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世民和魏征之间的有什么样的纠葛 魏征为何敢直言劝谏李世民

李世民和魏征之间的有什么样的纠葛 魏征为何敢直言劝谏李世民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804 更新时间:2024/1/11 3:05:02

还不了解:魏征和李世民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魏征原本是李建成的谋臣,李世民为什么不杀魏征反而还要重用?

说起唐代最爱和皇帝对着干的人,魏征如果排第二那么没人再敢排第一,相传魏征经常在朝堂上指出李世民的不足,每次都把这个皇帝气得火冒三丈,恨不得把他拉出去五马分尸了,但让人出人意料的是李世民每次都能放过魏征。

李世民究竟为何能容忍魏征的直言犯上呢,魏征又为何敢冒天下之大不为直言劝谏李世民呢,这对君臣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纠葛?

很多人都说李世民之所以能处处容忍魏征,这和魏征的身份有着重要的关系,魏征究竟是什么身份呢竟能让李世民都畏惧?看过《西游记》的朋友可能了解,魏征除了是大唐的丞相外还是天上的人曹官,泾河龙王犯下天条就是被魏征在梦中斩杀的。

很多人认为人曹官其实就是天上的刽子手,只负责斩杀触犯天条的神仙,其实这是不正确的。人曹官除了负责斩杀犯下天条的神仙之外,还要负责主管人间事物,说白了人曹官其实就是天庭在人间的使者,负责传达上天的旨意和向上面反应人间的情况。

而李世民是天上的紫薇大帝临凡,虽然紫薇大帝地位尊贵,但是在人曹官面前紫薇大帝也得礼让三分,毕竟你要是哪里做得不好了,人家可是要向天上打小报告的,这俗话说得好两国交锋不斩来使,而魏征就是连接天庭与李世民的使者,李世民巴结魏征都来不及,又怎么敢轻易将他处死呢?

当然这只是小说虚构的故事情节,虽然很生动但是并不能作为研究历史的证据,那么李世民为什么能容忍魏征的直言犯上呢,接下来我们具体来讨论一下。

魏征原本是瓦岗李密部下,后因为洛阳王世充将瓦岗打败,魏征跟随李密投奔唐代,后李建成认为魏征很有才华,于是就封魏征为太子洗马并对魏征礼遇有加。魏征心想啊自己是个亡国之臣,如今能得到大唐太子的青睐,于是就下定决心誓死效忠太子李建成,后还多次献计让李建成立下功劳。

比如公元622年,刘黑阘勾结贼寇进犯山东,便是魏征提议李建成去平定的,魏征本以为自己能够一直跟随李建成,为他出谋划策。但是好景不长,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李建成和李元吉被李世民诛杀,魏征等太子党个个都人心惶惶。

李世民听说魏征以前经常劝谏李建成,把自己安排到别的地方去,甚至还经常劝谏李建成杀掉自己,于是就派人问魏征,你为什么要离间我们兄弟?

魏征却回答说,太子要是按照我说的去做,就没有今日之祸了。

就冲魏征这一番话魏征也该被李世民杀害,但是他却并没有这么做,因为李世民了解就当时的政治局面而言,朝中大部分文臣都是太子培育起来的,俗话说打江山容易治江山难,要想治理好这刚刚建立起来的大唐江山,提起底还得需要这些文臣。而魏征本身就是一位颇有才能的文臣,在太子党中更是中流砥柱,如果能够对魏征施加恩惠,让他心甘情愿的臣服自己,一旦魏征这根硬骨头都臣服于自己,何愁收服不了其他的文臣呢?

于是李世民因为魏征直言不讳没有丝毫隐瞒,干脆赦免魏徵并任用他为詹事主簿,而事实证明李世民的这条计策也确实奏效了,许多文臣见到像魏征这样直言犯上的人都能免除一死,还能继续为大唐效力,于是都纷纷臣服于李世民。在这件事中,魏征就是唐太宗树立的典型,好比当年刘邦封赏雍齿一样,众将见刘邦最恨的人都有赏,自己那份肯定也少不了的呀。

玄武门之变以后,李世民虽然得到了皇位,但是此时的唐代却并不安定。

贞观十一年,一位官员上奏说:今百姓承丧乱之后,比于隋时才十分之一,也就是说当时的人口仅有隋朝的十分之一,农业社会生产力低下,人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李世民执政十一年,户口尚且如此稀少,贞观初年的经济情况便可想而知了。

玄武门之变后不久,突厥铁骑就打到了渭水便桥,给新政府很大的压力,李世民全程参与了打天下的过程,懂得帝位的来之不易,在严峻的形势面前,他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积极纳谏 博采众长,才能巩固既得的利益,谁又敢充当这个直言敢谏的人呢,毫无疑问这个人非魏征莫属。

因为普天之下能够当众直言不讳劝谏李世民的,只有魏征一人而已,根据《贞观政要》记载,李世民刚登基是本想通过武力镇压四方蛮夷,但是就当时的情况而言还指不定是谁镇压谁呢,于是魏征就劝谏说,当下过家需要发展生计,应该重视文治,后来李世民果然照做了,李世民是一位很要强的皇帝,他要想穷兵黩武,修造离宫别馆,老百姓依然会被征发,和隋朝末年没有任何差别。

而这个时候也只有魏征敢站出来,当面指责皇帝的不是,李世民虽然面子上挂不住,但是他也明白魏征的确是为了江山社稷着想,所以忍忍也就过去了。李世民曾对朝臣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而对于李世民来说,魏征就是他的这一面镜子,足以证明魏征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

或许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魏征直言不讳劝谏李世民是经常发生的事情,似乎这对君臣不是在吵架就是在吵架的路上,但是事实的真相真的是这样吗?其实不然。

根据《贞观政要》记载,与魏征有关的事件大约五十起,犯颜敢谏的事十多起,再算上两唐书和笔记等等,总数大概几十件的样子,要是一个月魏征冒犯天威几十次,我想即使是神仙怕是也保不住他魏征,确实让人受不了。可魏征替唐太宗工作了十六年多,平均一下每年就几件而已,属于小概率事件,所以对于这种小概率事件,李世民并没有必要置魏征于死地的必要。

魏征劝谏非常注重方法,这也是李世民不杀魏征,并愿意听取魏征的谏言的重要原因。贞观八年,陕县丞皇甫德上书不合皇帝心意,李世民觉得他言辞激烈 别有用心,是恶意诽谤自己 妄议中央,魏征就进言说:昔贾谊当汉文帝,上书可为痛哭者一,可为长叹息者六,自古上书,率多激切,若不激切,则不能起人主之心。

魏征通过引用贾谊上书文帝的典故,巧妙说明自己的观点,在魏征的谏言中,上至三皇五帝,下至隋炀帝,都是他进谏的素材,其中被用得较多的是隋炀帝,因为唐太宗跟隋炀帝有亲戚关系,而李世民又亲身经历过那段历史,可谓殷鉴不远,用杨广的事例显得更有说服力,魏征和李世民很想是一对欢喜冤家,见不得有离不得。

公元643年,魏征病逝,李世民伤心欲绝,为其停朝五天,亲自为其书写墓碑,并追赠魏征为司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古代皇帝都是让后代作为继承人 武则天为何还政给李家人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对武则天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武则天在位时间长达十五年,武则天为什么会政权还给李唐?武则天心里是怎么想的?提起我国历史上正统女皇武则天,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君临天下的皇帝多了去,可是名正言顺,被世人认可的女皇帝怕只有武则天了。武则天开创了女皇的历史,在位十五年让

  • 郑袖是如何干涉朝政的?她为楚国带来了多大的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郑袖是战国时期楚怀王的宠妃,正史中对于她的具体身份没有明确记载,她是个以善妒闻名的女人。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郑袖是春秋战国时期楚怀王的妃子,和芈月是同时期人物,芈月传中芈月还要在她底下混日子呢。郑袖姿色尚可,最擅长的是投机讨巧,工于心计。把楚怀王唬的一愣一愣的,绝

  • 宇文化及为什么杀杨广 直接控制成为傀儡不是更好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宇文化及和杨广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宇文化及为什么要杀隋炀帝杨广?直接控制杨广让他做傀儡不是更好吗?眼见中原乱局已定,隋炀帝杨广跑到了江都,是时,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关陇集团内部四分五裂,而杨广也心灰意冷,等待他的只有死路一条。老百姓对杨广那是恨之入骨

  • 南霁云:大唐名将,被俘后宁死不屈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大唐不死将军泣血归来免费,唐朝72名将,大唐将军烈小说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每逢乱世的时候,都会出现一些令人敬佩的人物。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唐安史之乱时期,也有那么一个英雄人物,名叫南霁云,魏州顿丘人。他出身于一个贫苦的农民之家,人称“南八”。早年,他勤劳能干,为了生存给别人划船。闲暇时,他喜爱学习,还会练武。据说,南霁云会七十二

  • 同样都是太后 皇太后和太皇太后谁更有话语权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明朝三位太皇太后,为什么太后要和皇上争权,圣母皇太后

    对古代太后和太皇太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皇太后和太皇太后相比,两人谁更加有话语权?两人到底谁听谁的?不一定,就好比明代英宗时期,太皇太后张氏,就明显比皇太后孙氏话语权更重。明英宗朱祁镇即位的时候,年仅9岁,在他没有亲政前,朝堂的大小事,基本都是张太皇太后做

  • 王薄拉开秦末农民起义的大幕,为何之后就销声匿迹了?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秦末农民大起义,为什么历史上农民起义都失败了,秦朝是被农民起义推翻的吗

    公元611年,因为隋炀帝远征高句丽,在全国范围内征兵,导致民不聊生。最终,王薄因兵役繁重,而在山东邹平一带长白山发动农民起义,隋末农民起义的大幕由此拉开。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王薄起义之后,创作了一首《无向辽东浪死歌》,在民间广为流传,引起了广大底层百姓的共鸣。王薄

  • 君士坦丁大帝:罗马帝国第一位信仰基督教的君主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罗马帝国有多少个皇帝,罗马帝国的第一位统治者,罗马帝国第一位元首是谁

    君士坦丁大帝是古罗马时期罗马帝国皇帝,也是公元324年起罗马帝国唯一的统治者,在此之前,古罗马经历长达两个王朝的战乱,公元192年,安东尼王朝最后一位皇帝被杀,罗马帝国出现了近百年的混乱时期。而君士坦丁大帝也因此作为一个历史的节点被载入了罗马帝国的史册,君士坦丁继位后,废除了近卫军长官戴克里先制定的

  • 管仲是个怎样的人?管仲身上有哪些历史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管鲍之交管仲是一个怎样的人,管仲有什么功绩,管仲是那个时代的人

    管仲的身份有很多,他是出色的政治家,历史上管仲相齐,辅助齐桓公公子小白,使齐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他是精明强干的商人,和鲍叔牙一起合伙经商,赚得衣钵满盆。家财万贯是个成功的商人,高居相位又是一个成功的丞相。孔子曾称赞管仲:“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连孔夫 子都感叹道,要不是管仲辅助齐桓公做诸侯霸主,

  • 管仲的主要主张是什么?管仲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管仲是什么时期的,管仲最后的结局,管仲资料

    管仲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商人,到治理齐国辅助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的丞相。功高当世,影响深远,世人称其为 “第一相”、“第 一流人物”、“最伟大的政治家”,他的改革对齐国影响深远。诸葛亮曾经在《隆中对》里说:“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这里提到

  • 拉美西斯二世的功绩?拉美西斯二世活了多少岁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拉美西斯二世,拉美西斯二世爱的是谁,关于拉美西斯二世的书籍

    作为埃及的法老拉美西斯二世是最为出名的法老之一,在拉美西斯的各界当中拉美西斯二世的功绩尤为突出,在埃及法老界中有着相当重的分量。拉美西斯二世可以说是一位全才,因为他不论是在领导统治、带兵打仗还是在建筑等许多方面都有一番作为。拉美西斯二世的一生受到过很多的赞扬称颂,同样地拉美西斯二世的功绩也是不可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