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叡力排众议也要征讨公孙渊的原因是什么?

曹叡力排众议也要征讨公孙渊的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827 更新时间:2023/12/11 4:23:42

曹叡为什么力排众议派毌丘俭去征讨公孙渊?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公孙度被董卓任命为辽东太守开始,辽东地区变成了一方游离于中央管辖之外的割据政权,公孙度去世之后,妻子公孙康、公孙恭相继掌权,辽东一直在名义上臣服曹魏,但公孙渊上台之后这种情况就发生了变化,他野心勃勃,意图摆脱曹魏的控制,扩充自身实力,因此数次在魏吴两国的夹缝中摇摆。

公元232年初,曹叡曾派汝南太守田豫和幽州刺史王雄,水陆并进征讨公孙渊,可正赶上孙权派将军周贺出使辽东,当时周贺手下有百余艘东吴战船,曹叡担心一旦孙权与公孙渊联手作战难度会大大增加,因此只得作罢,一年后孙权派去了大规模的册封使团,打算封公孙渊为燕王,可不想公孙渊却见财起意,杀了孙权的使者,并将这些吴国官员们的首级送到了洛阳,于是曹叡下诏升公孙渊为大司马,持节,封乐浪公。

可当魏国的使者到达襄平之后,公孙渊的态度却极其傲慢,他命兵士们包围了魏使的驻地,又多次口出狂言恶语相加,曹叡得知后非常气愤,既然自己实力不济,就应该充分利用曹叡和孙权之间的矛盾,既要煽风点火大发战争财,又要两边都不得罪,这样对辽东才最有利,实在不行就完全倒向其中一方,起码还能保住自己的官爵禄位,可公孙渊做事却不讲原则毫无章法,竟然让孙权和曹叡同时恨得牙根发痒,这无异于自取灭亡。

公元234年8月,诸葛亮在五丈原病逝,蜀汉的北伐大业随即终止,此后三年孙权也再未派兵北上,扬州、荆州和雍凉三路战场一直没有爆发大的战事,在这种情况下荆州刺史毌丘俭给曹叡上书说,陛下即位以来还没建立可以名垂青史的功业,既然吴蜀两国暂时难以平定,不如征调闲置的兵马,一举灭了公孙渊,毌丘俭同时还提出了详细的用兵策略,曹叡以此征求群臣的意见,光禄大夫卫臻反驳说,毌丘俭那一套是小战术,不是匡扶帝王的大战略,公孙渊从小生长在海上,其家族对辽东的统治已经延续了三代,他们对外安抚胡人,对内整兵经武,而毌丘俭却妄想凭借一支偏师便可朝发夕至一蹴而就,这怎么可能成功呢?

毌丘俭字仲恭,河东闻喜人,父亲为武威太守,高阳乡侯毋丘兴,曹丕称帝时长子曹叡曾被封为齐公,但公元221年六月,曹叡的生母甄皇后就被曹丕赐死了,曹叡也受到了牵连,降爵为平原侯,直到第二年三月才恢复了诸侯王的身份,被封为平原王,因此曹叡一共做了九个月的平原侯,当时他刚刚年满18岁,母亲死去,父亲又素来不喜欢自己,而且这个平原侯还是早年曹植的爵位,当时曹叡心中的沮丧和失望可想而知,可以说当平原侯的那九个月正是继位前的曹叡心情最为灰暗的九个月。

毌丘俭恰好是在此时进入侯府担任了文学掾,毌丘俭博学多才,又与曹叡年龄相仿,两人很快便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曹睿即位后,毌丘俭理所当然的受到了格外重用,他先是升任为尚书郎,后又担任羽林监,执掌宫廷宿卫,很快又被曹叡直接任命为荆州刺史,《三国志》中说“以东宫之旧,甚见亲待”,意思就是毌丘俭凭借着早年在侯府与曹叡培养的感情得到了特别的亲近和厚待。

当时满宠司马懿分别掌管东西两大战区,但这两人都是曹操时代的老臣,自曹真去世,司马懿被调往雍凉之后,中路战区的事务就一直由毌丘俭代管,曹叡自然希望这位嫡系成员能接班上位,正式出任战区主帅,只是苦于毌丘俭没有足够的军功,此次他自告奋勇讨伐公孙渊,虽然很多人反对,但曹叡还是坚持改任毌丘俭为幽州刺史加度辽将军,史持节,并兼任护乌桓校卫,相当于将整个东北地区的军政大权全部交给了他。

毌丘俭到任后,立刻集合众军挺进至辽隧驻扎,右北平乌桓单于、辽西乌桓都督以及当年追随袁尚逃亡辽东的将士们,共计5000余人前来归附,曹叡大喜,不但下诏赦免了他们的罪名,还有20多位乌桓首领被封为王侯,见已成功减除了公孙渊的羽翼,毌丘俭认为时机已到,便派使者前往襄平,找公孙渊去洛阳朝见天子,公孙渊当即决定反叛,他亲率精兵西进,两军在辽隧展开激战,当时辽东一带连续下了十天的大雨,河流水位暴涨,地面泥泞湿滑,魏军的前锋被公孙渊击败,曹叡急命毌丘俭撤回右北平。

见魏军退走,公孙渊自信心大涨,他自封为燕王,改年号为绍汉,并设置文武百官,还派使者去鲜卑部落封官许爵,引诱北方的各游牧民族侵扰曹魏边境,首战失利也让曹叡认识到了平定辽东绝非易事,毌丘俭统兵经验不足,如若再败,不但公孙渊会更猖狂,恐怕还会动摇整个北部边境的稳定,必须要换一位深通兵略稳健又老辣的人担任主帅才有可能一战功成,而放眼整个魏国,这样的人选似乎只有一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如果徐晃和魏延单挑,谁赢的可能性会大一点?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徐晃和许褚哪个厉害,徐晃不带骑虎难下行不行,魏延和庞德哪个厉害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徐晃的故事。三国时期,徐晃是曹操手下“五子良将”的最后一名,却是一个劳模,几乎所有的大战都有他的身影。如白马坡之战、延津之战、徐州讨伐刘备、官渡之战、冀州征伐袁氏、白狼山之战、关中之战、汉中之战、襄

  • 许平君为何会被杀?三年后皇帝灭门霍家为她复仇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张启山背叛老九门,京城81号霍家被谁杀死,霍家必出特首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许平君的故事。盛极而衰,登高跌重,否极而泰来。中国几千年文明史不停地在教育人们这个规律,教导人们做人要低调,做事三思而后行。西汉中期的霍光家族恐怕对这几句话体味得更深刻吧!霍光汉宣帝刘询本名叫做刘病

  • 安禄山死后,他的儿子后代是什么结局呢?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人死后不下葬对家人好吗,安禄山是谁杀死的,安史之乱安禄山结局

    安史之乱爆发,朝廷为了尽快平定叛乱,对叛将采取讨抚兼施两种手段,只要安史叛将投靠朝廷,朝廷非但既往不咎,还保留其原有的官爵。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有人对这种策略不太理解,如果对叛将都宽大为怀既往不咎,还怎么体现朝廷的威信?这不是鼓励将领们造反吗?反正打不过投降就是,又没有什么损失

  • 刘禅当了41年皇帝,为何曹丕只当了6年?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曹丕和孙权谁厉害,刘禅和诸葛亮,曹魏皇帝列表

    人们形容那些没有动力和无能力的人。其中一个最常见的词是“扶不起的阿斗”或者是“烂泥扶不上墙”。阿斗就是刘禅。他被一代人鄙视和欺骗了一千多年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两个原因:第一,当国家遭到破坏时,它不会坚持抵抗然后垮台。第二,被俘虏后,他在司马昭面前说:“此间乐,不思蜀!”因此,“乐不思蜀”的成语就这样诞生

  • 三国名将赵云妻子的真实身份到底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三国杀名将传极限周瑜,三国杀名将传平民赵云,历史上的赵云妻子是谁

    赵云跟随刘备将近三十年,先后参加过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江南平定战,独自指挥过入川之战、汉水之战、箕谷之战,都取得了非常辉煌的战绩。他被称为常胜将军,甚至被认为是三国最完美的人物。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甚至有传言说赵云最后竟然死于自己老婆的一根绣花针之下。实际上,据史料记载公元229年,赵云寿终正寝

  • 汉武帝立刘弗陵为太子,背后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太子叫作刘据,这是汉武帝与皇后卫子夫生的儿子,也是他最喜欢的儿子。可是,刘据因陷入巫蛊之祸,被小人江充陷害而死。太子刘据冤死后,按照立嫡立长的顺序,太子之位本该是属于他的。然而,两年过去了,汉武帝却迟迟没有动作,太子之位一直空悬着,刘旦的心也空悬着。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关于刘弗

  • 曹操挖徐庶脚迎许攸 曹操为什么没有请来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对曹操和诸葛亮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操有去“请”诸葛亮,不过诸葛亮真就比曹操更有先见之明,给曹操演了一出“人去楼空”。实际上诸葛亮之才早就被曹操盯上了。曹操“请”诸葛亮的办法,与“请”徐庶的办法一样,抓家人。诸葛亮很聪明,每次都先逃走,并将妻子和养子藏起来,只

  • 孔融让梨可谓是家喻户晓 最后为什么会被曹操以不孝罪名所杀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曹操杀孔融,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孔融让梨的故事可谓是家喻户晓。孔融,作为孔子后裔和少年天才,在东汉末年的政治舞台上也占据着一席之地。然而,孔融的“谢幕”却是不幸的,他最终被曹操以“不忠不孝”、“大逆不道”的罪名杀死。曹操为什么要杀掉孔融呢?直接原因是孔融经常嘲讽曹操,再

  • 华佗能治曹操的病症 曹操为什么还杀了华佗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对曹操杀华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许多人都应该知道华佗吧,他是历史上有名的医学家,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华佗的医术非常全面,但他最擅长的还是外科,所以还被称之为外科圣手,华佗兴盛于三国时期,前期一直在游历,后期才到了曹操的麾下,但是由于曹操的猜忌,最

  • 曹操三个养子个个实力超群,却没一个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曹操是三国时期的一代枭雄,文韬武略,运筹帷幄,自古至今鲜有人能及,不仅曹操如此,就连他的几个儿子也个个优秀,非同凡响,其中太子曹丕有勇有谋,继承父亲的位置后,便自立国号为魏国,自己直接当上了皇帝,也算没有辜负其父亲的一片良苦用心,三儿子曹彰作战勇猛,战功卓著,四儿子曹植虽然城府没有曹丕深,但他才高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