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于成龙做过哪些官职 于成龙为何被称为“于青菜”

于成龙做过哪些官职 于成龙为何被称为“于青菜”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992 更新时间:2024/1/6 2:21:31

于成龙字北溟,清朝顺治年间的一位著名官员,生卒年为1617年9月——1684年5月,清朝时期山西永宁州人(今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于成龙简介在《中国明清的官》一书中有所记载。而且于成龙简介能收录到《四库全书》中,这实在是很难得的。于成龙一生做过许多官职,比如布政使、巡抚、总督、大学士等职位。于成龙虽身负多职,但他却是中年得志,年至44岁时,他不顾亲朋好友的阻拦,毅然决然的抛妻别子到遥远的边荒之地广西罗城担任县令。他到那时,条件实在是艰苦不堪,在困境中他采取“治乱世,用重典”的方针,在罗城任官三年。期间,他把罗城治理的非常好,从荒无人烟到后来的安居乐业的景象,这让于成龙非常的欣慰。

于成龙的突出表现,让两广总督金光祖非常的重视。并于康熙六年推荐于成龙担任四川合州的知州。他到那里不到两年的时间,合州人口骤增,这样的成绩让他很是感到荣幸,之后被提升为湖广黄州付同知。他在任同知的四年里,同时还兼任着知府,由于突出的政绩,后又被提升为“卓异”。在他被提为卓异后,恰巧在这时出现了“三潘之乱”。在这期间于成龙临危受命,十天内就平定了一场动乱。之后他随即调任黄州知府,第二次暴乱又接踵而至。这时又是于成龙出面治理,他身先士卒,在危急关头将生死置之度外。在二十天的暴乱中,他将暴乱首领士荣擒获,至此他再次平定了暴乱。于成龙的果敢与智谋很被康熙所看重,之后又连续的将他升职。至康熙二十三年时病逝,终年六十八岁。

于成龙的故事至今为人们所流传,于成龙的一生为官虽然一直被提拔,但是此人一生清贫。在江南时,曾被江南民众称之为“于青菜”。他虽然位居高职,身居显贵,但是为人生活简朴,从未有过奢华的生活。于成龙算是大器晚成之人,他早年一直都在为了科举考试而奋斗着。他在参加一次乡试时,考官公然行贿受贿,这让余成龙非常看不惯,于是在考卷上痛陈时弊,结果没能中举,而是考取了个贡生。贡生是能直接参加会试,会试之后,于成龙以家父年老为由,回到来堡村。

至顺治八年时,他参加会试后又没有考中,当时他已经是35岁的年龄了。经过一些事故后,于成龙十年44岁,不顾亲朋好友及家人的劝告,毅然决然的去外地为官。从此便开始了他的官场生涯,也开始了他的抱负。于成龙不论在哪里为官都保持着两袖清风的风格,而且艰苦朴素。于成龙为人正直,为官亦是如此。他不论走到哪里都会当地百姓办实事,为民做主,凡是他为官的地方总能呈现出繁荣的景象。他也不畏权贵,一骜不驯的地方豪强在于成龙的治下都会“皆奉法唯谨”。于成龙为官很有一套自己的策略,他在整顿吏治上始终放在工作的首位上。不仅在吏治上,而且在教育等方面他都很关心。他在阔别二十年后回乡时,依然是身穿布衣,他还给子孙后代留下了《于成龙家训》,教育后代一定要做,尽善尽孝之人。从于成龙的故事中我们应该要学会,不论何时何地都应不忘孝与简朴。于成龙的故事还应警示后人,为官要清廉,这也应该现代社会应该学习的地方。

于成龙字北溟,号于山,曾被康熙帝誉为“天下廉吏第一”。于成龙故居是清朝时山西永宁州人(今天的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于成龙一生艰苦朴素,为人作风严谨,虽然他是大器晚成之人,但是一生仕途平坦,一直在走上坡路。于成龙故居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如今还能在那里找到70多名于氏后人。他们勤劳朴实,牢记祖训,一直延续着于氏家族的“孝为百行之源、居心不可刻薄、凡事不可做尽”等家族风尚。现今于成龙故居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来堡村,住着于成龙的第十一代世孙。

在方山县境内被发掘的于氏物有80多件,征集到关于于成龙的民间故事有100多篇。现如今于成龙故居、家祠、墓地等都保存完好,这也是中国历史人物保存最为完整的遗物之一。于成龙清正廉明的事迹流传民间,人们提及他就非常崇拜。尤其是在方山和吕梁一代更为盛传。于成龙的事迹在他故乡流传的同时,也激励着当地的人们要像他学习,要做一个清白于世的好人。那里的人们淳朴善良,勤勤恳恳,都是受于成龙的事迹所影响。于成龙一生节俭,虽然官越做越大,但是艰苦朴素的精神一直在他身上有所体现。他在江南时,整日吃糙米,喝稀粥,食青菜,终年不知肉味,因此江南人们称他为“于青菜”。现如今于成龙的故居已成为国家重点保护的地方之一,方山县大力弘扬法治文化、廉政文化,不断的挖掘优秀文化资源,于成龙的故居可谓是不二之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江南第一清官”施世纶简介 施世纶的父亲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施世纶字文贤,生卒年为1659年——1722年,施世纶简介在《清史稿·卷二百七十七·列传六十四》中有记载。他曾任福建晋江县衙口乡人(今晋江市龙湖镇衙口村),祖籍是河南固始,曾经被清朝编入八旗汉军镶黄旗,是竟海侯施琅的儿子。在施世纶简介中,始终贯穿着清官的字眼。施世纶一生尽职尽责,曾被康熙皇帝称之为“

  • 《包拯二三事》主要讲什么?包拯舞刀遭质疑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包拯为人公正廉洁、铁面无私、做事果断,敢于为百姓们打抱不平,因此有“包青天”或者是“包公”的称号。后来人们又将他奉为神明来进行膜拜,由于民间传他是黑面的形象,因此也称他为“包黑炭”。在文言文《包拯二三事》中,主要写了关于包拯为人处事方面的故事,下面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具体的内容。文章首先是讲了包拯所做

  • 明末女将秦良玉是怎么死的?秦良玉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在历朝历代的史书中,女性名人都被记录在《列女传》中,而秦良玉是唯一一位女性,被为王朝名将被记载到史书将相列传里。她是唯一一位封侯女将军,也是二十四史中唯一一位单独成传女性人物。公元1574年,秦良玉出生在四川中州,其父是明朝贡生秦葵,喜得爱女的秦葵为自己的宝贝女儿取名良玉,字贞素。秦葵是一个极为开明

  • 宠臣生了一个儿子,唐玄宗为什么还不高兴了?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唐玄宗的宠臣王毛仲生了儿子,为何会激怒唐玄宗?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开元十八年年底,唐玄宗的宠臣王毛仲,时任开府仪同三司、兼殿中监、霍国公、内外闲厩及监牧都使,王毛仲刚出生的儿子过“三日”,大摆酒席,唐玄宗赏赐王毛仲大量珍宝和酒食。派中官高力士送往王毛仲府上,并授予王毛仲刚出生的

  • 雍正登基之后是如何惩治贪污的?用的什么办法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历朝历代以来,清朝官场的贪腐,尤为严重。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康熙四十七年(1708),在木兰围场的布尔哈苏行宫,康熙帝以皇太子胤礽“不法祖德,不遵朕训,惟肆恶虐众,暴戾淫乱”为理由,正式宣布废除太子。这个事件也如同导火线一般触发了之后的“九龙夺嫡”事件

  • 大文豪苏轼的仕途为什么不是一帆风顺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苏轼出生于宋仁宗景祐年间,出仕时间基本是在宋神宗和宋哲宗时期。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宋神宗时期,苏轼历任杭州通判,密州、徐州、湖州知州,后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使。宋哲宗继位后,苏轼升任中书舍人,不久又升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后又外放任龙图阁学士、知杭州。虽然说相比

  • 刘邦是不愿动吕后,还是不敢动吕后?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刘邦是觉得戚姬这个爱妾的性命重要,还是大汉的刘氏江山重要呢?毫无疑问,必然是刘氏的大汉江山重要,所以刘邦自然是不能动,也从来没有想过动吕后。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对于刘邦来说,刘邦将天下分封给刘姓诸王,就不怕吕后起幺蛾子,诸吕乱政,天下的藩王自然会群起而诛之,吕后一死,铲除诸吕并

  • 万历皇帝三十余年不上朝,背后隐藏了什么样的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隆庆六年(1572年),明穆宗驾崩,十岁的朱翊钧即位,年号万历,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都说明朝皇帝奇葩多,而提到万历皇帝朱翊钧,大家的第一印象往往是数十年不上朝,甚至有“明朝实亡于万历”之语。然而,万历皇帝在继位之初的十余年里,还是能够做到勤勉执政的,那么为何突然之间就开始怠政了呢?万历怠政的

  • 背叛项羽去相助刘邦,项伯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前202年,高祖皇帝刘邦建立汉朝,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项伯,算是一个特别的人物,他是项羽的叔叔,虽然没有哥哥项梁的名气、能力强,但在项羽那里,总算是项羽的亲信心腹。他有一个威震天下的侄子西楚霸王项羽,他的身份自然尊贵,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物,却多次背叛项羽而去相助刘

  • 清朝时期没有参与三藩之乱的人是谁?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三藩之乱是清朝初期三个藩镇王发起的反清事件,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三藩指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他们均是明朝的降将,在清朝入主中原的战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在明末清初的战争中,清朝实际上分封了四位藩王,还有一位就是定南王孔有德。对于孔有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