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一代奸雄!揭曹操为何要建72座疑冢

一代奸雄!揭曹操为何要建72座疑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87 更新时间:2024/1/17 13:30:56

导读:曹操生前生性多疑,防人防到了“梦中杀人”的扯淡境界。这样一个人自然对自己死后“被害”的可能性也要防备,曹操为了避免自己死后被挖出来或被盗墓者折腾,他破天荒地提出了“薄葬”的倡议。72座疑冢究竟哪个才是曹操真正的墓穴呢?

曹操(公元155年7月18日~公元220年),字孟德,小名阿瞒、吉利,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学家、诗人。曹操去世后被葬于高陵。曹魏建立后,曹操被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史称魏武帝。

网络配图

按理说,当时曹操虽未称帝,但其权势已经和皇帝无异,可他怎么就舍得让自己死后“受穷”呢?据传,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是他早年为扩大势力,干过盗墓挖坟的勾当,亲眼目睹了很多坟墓被挖开后,尸骨纵横的场面,他怕自己的坟墓也遭到这种待遇,所以想用“薄葬”之说打消后人对他墓葬的兴趣;第二是因为他比较提倡节俭,不喜欢过于奢侈(这点值得商榷)。

但曹操是极聪明的人,他知道光说“薄葬”也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最理想状态就是让谁都不知道自己的墓葬在哪?这就需要在喊出“薄葬”的同时,还要广布疑冢。传说,安葬曹操的那天共有72具棺材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从各个城门抬出。试想一下,那场面该多么壮观呀?单就那72口上好的棺木来说,其“薄葬”薄在了何处呢?

为了防止盗墓,在力主和实践“薄葬”的同时,他还采取了“疑冢”的措施。布置疑冢,当然也和他生性多疑有关。生前,他因多疑,错杀了许多人;死后,他的多疑也不例外。传说,在安葬他的那一天,72具棺木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同时从各个城门抬出。

网络配图

那么,这72座疑冢,到底哪个才是真的呢?这桩历史公案一直困扰着后世对曹操感兴趣的人。千百年来,有数不清的盗墓者,但谁也没有发掘到曹操正真的墓葬。

传说,军阀混战年代,东印度公司的一个古董商人为了寻找曹操的真墓,雇民工挖了十几座疑冢。除了土陶、瓦罐一类的东西外,一无所获。

1988年,曾有报纸发表了《“曹操七十二疑冢”之谜揭开》的文章,文中说“闻名中外的河北省磁县古墓群最近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过去在民间传说中被认为这里就是曹操七十二疑冢所在地,但现在已查明那里实际上是北朝的大型古墓群,确切数字也不是72,而是134座。

但是,关于曹操尸骨到底埋于何处,仍然是个谜。据诗曰:“铜雀宫观委灰尘,魏之园陵漳水滨。即令西湟犹堪思,况复当年歌无人。”由此推断,曹操墓是在漳河河底。

又据《彰德府志》载,魏武帝曹操陵在铜雀台正南5公里的灵芝村。据考察,这也属假设。那它还有可能在哪呢?还有一种说法是,曹操陵在其故里谯县的“曹家孤堆”。

据《魏书·文帝纪》载:“甲午(公元220年),军治于谯,大飨六军及谯父老百姓于邑东。”《亳州志》载:“文帝幸谯,大飨父老,立坛于故宅前树碑曰大飨之碑。”曹操死于该年正月,初二日入葬,如果是葬于邺城的话,那魏文帝曹丕为何不去邺城而返故里?他此行目的是不是为了纪念其父曹操?《魏书》还说:“丙申,亲祠谯陵。”谯陵就是“曹氏孤堆”,位于城东20公里外。这里曾有曹操建的精舍,还是曹丕出生之地,此外,又据记载:亳州有庞大的曹操亲族墓群,其中曹操的祖父、父亲、子女等人之墓就在于此。由此推断,曹操之墓也当在此。

网络配图

但这种说法也缺乏可信的证据,遭到许多人的质疑。

面对“曹墓不知何处去”的感叹,人们对曹操的奸诈多疑可能有了更深的认识。曹操一生节俭,带头“薄葬”,是有积极意义的。这样做,既保护了自己,也使盗墓者无从下手,这也算是他的明智之举吧。

困扰世人近2000年的历史谜案,终于在2009年12月得到了答案。河南省文物局当日公布,河南省安阳市安丰村西高穴村南的高陵被考古队确认是曹操的真墓地。后来,国家文物局也确认了这个发现,至此,困扰了人们多年的曹操墓葬之谜终于大白天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古代造假绝招:纪晓岚用泥蜡烛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骗术是如今人们要提防的事情,其实在古代就有各种各样的骗术,就连才子纪晓岚也上当受骗过。接下来跟着小编看看古人是如何造假的吧。网络配图明清两代的中后期,人们对金钱的欲望,没有良性意识形态引导。于是,社会行为失范,造假之风盛行,几乎达到了巅峰状态。当时,经济比较发达的江南名城钱塘(今杭州),明中诗

  • 花剌子模3万士兵投降后,一夕间消失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成吉思汗西征花剌子模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成吉思汗西征,攻打花剌子模的过程非常传奇。花剌子模虽然地大物博,国力强盛,兵强马壮,可在成吉思汗蒙古骑兵的攻击下,显得十分温顺,即使是花剌子模的士兵,面对成吉思汗的杀戮,也都变得没有丝毫斗志。更让人意外的是,成吉思汗在

  • 蜀汉大将那么多,诸葛亮安排马岱除掉魏延的用意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蜀汉大将那么多,诸葛亮安排马岱除掉魏延的用意是什么?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都知道三国虽然是一个动荡的乱世,但同时也是一个风起云涌,名人辈出的时代,在这一中的谋臣能士之中,诸葛亮可以说是一个传奇的代表,神机妙算,对蜀汉政权十分的忠心,在夷陵之战结束之后,刘备惨败托孤

  • 刘邦早年什么都没有学过 刘邦是怎么建立汉朝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汉高祖刘邦,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俗话说,不经历风雨哪能见彩虹?放心,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刘邦有一段特殊的经历,没有引起大家的重视,容易被大家忽略。接下来,我们从刘邦的这段一特殊经历谈起,分析一下“刘邦没玩过政治,也没学过专业知识,为何能建立汉朝?”首先,刘邦是一个有志

  • 五代十国最可惜的皇帝:后周世宗柴荣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五代十国时期,天下分崩离析,出现了不少割据一方的帝王。在这些皇帝中,有一位皇帝最可惜,他英明神武,只用数年的时间就完成一场改革,实现富国强兵。可是这位皇帝却没能统一天下,最终带着无限的遗憾离开人世。假如他能多活数年,可能就没有什么北宋了!那么这位皇帝到底是谁呢?,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

  • 刘邦建立西汉之后 诸王们为何不像反项羽一样反汉朝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对刘邦建汉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项羽等人推翻秦朝之后,救大规模的封王,其制度基本上已经恢复到了秦朝统一前的样子,已经实现了他们的目标。因为当初他们反抗暴秦,其实在很大的程度上就是为了要恢复周天子时代那样的分封制度。但不久,诸王并不满足于项羽的封王,还是有很大的

  • 木匠皇帝朱由校,虽为帝王,却唯独热爱木匠玩意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木匠皇帝朱由校的故事。黄袍加身,虽贵为天子,享受着人人艳羡的生活待遇,但同时也需要承担相应的义务,即心系苍生,管理天下,不能让大好河山毁在自己的手中。敢问古代哪个朝代的皇帝在位时活得不兢兢战战呢?要细细数

  • 张良的儿子一句话差点就毁了汉朝 他到底说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对张良儿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李白是一个放荡不羁的人,能够受到他成怂的人肯定是一位功勋卓越并且深得人心的人。李白在自己的文章中曾经写了这么几句话。“子房未虎啸,破产不为家。沧海得壮士,椎秦博浪沙。报韩虽不成,天地皆振动。潜匿游下邳,岂曰非智勇。我来圯桥上,怀古

  • 烛影斧声和金匮之盟,揭露宋太宗赵光义的皇位争议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宋太宗赵光义的故事。宋太宗赵光义,是大宋国的第二位皇帝,其皇位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父死子承,而是从他的兄长宋太祖赵匡胤那里得来的,他的皇位得来,历来也是最具争议的虽然赵光义即位后,列举了很多的证据,来

  • 盘点中国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十位外交官,他们有哪些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古代外交官,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在我国漫长而悠久的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有许多的外交人士闪耀着光芒,在那个年代,他们更多的被称为使者。本人按照古代使者贡献的大小,挑选出十位最具代表性的古代“外交家”。晏子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曾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