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晏殊的一生都是什么样的?为何会让热羡慕?

历史上晏殊的一生都是什么样的?为何会让热羡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958 更新时间:2023/12/4 18:40:41

众所周知,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之一,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这样的词句或许还不至于让我们感伤起词人的生活不顺,但至少易让我们觉得作词者是一个正陷于迷茫悲戚中的人。然而这位多情伤春者,其实是大宋词人们羡慕至极的幸运儿——晏殊

一、少年天才高位坐

我们大多数人对晏殊的了解,或止于他是个文学家,写出了“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样的名句。然而在那个“学而优则仕”的时代,“文名远播”其实就是晏殊“位极人臣”的“代名词”。

生在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的晏殊,据说在五岁的时候就能独立写作文章,因而早早就成了江西远近闻名的“神童”。景德元年(1004),名臣张知白奉命巡抚江南,得知了晏殊的出众,遂将年仅十三岁的他举荐给朝廷。顶着“神童” 的名号有了官员推荐,晏殊本可直接入朝为官。但他初生牛犊不怕虎,还是打算凭借实力参加科考。

第二年,十四岁的晏殊离家来到汴京。尽管年纪不大、个头不高,晏殊还是凭借才学和诚实得到了宋真宗的垂青。时为宰相的寇准曾因晏殊来自江东而为难他(江东曾是南唐疆域,而南唐曾是北宋的敌人),但宋真宗甚至搬出了唐代名臣张九龄为晏殊正名。

由于宋真宗的垂爱,晏殊在年仅十八岁时就成了光禄寺丞。后他因父母先后离世而想回乡守孝,但都因宋真宗的重用而不能守孝满三年。在宋真宗辞世前,晏殊一路高升,年纪轻轻就做到了翰林学士,迁升左庶子。

乾兴元年(1022),年幼的宋仁宗继位,刘太后临朝听政。念及先帝对晏殊的垂青,以及晏殊冒险防范大臣擅权,刘太后把晏殊从右谏议大夫兼侍读学士提拔到给事中,又擢升为礼部侍郎,后授枢密副使。

虽然晏殊因一些事和刘太后有过矛盾,被太后怒而贬官。但因为占理的一直都是晏殊,在被贬时他也兢兢业业,晏殊往往是被贬不久就又被召回,并被授予比被贬前更高的官职。至因病退休,他先后任御史中丞、资政殿学士、兵部侍郎、三司使、参知政事、刑部尚书、枢密使、同平章事、兵部尚书……从十四岁入朝到六十三岁致仕,晏殊可谓是终身恪尽职守,终究位极人臣。

二、文学大家门生多

北宋这个时代,是封建历史上文化的一个辉煌时代。我们熟悉的苏轼、欧阳修、范仲淹、王安石等文学大家,又都曾是朝廷命官。晏殊也不例外。而相比于欧阳、范仲淹等,晏殊是比他们更早一个时段的人物。在欧阳修成为文坛领袖而青睐苏轼之前,北宋文坛正以晏殊为“一代龙门”。

在掌管礼部期间,晏殊借科考大力倡导儒风,提倡柳宗元韩愈的“古文之风”,为我们熟知的“古文运动”提供了重要助力。在位极人臣之时,他利用人事调配权擢升了范仲淹、欧阳修等一大批后为人所熟知的北宋名臣。在左迁南京期间,晏殊“大兴学校,以教诸生”。被视作北宋兴学开端的范仲淹也正是在这时于晏殊的重用下成为了南京的教员。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曾评价,晏殊“工儒学妙于语言”,“备文儒道德之任”,“以文学谋议为任”,“为学者宗,天下慕其声名”……作为晏殊的再传弟子,曾巩都能给出如此之高的评价,也印证了晏殊在北宋文坛的重要地位。

三、明哲保身不出错

作为晏殊的门生和文坛领袖之位的继承人,欧阳修还曾对晏殊有一句经典评价——“富贵优游五十年,始终明哲保身全”。有人认为这里的“明哲保身”是贬义,是说晏殊对于北宋新政改革没多大积极影响。然而在当时,“明哲保身”是连朱熹都盛赞的一种文人修养。苏轼曾说欧阳修也是“私喜明哲得保身之全”。

且欧阳修对晏殊的评价,前半句也非常让人羡慕。“富贵优游五十年”,晏殊从得到宋真宗青眼到最后退休,确实可谓是顺风顺水。即便是期间去过地方,晏殊去的也是南京这类的繁华之地,做的也是当地的大官。如此顺遂的仕途,简直能让寒窗苦读几十年才能成为候补进士的读书们“酸”到掉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华阳夫人究竟有多美?华阳夫人为何是第二夫人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六宫粉黛无颜色,回眸一笑百媚生。”这首描写佳人的词语用在华阳夫人的身上并不为过。华阳夫人外貌出众,她是历史上不为史学家重视的众多女子中的一位,也是历史舞台上匆匆一现的昙花,但是正因为有了华阳夫人,整个历史的长河多了几分精彩,若不是她答应了吕不韦的请求,哪有后来一统六国的秦始皇和大秦帝国呢?《史记》

  • 揭秘:毛嫱究竟多漂亮?沉鱼落雁指的是毛嫱吗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的美女多如牛毛,貂蝉、西施等四大美女,都是历史上相当出名的四大美女之一。毛嫱在历史上的记载并不是太多。《管子》和《庄子》里都记载过的美女,毛嫱、丽姬和西施大概是同时成名的。《管子·小称》说:”毛嫱西施,天下之美人也。“而《庄子·齐物论》说:”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

  • 毛嫱比西施还美吗?历史上的毛嫱是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管子·小称》说:”毛嫱西施,天下之美人也。“而《庄子·齐物论》说:”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这里就是指的就是毛嫱。毛嫱这个美女,隐藏在历史的帷幕背后,她的美丽不为人所知,却给了世人一个美好的幻想。毛嫱是谁?没有人知道。大多数人只知道西施

  • 解忧公主嫁到了那里?历史上解忧公主有何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汉朝的解忧公主远嫁西域,并没有像其他公主那样,临走时哭哭啼啼,解忧公主反而是一种轻松、乐观的心态。或许,她知道自己身上肩负的重大使命,也知道这次的和亲,一定能洗刷刘家的罪名。伴随着着这种心态,解忧公主似乎对于这次远嫁,欣喜的程度大于悲哀。美丽的伊犁就是古时的乌孙国,也是解忧公主当年远嫁的地方,在中原

  • 郑袖是谁?为什么说郑袖是个蛇蝎心肠的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蛇蝎心肠通常用来形容一个女子的狠毒,像郑袖这样的女人就是蛇蝎心肠。郑袖是战国时期的美女,拥有着如花的美貌,看似柔弱的外表下,竟然隐藏着一颗狠毒的心,按照今天的话来说,她就是战国时期的绿茶婊。张仪说:“楚王幸姬郑袖,袖所言无不从者。”可见楚怀王对这个叫郑袖的女子是有多么上心,这个郑袖在历史上的记载很多

  • 郑袖是个心机毒辣的人吗?郑袖为何被称为南后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这历史上的女人做事稍有不慎就会跌入怪圈,一个永无止境的怪圈,背负上红颜祸水的罪名,被后人诟骂,但是事实上,红颜祸水都是史学家扣在女子头上的,诚然历史上存在很多女子祸乱后宫,祸害朝廷的故事,但是如果不是君王好色、专宠,又哪里会出现祸水一说呢?郑袖的身世一直不为人所知,因为史料的缺乏,我们无法在史书上查

  • 历史中的魏美人与芈月有什么关系?魏美人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还记得电视剧里播出过的一出情节,楚怀王迎来了一个新的宠妃,这个妃子长得倾国倾城,还善解人意,温柔可人。这个美人叫做魏美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长得楚楚动人,加之一头及腰长发,给人留下温婉的形象。而在《芈月传》里,魏美人也是一如既往地贤淑,在芈月被芈茵下毒后,全靠着魏美人亲自为这两姐妹挖草药,送去

  • 慈安太后是怎么死的?慈安太后死亡之谜大揭秘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慈禧是晚清最有权势的女人,历经同治光绪朝,实际上都是她在掌握大清的国权。而说到慈禧太后,就不得不想到另一个女人,与西宫太后慈禧相对的东宫太后慈安太后。慈安太后为满洲镶黄旗人,钮祜禄氏,清咸丰皇帝的皇后。为广西右江道三等承恩公钮祜禄·穆扬阿之女,咸丰为登基时就嫁给了咸丰帝。道光十七年,即公元1837年

  • 慈安太后是怎样的人?慈安与慈禧的关系怎样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同治年间,出现了两宫太后垂帘听政的情况。这两个人就是东宫太后慈安太后,和西宫太后慈禧太后。这两个最为尊贵的女人,在后世的许多影视作品,以及野史传闻中,都处于对立面。这个对立面不是摆在明面上的,而是私底下的暗潮涌动。那么真实的历史上,慈安太后与慈禧太后的关系,到底如何呢?她们是好姐妹?还是正邪不两立的

  • 慈安与慈禧相比谁更尊贵?慈安为何会突然辞世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慈安太后,史称孝贞显皇后,钮祜禄氏,广西右江道三等承恩公钮祜禄·穆扬阿之女。道光十七年生于广西,为满洲镶黄旗人,咸丰未登基时嫁与咸丰。咸丰二年封贞嫔,随后入宫,五月晋贞贵妃,十月奉旨立为皇后,时年16岁。咸丰帝去世之后,与孝钦显皇后(慈禧)两宫并尊,上徽号曰慈安皇太后。同治帝即位后,与慈禧太后共同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