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将16岁的小女嫁给尉迟敬德,李世民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将16岁的小女嫁给尉迟敬德,李世民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029 更新时间:2024/1/14 14:50:00

李世民,是从古至今君王臣工士人百姓们都评价很高的一位千古明君。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李世民想把自己16岁的小女嫁给年近花甲的尉迟敬德(尉迟恭),正史上到底有没有这一出?答案是肯定的。

这件事言之凿凿,在《新唐书》和《资治通鉴》里都有详细记载。有人会说,李世民是不是老糊涂了,自己贵为九五之尊,女儿乃是掌上明珠,也是千金之躯,为何会下嫁尉迟恭这位老人家,李世民是不是有难言之隐、还是隐藏了何种目的?

就事件本身,我们先来考证一下。

也许是因为历史文献记录的缺失,导致这件事本身矛盾重重。据史料记载,尉迟敬德的发妻是苏娬(音:wu),她是檀州刺史苏谦之女。苏娬死于公元613年。而李世民生于公元598年。就是说苏娬死的时候,李世民自己才15岁,更别说女儿了。就此推测,苏娬死后,尉迟恭又娶了一位正室。

回归话题本身,李世民欲将小女嫁给年事已高的尉迟恭,尉迟恭又是怎样的反应呢?说起来你可能不信,若说常人,能在一把年纪娶到帝王之女是何等的荣耀,可尉迟恭却高兴不起来。他对于主子李世民提出的这个“申请”,果断回绝了……

李世民究竟是咋想的,尉迟恭心里又是打得什么算盘?要想了解这件事背后的真相,不妨先熟悉一下尉迟敬德。

归降只是开始,忠心才显真情

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一次私人宴会上,李世民与尉迟恭这对忘年交喝得酩酊大醉。说道兴致处,李世民感怀悲秋,尉迟恭也是老泪纵横。

李世民或许是对自己逼父弑兄的“暗黑史”感到悔恨,那么尉迟恭又在想些什么呢?或许他是感念李世民的厚遇,抑或是对自己戎马一生的慨叹。

没错,尉迟敬德就是传说中的那个“门神”,也是“玄武门之变”中杀害李元吉的人。尉迟敬德是鲜卑族,大业末年,他参与平定高阳民乱,后跟随刘武周起兵,担任偏将。

尉迟恭作战勇猛,力大无比,跟唐军数次交手时,不光多次击败唐军,还俘虏过唐军将领多名。李渊急得没有办法,亲临指挥,并拿出儿子李世民这张王牌,对战尉迟恭。

事实上,李渊刚起步的时候,李世民远远没有到掌握重兵的地步,可以说李世民是在乱世中靠着真材实料,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初唐时候,秦王李世民已经声名远扬了。但是在尉迟恭眼里,秦王李世民也跟唐军其他将领一样,不堪一击。

在大家都失败后,李世民趁尉迟敬德得胜后骄傲心态,在美良川伏击了尉迟敬德。结果尉迟敬德大败。这可以说是李世民第一次跟尉迟恭正面交锋。

此后,李世民陆续打败了宋金刚、刘武周,也困住了尉迟恭,展现出带兵打仗的惊人天赋,这让尉迟恭从内心里敬佩这个对手。虽然被困,但尉迟恭收拾残兵败将继续独守孤城,这让李世民对尉迟恭刮目相看,再加上尉迟敬德勇武出众,李世民便派人劝降,希望他能为己所用。

让李世民始料不及的是,尉迟恭没有开城投降,后来,直到宋金刚被诛,没有了主人以后,尉迟恭这才率部归降。也许正应了那句:“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

自此以后,尉迟敬德随李世民东征西讨,杀敌无数,乃是李世民精锐部队玄甲军的四大都统之一。翻阅史料可知,尉迟敬德数次救李世民于危难之中,至少有3次单骑救主的记录。他策划发动玄武门之变,杀了李元吉,助力李世民登上皇位。李世民当了皇帝之后,尉迟敬德又策马扬鞭、灭突厥、扩边疆,可谓战功赫赫,名声威震大唐。

唐王欲嫁女,尉迟恭酒后吐真言

须臾间,温酒已经凉透,可主仆两人的心还是滚烫的。

这边尉迟恭正在回忆马上打天下的情景,那边李世民的一句话突然让尉迟恭的思绪突然像断了线的风筝,甚至一下子觉得后背发凉,此时此刻,尉迟敬德已经彻底醒酒。那么,李世民到底说了什么,让尉迟恭有如此大的反应呢?

李世民说:“朕打算把女儿许配给你,不知贤卿意下如何?”如果换成旁人,肯定会感恩戴德,连敬三杯酒,可尉迟恭则放下酒杯,扑通跪倒在李世民跟前……

要知道,当时李世民最大的女儿也不过十来岁二十岁不到的样子,而尉迟敬德却五十多岁了,十分不匹配。如果李世民想着尉迟家的尊荣,大可将公主许配给尉迟恭的儿子,可为何偏偏是尉迟敬德本人?

年龄是一方面,这辈分也乱得一塌糊涂。要知道,尉迟敬德比李世民还大十多岁,一个“八零后”、一个“九零后”,现在“八零后”的要娶“九零后”的女儿,尉迟恭心里“七上八下”也是常人思维。

尉迟恭是怎么答复李世民的呢?要知道,君王主动将公主下嫁大臣,这是莫大的荣耀,这是天大的好事,这是龙恩浩荡,但尉迟恭心里却是一万个不情愿。

都说皇帝女儿不愁嫁,但敢娶的才是真勇士。房玄龄的儿子房遗爱迎娶高阳公主,受了一辈子连累。高阳公主先是与著名僧人辩机(玄奘高徒)私通,给房遗爱戴绿帽子,被唐太宗知道后大怒,把辩机腰斩。后来,高阳公主怀恨在心,图谋造反,又被长孙无忌杀死;有名河东薛氏的薛绍,娶了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李治死后,武则天找机会把薛绍牵连进去,活活地饿死在监狱里。

这哪是娶媳妇,这是娶了一个“爷”回家,还得供着。虽说当时尉迟恭还预见不到这些,但他心里清楚,当一个驸马爷,绝对不会有好下场。

但此时此刻,对于李世民这突如其来的“恩宠”,尉迟恭还是觉得十分惊诧。如果一口回绝,肯定要触犯“逆鳞”,如果答应了,就会后患无穷。要说尉迟恭还是见过世面、历经大风大浪之人,他灵机一动、计上心头。

尉迟恭佯装悲愤地说,臣发妻病逝之后,已经娶了正室,如今老身若再娶公主为妻,对公主肯定不公。“臣妻虽鄙陋,相与共贫贱久矣。臣虽不学,闻古人富不易妻,此非臣所愿也”。

也就是说,虽然尉迟恭我的妻子虽然出身微贱,但也和我同甘共苦了这么多年,她没有嫌弃我才疏学浅,而我听说过古人富贵了都不换妻子,所以我也要向古人学习。唐太宗李世民听后颇为感动,赶紧把尉迟敬德扶起来,两个人继续喝酒。

此事作罢后不久,尉迟敬德便以年事已高为由,辞去了职务。从此闭门谢客,只在家里玩玩音乐,炼炼仙丹,据说过得相当逍遥。

那么,李世民欲嫁小女给尉迟敬德,到底是出于套路,还是真心?这在史学界有不同的声音。

真相显山露水,让猜想先“飞”一会

对于李世民欲嫁女于年事已高的尉迟恭,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

套路说: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李世民打下半壁江山,所倚重的是手下的一帮文臣武将,发动玄武门之变,把自己抬上龙椅的,还是这帮人。这么看来,这些功高盖主的大臣,都是李世民的“嫡系部队”,在他们眼里,只有李世民才能管得了他们。

进一步说,这些大将曾经都是一些打游击的造反派,他们眼里的规矩来自李世民,他们在得到李世民的厚遇之后,不会把别人放在眼里,所以,李世民这份“神挡杀神,佛挡灭佛”的决心和勇气,让这些大臣望而生畏。

可话又说回来,正是这种目无他人的做派,让尉迟恭等大将滋生了一些目无法纪,甚至是视皇权而不见的思想。尤其是尉迟恭,更是个直肠子,自恃功高,到处打小报告。因与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等不和,尉迟恭曾在贞观三年(629年)的时候,被调离京师,到襄州去任都督。

说到“大不敬”,还有一次尉迟恭的做法更绝。贞观六年(632年)九月,李世民大摆酒宴宴请群臣,尉迟敬德收到请柬也回京赴宴。在座次上,尉迟敬德还玩起了“认真”。他会对那些不认识的人说:“你有什么功劳,配坐在我的上席?”

尉迟敬德的昔日战友贤王李道宗坐在旁边,忙着打圆场,给尉迟敬德作解释。可尉迟敬德不依不饶,反而一拳打在李道宗的眼上,差点没给人眼打瞎。李世民见这情形,非常气愤,罢宴而去。要知道,敢在皇帝的宴席上放肆,尉迟敬德就是有十颗脑袋也不够砍的。尉迟敬德哪来的胆子?

有人就此猜测,李世民嫁女尉迟敬德,完全是为了试探他对大唐的忠心,是不是在他眼里,只有荣华富贵,没有把皇权放在眼里,更没有把皇帝放在眼里。而嫁女完全是一个试探,是一个套路。

真心嫁女说:

除了“套路说”,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李世民是真心想把爱女嫁给尉迟恭。貌似李世民不把女儿嫁给大臣的儿子,反而嫁给这个老臣,很多人觉得这不合常理,但用今天的话说:“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尉迟敬德虽然有些骄傲自大,但他为人忠厚,毫不做作,对李世民忠心耿耿。想当年李建成身为太子想收买他都被他严词拒绝了,他还曾对李元吉大打出手,要知道那时候的形势对李建成和李元吉很有利,而李世民则处于下风,房玄龄,杜如晦等心腹都被李建成刻意调走,这种情况下尉迟敬德都未曾抛弃李世民,难怪李世民评价尉迟敬德:“公之素心,郁如山岳”,这么高的评价难道不能反应李世民对尉迟敬德的信任吗?

再者,尉迟敬德大闹宴席之后,李世民私下还跟尉迟敬德有过这样一段对话:

当年朕认真地读《汉书》,发现刘邦时代的功臣能够保全的非常少,朕心里常常责怪汉高祖太薄情,不念功臣的功劳。因此我登基以后,一直想保全功臣,让他们子孙平安。但是现在你看看你自己,你做了高官之后不断触犯国法。现在朕才明白韩信彭越遭到杀戮,也不全是汉高祖的过失。治理国家最重要的事情,只有奖赏与处罚。而过分的恩惠,真是一点也不能多给,否则就忘乎所以了。所以,你回去要认真反思。

能与一个大臣如此促膝交谈,甚至是发自肺腑地教他做人,可见李世民对尉迟敬德充满敬意和信任。

由此可见,一些“厚黑心理”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而李世民应该是真的想将女儿嫁给尉迟敬德。

一来报答尉迟敬德当年的救命之恩和对自己的忠心;

二来就是拉近两人之间的关系,向那些诬陷尉迟敬德的人表示出自己对尉迟敬德的信任,当然这是为了保护尉迟敬德,毕竟如果自己先于他驾崩,很难保证尉迟敬德这样性格的人能全身而退。

贞观十七年,58岁的尉迟敬德已经“退居二线”,可李世民仍然任命他为“开府仪同三司”,五天一上朝。“开府仪同三司”是大臣的最高荣誉,“五天一上朝”既照顾了他的身体又让他继续参与国事,这哪里是“退休”,这是“返聘”。事实证明,没了兵权,尉迟敬德照样得到李世民的信任。

综上,李世民根本没有必要借嫁女来套路尉迟敬德。

有人曾经把管理称为“权力控制的游戏”。古往今来,作为一个管理者,要想高效地运用权力,除了依靠明面上的制度和规则之外,更要有一些隐性的驭人手段。《二十四功臣图》,能列入凌烟阁的功臣可都不一般,里头排在第七位的正是尉迟敬德。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李世民的驭人之术非同一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关羽如果和颜良公平对决的话 谁的胜算更大一点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关羽和颜良,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小说中关羽出手时,颜良没有反应过来就被杀了,关羽和颜良如果公平对决的话,两人谁的胜算更大?如果让关羽跟颜良公平对决的话,他们之间还是关羽的胜算更大。关于他们之间的战斗《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有这样的描写:“颜良正在麾盖下,见关公冲

  • 庞统和诸葛亮号称卧龙和凤雏 司马懿的外号又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司马懿号称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诸葛亮和庞统号称卧龙和凤雏,司马懿作为最后的人生赢家,司马懿号称是什么?三国时期,群雄并起。在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中,涌现出了众多能人志士。而在这之中,谋士二字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之中。于是,这些小则谋一人一物,中则谋一战

  • 窦漪房是怎么从一个宫女变成皇后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窦漪房本来是吕后身边的一个宫女,她是怎么当上汉文帝的皇后的?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原来吕后没有了亲生儿子,这个时候她想要巴结刘邦的儿子了,于是,吕后就在自己的身边选了一些漂亮宫女,为刘邦的每一个儿子送五个。窦漪房就是这样被选去的。下面我们说一下,窦漪房都经历了哪些苦难,又是如何阴

  • 庞统和诸葛亮互换的话 庞统能打赢司马懿吗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庞统和司马懿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如果落凤坡死的人不是庞统而是诸葛亮的话,庞统能不能打赢司马懿?三国时期群雄争霸,蜀汉人才凋零,几乎全凭丞相诸葛亮一人支撑。他一生六次北伐,均无功而返,最后活生生累死在五丈原,让后代许多英雄扼腕。就连杜甫都在诗中写道:

  • 庄妃:嘉庆最宠的妃子,一生三改封号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嘉庆的妃子们,雍正妃子列表,令妃深受乾隆宠爱

    一般来讲妃嫔的封号是不会轻易变动的,然而嘉庆道光两朝却出现了大量妃嫔封号变动的情况,有的甚至是多次发生变动。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要讲的这位便是三次更改封号的妃子,她就是庄妃。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提到庄妃,大家首先会想起清朝初年那位大名鼎鼎的风云人物孝庄太后,不错,孝庄在做妃子时期

  • 项羽麾下第一猛将龙且对他到底有多重要?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项羽是中国第一猛将吗,刘邦为什么能赢项羽,刘邦为什么要礼葬虞姬

    龙且是项羽手下第一猛将,他死和与韩信对决的潍水之战,此时距离项羽自刎乌江,还不到一年。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项羽出身于楚国贵族,楚国执政向来有家族主脉当权、支脉辅政的习惯,这个习惯潜移默化间也影响了项羽的用人,那就是任人唯亲!西楚高层将领几乎都是项家亲属。就连鸿门宴上千方百计保护

  • 蓝玉到底做错了什么,朱元璋一定要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明朝蓝玉,朱标不死朱元璋可能不杀蓝玉,朱元璋蓝玉案是怎么回事

    朱元璋出身平民,早年参与元末起义,并通过连年征战,最终统一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的另一个大一统的明皇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史记·越王勾践世家》: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朱元璋从草根最后逆袭为一代君王,他可不是一个人在单打独斗,而是其手下有一帮誓死追随于他的人,否则朱元璋就是再有本事也不可

  • 陈宫作为一个明智的谋士 陈宫为什么选择吕布而不是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白门楼吕布殒命,陈宫的谋略怎么样,三国陈宫厉害吗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陈宫和吕布,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陈宫作为一个聪明之人,陈宫为什么会选择投靠吕布?吕布比刘备更加符合吗?“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东汉末年的著名军事家、诗人曹操写下这首《短歌行》时足见其内心对人才的渴望和对贤士的

  • 武则天和亲生姐姐发生了什么 武则天为何要杀自己的亲姐姐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武则天杀死了她的亲姐姐,武则天秘史武媚娘杀姐姐,武则天怎么处理自己姐姐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武则天和姐姐,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武则天掌权的时候,对武氏族人优待,武则天为什么还要杀害自己的亲生姐姐?两人发生了什么事情?武则天十四岁的时候被唐太宗李世民选为才人,太宗赐号“武媚”。但是成为才人的武媚却没有得到李世民的宠爱,直到李世民去世的时候,武媚还是个才

  • 东汉末年第一个称帝的人是袁术 袁术到底哪里来的底气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上袁术称帝了吗,袁术凭什么称帝,袁术算不算皇帝

    还不了解:袁术称帝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袁术称帝时到底哪里来的底气?袁术的实力很强吗?袁术有什么资本存在?看到三国演义的人都了解,袁术是汉末第一个称帝的。许多人认为袁术这样做很蠢。不只后人这么认为,当时的曹操等人也这么认为。不过,其实袁术称帝时有很大的底气,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