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等到马戛尔尼来访时,乾隆为何要赶走他?

等到马戛尔尼来访时,乾隆为何要赶走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147 更新时间:2023/12/11 7:37:36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乾隆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消息闭塞的人才会愚昧无知,作为清朝的统治者,乾隆能获得情报的途经之广,是一般人无法想象的。

1793年,英国的马戛尔尼伯爵受英之命访问中国,在一般人的所了解的信息看来,因为当时的中国拘泥于礼法,在跪拜的问题上马戛尔尼谈不拢,才错过了这次与西方交流沟通的机会。

他们大骂清朝那个最高统治者的愚昧无知,可是我们转念一想,一个皇帝的智慧和眼界,难道真的会低下到被平民嘲笑的地步吗?

起源:不平等的中西贸易

在马戛尔尼访问中国之前,清朝和西方国家已经有了贸易往来了。

当时的中西贸易,集中在广州这个开放给西方人的通商口岸,这里有一个叫十三行的地方,有十三个大商人负责与西方人的贸易,其中有一个行长,他是清朝官员和西方商人交流沟通的中间人。

在每年的夏、秋两个季节,十三行对西方商人开放,允许他们在这里居住,以方便他们从事商业活动。

等到了冬天,西方商人就要离开十三行,去往澳门过冬。

中西方的贸易是由来已久的。

中西贸易中,又有一些困扰西方商人的问题:

清朝只对英国开放了广州这一个通商口岸,对一些与中国贸易事件更长的国家开放了四个,口岸的数量对他们来说还是太少。

贸易逆差的问题。

清朝官员在关税上牟利,西方商人要承担巨额关税。

第一个问题,当时的中西方的贸易,在清朝统治者看来,这是一项对蛮夷之国的恩典。

当时西方的工业革命只是出现了一点苗头,尚未蓬勃发展(1830年才发展起来),事实上清朝此时的“工业”力量并不比它们差。

西方商人来华贸易,无非就是想买到类似丝绸、茶叶那样的奢侈品,然后转手回欧洲销售,赚取差价。

中国对西方那些能出口的东西,基本上没有需求,对于清朝来说,这点贸易额有也行,没有也行。

事实上开放口岸与西方商人通商,只被看作对于蛮夷的恩典,没必要开放更多的口岸。

第二个问题,因为西方商人在中国只有进口而没有出口,导致它们的银两大量流入中国,这造成了巨量的贸易逆差。

当时中国和西方研究经济的人,都觉得白银流失到外国,是对本国经济的损害。

第三个问题,在广州负责与西方商人通商的清朝官员牟私利的行为太过严重。

清朝西方商人收取的关税,平均只有百分之4。

但是官员贪污腐败,他们不愿意向西方商人开放关税的具体规定,这方便他们从其中捞油水。

西方商人和他们协商关税,也只能用讨价还价的方式经行。

事实上,他们要承受百分之20的巨额关税。

后来英国人在西方商人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他们觉得自己有必要解决一些贸易问题了。

1791年,这一年是乾隆皇帝80大寿的一年,广州的官员们为了满足皇帝的虚荣心,鼓动英国人派使团向乾隆贺寿进贡。

英国人也觉得这次贺寿是展开贸易谈判的良机。

1792年,英国商人表示之前错过了乾隆大寿,现在想派马戛尔尼一帮人来入贡。广东总督把英国人的意思转告给了乾隆,乾隆同意了请求。

当年9月26日,英国政府任命马戛尔尼为正使,借祝贺乾隆80大寿之名出使中国,他带着一帮80多人的随从,和90多名卫兵,由兵船护送。

他们带着一批昂贵的礼物,价值一万五千英镑,其中有天、地理仪器、图书、毯毡、军用品、车辆、船只模型,共计600箱物品。

1793年8月5日,英国使团乘坐一艘60门炮的船抵达天津,从天津到北京再到乾隆所在的避暑山庄,英国使团都受到了当地高级官员的隆重接待。

但是中英两方就礼仪问题产生了纠纷,清朝不满马戛尔尼自封的“钦差”身份,要求他自称贡使,马戛尔尼在北京也与礼部尚书产生了纠纷。

马戛尔尼见到康熙后,提出了不合理的7项要求:

派遣驻北京人员管理中英贸易。

允许英国商船至宁波、舟山及两广、天津地方收泊交易。

允许英国商人比照俄国之例在北京设一商馆以收贮发卖货物。

要求在舟山附近小海岛修建设施,作存货及商人居住。

允许选择广州城附近一处地方作英商居留地,并允许澳门英商自由出入广东。

允许英国商船出入广州与澳门水道并能减免货物课税。

允许英人传教至次年。

马戛尔尼不愿意行三跪九叩之礼,只愿意单膝跪地,并且要求清朝官员向英王的画像下跪,乾隆很不高兴,这些要求全被拒绝了。

使团也因此很快就被赶走了。

当时的中国士兵

他们带来的例如地球仪、天文仪器、武器枪支、钟表等礼物,并没有引起清朝君臣惊叹。

因为清宫之中,已经有“天球、地球”这些东西了,而且装饰得更好看。他们的玻璃制品,圆明园里也有。他们带来的钟表,与北京城内钟表匠制作的方法没什么不同。

英国使团在展示之前过分夸赞了自己的东西,清朝官员一看,和自己的比没好到哪里去,就觉得英国人只会说大话。

马戛尔尼也觉得清宫中的东西,不输自己带来的礼物。

这次出使无功而返,对于英国人来说等于白来一趟。

马戛尔尼觉得任务的失败不在于自己,在于翻译人员水平过低。

马戛尔尼提出7个要求时,乾隆就知道他不是专门来给自己贺寿的,就找礼仪的借口把他轰走了。

而且要求中,涉及租界、割地、免税等问题,所以乾隆一下子将它们全部拒绝。

乾隆熟悉欧洲地理,了解俄国和法国的情况,对西方并不是一无所知。

马戛尔尼觐见乾隆,出自西方漫画家之手

他更是了解英国人在广东地区的影响力,也知道他们在印度的势力,更知道他们对清朝有所威胁。

他送给英王一封傲慢的诏书,但在之后又怕英国人入侵,所以紧急部署了沿边的防御。

他更怕会像当年葡萄牙人强占澳门一样,英国人又会强占他们要求的舟山附近岛屿。

在马戛尔尼来访中国期间,清朝官员抓获了一个廓尔喀族间谍,从他那里了解到英国东印度公司已经获得了印度孟加拉邦的统治权。

乾隆下令,广东地区的税务官员,不得给英国人提税,不能给他们找到开战的理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能击败许褚徐晃,关羽为何打不过夏侯惇?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夏侯惇和徐晃谁厉害,司马懿徐晃许褚,三国志战略版许褚和夏侯惇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关羽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在三国正史中,关羽绝对是当时超一流悍将,万马军中刺颜良,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以至于他一人的风头,盖过了刘备手下全部将领:“蜀中名将唯羽”。虽然张飞也是当时公认的万人敌,但是对关羽也是心悦诚服:“飞雄壮威猛,亚于关羽,羽年长

  •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以“三家分晋”为开端,原因是?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司马光写资治通鉴用了几年,司马光为什么要写资治通鉴,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成书于北宋年间的《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编年体史书之一,其作者司马光也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影响最大的史学家之一。不过有意思的是,《资治通鉴》并没有以某个朝代的建立为全书的开端,而是以历史事件“三家分晋”为全书的开端。这是为什么呢?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首先要说明的是,《资治通鉴

  • 赤壁之战前夕,孙权是怎么下决心抵抗曹操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赤壁之战曹军死了多少人,赤壁之战孙权指挥部在哪,赤壁之战孙权年龄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几乎是兵不血刃地拿下了荆州,几十万大军兵临江东。在曹操巨大的军事压力面前,割据江东的孙权集团内部出现了微妙的变化,以孙氏元老张昭为代表的士族主张向曹操投降。孙权虽然不想投降,但却一直无法下决心抵抗曹操。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可是鲁肃对孙权说:“向察众人

  • 东吴前将军到底是谁 此人差一点就改变了三国格局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东吴后期十大名将,扎萨将军到底是谁,刘备伐吴失去了十位大将

    对东吴吕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风云并起的汉末三国,涌现出了无数能臣武将。按照汉制,武将制度中的“四方将军”,也无疑是每个武将梦寐以求的职位。一般武将之首的标志,就是要看他是否担任过“前将军”一职。在曹魏集团中,前将军夏侯惇作为曹操最为信赖的族弟,他自然是当之

  • 从黄巾军到蜀汉灭亡 廖化到底活了多少岁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廖化黄巾起义,黄巾军张角,黄巾军什么时候灭亡

    对廖化寿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是三国时期的一句名言,意思就是蜀国后期没有人能担当大任,只能由廖化当先锋大将了。廖化很早就跟随刘备了,原本是黄巾军出身的他却能活到蜀汉灭亡,他究竟活了多长时间?廖化廖化曾经加入过黄巾军,黄巾起义是东汉末年

  • 年羹尧死后,雍正是怎么对待他的后代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雍正怀念年羹尧,雍正和年羹尧关系,雍正对怡亲王有多好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年羹尧死后,雍正是怎么对待他的后代的?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年羹尧,字亮工,号双峰,安徽凤阳府怀远(今安徽省怀远县)人,后改隶汉军镶黄旗,清朝名将。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进士,官至四川总督、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加封太保、一等公。雍正二年(1724年)入京,得

  • 诸葛亮草船借箭时曹操为什么不放火箭 如果曹操放火箭会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草船借箭火箭怎么办,草船借箭为啥不放火箭,草船借箭为什么不用火箭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草船借箭,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我们在学习时已然众所周知,凭借着智慧赢得胜利,可见诸葛智勇双全,也不枉汉帝三顾茅庐。东汉末年时,曹操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思想打下了半壁江山。此时各路诸侯已蠢蠢欲动,战略攻势已然打响,诸侯们之间一触即发,而谁会在其中坐收渔翁

  • 邺城之战的结果怎么样?杨坚靠什么获胜?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杨坚有几个女人,诸葛亮第六次北伐失利的原因,邺城怎么消失的

    邺城之战的结果怎么样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有神人的地方,就有神操作。而中国历史上最冷门的“神人年代”,当属南北朝。今天我就跟大家分享一个此时期的战场“神作”:北周末年的邺城之战,杨坚的军队以“诡道”——利用现场观战的老百姓,击败原本占优势尉迟迥。邺城之战:杨坚篡国的关

  • 自古英雄爱美人 曹操为什么特别喜欢寡妇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自古英雄爱美人,曹丕一生最爱的女人,自古英雄爱美人下一句

    你真的了解曹操和寡妇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三国时期,魏国创始人曹操才华横溢,作为一个学者,曹孟德曾代表建安文学;谈到军事,曹操消灭了除刘备、孙权之外的分裂势力;谈到理想,曹操则是乌桓,威震匈奴。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曹操是乱世英雄,自古英雄爱美人,曹操也不例外。然而,曹操却喜欢别

  • 唐朝宰相王方庆是什么人?他派自己长子去戍边的用意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世民听取魏征意见,遣唐使12万人留在唐朝,宰相是几品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唐朝宰相王方庆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公元683年,唐高宗李治驾崩,临终前留下遗诏:由太子李显继位,尊武则天为太后,军国大事有不能裁决者,由天后决定。唐高宗的这份遗诏,相当于给武则天干政提供了“合法”的依据。55天后,武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