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善长 刘伯温谁的功劳大?朱元璋为何杀李善长

李善长 刘伯温谁的功劳大?朱元璋为何杀李善长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668 更新时间:2023/12/7 22:02:58

李善长,字百室,濠州定远人,李善长长谋略,善用人。无论是政治军事上,还是经济民生上,李善长对朱元璋建立明王朝付出的功绩不可谓不大,堪称明朝开国功臣第一位。朱元璋曾说:“朕起自草莽间,提三尺剑,率众数千,在群雄的夹缝中奋斗,此时善长来谒军门,倾心协谋,一齐渡过大江,定居南京。一二年间,练兵数十万,东征西伐,善长留守国中,转运粮储,供给器械,从未缺乏。又治理后方,和睦军民,使上下相安。这是上天将此人授朕。他的功劳,朕独知之, 其他人未必尽知。当年萧何有馈晌之功,千载之下,人人传颂,与善长相比,萧何未必过也。”可见,李善长对于朱元璋来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臣子。但是就是这样一个深受朱元璋器重的首功之臣,最后却落了个不得善终的下场,被自己辅佐的君主处死。到底是发生了什么?让这两个默契如一,配合无双,共同缔造了起于微末,最终建立不世王朝的君臣,最后留下这样的收场?

朱元璋这个人,实际上是一个极为伟大的君主。他出生草莽,起于微末,没有强大的势力集团在背后支撑自己,凭借自己白身的身份,一步一步打拼出天下,最终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王朝。他一统天下后,一改元朝的积弊,使得国家经济逐步恢复,百姓安平得乐。他精于政治,目光深邃,一手建立的制度体系甚至过了几百年还影响到现在。

他之后的两位强主都对其推崇备至,由此可见朱元璋确实是有过人之处的。大清康熙帝说他“治隆唐宋”,而一向目无余子的毛泽东,也独对朱元璋情有独衷。但是尽管朱元璋这个人受到这两人的推崇,但是后世对朱元璋的评价一向不高。只因朱元璋有一个让人诟病的地方,那就是大杀工功臣。凡是洪武初年的有功之臣,最后的结局一向都不是太好。而这第三种极少,只有几人侥幸逃脱了。最大的大杀功臣的时期,就是胡蓝党狱时期。

胡惟庸蓝玉两人的案子,牵入其中的功臣忠臣不可谓不多。第一是获罪被杀;第二是无罪赐死;第三是侥幸逃脱。李善长之死应该是趋于第一种和第二种,史书的说法是李善长牵入胡惟庸的谋反案中,但先不说胡惟庸是不是谋反了,李善长肯定是没有谋反的。

朱元璋时期李善长的地位就极高了,除非是李善长没有脑子,否则他绝不会冒着杀头的罪名,帮助胡惟庸谋反,得到的还是同样的地位。因此李善长之死,最有可能就是被朱元璋冤杀。可是朱元璋为什么要杀李善长呢?

朱元璋杀李善长的原因,说来应该是挺简单的,作为帝王来说,他的做法也没有什么错。《明太祖实录》上说,朱元璋曾经多次以元朝的结局来提醒自己,他说:“元之大弊: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朱元璋能够由一介白丁,登上帝位,依托最大的应该就是以李善长为首的淮西集团的帮助。

但是当朱元璋登上帝位,国家一切都安定以后,这样一个势力庞大的政治集团,自然也就成了朱元璋最大的眼中钉、肉中刺。他杀李善长,其实就是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摧毁臣子的政治结盟,使得大臣不能专权,以此来巩固皇权。因此我们说作为帝王,朱元璋此举是没有错的,可是这种做法却是人们不能接受的。

李善长和刘伯温,都是辅佐朱元璋登上帝位的能人,他们匡扶朱元璋建立明王朝。但是两人谁的功绩更大,就有的一说了。按照史实说话,当然是李善长的功绩更大,不然李善长也不能号称大明第一功臣了。

他在朱元璋势力还不是很大的时候就一直跟随他,帮助朱元璋将势力一步一步扩大。刘伯温同样功绩极大,但是应该说他的功绩被后世神话了。

毕竟李善长最后死的不是那么好看,而刘伯温则死因不明,对于明朝后世的统治者来说,推举歌颂开国功臣,自然后者是最佳选择,因此往往赞扬的都是刘伯温,李善长往往就缄口不提。所以,我们说从历史来看,李善长的功绩更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楚汉争霸时,项羽分封的十八路诸侯在干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邦分封的诸侯王地图,项羽分封诸侯的原因,项羽分封18路诸侯王地图

    项羽进入关中后,假借楚怀王之名,自立为西楚霸王,并分封了十八路诸侯。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事实上,就在各路诸侯回到封地后不久,便有十二路诸侯因各种原因被淘汰出局,而在彭城之战前后,又有数个诸侯被消灭或拉入刘邦阵营,只有个别诸侯因各种原因保持着中立态势。

  • 为人憨厚讲义气的许褚,最后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许褚对荀彧的态度,长得憨厚老实,淳朴憨厚

    曹操身边有一位大将,为人敢作敢当极为义气,他就是许诸。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当初曹操在下邳杀了吕布,活捉了他的妻子貂蝉。貂蝉是出了名的大美女,有特殊癖好的曹操自然是不会错过的。曹操把貂蝉带回了自己的营帐,当晚就迫不及待地要与之共眠。身为曹操身边的大谋士荀彧自然是看出了曹操的心思

  • 白居易为什么能成为一代诗王?他的文学成就有多高?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苏轼评价王维的诗句,白居易成名的第一首诗,白居易为什么被称为诗魔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被后世称为”诗魔“。他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二人合称“元白”,又与刘禹锡合称“刘白”。下面跟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白居易的故事吧。中唐后期,由于党争激烈,政局动荡,不少积极参与政治的文人屡受打击。看清现实后,许多人纷

  • 唐顺宗李诵从太子到皇帝,再到太上皇为何就用了一年?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朝太宗得位不正,太上皇要跪皇上吗,唐顺宗后面的皇帝是谁

    从太子到皇帝,再到太上皇,此人只用了一年时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唐朝历史上,有一位特征颇为鲜明的皇帝,位居储君时间最长,做了26年的太子;即位后却只做186天的皇帝就传给儿子,自己做太上皇;然而,退位后也没想到清福,做五个月的太上皇就去世了,他就是唐顺宗李诵。李诵是唐德宗李

  • 历经六个朝代,候益的一生有多传奇?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六朝旧事六朝指什么,一生受益的意思,什么可以益终身

    熬垮六个朝代,熬死十三个皇帝,这个武将是谁?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在唐僖宗年间,爆发了震动天下的黄巢起义。唐朝拼尽了最后一丝力量才勉强的把这场起义镇压下去,也由此,唐朝真正进入了油尽灯枯的状态,唐朝天子名义上的权威也就因此丧失殆尽,就在黄巢起义平定的第二年,山西平遥的一个普通的

  • 蒋琬和费祎作为诸葛亮钦定接班人 两人为什么没有北伐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何人建议袁绍挟天子以令诸侯,蒋琬费祎姜维传,费祎

    还不了解:诸葛亮北伐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诸葛亮北伐先后进行了五次,诸葛亮到底花了多少钱,蒋琬和费祎为什么不愿北伐?蒋琬和费祎,显然是诸葛亮钦定的两位接班人。蒋琬比诸葛亮小不了几岁,没几年就退位让贤了。所以诸葛亮的接班人大体上就是费祎了。在蒋琬和费祎统治蜀汉的

  • 诸葛亮北伐失败刘禅为什么还支持 刘禅到底是怎么想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郭嘉和诸葛亮谁才是高,诸葛亮死后刘禅的态度,诸葛亮北伐路线现代图

    对刘禅和北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蜀汉北伐都接连失败,刘禅为什么还一直支持?刘禅到底是怎么想的?受中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的影响,我们的印象之中刘禅是昏庸无能的代名词,在诸葛亮等大臣死后刘禅就已经开始飘的不行,对内宠信宦官不理朝政,导致黄皓专权,对外又接连北伐,

  • 都说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 真实的刘禅又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扶不起的阿斗刘禅的由来,为什么刘禅为扶不起的阿斗,什么叫扶不起的刘阿斗

    还不了解:刘禅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历史上的刘禅到底是什么样的?刘禅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吗?实际究竟是什么样的?在罗贯中的小说《三国演义》中,为了凸显诸葛亮的才能,就丑化一些人,比如蜀汉的第二任君主刘禅,在演义中刘禅庸碌无能,不思进取,即便有诸葛亮及姜维这样的人

  • 吕氏诸人被诛杀后,吕雉的尊号为何没有被废黜?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吕雉审食其私通,吕氏天下,吕氏总会会长

    吕雉,一个了不起的可怜女人。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文章。刘邦驾崩后,太子刘盈继位,吕雉尊为皇太后。当时刘盈虽名为皇帝,但朝政大权却都掌握在吕雉手中。吕雉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虽然嘴上说的是刘吕一家,但做的却是背刘向吕之事。她不仅大肆封赏吕家之人,而且还大力打压汉室宗亲。当时,虽然朝廷大臣

  • 历史上的明穆宗朱载坖是什么人?一生有何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载垕与朱载坖是一个人吗,明朝朱载坖,明穆宗叫朱载坖还是朱载垕

    明朝(1368-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封建王朝,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对于明朝历史上的16位皇帝,大部分都被人们所熟悉了,比如明朝初期的朱元璋、朱允炆、朱棣,比如明朝中期的朱祁镇、朱祁钰,再比如明朝后期的万历、天启、崇祯这三位皇帝,都是家喻户晓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