后竟然被发配边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这位倒

  • 此人被凌迟处死,受刑时竟一语不发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凌迟处死,中国最后一个被凌迟处死的人,石达开怎么凌迟的

    凌迟俗称千刀万剐,是中国古代最残酷的刑罚。根据记载,行刑时将犯人绑到木桩上,然后由专业的刽子手,用刀一片一片地剔取受刑人的肉,最多可达3600刀。在这个过程中,受刑人不会立即死去,要受尽折磨,直到最后一刀才能结果他的性命。即使铁打的汉子,也难以承受这样的刑罚,然而有一个人却是例外!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

  • 揭秘:“三藩”中最冤枉的王爷是谁呢?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揭秘吧,揭秘网,揭秘那些破事

    三藩之乱是清朝前期规模最大的一场叛乱,所谓“三藩”指的是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之信、靖南王耿精忠。三藩之乱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对清朝而言,三个反王都是叛逆,然而其中有一位却堪称冤枉!因为他不仅帮助清朝平叛,立下战功,还被康熙帝罗织罪名,蓄意害死,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

  • 金圣叹为何要改名?历史上的他是什么人?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删除好友后改名他还知道吗,金圣叹为什么被斩首,金圣叹名字的由来

    金圣叹为何要改名,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唐、宋、明三代,文坛出现许多惊世绝伦的大才子,如唐朝之李白、宋朝之苏轼、明朝之杨慎。然而,到了清朝,能担得起“才子”名号的,却少之又少,如赵翼、袁枚、纪昀等人,勉强算得上才子。而有一个人,若称他为清朝大才子,恐怕无人质疑,

  • 李渊的江山是李世民打下来的吗 李渊真的没有发挥过作用吗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李世民和李渊,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历史上普遍认为,唐高祖李渊的江山是李世民打下来的,有人甚至直接就把李世民称作“开国皇帝”。甚至按《资治通鉴》记载,玄武门政变之前,李渊曾给李世民说过“江山是你打下来的,我要把江山传给你”这样的话。(李渊剧照)那么,大唐江山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