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解密:南宋名将孟珙是如何率军队躲开蒙古兵?

解密:南宋名将孟珙是如何率军队躲开蒙古兵?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618 更新时间:2024/1/1 0:37:37

太常寺簿朱杨祖、看班祗候林拓朝八陵,谍云大元兵传宋来争河南府,哨已及盟津,陕府、潼关、河南皆增屯设伏,又闻淮阃刻日进师,众畏不前。(孟)珙曰:“淮东之师,由淮、泗溯汴,非旬余不达,吾选精骑疾驰,不十日可竣事;逮师至东京,吾已归矣。”于是昼夜兼行,与二使至陵下,奉宣御表,成礼而归。

《宋史》卷412

提起南宋的名将,大家最先想起的肯定是岳飞韩世忠、刘琦、吴玠,其实,在南宋后期,有一位无论是军事才能还是历史功绩与前面几位相比都不逊色的名将,他就是孟珙

孟珙出身于将门世家,曾祖孟安和祖父孟林都曾是岳飞的部将,也立过军功,到孟珙这一代,终于发展成一代名将,可以与岳飞平起平坐。孟珙可以说是南宋后期军事上的顶梁柱,负责荆襄、四川两道军事防线,屡次击败金国,击退蒙古,收复襄阳,保障了南宋十年的军事安全。

公元1235年,南宋和蒙古联手灭亡金国,攻下金国最后一座堡垒——蔡州。蒙宋联军方面的宋军主帅就是孟珙。灭亡金国后,南宋方面认为终于一雪靖康耻,于是决定要祭祀因为处在敌占区而已经上百年无人问津的北宋皇帝的皇陵。这其实也算是一项“面子工程”。

但这时的蒙古政权开始要来争夺河南一带,并且来势凶猛,陕西潼关、河南一带都已经有蒙古兵的踪影,朝廷委派来祭祀皇陵的专使太常寺簿朱杨祖、看班祗候林拓朝都很畏惧蒙古兵,觉得风险太大,不敢前往皇陵所在地。

对北方军事地理很熟悉的孟珙,冷静地分析了形势,认为蒙古兵从淮东过来,没个十来天是到不了皇陵所在地的。于是,他精选骑兵,带着朝廷使者日夜兼程赶往皇陵,十天之内赶到皇陵,进行了隆重的祭陵后从容撤走。这之后几天,蒙古兵才到。

孟珙知道祭北宋皇陵是一件形式大于内容的事,所以想要保住面子,又要考虑安全,快闪是最可靠的办法。这么做,朝廷满意了,使者没有风险,更没有因为照顾宋皇室的面子,而投入太大成本,搭进人命。

面子上的事,得靠速度,名将也懂这一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好好先生"萧何为何要帮刘邦诱杀自己的好友韩信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众多“好好先生”未必都是好人,他们所信奉的中庸哲学,讲究“不偏不倚、左右逢源”,为了保住自己,偏向哪一方都可以。因此,所谓“好好先生”,中庸信徒,其本质大都是趋炎附势。他们没有主见,也没有善恶,有的只是永远跟着最有实力的主子走的“信念”。西汉首任丞相萧何就是“好好先生”的祖师级人物。这个想做好

  • 他是梅长苏的原型也是日本人最崇拜的中国第一战神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早几年,日本作家田中芳树依据中国南北朝时南梁伐魏之战改写的历史小说《奔流》,很是火了一把。被世人惊羡为“战神”、“千古第一名将”的“白袍将军”——陈庆之,也就由此使更多的人知晓了。据相关资料记载,毛泽东晚年再读《南史·陈庆之传》时,也曾“热血沸腾,掷书而起”,并圈点满幅,批注道:“再读此传,为之神往

  • 满清十三皇朝为何只有12位皇帝,他们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在我们的认识中常说清朝13帝,但事实上清朝只有12帝,至于13是指年号,清太宗皇太极是有两个年号的,一个天聪一个崇德,所以才会误会了清朝的12帝如下:清太祖 爱新觉罗 努尔哈赤(1559-1626) 1616年~1626年 天命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年2月21日—1626年9月30日),

  • 权臣董卓为什么要废少帝刘辨?董卓被谁所杀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董卓在何苗死后,不费一兵一卒便当了回渔翁,坐享其成,将何进、何苗部下的军队尽数收编,占据了强大的军事后盾。紧接着部署战略,派人大将吕布刺杀洛阳卫戍军队统领执金吾,顺势接收他所掌管的洛阳卫戍军队。如此,董卓不仅拥有了大量常规军对,并且掌握着都城洛阳的直隶部队,使其问鼎中央政权的筹码大大提升,控制中央政

  • 刘备卖草鞋的故事 刘备与中山靖王刘胜的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刘备姓刘,刘在两汉时期是国姓,那么刘备是不是皇室宗亲呢?刘备家谱是什么样的呢?在《三国演义》中有个情节是这样的,刘备拜见汉献帝,献帝听说刘备是宗亲,就让人取来宗族世谱,上面记载的内容大致如下:汉景帝生有十四个儿子,第七个儿子刘胜被封为中山靖王,刘备便是刘胜这一支的后代,是刘胜的第十七代玄孙,景帝的第

  • 曹操麾下的良将有哪些?曹操借头的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曹操诡计多端:梦中杀人、割发代首取得民心、装头风骗叔父、望梅止渴等等都是诡计。而其中更为典型更为被后世诟病的当属曹操借头这一典故。事情发生在曹操攻打袁术的时候,当时战争持续时间太久,军队粮草已经殆尽,粮官没有办法,只能请示曹操指令,曹操说可以先用小碗装,以应一时之急。粮官却说难免士兵抱怨,此法不是上

  • 晏子辅佐的是哪位国君?如何对晏子进行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宴婴不死君难、弃个人小义而逐国家百姓之大“利”。齐景公三年,在宴婴的劝谏和辅助下,景公逐渐知道了治国之道,逐渐掌握了大权,并且任命宴婴为相大夫。关于晏子的故事很多,下面就例举几个代表事例。其一、景公派遣晏子治理阿县。三年后,晏子听到很多人在背后说他的坏话,很是不高兴。晏子说:“我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了,

  • 李治上位后是怎么处理李世民的妃子们的 其中一人成为了自己的老婆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对李治后妈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李世民死后李治上位,李世民还剩下多少妃子,李治又是怎么处理这些后妈的?在中国历史上,不少王朝都出现过皇帝娶了自己父皇女人、皇帝娶了儿媳的事例,甚至有的还立她们为后。这样的行为在唐代更是成为一种常态,如唐太宗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后,强

  • 历史揭秘:为何明朝的官员们都要哭穷?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是最底层的老百姓出身当的皇帝,所以,他对官员不会有好脸色,给你发了养家糊口的工资,就已经是厚待了。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这在明朝就形成了:一边是官员“哭穷”,要求涨工资。一边是皇帝表示钱给的够多了,谁敢贪污,剥皮实草。但贪官是杀不尽的,无论古今中外皆是如此。到了崇祯十七年,

  • 历史上真实的包拯是什么形象?有何变化?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包拯是历史上非常难得的清官。后人们对包拯能够熟悉,与戏剧和电视剧有很大的关系。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说到包拯外貌的变化,其实与宋朝至清朝时期,其文学形象的变化息息相关,由于社会背景的不断变化,包拯的这种形象变化体现出了相当大的时代特色,而随着这种不断的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