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清大将军年羹尧 飞扬跋扈自取其亡

清大将军年羹尧 飞扬跋扈自取其亡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913 更新时间:2024/1/19 7:06:07

导读:清初曾出现过两位著名的将军,一是鳌拜,另一是年羹。两人都因积累战功获封一等功臣,位高显爵,又都因狂妄骄恣、飞扬跋扈而遭皇帝降咎,下狱或被赐死。

网络配图

年羹尧是清代康熙雍正年间人,进士出身,官至四川总督、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还被加封为太保、一等公。大将军年羹尧曾运筹帷幄,驰骋疆场,立下赫赫战功。雍正二年入京,深得雍正帝的特殊宠遇,位极人臣。

而关于年羹尧之死,却有一种不同的说法,认为年羹尧参与了诸王夺位之争—康熙死后,威镇西北的大将军年羹尧,掣肘了原被指定继位的皇十四子胤,使之无法起兵,从而令雍正矫诏夺位成功。雍正为了防止泄漏秘密,罗织罪名杀之。

号称“年大将军”的年羹尧虽然武功卓着,仕进之路却是由文臣开始。他于康熙三十九年(1700)中进士,九年后即以未满而立之龄任四川巡抚,仕途可谓通达得志。但这也并非偶然,而是年羹尧能力的一种体现。他在四川巡抚任内,兴利除弊,勇于为治,深获康熙的好评和信任。

同时他还具有统军领兵的才能。《郎潜纪闻》载,在平定青海叛乱的战役中,年羹尧某日传令,让军中士卒次日行军,须人手携带稻草一束,木板一片。众将士不解其意。第二天,大军行至一个淤泥深坑前,年羹尧令士卒把稻草投入坑内,上面铺盖木板,兵马遂通行无阻。叛军本来据此为天险,认为清军根本无法通过,故没有设防,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清军遂大获全胜。

另在大将军年羹尧率军出征西藏时,某日半夜,突然从大营西边传来一阵风声,瞬即消失。年羹尧马上命令一名参将率三百士卒,到大营西南处的密林里搜索敌人,果然尽歼来敌。下属问原因,年羹尧说:“只响一阵的声音绝不是风吹,而是飞鸟在拍打翅膀。宿鸟半夜被惊动,必有来敌,大营只有西南十里处有丛林密树,敌人必定是想在那里潜伏,惊动了鸟儿,所以派人到那个方向搜索。”下属听了,无不叹服,盛赞年羹尧为一时之名将。

网络配图

康熙末年,年羹尧任川陕总督、定西将军,为经管西陲数省军政的最高长官,在军中拥有极高的威望。《餐樱庑随笔》载,某日天下大雪,年羹尧乘轿出门,随行两旁护卫的武卒都把手攀在轿辕上,手背上积了寸许厚的雪。年羹尧可怜他们,在轿里下令“去手”。众武卒却会错了意,以为是让他们砍掉自己的手,毫不犹豫地集体抽刀自断其腕。年羹尧再制止已经来不及了。由此可见大将军令出必行的威势。

年羹尧的妹妹是皇四子胤禛的侧福晋,他与雍亲王胤禛的关系自然也更密切。而康熙在立储的关键时刻,任命皇十四子胤为抚远大将军,由年羹尧协助,领军驱逐占领拉萨的准噶尔军队,似乎有让胤积累军功、将来接班继位的意图。这可急坏了胤禛。据说为了笼络年羹尧,胤禛重新宠幸已被他冷落了许久的侧福晋年氏,传递出结盟的讯号,冀望在情势突变的时候,大将军年羹尧能够成为牵制手中掌有兵权的胤的一枚重要棋子。

至于大将军年羹尧是否参与了胤禛的夺位行动,并无明确的史料指证。但康熙驾崩后,雍正即位,大失所望的皇十四子胤被召回京城,没有异动,也确有年羹尧的震慑之功。雍正顺利接班后,年羹尧于次年接任抚远大将军之职,威重不可一世。他的妹妹年氏也被雍正册封为贵妃。然而,恃功而骄的年羹尧却不知道,他的好日子就要到头了。雍正二年(1724),年羹尧入京觐见皇帝,竟然让陕西巡抚范时捷,直隶总督利瓦伊钧在路上跪着送迎他。到了京城,前来迎接的大臣跪接于广宁门外,年羹尧也是骑马而过,视若不见,有王公下马行礼,年羹尧也仅是点点头。见了雍正,年羹尧依然叉开腿来坐,被指傲慢不敬,无人臣之礼。

网络配图

雍正即位之后,本来就在着力加强中央集权,削弱诸王和大臣的权力,看到年羹尧如此骄狂,哪里还容得下他。次年,雍正抓住年羹尧所上的贺表中把“朝惕夕干”写为“夕惕朝干”的小失误,大做文章,认为年羹尧是故有所指,借此解除了年羹尧的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的职务,调任杭州将军。然而到了此时,年羹尧依然没有醒悟,仍然心存侥幸,盼望雍正能够收回成命,到了江苏仪征后久久不去,令雍正大为恼怒。

《啸亭杂录》载,年羹尧任杭州将军期间,常坐在涌金门旁发呆,挑柴卖菜的农人慑于他的威势,都不敢往涌金门经过。当然,在他倒霉的时候,这也可以成为他的罪责之一。看到雍正有拿年羹尧开刀之意,群臣纷纷上章弹劾,共列僭越、谋叛等大罪九十二条。雍正以顺应群臣所请为名,藉没其家,赐年羹尧狱中自尽。最终,历事两朝、军功显赫的大将军年羹尧,为自己的恃功骄横,也有可能是知道得太多,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清末,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之初,也曾遭慈禧所忌。对曾国藩来说,年羹尧恃功而骄、最终沦败一事就像一个活教材。所以未等朝廷下谕,他就自行裁减湘军,又派人到京城暗中散布湘军无意北上争权的舆论,尽量低调行事,这才避免了重蹈自古以来功臣大都难有善终的老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王继勋竟爱好把活人的肉一片一片割下来吃!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时人对赵宋王朝的印象非常好。在历朝历代中,赵匡胤开创的宋朝,素以经济富庶、政治宽松闻名。勇哥本人也曾写过一本小书《梦回宋朝》,表达对这个另类王朝的敬意和好感。但是,光明与黑暗总是相生共存。在人民生活富裕、安居乐业的大宋王朝,也曾出现一位肆虐经年、骄横残暴的吃人恶魔——王继勋。网络配图王继勋:庆州华池

  • 本应福禄一生的福王朱常洵最后竟被煮成汤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福王朱常洵,是明朝神宗的第三个儿子。王皇后没有生儿子,王妃生了长子,就是后来的光宗。朱常洵比他小,但常洵母亲郑妃最得宠。皇帝很长时间没有立太子,大家都疑心郑贵妃想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这遭到了太后和大臣们的极力反对,神宗皇帝为此苦恼不已,最后还是只有让步,万历二十九年立了光宗为太子,常洵则被封为福王。

  • 民族抗金英雄岳飞 千古冤狱昭雪平反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公元1142年1月27日,民族英雄岳飞以“莫须有”的罪名被秦桧等人陷害,落得历史千古冤案。自那时起,主张抗战的南宋军民便为岳飞之死得以昭雪平反而奔走呼号。那么岳飞最终能得到平反吗?民族英雄岳飞是于南宋高宗绍兴十二年(1142年)腊月二十九日,在临安(今浙江杭州)风波亭遇害的。自岳飞蒙冤之日起,

  • 明朝杀人狂魔张献忠:竟把杀人当成一种信仰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我国古代的“人吃人”事件经常发生。关于吃人的原因,有的是为了充饥,强者食弱者;有的是为了别的原因,人与人之间产生了互食的现象。按照世俗的约定,人吃动物的肉,能说得过去,但是人吃人的肉,就有些惨无人道了。在古代,大规模吃人的事件经常发生在大饥荒的时候,这时候由于粮食匮乏,百姓常常易子而食;也可能发生在

  • 诸葛亮是多面手 精心绘图安南夷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说诸葛亮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大概没有人反对;我们说诸葛亮是一位出色的画家,并且善于运用自己的绘画艺术,为自己制订的政治路线服务,大概就有人怀疑了。作为政治家和军事家的诸葛亮,虽然不像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所描写的那样,是料事如神的奇才和能够“呼风唤雨”的神仙,但也确实是一位世间罕有、才华卓越的战略

  • 历史真实的孝庄:从庄妃到太皇太后始末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孝庄对董鄂妃鞭尸,皇太极其实爱孝庄,孝庄太后的厉害之处

    导读:科尔沁草原人杰地灵,从古至今涌现出数以百计的历史名人,其中孝庄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名气之大、影响之深是无与伦比的。近年来,戏说孝庄的影视剧和文学作品屡见不鲜,使广大群众对这位清朝蒙古族女政治家有所了解,但从史学研究的角度,还需要还原一个历史上真实的孝庄。网络配图庄妃其人孝庄名为布木布泰,生于明万历

  • 历代最简朴帝王:宋太祖对公主太“抠门”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宋太祖赵匡胤生于一个没落世家,早年历尽生活的坎坷,十分了解社会最底层人民的疾苦,他决心以自己的努力来改善这个社会。后来他壮志得酬,终于“黄袍加身”,成了大宋的开国皇帝。但他富贵后不忘本色,照样简朴律己,日常生活很朴素,衣服、饮食都很简单,其衣服也只有登殿上朝时的赭服是用绫锦做的,其他大多是绢布

  • 解南宋高宗赵构:“泥马渡康王”的传说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大凡开国帝王,都会有不同于常人的传奇,人们由此对他们“真命天子”的身份确信不疑,赵构也不例外。南宋高宗赵构“泥马渡康王”的传说,这个传说明显有为神化南宋政权,制造赵构自立为帝的合法性的作用。相传北宋靖康三年,金军攻破东京汴梁后,掳徽、钦二帝北撤,将二帝幽禁于北国五国城后,随即又派四太子会斡离不

  • 解密鳌拜覆灭始末 一代清朝权臣衰落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权臣,是皇权时代的特有品种。在宪政民主的框架下,几乎不可能出现权臣这种人物。因为个人的政治权力不论在时间还是空间上,都是有限的,随时可以被收回,任何人都不可能一劳永逸、持续膨胀地长期掌握政治权力。权臣与皇权的关系,常常是多面的,充满张力,二者既有对立,又有合作,随着时局的变化而不断转换。权臣之

  • 唐朝第一宰相狄仁杰:女皇暗恋一辈子,桃李满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武则天对于反对她掌权的人,进行无情镇压;但她又十分重视任用贤才。她经常派人到各地去物色人才。只要发现谁有才能,就不计较门第出身、资格深浅,破格提拔,大胆任用。所以,在她的手下,涌现出一批有才能的大臣。其中最著名的是宰相狄仁杰。武则天对狄仁杰的信任和倚重是所有臣子都望尘莫及的,她经常亲热地叫狄仁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