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王彦章是怎么死的?王彦章和李存孝谁更厉害

王彦章是怎么死的?王彦章和李存孝谁更厉害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952 更新时间:2024/1/15 16:47:49

王彦章(863年―923年),字贤明(一作子明),郓州寿张(今山东梁山西北)人,五代时期后梁名将。朱温建后梁时,王彦章以功为亲军将领,历迁刺史、防御使至节度使。他骁勇有力,每战常为先锋,持铁枪驰突,奋疾如飞,军中号为王铁枪。后为李存勖所擒,宁死不降,于是被下令斩首。享年六十一岁。王彦章祖籍郓州寿张县,祖父王秀及父亲王庆宗皆未曾担任官职。王彦章获重用后,两人分别被追封为左散骑常侍及右武卫将军。彦章年轻时加入朱全忠的军队,由于战功卓著,王彦章受到朱全忠建立的后梁政权重用。

朱温篡唐后,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大规模招兵买马,扩充自己的力量,王彦章就是朱温麾下的一员猛将,他一出现就震惊了大家。王彦章入伍的时候,在众多的新兵中扬言要做队长,此时的王彦章显得有些傲慢和自大,但是他随后显露出的真功夫,却不得不让人佩服他高超的武艺。而且王彦章的力大无穷也深受他人敬畏。年轻时王彦章初加入朱全忠的军队时便凭借着双脚能走荆棘之地而当上队长,之后便屡立战功受重用。

“铁枪王”王彦章,由于战功卓著,王彦章受到朱全忠建立的后梁政权重用。最初王彦章任开封府押衙,公元911年,再兼任行营左先锋马军使,并被封为金紫光禄大夫及检校司空。第二年,朱友圭加封王彦章为检校司徒。朱友贞(即后梁末帝)夺得政权后,王彦章于公元913年(乾化三年)被委任为濮州刺史及马步军都指挥使。次年(公元914年)迁任澶州刺史,并被封为“开国伯”。

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树大招风的王彦章很快就受到奸臣的算计。他虽然为后梁屡立战功,但由于战绩突出,他的能力受到各方的赏识,晋军想拉拢他。随后,后梁朝廷决议分魏州为两个镇,为防备当地人叛变,派遣王彦章率领五百骑兵驻守邺城金波亭,预防突发情况。

王彦章因军队受到攻击而率军向南逃走,其家属被晋军俘虏,晋军为了能招降王彦章,一方面优待他的家属,一方面又离间他和朝廷之间的关系。一怒之下,王彦章把晋国的使者斩首,并断绝往来。后梁失去魏州后,不时与晋国军队于黄河两岸战斗,作为后梁的得力干将,王彦章为朝廷是奋力杀敌,王彦章常在这些战事中担任先锋。

王彦章异常忠勇,臂力超人,临阵对敌时,经常奋不顾身,身先士卒地冲杀。他看不起李存勖没有任何计谋的冒险行动,常对人说:“李亚子乃是一个斗鸡小儿,没什么可怕的!”王彦章的勇武让李存勖对他也很害怕,当初,李存勖听说王彦章被任命为招讨使,就赶忙领兵从魏州往黄河沿岸去准备迎击王彦章。到时德胜南城已经被王彦章攻陷。可见王彦章用兵速度之快。李存勖曾经说:“此人可畏,应该避其锋芒。”

有一天,李存勖领兵进逼潘张寨,由于军队隔着黄河,不能救援,王彦章就抄起铁枪上了船,大声命令船夫解缆绳立即开船,贺瑰拉他也没有拦住。王彦章一人过了河,单独去救援。李存勖听说王彦章来了,领兵就退走了。王彦章的骁勇善战由此可见一斑。只可惜,朝廷有奸臣败政误国,军中又有监军掣肘干涉作战,加上其他将领不以国事为重,反而为私欲排挤忠臣良将。

后来,后唐兵攻打兖州,梁末帝征召彦章命他率少量人马驻守注东路,彦章因兵少而战败,被晋人捉拿。彦章是个武人,没有读过书,经常用民间俗话对人说:“豹死留皮,人死留名。”被李存勖所擒,宁死不屈,李存勖也自知无法招降王彦章,遂将他斩首,享年六十一岁。

再来说说李存孝,《残唐五代史演义》中来。李存孝是李克用的十三太保,好比全书第一条好汉;王彦章渔夫出身,好比第二条好汉。

李存孝(?——894年),代州飞狐人(今山西灵丘),本姓安,名敬思。唐末至五代著名的猛将,武艺天下无双,勇力绝人。史书记载“骁勇冠绝,常将骑为先锋,未尝挫败;从李克用救陈、许,逐黄寇,及遇难上源,每战无不克捷”,是李克用众多的“义儿”中的一个,因排行十三,故称为“十三太保”,而且也是十三太保中最出名的一个。

古人言“王不过霸,将不过李!”霸,指的是西楚霸王项籍;将,指的就是李存孝,李力气大 武功第一,堪称天下第一,战场从无败绩……由于李克用军营中的将领都比不过他,后来同样是“义儿”的李存信出于嫉妒的挑唆而使他背叛了李克用,但以他一勇之夫,不是老谋深算的李克用的对手,结果被李克用稍施小计在幽州捉住,押解回太原后,用五马分尸(或五牛分尸)的酷刑结束了他短暂的生命。对此,《新五代史·义儿传》记曰:“缚载后车,至太原,车裂之以徇。”

论武力,应当说李存孝在王彦章之上,只可惜还是诸葛亮那句话:“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沾襟。”国之不国,名将又奈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揭秘:冯异是谁?历史上为何称冯异为大树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英雄冯子材十一子后代,冯异,北京在历史上的别称

    “披荆斩棘”、“坐树不言”、“畏天知命”、“以逸待劳”、“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等这些耳熟能详的词语都与一个人有关。他,是东汉开国功臣之一;他,是“云台二十八将”第十三位的征西大将军。他就是夏阳侯冯异。冯异,出生年月不详,字公孙,汉族,颍川父城(今河南省宝丰县东)人,东汉开国名将、军事家,光武帝云台二十

  • 陆令萱是谁?陆令萱最后有何结局?陆令萱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紫萱白夭夭结局,女宰相陆令萱,陆令萱原型

    电视剧《陆贞传奇》让人重新聚焦北齐的历史,作为主角的陆贞,一出场就受到大家的瞩目。历史上,北齐王朝根本没有女相陆贞,倒是有个叫陆令萱的女相。原来电视剧《陆贞传奇》中的女主角原型就是历史上北齐女官陆令萱。但历史上的陆令萱却与剧中的陆贞大相径庭。陆贞是北齐女相,是北齐朝唯一一位女丞相。但是历史上的北齐朝

  • 唐太宗为贞观之治付出哪些努力?具体措施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唐太宗的治国思想及措施,唐太宗贞观之治的措施,贞观之治和贞观长歌对比

    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呢?除了众所周知的那些繁荣景象,很少有人想过贞观之治为什么会出现,而唐太宗李世民为了这些付出了哪些努力呢?隋朝灭亡的景象让唐太宗知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所以唐太宗重视体察民情,对百姓施行轻徭薄赋,休养生息,使得社会日益安定。其次,唐太宗深知“为政之要,唯在

  • “上帝之鞭”的匈奴王阿提拉为什么没有攻打中国?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上帝之鞭”阿提拉指的是古代欧亚大陆匈人的伟大领袖。阿提拉这个名字在西欧曾让人们一度会和残暴联系到一起,因为在阿提拉执政期间,他利用自己的军队和军事才能,让西欧很多国家都屈服于他的统治之下,特别是西罗马帝国更是饱受其摧残,一度陷入名存实亡的状态。但也正是在“上帝之鞭”阿提拉的带领下,匈人的帝国版图才

  • 朱友文与后梁太祖朱温是何关系?对朱友文的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朱友文,本名叫康勤,字德明,是朱温的养子。朱友文幼年时候就风姿美好,十分好学,善于谈论,他的诗歌也写得非常好,朱温十分喜欢他。朱友文跟随朱温征战,征赋聚敛以供应军队的需要。再朱温兼任四镇节度使的时候,他任用朱友文担任为度支盐铁制置使。开平元年,也就是907年,朱温称帝,建立了后梁,朱温任命朱友文为建

  • 拿破仑三世是谁?拿破仑三世如何成为法国国王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拿破仑三世指的是在1808年出生于法国的第三位君主,也是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总统,法兰西第二帝国皇帝,他也是赫赫有名的拿破仑一世的侄子,他的皇后是鼎鼎大名的欧仁妮皇后,1873年拿破仑三世在英国病逝,结束了传奇的一生。拿破仑三世简介中介绍说,1852年的时候,拿破仑波拿巴成功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自己成功

  • 泰国国王朱拉隆功是什么样的人?朱拉隆功的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朱拉隆功是泰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一代国王,尽管并不是父亲的嫡子或者长子,可是因为母亲是颇受宠爱的妃子,于是在他很小的时候就被封为了太子。登上王位之后他号称自己是拉玛五世,同时也是泰国出现的最为开明、伟大的国王。在位时间长达四十二年,给国家带来了安定和繁荣,这些在朱拉隆功生平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朱拉隆功

  • 揭秘:陆令萱是谁?为何说陆令萱是亡国妖女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陆令萱(504年—576年),鲜卑族人,北齐女官。陆令萱生子穆提婆,为北齐高官,母子二人权倾一时,对北齐政局和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陆令萱,北齐女官,封女侍中,后主高纬乳母,北史中记载她是高欢部将骆超之妻,因夫谋反而配入掖庭,做了后主高纬的乳母,并得到到胡太后的喜爱。陆令萱为人机智精明,办事干练

  • 东晋名将刘琨生平简介 刘琨是被错杀而死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刘琨(271年—318年6月22日),字越石,中山魏昌(今河北无极县)人,晋朝政治家、文学家、音乐家和军事家。刘琨是个很多才干的人,技多不压身,作为一名政治家他饱读诗书,满腹经纶;作为一名音乐家,又极其会用音乐调节生活单一的色彩。可以说是个富有情趣的人。刘琨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他的祖父刘迈,曾

  • 白袍将军陈庆之是怎样的人?陈庆之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陈庆之,这个原本在史籍上默默无闻的名字,如今闻之也如雷贯耳,尽人皆知。让他成名的是他和他所率的五千白袍军,攻破北魏五十万大军,因此名满天下。被后人冠以“被历史所遗忘的不世名将”、“七千人战胜五十万的绝世高手”、“东方的汉尼拔”等等称号,陈庆之真的有那么厉害?还是人们夸大了他的功劳?陈庆之(48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