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玄烨选的是胤祉胤禩胤禵中的一人继承皇位,清朝会怎么样?

玄烨选的是胤祉胤禩胤禵中的一人继承皇位,清朝会怎么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625 更新时间:2024/1/26 15:48:07

玄烨选的是胤祉胤禩胤禵中的一人继承皇位,清朝会怎么样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

清朝之所以熬了二百九十六年,并没有在一百年内垮掉,是因为康熙把皇位传给了皇四子雍亲王胤禛。

胤禛为清朝续命,很难说是好事还是坏事,因为在包括笔者在内的很多人看来,清朝当然是越早灭亡越好。

其实在皇太子胤礽被废,直郡王胤褆被圈禁之后,胤禛还有三个强有力的竞争者,他们就是皇三子诚亲王胤祉、皇八子廉亲王胤禩、皇十四子大将军王胤禵。

如果玄烨选的不是胤禛,而是胤祉胤禩胤禵,这性格不同的三个人,将采取三种治国方式,但是结果却只有一个:清朝能否熬过一百年,将会成为一个大问题。

清朝从1636年开始(不算后金),到康熙帝1722年驾崩,已经过去了八十六年,离“百年大限”只剩下十四年了,是雍正皇帝胤禛励精图治苦熬了十三年,才把被康熙消耗殆尽的元气恢复过来,乾隆皇帝弘历才有机会成就“十全武功”。

如果没有雍正皇帝留下的家底,乾隆打完两仗就破产了,连给“十全武功”注水的机会都没有——打仗其实就是烧钱,康熙国库里的钱都被王公大臣乃至皇子们“借”光了,所以他宁肯把六个女儿(二十个女儿,十二个夭折,有公主封号的只有八个)都嫁出去平事儿也不肯打仗了。

闲话少叙言归正传,咱们还是来看看有能力跟胤禛竞争储君之位的三个皇子的性格特点。为了便于称呼,咱们还是叫他们康熙朝的名字,因为如果不是胤禛继位,他们中的一位就可能就不用改名字。

提起诚亲王胤祉,很多人都认为他就是一介书生,根本就没有心思也没有能力参与夺嫡。但事实上胤禛登基后收拾的第一个人,就是诚亲王胤祉:“世宗即位,命允祉守护景陵。”

雍正把胤祉打发去替康熙守灵,是为了端掉胤祉的夺嫡大本营——蒙养斋修书处。胤祉在景陵懵然不知,他的首席谋士陈梦雷就被拿下了,因为处置陈梦雷不够严厉,刑部尚书张廷枢也被降职赶回了老家:“雍正元年,以原任编修陈梦雷侍诚郡王得罪,命发黑龙江,廷枢循故事,方冬停遣,又出其子使治装。尚书隆科多劾廷枢徇纵,命镌五级,逐回籍。”

《清史稿》之所以称胤祉为诚郡王而不是诚亲王,是因为康熙朝的诚亲王,在雍正朝被免了两次,最后连郡王都不是了:“允祉乖张不孝,暱近陈梦雷、周昌言,祈禳镇魇,与阿其那、塞思黑交相党附……当削爵。”

被剥夺一切封爵的胤祉最后以郡王之礼下葬,谥号也不好听,“隐”字谥号中有一些不好的解释:“违拂不成曰隐;怀情不尽曰隐;不明误国曰隐。”

胤祉最终获罪削爵,看似是因为对辞世的老十三不敬:“怡亲王(胤祥)忠孝性成,允祉心怀嫉忌,并不恳请持服,王府齐集,迟至早散(主持葬礼的时候不认真,罔顾手足之情),悖理蔑伦。”

但归根结底,是胤祉参与了夺嫡之争。凡是夺嫡失败的皇子,都会心怀怨气做出些出格的事情,被雍正收拾,也不算委屈。

老三胤祉参与了夺嫡之争,老八胤禩老十四胤禵就不用说了,这二位是公开跟他们的四哥胤禛对着干的。他们如何夺嫡,且不去管他,咱们要说的是如果胤祉胤禩胤禵继位,会采取怎样的治国方式。

胤祉有文采,也有野心,但是此人顶多能当一个曹植宋徽宗,不知道克制自己的人,是当不好皇帝的。

康熙三十八年,胤祥的生母敏妃(后被雍正追封为敬敏皇贵妃)薨逝不足百日,胤祉就剃了头,这在当时是犯了大忌的,所以被康熙剥夺了郡王爵位:“敏妃之丧未百日,允祉薙发,坐降贝勒,王府长史以下谴黜有差。”

胤祉比较贪财,在雍正朝就因为向大臣索贿而丢了亲王爵位:“雍正六年六月,允祉索苏克济赇,事发,议夺爵,锢私第,命降郡王,八年二月,复进封亲王。”

如果胤祉登基继位,那么他的年号也就不可能是雍正,他的治国方略,首先当然是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一帮文人墨客乃至优伶相公大行其道,不会赚钱只会花钱,没钱了只能刮地皮,在遍地狼烟之下,清朝可能不到一百年就崩盘了。

至于皇八子胤禩,康熙对他有过很多负面评价:“允禩每妄博虚名,凡朕所施恩泽,俱归功于己……允禩柔奸性成,妄蓄大志,党羽相结,谋害允礽……允禩又受制于妻,妻为安郡王岳乐甥,嫉妒行恶。”

“八贤王”胤禩当皇帝,即使不让清朝早一百多年出现慈禧,即使他能成为一位“仁君”,清朝恐怕也要完蛋:在康熙晚年怠政导致吏治驰废的情况下,朝堂上需要的是英察之主而不是仁慈之君。

胤禩无疑是很有能力的,这一点连他四哥雍正皇帝也不能不承认“允禩夙有才干”。但是胤禩如果接了康熙的班,会不会整顿吏治清理亏空,还真是一个未知数——胤禩的“人缘儿”太好了,那些中饱私囊的王公大臣都对他寄予厚望并极力向康熙推荐,其中有什么猫腻,谁也不知道。

在夺嫡三选手中,最难评价的就是皇十四子胤禵了。

我们无法评价胤禵,是因为他连名字都改了——老十四原先叫胤祯,跟四哥胤禛同音不同字,这两个字也有不同的解释。

《说文解字》对“禛”的解释是“以真受福也”,也就是以至诚感动神灵而得福祐。“祯”字典出《诗·周颂·维清》:“迄用有成,维周之祯。”

我们翻遍了《清史稿》,也没找到胤禵到底做错了什么事,只看到了他亲四哥胤禛对他的批评。虽然笔者认为雍正是清朝少有的称职皇帝,但他对十四弟的批评,好像有点空洞:“允禵无知狂悖,气傲心高……允禵止于糊涂狂妄,其奸诈阴险与允禩、允禟相去甚远……”

笔者评论历史人物有一个原则,那就是拿不准的人物不予置评。像胤禵这样在历史上真实存在并占有一定位置的重要人物,不能用小说和电视剧情节来做依据,拿出《清实录》《满文奏折》来做依据,又未必能得到大多数人理解和认可。

所以最后要请问熟读清朝史料(不能仅限于《清史稿》)的读者诸君:胤祉胤禩继位,肯定不会比胤禛做得更好,那么老十四胤禵继位又当如何?他会不会穷兵黩武,没打垮边疆之敌,先把清朝财政拖垮了?

在笔者看来,如果登上皇位,胤祉胤禩胤禵的治国方略,似乎应该是胤祉偃武修文、胤禩宽仁为主、胤禵大杀四方。

历史没有如果,但是可以以史为鉴。笔者认为,胤禛能够在夺嫡之争中胜出,不管用了什么办法,都体现了他的综合实力,而他登基后采取的治国方略,无疑是起到了为清朝续命的作用。 胤祉胤禩胤禵能否像胤禛那样励精图治革除弊政,也只能请读者诸君评判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刘彻晚年坚持要废太子,真正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彻晚年怎么昏庸的,汉武帝为啥要除掉刘据,刘彻晚年最大的错误

    汉武帝具有"雄才大略"的口碑,是被历代史学家公认、文学家歌颂、政治家垂范的历史明星。然而司马光却在《资治通鉴》里,不厌其烦的用大量笔墨,专门写了汉武帝和长子刘据的事情。叫"戾太子事件"。戾是谥号,意指蒙冤受屈之意,加"水"为淚(繁体)。太子指刘据,武帝长子,卫夫人生。刘据因“巫盎"之祸拒绝被捕受辱自

  • 陈宫明明知道吕布无能 陈宫为什么不选择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徐庶为什么会离开刘备,陈宫怎么样,陈宫投靠刘备

    对陈宫和刘备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赤壁之战”前,只要不是心里对汉室念念不忘,誓死效忠刘姓汉室谋臣,都看不上刘备,刘备也真没有拿出什么让人看得起的能力来。刘备虽然受陶谦的嘱托,领受徐州,但是以刘备的实力与声望,尚且不足以与曹操、吕布相抗衡,未成气候的刘备很难吸引

  • 祭祀大典后,为何乾隆的教师会告诉他是下一任帝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皇帝祭祖大典,乾隆禅位大典,为什么说嘉庆是最后一位皇帝

    对乾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雍正元年(1723年)八月,雍正亲书立储密旨,立弘历为继承人,藏于鐍匣,置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二十三日,雍正帝去世,内侍取出谕旨,宣布弘历即位。康熙六十一年,发生了一件清朝历史上的大事儿,千古一帝和十

  • 汉武帝最疼爱的女儿:卫长公主却一生凄惨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刘彻女儿,被腰斩的汉朝公主,汉武帝对卫青

    凄惨个锤子,卫长公主是汉武帝的心头肉,一生盛宠无极受尽尊荣,跟“凄惨”二字完全是反着来的,汉朝找不到几个恩宠能胜过卫长公主的帝女。汉武帝的第一个孩子虽然史料之中并没有留下卫长公主具体的出生时间,但是现在普遍认为,卫长公主是汉武帝膝下的第一个孩子。刘彻七岁取代废太子刘荣成为储君,十六岁登基为帝,但之后

  • 西汉将军李陵,杀敌上万而名传千古,最后为何会投降匈奴?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古代将军上阵杀敌吗,杨虎城将军主题曲死也千古,古代杀敌最多的将军

    西汉将军李陵,杀敌上万而名传千古,最后为何会投降匈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西汉极具争议的将军——李陵,他是飞将军李广之孙,在与匈奴的作战中失利,其后投降了敌人;他的这一举动,不仅导致李氏这个传统将门之家蒙受奇耻大辱,也连累太史公司马迁遭受了腐刑。然而,事情本来有机会向另一个方

  • 揭秘:历史上汉宣帝刘病已与许平君的爱情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汉宣帝爱情故事,汉宣帝真的爱许平君吗,周宣帝和杨丽华的爱情故事

    像汉宣帝和许平君这样的爱情故事,世间还真不多。汉宣帝出生几个月,就因家族卷入叛乱,他成了孤儿,并在监狱长大。许平君是汉宣帝当平民时的发妻,大概是上天的安排,各种阴差阳错,他们竟成了夫妻。汉宣帝当了皇帝后,顶着巨大压力,坚持立许平君为皇后。不想汉宣帝此举阻碍了霍光的女儿成为皇后,霍显(霍光的妻子)竟然

  • 庞统战死之后,刘备怎么不派廖立进川顶替庞统?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庞统、廖立,楚之良才,当赞兴世业者也!”这是诸葛亮对廖立的评价。能够得到诸葛亮的盛赞,与庞统齐名,廖立必然是位有大才的人。但廖立却顶替不了庞统。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一、从特长、职务上来讲,廖立不能取代庞统廖立是荆楚一代的奇才,刘备得荆州后,征廖立为州从事,并

  • 韦后权倾朝野把持朝政 李隆基是怎么打赢她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水浒传把持朝政无恶不作,孙太后把持朝政,严嵩把持朝政多少年

    对李隆基和韦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武则天之后,是权力过渡期。中宗暗弱,韦氏专权。韦后、安乐公主和太平公主都想效仿武则天而临朝称制。三女乱唐,血雨腥风,李三郎横空出世,除韦氏集团,收太平势力,笑到最后,又开创了一个大唐盛世。公元705年“神龙政变”后,中宗李显复

  • 雄才大略的秦始皇嬴政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性格?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嬴政性格,秦始皇的人品,秦始皇千古一帝

    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它能让一个人尽情施展个人才华,实现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但它也能无限放大一个人性格中的缺点,以及隐藏在心底里蠢蠢欲动的恶念。人性有天使与魔鬼的两面,往往在做一件事情,导致其呈现截然相反的两种结果,只在一念之间。特别是人的情绪多元化,往往因为一些消极情绪的影响,就能做出比较极端而显得残

  • 靖难之役后,朱允炆的子女下场都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允炆为什么叫建文帝,朱棣与朱允炆,历史朱允炆的结局

    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靖难之役。在持续长达四年的“靖难之役”过后,建文帝朱允炆不仅弄丢了皇位,就连自己也给弄丢了。而朱棣虽然最终夺取了皇位,但由于其乃是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按理来讲靖难成功之后是要将皇位还给朱允炆一脉的,由此其实不难推断,靖难之役后朱允炆的子女下场不会太好。靖难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