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姬昌和姬发都姓姬,为什么长子却叫伯邑考呢?

姬昌和姬发都姓姬,为什么长子却叫伯邑考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018 更新时间:2024/1/10 16:39:18

西伯侯姬昌姬发都姓姬,为何长子却叫伯邑考?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武王伐纣

得益于封神演义的流传,大家对武王伐纣的故事应该都是比较了解的!周武王叫作姬发,他爹叫作姬昌,他们家族原本也是臣服于殷商的,不过西伯侯姬昌为人比较大气,深受百姓爱戴,所以遭到了商纣王的怀疑,于是纣王将姬昌骗到朝歌软禁了起来。按照演义中的说法,纣王是一个大昏君,而姬昌爱民如子,两人的形象和做法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所以纣王要把姬昌给抓起来。

不过按照真正的历史来说,其实纣王这个人,前期也算是个明君,他之所以将姬昌抓起来,其实也是政治方面的需要,因为当时姬昌名声太好,如果他真的有反意,确实会造成很大的动乱。

出于商朝的稳定需要,纣王的做法其实并没有什么大错,但他在基本和姬昌翻脸的情况下,还是把姬昌给放走了,纵虎归山,这就是他犯下的大错了!姬昌得到释放以后,开始四处招揽贤才,准备着对商朝的作战。并最终经历父子两代人的努力,成功击垮商朝,建立周朝!

在封神演义中,姬发其实是姬昌的次子,姬昌的长子名叫伯邑考,若是他不死,姬昌的权利应该是他继承的。不过伯邑考为了救援被软禁的父亲,最终遭到了纣王的杀害,纣王甚至把伯邑考做成了肉羹,以此来试探逼迫姬昌,看看姬昌到底有没有反意,只要姬昌有一丝异动,不愿意喝肉羹,那么纣王就准备借机发挥,要彻底解决姬昌。好在姬昌为人冷静沉着,明知伯邑考已经遇害,仍然冷静喝下了肉羹,没有给纣王发挥的机会,最终成功逃出来。

由于姬昌举兵时伯邑考已经死了,所以伯邑考没得继承姬昌的爵位和权力,整个周朝落入了姬发的手中,可以说,姬发是捡了大便宜了,要是伯邑考没有提前去世,姬发很可能没有这种机会!不过也有人说了,即便伯邑考还活着,其实他也竞争不过姬发,最终姬昌的权利还是会落到姬发的手中,这是为什么呢?

伯邑考与姬发

之所以有人说伯邑考竞争不赢姬发,主要原因是伯邑考并不姓姬,他很可能并非姬昌的亲儿子!在这些人看来,姬昌和姬发都是姬姓,而伯邑考并非姬姓,可见伯邑考很可能并非姬姓,所以即便伯邑考不死,他也无法继承姬昌的权利!不过事实上,这种看法并不完全正确!伯邑考确实竞争不过姬发,可是这并不是因为伯邑考不姓姬,而是其他原因。

在古代中国,人们的子孙比较多,所以为了区分子孙的大小,人们以伯仲叔季来指代儿子的年龄大小。比如老大的名字里面很可能就有伯字,二儿子就有仲字,以此类推。伯邑考之所以会有伯字,就是因为他是姬昌的嫡长子,是亲生的,他是最有机会继承姬发权利的。类似的情况还有三国时期的孙策(伯符)孙权(仲谋)。至于伯邑考中的邑字,其实就是指国都的意思,伯邑考是姬昌的嫡长子,他地位非常高,是姬昌天然的继承人,所以他的名字中有个邑字。至于最后这个考字,则是伯邑考真正的名字了。所以说,其实伯邑考的真实名字应该是姬考!

从名字上来看,伯邑考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姓伯,但实际上他是姓姬的,只不过因为他是姬昌的嫡长子,是继承人,所以大家习惯称他为伯邑考!单从名字就说他不具备和姬发竞争的能力,其实是一种错误的说法。不过根据史记的记载来看,伯邑考在才能方面上确实是不如姬发的。

《史记》:同母兄弟十人,唯发、旦贤,左右辅文王,故文王舍伯邑考而以发为太子。及文王崩而发立,是为武王。伯邑考既已前卒矣。

从史记的记载来看,姬昌其实很早就把伯邑考从太子的位置赶下来了,所以本质上来说,姬发的才能是要超过伯邑考的。伯邑考虽然是姬昌的嫡长子,但是他的才能不如姬发,即便他不被纣王杀死,他也没法继承姬昌的权利和地位!

结语

综合来看,西伯侯姬昌和次子姬发都姓姬,而长子却叫伯邑考,这并不是因为伯邑考不是姬昌的亲儿子!事实上,伯邑考原名姬考,伯字代表长子,邑字代表国都,考字代表名字,从这个名字组成来看,伯邑考不是姬昌收养的,确实是姬昌的嫡长子,在前期是被姬昌寄予厚望的,是作为继承人培养的。不过在后面的成长过程中,姬发的才能表现得更好,而伯邑考变得平庸了,所以姬发取代了伯邑考,成为了太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曹操为什么非要杀神童周不疑不可?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司马懿为什么不杀诸葛亮,周瑜劝孙权抗曹,诸葛亮使用空城计吓退了谁

    神童周不疑是何许人也?曹操为何非要杀他不可呢?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其便是三国第一神童周不疑,周不疑出生于公元192年的零陵重安,他是刘先的外甥。从小就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舅舅刘先见周不疑聪慧过人,便让他跟着当时同样小有名气的刘巴学习。但刘巴并没有答应刘先教周不疑,而是谦虚委婉地

  • 郭子兴的一生是怎样的呢?他的后代是何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朱元璋确实杀了恩人郭子兴的儿子,但并不是斩尽杀绝。他只是杀了郭子兴第三子郭天爵。而至于郭子兴的长子,名字不祥,出生去世日期也不祥,后来战死沙场。郭子兴的次子郭天叙,他曾对付过朱元璋,但朱元璋并没有杀死他。他是于1356年,在一次和

  • 西施是四大美女之首,吴国的灭亡真的跟她有关?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了解中国历史的人,对于古代的四大美女都有耳闻,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按理说,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审美标准,所以每个人对于女性的美丽与否的看法也会不同。但四大美女之所以能够成为所谓的四大美女,不仅仅在于她们外貌的美丽,也在于她们自身经历的传奇性。她们身上的传奇性,不仅仅

  • 秦孝公后的秦国都来了哪些人才 他们的贡献究竟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对秦国人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春秋战国时期秦国总共招募了哪些人才?他们分别是谁?他们都有什么样的贡献?在曾经各自称雄一方的战国七雄中,秦国不仅没有值得夸耀的悠久历史,甚至长期处于被鄙视的境地。较周初(前11世纪)便封邦建国的齐国、燕国,以及韩、赵、魏三国的前身

  • 夏元吉作为建文帝的旧臣,朱棣临死前为何要说“夏元吉爱吾”?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作为明成祖朱棣靖难之役的第一谋士,姚广孝的地位自然是不可言喻的,但他却借用孔子评价郑国子产的话来称赞夏元吉,说夏元吉是“古之遗爱也 ”。此外,夏元吉还曾辅佐了明朝的五位皇帝,其中就包括明太祖朱元璋与明成祖朱棣。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夏元吉作为建文帝的旧臣,朱棣死前为何要说“夏元吉爱吾”?在朱棣发动

  • 刘幽求:拥有免死铁券的大唐宰相,为何惨遭流放?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他是拥立唐睿宗复位的唐朝宰相,最后为何惨遭流放?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此人就是刘幽求,进士出身,曾参与唐隆政变,拥立唐睿宗复位,因图谋诛杀太平公主被流放岭南,后被召回担任散官,抑郁而终,这就是他的一生。刘幽求在武周时期参加科考,中了进士,而后担任朝邑县尉。7

  • 明熹宗朱由校木匠皇帝的称呼是怎么来的?有何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在世人眼中,皇帝就是高高在上,不可亵渎的存在,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明熹宗朱由校(1605年12月23日-1627年9月30日),明朝第十五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长子,生母选侍王氏,明思宗朱由检异母兄。对于朱由校来说,16岁即位,在位七年(1620年-1627年)。天启七年(16

  • 攻打下辨时,张飞马超二人打不过曹洪,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217年,已据有益州之地的刘备欲集中兵力攻取汉中,继而窥伺中原,进军洛阳,拉开了汉中之战的序幕。接下来听听我爱历史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在三国演义中,张飞单挑就没输过,虎牢关前三英战吕布,即使关羽刘备不冲上来帮忙,张飞也未必会输。吕布有了貂蝉之后体力衰减,也不愿意跟这个豹头环眼的悍将单挑了。

  • 如果孙尚香没有回东吴的话 刘备死后,东吴的结局会不会改变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三国演义中孙尚香结局,孙夫人回东吴后为什么没再回来,刘备孙尚香的结局

    还不了解:孙尚香和东吴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孙尚香如果没有回到东吴,而刘备又去世了,孙权会是三国最大的赢家吗?在《蜀书 二主后妃传》和《赵云传》中记载,孙尚香带着阿斗乘舟东去,想要回东吴,但是被张飞和赵云两人截江救出阿斗,而孙尚香则是独身一人回到了吴国。但是如

  • 朱元璋去世之后他的嫔妃下场有多惨?没有殉葬的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朱元璋妃嫔陪葬38位名单,朱元璋几个皇后,朱元璋一生有多少妃子

    元朝末年,天下大乱。朱元璋参加了义军,从此南征北战,一步步走上了中国历史的舞台。我爱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虽然明太祖朱元璋和孝慈高皇后马氏堪称伉俪情深,不过作为皇帝,朱元璋后宫嫔妃的数量同样不少,光是见于史料的便有多达20人。作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堪称雄才大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