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蜀汉灭亡后,姜维却愿意为蜀汉“死而后已”是为何?

蜀汉灭亡后,姜维却愿意为蜀汉“死而后已”是为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357 更新时间:2024/2/5 10:14:43

263年,邓艾攻下绵竹,直逼成都。后主刘禅投降,蜀汉灭亡。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在三国这一历史阶段,不仅诸葛亮为了蜀汉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对于诸葛亮的传人姜维,同样是为蜀汉呕心沥血。姜维(202年~264年3月3日),字伯约,天水郡冀县(今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人。作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姜维作为天水郡功曹姜冏之子,原本在魏国天水郡担任官职。建兴六年(228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军出祁山,当时姜维和功曹梁绪、主簿尹赏、主记梁虔等从天水太守马遵在各地巡查,马遵得知蜀汉大军到来,各县都响应蜀军,怀疑姜维等人异心,于是扔下姜维等人,连夜随郭淮逃往上邽。

姜维等人追之不及,回城时城门已闭,于是率领所部前往冀县,而冀县也不放姜维入城,姜维不得已,投降诸葛亮。在诸葛亮去世后,姜维逐渐掌握了蜀汉的兵权,并继承丞相诸葛亮的遗志,继续率领蜀汉军队北伐曹魏。值得注意的是,公元263年,在蜀汉灭亡后,姜维依然在试图恢复蜀汉,不过结果是自己被魏军所杀。虽然本来是魏国人,但是姜维却愿意为蜀汉“死而后已”。那么,问题来了,姜维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对于姜维来说,本来是魏国人,却愿意为蜀汉“死而后已”的原因,主要分为以下三点。就第一点来说,根据陈寿在《三国志》中的记载,姜维出生于公元202年,并且幼年丧父。姜维的父亲姜囧曾是天水郡功曹,时逢羌、戎叛乱,姜囧挺身护卫郡守,不幸战死沙场。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姜维年少的时候,曹丕还没有正式篡汉自立。在此基础上,在名义上,姜维是东汉王朝的子民。特别是姜维的父亲姜囧,也是东汉朝廷下的天水郡功曹。在自己的父亲阵亡后后,姜维被朝廷赐官为中郎,并担任天水郡参军。

由此,在笔者看来,很可能是受到父亲的影响,并且自己年少的时候还是属于汉朝人,所以姜维很可能和刘备、关羽、张飞等人一样,都存在忠于汉室,并希望光复汉室的心理。而对于刘备建立的蜀汉,目标就是北伐曹魏,光复汉室。

《三国志·卷三十五·蜀志·诸葛亮传》中记载:六年春,扬声由斜谷道取郿,使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魏大将军曹真举众拒之。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

公元228年,诸葛亮率军蜀汉大军北伐曹魏时,当时魏国陇右五郡中的天水、南安、安定三郡百姓纷纷起事响应。也即对于姜维身边的不少人,都对汉朝存在一定的感情,不然也不会诸葛亮的蜀汉大军一到,就望风而降了。因为曹丕是篡汉自立,其建立的魏国很难一下子完全在影响力取代东汉朝廷。至于姜维所在的凉州天水郡,本来就是曹魏势力相对薄弱的地方,比如在东汉末年,马超韩遂就长期割据此地,这促使姜维等人没有对曹魏忠心耿耿。

更为关键的是,在诸葛亮的大军到来时,天水太守马遵获得了这一消息,并且知道各县都响应蜀军,所以怀疑姜维等人异心,于是扔下姜维等人,连夜随郭淮逃往上邽。对于天水太守马遵,之所以怀疑姜维存在异心,很有可能是姜维平时就表现出怀念东汉朝廷的行为了。综上,结合姜维所在的时代背景,笔者认为姜维跟诸葛亮一样忠于东汉朝廷,至少是更加认同东汉,而不是曹操、曹丕的魏国。在此背景下,虽然姜维本来是魏国人,但是他却愿意为蜀汉效力。

就第二点来说,姜维之所以对蜀汉忠心耿耿,也和诸葛亮的知遇之恩存在一定的关系。在古代历史上,存在“士为知己者死”的观点。就诸葛亮来说,之所以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是为了报答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与此相对应的是,诸葛亮之于姜维,同样有知遇之恩。

《三国志·姜维传》中记载:亮辟维为仓曹掾,加奉义将军,封当阳亭侯,时年二十七。亮与留府长史张裔、参军蒋琬书曰:“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诸人不如也。其人,凉州上士也。”又曰:“须先教虎步兵五六千人。姜伯约既有胆义,深解兵意。此人心存汉室,而才兼於人,毕教军事,当遣诣宫,觐见主上。”后迁中监军征西将军。

在姜维归降蜀汉后,诸葛亮辟姜维为仓曹掾,加奉义将军,封当阳亭侯,这一年,诸葛亮还曾给蒋琬写信称:姜维忠勤时事、思虑精密,是凉州上士,考察姜维的才略,即使是李邵、马良也不如姜维。于是,让姜维统领五六千虎步军。后迁升姜维为中监军征西将军。

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病逝五丈原,遗命姜维次于魏延断后,但魏延不愿意听从杨仪调遣,率军从别道率先撤退,姜维就率军击退了试图追击的司马懿。回到成都后,姜维被任命为右监军辅汉将军,封平襄侯。在诸葛亮去世后,后主刘禅没有猜疑出自魏国的姜维,而是继续重用这位将领。延熙十九年(256年)春,姜维被迁升为大将军,这意味着后主刘禅将蜀汉的10万大军交给姜维来执掌了。

最后,对于诸葛亮和蜀汉后主刘禅,都没有丝毫怀疑姜维的忠心,这无疑是让姜维感激的地方。最终,公元264年,虽然蜀汉已经灭亡,但姜维依然在试图恢复蜀汉。至于第三个原因,则是因为蜀汉灭亡后,姜维即便归降曹魏,也不会有好下场的。姜维北伐,文学作品中称为九伐中原,是指三国时期蜀国大将军姜维北伐曹魏的战争。《三国志》记载,238年—262年之间,姜维共进行了十一次北伐。连年征战,蜀汉的国力耗损过度。当然,这也促使姜维遭到了曹魏将士的怨恨。特别是在洮西之战中,姜维更是大破曹魏,杀伤了数万曹魏大军。

因此,在蜀汉灭亡后,不管是后主刘禅,还是其他蜀汉将领,归降曹魏之后,不仅可以保住性命,甚至还能继续获得厚待。但是,姜维作为蜀汉大将军,自然需要承受来自曹魏将士的怒火,也即姜维不仅不会受到曹魏的重用,甚至还会性命不保。于是,姜维决定奋力一搏,劝说钟会在蜀地起兵造反,然后自己则是趁机图谋恢复蜀汉。当然,最终的结局是姜维和钟会都丢掉了性命。

对此,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称赞道:天水夸英俊,凉州产异才。系从尚父出,术奉武侯来。大胆应无惧,雄心誓不回。成都身死日,汉将有余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能镇守街亭的人是是谁?诸葛亮为何没有推举他们?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诸葛亮为什么要用马谡守街亭,三国演义街亭在哪个地方,三国街亭地形

    第一次北伐的失败,以马谡失街亭为标志,接下来听听我爱历史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马谡镇守街亭,无疑是大错特错。诸葛亮为什么会犯这种低级错误,可能再过一千年也没有准确答案:诸葛亮对刘备忠心耿耿,违背刘备遗言而用马谡,是为不忠;不顾众人反对而一意孤行,诸葛亮这是不智;不知马谡纸上谈兵刚愎自用,这是识人

  • 吴三桂就算造反成功也做不了几年皇帝 吴三桂为什么要这样折腾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吴三桂为什么失败,三藩之乱如果吴三桂赢了,吴三桂如果反清成功

    还不了解:吴三桂造反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吴三桂造反的时候已经是60多岁了,吴三桂就算造反成功,也当不了多久皇帝,吴三桂为什么还要这般折腾?吴三桂造反的时候,其实已经60多了。这个年纪在现代人这里,已经是退休的年纪。古代人的寿命很短,60岁对于他们来说,更加算

  • 同治皇帝因何去世?他的生活习惯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1861年8月22日,咸丰皇帝病逝于承德避暑山庄,载淳即位,是为同治皇帝。以上问题我爱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翻阅清朝史书不难发现,清朝历代皇帝的子嗣数量呈现出一种逐渐下降的趋势。与康熙、乾隆动辄十几个皇子相比,身处清朝中后期的咸丰仅与当时还是嫔妃的慈禧太后只有一个儿子,也就是后来继承皇位

  • 和珅被嘉庆皇帝处死之后 嘉庆又是怎么对待和珅的妻妾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嘉庆为什么那么恨和珅,嘉庆斩和珅,和珅最后怎么处置的

    对和珅和妻妾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和珅被嘉庆赐死之后,和珅家中的妻妾怎么样了?嘉庆又是怎么处理她们的?嘉庆四年正月初三,乾隆太上皇驾崩于养心殿;正月十三日,刚刚“转正”的嘉庆皇帝便迫不及待地下达了这样一道圣旨:革大学士和珅、户部尚书福长安职,下狱治罪。而后,嘉庆

  • 八旗旗主到底有多威风 和珅见到他们为什么还要下跪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一品大员见到亲王要跪拜吗,满族旗主听和珅的吗,和珅给旗主请安

    很多人都不知道和珅和八旗旗主,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赏识。清代时期的和珅可谓是权势滔天的存在,清代八旗旗主到底有多威风,和珅见到他们为什么也要跪地磕头?古装历史喜剧《铁齿铜牙纪晓岚》里有这样一个饶有意思的情节:权臣和珅是满洲正红旗人。一天,和珅在兰州遇到正红旗旗主金大烟袋。金大烟袋对和珅说:“

  • 董卓后死后王允就迅速败亡了,他做错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董卓死后发生了什么,董卓挟持汉献帝去了哪,董卓死后貂蝉去哪儿

    初平三年(192年5月22日),司徒王允施展反间计,董卓为部下吕布所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王允(137年-192年7月4日),字子师,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人。东汉末年时期的大臣。出身太原王氏,世代官宦。对于王允来说,举孝廉出身,司徒高第征为侍御史。出任豫州

  • 张廷玉与鄂尔泰互相看不惯,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乾隆为什么要那样对张廷玉,康熙王朝张廷玉出场,张廷玉在康熙时期是什么官

    雍正的几位心腹,他们是怡亲王允祥、张廷玉、鄂尔泰、李卫和田文镜。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允祥是雍正亲兄弟,也是他最信任的人,可惜雍正八年就病逝了,时年44岁。李卫和田文镜,更多是在地方干实事。张廷玉在雍正元年就复值南书房,担任诸位皇子的老师,雍正六年便晋升保和殿大学士,可以说与皇帝

  • 沈括的一生都是什么样的?有何伟大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宋朝的经济繁荣程度可谓前所未有,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提到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科学家,或许很多人最先想到的会是改进了造纸术的蔡伦、发明了浑天仪、地动仪的张衡,以及发明了活字印刷术的毕昇等等。这些发明家用奇思妙想和精巧的技艺改变了人们生产生活的方式,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值

  • 清朝皇帝驾崩后,丧礼流程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清朝皇帝驾崩,丧礼流程是怎样的?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皇帝的死称之为“驾崩”,如果他生前是一位暴君,那么他一死将会是普天同庆。如果他生前是一位明君,那么他的死对于天下百姓来说,无疑是一种遗憾,大家也都会怀念他。但不管怎么说,皇帝驾崩,对于一个王朝来说都是大事,因此也称之为“国丧”

  • 乾隆最喜欢的孙子,绵德最后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乾隆最喜爱的孙子是谁?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乾隆十三年,皇长子永璜和皇三子永璋,因在孝贤纯皇后祭礼不懂礼数,被乾隆斥责不合体统,更是暗示取消二人继位资格。身为皇长子,这件事对永璜的打击很大,于是两年后,他便郁郁而终,年仅23岁。直到永璜去世,乾隆才意识到,当初对儿子的斥责过于严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