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阿巴亥的悲惨下场是如何造成的?与努尔哈赤有什么关系?

阿巴亥的悲惨下场是如何造成的?与努尔哈赤有什么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871 更新时间:2024/1/21 13:31:17

阿巴亥是努尔哈赤的大妃乌喇纳拉氏,年仅12岁时就嫁给努尔哈赤为侧福晋。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阿巴亥,一个让一代雄主努尔哈赤二度废立大妃的女人,独占风光、独得恩宠,但她最后竟然落得“殉葬”的凄惨下场,不禁让人唏嘘。试问,阿巴亥的三个儿子此时在哪,为什么对自己母亲的死无动于衷,这是一场政治阴谋、实力不济还是另有隐情呢?要解开这些谜团,必须从努尔哈赤说起。

01

豆蔻年华得恩宠,阿巴亥领衔众福晋

金钗之年,阿巴亥12岁就嫁给了比自己大31岁的努尔哈赤,从此之后,开始了她不寻常的一生。很明显,这是一场政治联姻。

命有不凡,锋芒初露。跟了努尔哈赤之后,年少的阿巴亥就透露出“丰姿貌美,颇有机变”的成熟气质。由于天资聪慧,善于心机,阿巴亥以独特的气质赢得努尔哈赤的欢心。即使当时努尔哈赤已经有7位福晋。阿巴亥入宫后两年,努尔哈赤就封她为大福晋。不得不说,这份独宠让阿巴亥受宠若惊。

自古以来母凭子贵,阿巴亥不但勤奋,而且自己的肚子也很争气,在嫁给努尔哈赤之后的几年间,她先后生了三个儿子,分别是第十二子阿济格,第十四子多尔衮和第十五子多铎。了解大清历史我们知道,这三位阿哥都是难得的将才,尤其是多尔衮,最后甚至位极人臣。由于是嫡出,努尔哈赤将八旗军队中的三旗交给他们分别掌管。此时的阿巴亥已经成为努尔哈赤枕边最亲密的女人,而她在众福晋中的位置已是无法撼动。

民谚有云,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阿巴亥的生活环境毕竟不同于平民百姓,她可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女人,而且后宫本来就是一块政治燃烧场地,所以她面临的危险也处处存在。

02

皇八子野心膨胀,阿巴亥陷“收继婚”风波

我们知道,在中国封建历史上,一旦新主登基之后,想着的第一件事是就是立储,即选好太子。努尔哈赤力克中原以后,长子褚英被指定为汗位继承人,但最后因为种种原因被圈禁处死。之后努尔哈赤立皇次子代善为太子。代善是努尔哈赤15个皇子中最为年长的一个,也是褚英之后最有勇有谋的一个。代善是努尔哈赤第一位大福晋佟佳氏所生,所以立他为皇太子,合乎礼制,也可避免不必要的朋党之争。

历代以来,皇家子嗣兴旺是一个朝代兴盛的重要标志,例如唐朝的帝王大都是多子多女的皇族群体,除唐哀帝以外,每个帝王都有子嗣,唐玄宗李隆基更是一位“高产”皇帝,他的儿女多达59人,这也是唐王朝能绵延300年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子嗣一多不可避免会分成若干阵营,因为他们都觊觎着至高无上的皇权,都有一个“皇帝梦”。所以兄弟相残、同胞互斗一直在宫廷内不断上演。因此,每位阿哥都必须小心翼翼,一个不小心就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代善由于战功卓著,离大汗之位可谓一步之遥,然而一步之错,努尔哈赤最终将其废黜,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清史上明确记载着这件事,那就是代善私通阿巴亥。

后金有“收继婚”的习俗,阿巴亥生下三个孩子之后,也不过才二十五岁,所以努尔哈赤有意在自己身后将阿巴亥再许配给代善。但收继婚都是先主死后发生的事情,努尔哈赤健在人世的时候,居然就被告发说大妃阿巴亥跟皇太子代善有私情,这是儿子给爹戴了绿帽子,努尔哈赤岂能容忍。而告发此事的人正是努尔哈赤的小福晋德因泽,这就是清朝天命五年引发的“大妃事件”。

努尔哈赤心里清楚,“后院起火”如果处理不当,势必引发更多的政治争斗。为了平衡其中的利害关系,也为了给大家一个交代,更为了避免家丑外扬,代善的太子之位被废,同时阿巴亥的大妃之位被废。

考虑当时的政治环境,能接替努尔哈赤之位的无疑在八大贝勒当中产生。代善被废之后,阿敏和济尔哈朗是努尔哈赤之侄,予以排除,剩下的5位贝勒,除了努尔哈赤皇五子莽古尔泰、皇八子皇太极之外,还有三位贝勒,就是阿巴亥的三个儿子: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

众所周知,皇太极对于太子之位是最为处心积虑的一个。苦于找不到时机,这次大妃事件,正好为皇太极提供了绝佳机会,因为他心里清楚,要想夺得太子之位,必须钳制代善并除去阿巴亥以控制她的三个儿子,大妃事件正好随了他的愿。

03

母亲被殉葬,多尔衮兄弟选择“袖手旁观”

前文有述,阿巴亥并非平凡之女,对于皇太极等党羽的野心,阿巴亥心里是洞若明镜的,而此时自己的儿子,除了长子阿济格22岁之外,多尔衮15岁,三子多铎才13岁。大妃事件之后,一个柔弱女子想要扳倒皇太极又谈何容易?何况自己现在已经失宠。

幸运的是,大妃事件一年之后,阿巴亥又重回大福晋之位,可以看出,努尔哈赤不单单只是因为对阿巴亥念念不忘,更多的是阿巴亥早已成为他事业中的重要助手,努尔哈赤离不开阿巴亥。阿巴亥此后逐渐由幕后走向台前,逐渐由闺阁走上政殿,这些福晋在阿巴亥的带领下,已不只是帝王的附庸,这不得不归功于阿巴亥的领衔作用。风生水起的阿巴亥似乎要重新洗牌后宫格局,此时的皇太极自然浑身不适,阿巴亥一天不死,他就寝食难安。

1626年,努尔哈赤两度征战,不料旧病复发,他自知大限已到。弥留之际,他命人将阿巴亥接到清河,对阿巴亥交代了一些后事,几天之后,努尔哈赤便一命呜呼了。

可以说,努尔哈赤在世的时候,阿巴亥是安全无忧的,清太祖一死,接下来瞬息万变的时局,就非一个柔弱的女人所能掌控得了了。皇太极觊觎帝王之位已久,努尔哈赤已死,他觉得最佳时机已到。他联络其他贝勒,上演了一出“逼宫”大戏。他要如何施展自己的妙招呢?

皇太极闯入后宫,传达了所谓的“帝遗言”,里面有一条很重要的内容就是要求阿巴亥“殉葬”。阿巴亥百口莫辩,自知难逃此劫,虽然明知这是一场惊天阴谋,但她却无力反抗、无力回天。

《太祖武皇帝实录》:

“后饶丰姿,然心怀嫉妒,每致帝不悦,虽有机变,终为帝之明所制。留之恐后为国乱,预遗言于诸王曰:“俟吾终,必令之殉。”诸王以帝遗言告后,后支吾不从。诸王曰:“先帝有命,虽欲不从,不可得也。”后遂服礼衣,尽以珠宝饰之,哀谓诸王曰:“吾自十二岁事先帝,丰衣美食,已二十六年,吾不忍离,故相从于地下。吾二子多尔衮、多铎,当恩养之。”诸王泣而对曰:“二幼弟,吾等若无恩养,是忘父也。岂有不恩养之理!”于是,后于十二日辛亥辰时自尽,寿三十七,乃与帝同柩。”

这是文献记载阿巴亥临死之时的情形。虽然阿巴亥三个儿子年龄尚轻,但在古代已是成年,对于皇太极逼死母亲之事,孩子们会坐视不理吗?这明显不合常理。但仔细分析不难看出,他们对于母亲的死持将信将疑的态度,而且和母亲的日常交代分不开,所以他们只能“视而不见”。为什么会有这种态度呢?

(一)阿济格性格粗暴,有勇无谋。据史料记载,阿济格骁勇善战,是清初著名的将领,但阿济格缺少智慧,意气用事,想要对付老谋深算的皇太极,以镶黄旗、正黄旗去攻打贝勒们的六旗,根本就是以卵击石,更何况,皇太极打的是“帝遗言”之牌,所以阿济格不敢轻举妄动。

(二)对于“殉葬”,兄弟三人将信将疑。殉葬一直是女真人奴隶制的一个陋习,此前由于自己的母亲与代善出轨在先,加上私藏金银事件被揭发,故而三个儿子认为母亲有大错,被要求殉葬也是极有可能的事情,所以他们选择了“默许”。

(三)为保全儿子性命,母亲不得不作出牺牲。阿巴亥生前一定经常跟三个儿子讨论宫中时局,一方面要他们精诚团结,另一方就是要提防“四大贝勒”。当时除了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毕竟年纪尚轻,为护儿子周全,唯有牺牲自己。所以,事前阿巴亥一定会要求三个孩子学会隐忍和自我保护。

结语:阿巴亥之死,或许还有很多种猜想,只是一个女人在孤立无援、孤独立世的时候,想要撑住场面,没有过人的智慧和非凡的政治手腕,是根本做不到的。身在皇宫帝王之家,身处深宫大院,面对尔虞我诈、风云变幻的政治格局,阿巴亥虽然牺牲了自己,但却成就了自己的三个儿子。阿巴亥失败了吗,并没有,她恰恰创造了奇迹,赢得了自己。“伴君如伴虎”不过如此罢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汉文帝的生母是谁?当年许负给她算卦又是怎么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汉文帝刘恒,可谓是中国最完美的帝王之一,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汉文帝的母亲薄姬,乃是汉初一位被低估的女人,本为私生女的她先是进入魏王魏豹宫中,在魏豹被韩信击败之后,薄姬随之被俘。此后她又成功引起刘邦的注意,得以进入刘邦后宫,并不受宠的她却能通过良好的人脉成功怀上

  • 益州牧刘璋麾下有多少猛将?刘备为何只得到两位?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刘璋,字季玉,东汉兴平元年(194年)继其父刘焉任益州牧。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读《三国演义》,我们知道赤壁之战后,曹操、孙权、刘备开始三方鼎立,仿佛天下英雄只剩他们三。其实,论地盘论实力,刘备根本不够资格,他只占据荆州五郡,仅是小势力罢了,在他旁边还有一个大势力,即益州刘璋。

  • 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击败拿破仑的重大意义?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罗曼诺夫王朝有许多任君王,最让人关注的还是罗曼诺夫王朝的十四任沙皇,也就是亚历山大一世。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前期就是战争时期,因而亚历山大一世参与了许多场战争。提起亚历山大一世,很多人都会夸他聪明;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很聪明是被当时很多人认同的,他从四岁就开始学习各种语言,包括法语、英语、德语等,最让人惊

  • 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 亚历山大二世有何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亚历山大二世是俄罗斯帝国史上一位非常杰出的皇帝,他在位期间主持了多项改革,不仅是对当时的俄罗斯帝国,也是为后世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如今,看看有关于亚历山大二世简介,其中多是赞美之词。由于皇嗣稀少,亚历山大二世在幼时已经被默认为下一代的皇储。为了培养他成为明君,整个俄罗斯皇族都对他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 沙皇彼得三世是哪国人?彼得三世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提到彼得三世,大多数人会想到他是普鲁士忠实的拥护者之外,还会对他的死亡唏嘘不已。但是彼得三世怎么死的,史书上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但是在叶卡捷琳娜期间的正史上,彼得三世的死因被记录为因为消化不良而死,当然,这个说法被许多人质疑。了解俄罗斯历史的人都应该知道,彼得三世与他的妻子叶卡捷琳娜的感情并不好,

  • 也先是谁?也先全名叫什么?也先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也先,全名绰罗斯·也先,明朝中叶时期蒙古瓦剌部首领,继位第二十八代蒙古可汗,明朝封为敬顺王,脱脱不花为大汗之时,被封为太师,父亲是绰罗斯·脱欢。脱欢统一了蒙古东部地区,使蒙古高原重新统一于瓦剌人手中。后脱欢去世,也先继承父亲位置,成为瓦剌部新一任首领。也先是一个很有野心的蒙古首领,在父亲脱欢打下的强

  • 也先为何没有杀掉明英宗?明英宗是怎样被俘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也先,全名绰罗斯·也先,第二十八代蒙古大汗,明朝中叶时蒙古瓦剌部的领袖。也先作为外族首领,在中国历史上所占笔墨却是不少,全因一场闻名后世的战役——土木堡之战。土木堡之战,是瓦剌部最骄人的战绩,同时也是明朝最可耻的一场战役。明正统十四年,统一蒙古各族,称雄西北的也先,最终按捺不住日渐膨胀的野心,以明朝

  • 吴越王钱镠是如何步步高升的?他为何被称海龙王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浙江临安市,锦城镇,太庙山的南边,有一处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浙江唯一保存完好的帝王陵墓,也就是吴越王钱镠的墓地。那么吴越王钱镠的一生究竟如何呢?钱镠,生于公元八百五十二年。相传钱镠出生时有满屋的红光,还有兵马的声音,正因如此,他的父亲钱宽认为这是不详之兆,要把他丢到井中淹死,幸好被他的祖母

  • 司马道子与晋孝武帝的关系?司马道子为何被流放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司马道子出生的时间是在364年,在403年去世,道子是他的字。他是河内温县地区人士,在东晋时期曾经是一代著名的权臣,他是东晋孝武帝的亲生弟弟。刚开始的时候被封为琅邪王,后来又被封为会稽王,司马道子在孝武帝时期是和王室最为亲近的一条血脉,因此在当时备受重用。关于这个人物的相关信息在司马道子简介中有着详

  • 瓦剌部首领也先是怎样的人?也先生平事迹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也先是明朝中叶瓦剌部首领,或者说是整个蒙古族的首领,作为一位塞外首领,瓦剌首先当然具备高超的骑射武艺。那么除此之外,也先还有其他特点吗?瓦剌是一位极具军事天才的人,是一个很有野心的部落首领。也先的父亲脱欢迎立鞑靼首领脱脱不花为蒙古族大汗,此后便开始征战蒙古各部的道路,宣德九年攻杀东蒙古的阿鲁台,正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