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探索柳永矛盾又痛苦的一生,他的糊涂之路有多坎坷?

探索柳永矛盾又痛苦的一生,他的糊涂之路有多坎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316 更新时间:2024/1/20 10:32:44

柳永,原名三变,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是北宋婉约派词人,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柳永一生放浪形骸,他的词多为市井阶层男女之间的爱情,具有平民化、大众化的特点。下面跟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柳永的故事吧。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自小受到的是考取功名济世用志的教育,但他个性却崇尚自由和独立,喜欢放荡不羁的生活,这就注定了他一生的矛盾和痛苦。

和当时的所有读书人一样,柳永致力于科举考试,但直到五十岁以后才考中进士。他进入官场后也是历经坎坷,他改名柳永,就是为了“磨勘改官”。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年轻的柳永进入京师汴京,准备参加科举考试。他此时踌躇满志,自信“定然魁甲登高第”。谁知,第一次考试就被当头浇了一盆凉水,真宗有诏,说柳三变等人的文章“属辞浮糜”,都受到了严厉的谴责。柳永初试落第,愤慨之下写了一首《鹤冲天》词,发泄自己的牢骚和不满: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白衣卿相”,就是指没有功名在身,却敢于傲视那些侯卿相的人。在一个人人都把功名富贵当作唯一目标的时代,柳永能够发出这样的呼喊,敢于保持自己的独立品格,那是多么地令人敬佩。

当然,柳永对科举做官并未绝望,他还在一次次地参加着考试。除此之外,他的精力主要投入了秦楼楚馆之中。他和许多妓女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创作了许多在当时的正统儒生看来是淫艳放纵的词曲。

但无论是在民间,还是在庙堂,柳永的词曲不胫而走,流传甚广。甚至,他的词名传到了新皇帝宋仁宗的耳中。仁宗也喜欢文学,但反感浮艳轻薄的文字,所以柳永给他印象并不好。

所以,在后来的一次科举中,柳永本已被取中进士,但在放榜时,仁宗看见了柳三变的名字,就在他的试卷上批注:“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于是柳永再次落榜。后来有人向仁宗推荐柳永,仁宗又回复说“且去填词”,这几乎彻底堵死了柳永的出仕之路。

得到皇帝的“御批”后,柳永心底的傲岸狂放被全部激发了出来,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他索性沉溺在烟花巷陌之中,甘愿沉沦江湖。繁华的都市,多情的歌伎,柳永仿佛找到了真正的自由生活。他致力于作词,词曲也给他带来了绝大的声名:朝廷里的权贵瞧不起他,却在酒宴上争点他的新词;烟花柳巷的歌妓们真诚地敬慕他,都以演唱他的新词为荣。真个就像后人所说的“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

但柳永是矛盾的,他摆脱不了对俗世生活和情爱的眷恋,却又时时挂念自己的功名。所以他是痛苦的。天圣二年(1024年),柳永第四次落第后,愤而离开京师,和情人离别时,写下了著名的《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柳永从水路南下,开始浪迹天涯。他一路以填词为生,词名也一天比一天响亮。但漂泊的日子久了,身心俱感疲惫。而且,柳永虽然以“白衣卿相”自诩,内心深处还是忘不了功名。景祐元年(1034年),仁宗亲政,专门开了恩科,对历届科场沉沦的读书人放宽了录取尺度,柳永终于考中了进士。这一年,他五十五岁。

晚年及第,让柳永喜悦不已,但前面的仕途依然是坎坷重重。他担任了三任地方官,共九年,而且都干得不错。按照宋朝的制度,理应“磨勘改官”,也就是经过考核升为京官,但他却“久困选调”,很久也不能得到提拔。后来又因为进献新词《醉蓬莱》,没能让皇上满意,更是升迁无望。

无奈之下,他改名柳永,在范仲淹实行新政后,转官著作佐郎,算是得到了一点升迁。但他一生最大的官职也只是做到了屯田员外郎,所以后人也称他为“柳屯田”。

皇祐五年(1053年),老病潦倒的柳永与世长辞。据传,他的晚年一贫如洗,死后也没有亲人祭奠。只有歌伎们感念他的才学和痴情,凑钱安葬了他。还说每到清明节,妓女们相约去他坟地祭扫,相沿成习,称之为“吊柳七”或“吊柳会”。

其实,柳永死在润州,身边没有儿女,是润州太守出钱安葬了他。据说他的墓址在真州一个叫仙人掌的地方。清代王渔阳的《真州绝句》有两句诗:“残月晓风仙掌路,何人为吊柳屯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武则天退位后手里已经没有权力了 到死为何都没有动她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武则天退位后,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武则天当初霸占李家江山那么就,武则天晚年退位的时候,期间为何没有人敢动武则天?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年,出现过杰出人物非常多,但是如果提起女强人这一类的人物,那么相信很多小伙伴都会想到这三个女人,她们分别是吕后,慈禧,武则天。这三个

  • 温庭筠的一生为什么一直郁郁不得志?他的文学成就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晚唐花间派鼻祖,精通诗词与音律,文学成就颇高。他的诗与李商隐齐名,合称”温李“;他的词与韦庄齐名,合称”温韦“;他的文笔与李商隐、段成式齐名,三人都排名十六,故合称”三十六体“。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温庭筠是唐初宰相温彦博的后人,但在他出生时

  • 战国最后的女强人:揭秘君王后的传奇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齐国一方面是国力衰败,另一方是有外敌窥伺。在这种情况下,一位女人站了出来,力保齐国的江山,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事情还得从乐毅伐齐说起,当时齐湣王逃到了莒城,没想到楚国落井下石,以援助为名入侵齐国,还杀死了齐湣王,并夺回了淮北之地。由于形势危机,齐国王子田法章没敢露出真名实姓,

  • 李颀的一生是怎样的?他的边塞诗有何特点?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李颀是个淹没在历史长河中的杰出人物,他是唐朝时期官员、诗人,他的生卒年、字号、生平事迹均不详。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李颀大概是东川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少年时家里本来还算富有,但他结交了许多富豪轻薄子弟,家产慢慢败光了。他醒悟过来,开始刻苦读书,经过十年苦读,终

  • 武则天和李治是真爱吗 两人之间的关系又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对武则天和李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武则天和李治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武则天和李治之间真的是真爱吗?实际情况是什么样的?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这句话不仅对于普通人而言是合适的,对于帝王将相来说,同样适用,李治和武则天之间是不是真爱,这个要分阶段。不是人心善变,而是人

  • 李世民登基前做了那么多的事情 李世民为什么还是一个好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李世民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世民杀了自己的兄弟,逼着父亲退位,又霸占自己的弟媳,李世民为什么还是一个好的皇帝?问题出在什么地方?皇帝是一份工作,只不过这份工作很特殊。好皇帝意味着干好这份工作,干得好,你就是好皇帝,干不好,哪怕你是天下第一好人,也不

  • 张柬之发动神龙政变推翻武则天 张柬之后来的下场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对张柬之和武则天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张柬之在80岁时发动神龙政变,张柬之推翻武则天的统治后,张柬之的下场又是什么?张柬之作为拥立李显重新复位的主要功臣之一,原本应该有一个美好的晚年结局,但因为他扶立的是懦弱无能的李显,在神龙政变时没有完全诛杀武氏一族这两个原因

  • 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他的仕途之路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骆宾王,字观光,他才华横溢,一生著作颇丰,是初唐四杰之一。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他出身于一个贫寒人家,但七岁就能写诗,当时号称“神童”,据说著名的《咏鹅》就是这个时候所作。骆宾王的父亲担任青州博昌县令,死在了任上。父亲死后,骆宾王流寓博山,后来迁居到兖州瑕丘县,在贫

  • 历史上的金兀术有多厉害?他的军事能力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金兀术,又名完颜宗弼。在演义小说中的金兀术是个没什么本事之人,曾率领大军远征四川,结果被吴玠兄弟打得割须逃命;后来他率领10万大军,又被刘琦以2万大军打得一败涂地;再后来他率领10万大军,又被岳飞以500精锐打得一败涂地。但历史上真实的金兀术是女真族史上一名卓越的军事统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

  • 诸葛瑾作为诸葛亮的大哥 诸葛瑾为什么要去东吴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对诸葛亮的大哥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的大哥为什么要去东吴?孙权有没有重用他?和诸葛亮相比谁厉害?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正所谓乱世出英雄,在朝局动荡的三国时期,出现了诸多闻名古今的英雄豪杰,其中有一个诸葛家族便十分特殊。这个家族有三兄弟,老大诸葛瑾做了东吴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