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文静是李渊的密友,为什么最终会因谋反罪被处死?

刘文静是李渊的密友,为什么最终会因谋反罪被处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2554 更新时间:2023/12/16 8:45:25

李渊在山西任职时期,结交了刘文静裴寂两位好友,这两人帮助帮助李渊,齐心协力共谋大业,最后成功起兵,一路攻入长安,建立了唐朝。唐朝建立后,裴寂成为唐朝初代宰相,刘文静贼因好友嫉妒,最后被诬陷致死,上演了一出好友相残的戏码。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刘文静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

公元568年,刘文静出生,当时还是南北朝末期。刘文静出身彭城刘氏,父亲去世较早。在父亲去世之后,刘文静凭借祖荫入仕,开始了他的仕途。

此后的很多年里,刘文静在官场上一直处于一个不上不下的状态。虽然凭借祖荫入仕,但其家世并不是特别显赫,很难对刘文静有更大的帮助。再加上刘文静本人政绩也不是特别突出,虽然想要升官就很困难了。人到中年,依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县令。

不过,到了隋朝末年的时候,刘文静被调任晋阳县县令之后,他的命运却出现了一个转折点。

晋阳,就是今天的太原。刘文静做晋阳县令的时候,当时太原地区的最高领导,恰好正是李渊。

虽然是上下级关系,但刘文静和李渊的关系却出奇的好,两人私交甚密。再加上当时晋阳宫副监裴寂,三人组成了一个铁三角,互为好友。与此同时,刘文静更是和李渊的二儿子李世民,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后来,到了大业十二年,刘文静遇到了一些麻烦。因为刘文静和瓦岗军的领袖李密,存在姻亲关系,所以刘文静便被牵连入狱了。不过,刘文静虽然暂时吃了牢饭,但因为李渊和李世民父子二人的照顾,倒也没怎么遭罪。而且,在此期间,李世民还经常去监狱里看他。就是在这段时间内,两人开始暗中商量造反起兵的事情。

再后来,李世民担心李渊不答应,刘文静还给他想出了一个办法,让他去找裴寂帮忙。李世民听了刘文静的话之后,先是靠赌博和裴寂拉近关系,然后再和裴寂说明自己的心意。最后两人联手让李渊夜宿晋阳宫,这才逼李渊同意造反。

当然,在做这些的时候,刘文静和裴寂二人,其实都知道李渊早有造反的心思。也知道李世民来找他们,其实不过是想让他们先开口而已,所以才会顺水推舟,完成后面的任务。

决定要造反之后,刘文静便被李渊秘密从牢里救了出来,然后开始帮李渊秘密奔走,筹划起兵的各项事宜。经过几个月的谋划之后,各项准备已经完成。恰好突厥来犯,李渊便让手下诬告太原的两个副留守,私通突厥,将他们斩首示众。干掉这两位副留守之后,整个太原地区,也就由李渊独自说了算了。此后,李渊开始大张旗鼓的募兵,一个月之后,正式宣布起兵造反。

在而在李渊募兵期间,刘文静却是被李渊赋予了一项更加重要的任务,那便是出使突厥。

山西位于北方边境,李渊想造反的话,首先需要考虑北方突厥的危险。如果他起兵之后,率兵外出征战,突厥却突然从背后突袭太原,那李渊肯定必死无疑。能否争取到突厥的支持,也就成了李渊成败的关键。

而这个任务,便被李渊交给了刘文静。

刘文静到了突厥之后,到底是怎么详细谈的,我们不得而知。我们只知道,后来按照突厥那边的说法,是唐朝答应双方一起出兵,进攻长安。事后李渊分得地盘和人口,所有金银财宝归突厥所有。但是对于这些条件,后来唐朝方面则是坚决予以否认,说自己从未答应过这些条件。

不管真相到底如何,总之,刘文静出使突厥之后,是成功地将突厥的援兵给带回来了。而且,就在李渊进攻长安,被隋朝大将屈突通阻挡在黄河对岸的时候,刘文静忽然率领突厥援兵赶到。正是因为刘文静的到来,使得李渊敢于率主力渡过黄河,直接进攻长安。在李渊过河之后,刘文静则是率领突厥军队留下来,牵制了屈突通的主力军队,为李渊攻占长安,争取了足够的时间。

可以说,在李渊起兵和入主长安的过程当中,刘文静是立下了大功的关键人物。李渊入主长安之后,自立为大丞相,刘文静也被封为纳言。李渊登基之后,平定了十七个太原起兵的开国功臣,刘文静名列第三,仅在李世民和裴寂之后。而且,他们三人还得到了‘恕二死’的殊荣,也就是后世所谓的免死金牌。这也使得他们三人,和其他功臣区分开来,功劳更高一等。

从一个县令小官,摇身一变成了大唐的宰相,刘文静的这番际遇,可谓是匪夷所思。在唐朝开国的过程当中,他的功劳也是有目共睹。再加上刘文静和李渊、李世民父子二人皆有私人友谊,正常情况下,刘文静以后的日子,肯定是稳了。

但令人意外的是,自唐朝开国之后,原本足智多谋的刘文静,却频频犯错,最终断送了自己的性命。

武德元年六月,陇西薛举进犯,李渊派李世民为主帅前去抵挡,刘文静亦被任命为帅府长史,辅助李世民用兵。然而两军交战之后,李世民却忽然得了一场急病,失去了继续领军的能力。不得已之下,李世民只能将军权暂时交给刘文静,并且告诉刘文静,一定要坚守不出,不要出战。可惜刘文静求功心切,偏偏中了薛举的诱敌之计,最后导致唐军大败而回。

这次失败,也是唐朝开国过程当中,仅有的一次惨败。据史书记载,当时李渊派去了十万大军,最后回来的还不到一半。失败的原因,恐怕只能归咎于刘文静自身的失误了。

因为这次失误,刘文静也被革职入狱。不过好在,李渊对刘文静还是有感情的,再加上之前刘文静本就有‘恕二死’的特权。所以不久之后,刘文静就被李渊放了出来,并且被李渊任命,再次跟随病愈的李世民,前去征讨薛举。这次征讨薛举,李世民没有失败,而且恰逢薛举病死,最终唐军大胜而回。唐军胜利后,刘文静也得以重新入朝为官,并且被恢复了所有的爵位和封邑。

照理来说,没有被追究战败的责任,刘文静应该感到庆幸才对。但接下来,刘文静却又犯了致命的错误。

因为之前的失败,刘文静虽然得以重新做官,但地位却远在裴寂之下。这让刘文静觉得难以接受。在刘文静看来,李渊起兵的时候,自己和裴寂地位相同。之前征讨薛举,自己又有军功在身,怎么反倒地位不如裴寂?正是这个落差感,让刘文静变得越来越偏执,和裴寂的关系也越来越差。

原本昔日要好的朋友,因为嫉妒之心,就此分道扬镳。

此后,刘文静在朝堂上,屡次和裴寂作对。只要是裴寂支持的,刘文静一律反对。这种反对,已经不是为了唐朝的利益或者是他个人的利益,而是单纯为了反对而反对。对此,李渊虽然十分反感,但念在刘文静的开国功劳上,还是没有直接处罚刘文静。

至于裴寂,在确认刘文静和自己作对之后,则没有半点手软。

裴寂也不是什么大度之人,见刘文静屡次和自己作对,早已不把刘文静当朋友,而是当成了政敌。

再之后,刘文静又做了几个匪夷所思的举动,彻底葬送了自己。当时刘家恰好发生了几次鬼怪之事,刘家便召来一名巫师驱邪。然而此后,刘文静家里一名失宠的小妾,想要报复刘家,便诬告说刘家施展巫蛊之术,有谋反之心。若是一般的罪名,李渊完全可以不过问。但谋反这种大事,李渊就不能不过问了。李渊当即下令,将刘文静下狱,让裴寂审理。

裴寂早就有了杀刘文静的心思,正愁没有机会。这次刘文静落到了他手里,裴寂哪还会放过?在裴寂审理此案的时候,刘文静公开表示,李渊对自己不公平。刘文静说当初起兵的时候,他和裴寂地位相当,之后多次立下大功,地位却反倒不如裴寂,所以才会心生不满。

在这场审讯之后,虽然大家都知道,刘文静并没有谋反之心。李世民更是竭尽全力,想要保全刘文静的性命。然而最终,裴寂却在李渊面前,说了刘文静的坏话。认为刘文静既然已经生出不满之心,将来造反是迟早的事情。于是最终,李渊权衡利弊之后,还是决定,处死了刘文静,剥夺其爵位,查抄所有家产。

一代开国功臣,最后就落了这样一个结果,实在是让人可怜。

纵观刘文静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刘文静之所以会被杀,其实纯粹是自己作出来的。刘文静的死,纯粹是因为他的嫉妒之心。如果刘文静的嫉妒之心,不这么强的话,根本就不会有此大难。在征讨薛举回来以后,刘文静只看到了自己的功劳,却没看到自己的过失,这也是他最大的失误。

所以,做人最要紧的,还是认清自己。不光要看到自己的长处,更要看到自己的短处。最关键的是,千万不要有太强的嫉妒心。嫉妒心过强,迟早会葬送了自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探索民族英雄戚继光的戎马一生,他是如何抗倭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戚继光是明代抗倭名将,他的一生十分光辉,他率领的戚家军战功卓著,威震天下,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戚继光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明嘉靖四十一年,八月初八的夜晚,月明星稀。在福建宁德城十里外的横屿岛对岸,潮落的时候,一位将军命令士兵每人随身带一捆干草,把干草扔进水里,几千捆干草扔在一起,铺出一条

  • 左良玉手握重兵为什么见死不救 左良玉为什么还被认为是忠臣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重兵把守的重的意思,左良玉下场,手握重兵

    还不了解:左良玉和崇祯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崇祯临死前左良玉手握80万大军,左良玉为什么按兵不动?左良玉为什么还能被认为是忠臣?说左良玉是“忠臣”,实在是给他戴了高帽,皇帝危急,按兵不动,哪里有这样的忠臣?如果说左良玉是“奸臣”,人家没降大清,没降大顺,也没自

  • 三国时期诸葛亮的接班人真的时姜维吗?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诸葛亮为完成先帝遗诏,先后五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而无功。终因积劳成疾,于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享年五十四岁 。后主刘禅追谥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尊称。诸葛亮死后,后主刘禅便任命

  • 周端妃:一生历经明朝四帝,最后高寿而终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她是明神宗朱翊钧的妃子,位列九嫔之首,明朝灭亡后回娘家居住,到顺治年间已80岁高寿,此人就是周端妃!今天咱们就来说说她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周端妃是以哪种方式进宫的我们不得而知,但她应该不是普通百姓,父亲可能是个小官之类的。万历十年,明神宗册封九嫔的时候,周氏被册封为端嫔

  • 霍去病射杀李敢 汉武帝为什么会偏袒霍去病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汉武帝和霍去病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霍去病射杀了李广的儿子李敢,汉武帝得知后,汉武帝为什么没有责罚霍去病?杀一是为罪,屠万是为雄霍去病射杀了李广的儿子李敢后,汉武帝将此事遮盖过去了,冠军侯大人没有付出任何代价。为何会如此不公?汉武帝为何如此偏袒霍氏?

  • 安禄山生前到底做了什么 安禄山为什么会被谋杀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安禄山为何被儿子杀死,李隆基做了多少年的皇帝,安禄山被谁杀的

    还不了解:安禄山之死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安禄山造反称帝,安禄山到底是怎么死的?安禄山为什么死在自己的儿子手里?唐玄宗李隆基早年开创了开元盛世,到了晚年变得昏聩,宠信奸佞,尤其宠信胡人安禄山。安禄山野心勃勃,觊觎江山,经过多年的准备,起兵造反,安史之乱爆发。叛

  • 杨广当初是怎么坐上太子之位的 隋朝为什么亡在他的手里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对隋炀帝杨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历史上的杨广到底是什么样的?杨广都有什么样的功绩?隋朝灭亡和他有多大关系?历史上的杨广功大于败杨广,是隋朝的第二个皇帝,庙号,大业,在位十四年。杨广本是隋文帝杨坚的次子,开皇元年(581年)封为晋王,官拜柱国、并州总管,时年十三

  • 历史上著名的“酎金夺爵”事件,一百多人被削去爵位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一百多人被削去爵位,这是怎么一回事?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西汉元鼎五年,也就是公元前112年,发生了一件轰动天下的大事!汉武帝刘彻下旨,将一百多位侯削去爵位,同时丞相赵周还被逮捕入狱,最终自杀身亡。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酎金夺爵”事件,也被称为“酎金失侯”。这些侯爵大多是西汉的功

  • 李建成如果顺利继位的话 李建成最后会放过李世民吗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李建成继位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如果玄武门之变的话,李建成又顺利继位的话,李世民最后会被杀吗?在现有的历史中,我们一直渲染李世民是千古一帝,玄武门之变是一场正义的政变。不可否认,李世民是一个好皇帝,是他缔造了贞观之治,让我们可以看到千年前的盛世大唐。

  • 舒妃曾育有一子,她死后为何没被追封为贵妃?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乾隆是个念情的皇帝,他对自己的后妃还是不错的,时不时就要对后妃进行一次晋封。有的妃子去世后,还能得到追封,尽量给予最优的丧礼。正因如此,乾隆后宫就有3位皇后、5位皇贵妃、5位贵妃、6位妃(包括追封),而地位较低的常在和答应,一共才6位。但仔细了解下乾隆的后妃,就会发现他对其中一位很不公平,就是舒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