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官场中的不倒翁: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十朝元老

官场中的不倒翁: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十朝元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1369 更新时间:2024/3/6 18:33:56

国历史上有三个大乱时代:春秋战国时期、两晋南北朝时期、五代十国时期。那时候,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中华大地,五十六个民族的精英们个个粉墨登场,乱世中不知出了多少位智者,多少位英雄。冯道,便是见证五代史的唯一奇人。有人称他是“十朝元老”,官场上的不倒翁;有人说他软脊梁,中国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汉奸”;有人说他颇懂“无为”之道,上善若水,悟出了官场上的老子之道;有人说他政绩空空,无所建树,占着茅坑不拉屎;还有人说他个人修为了得,是大至大圣的完人;更有人说他体察民情,也算个仁人君子……

冯道有六奇:

网络配图

一奇历五代十帝,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十朝元老”。常听戏的人,说某人资格老,便称他为“三朝元老”,冯道则三倍超越之外再加一朝,他历经燕皇帝刘守光、后唐庄宗李存勖、后唐明宗李嗣源、后唐闵帝李从原、后唐末帝李从珂、后晋高祖石敬瑭、后晋出帝石重贵、辽太宗耶律德光、后汉高祖刘知远、后周太祖郭威十朝,基本上在每朝都受重用,是名副其实的“官场不倒翁”。

二奇总换“明主”,却不被人当做“汉奸”。冯道的脾气,现在看来有点象墙头上的草,随风倒,谁硬,谁有势力,他就投奔谁,寡廉鲜耻、丧失气节到了极点。尤其是投奔契丹时,他说过一句话:“南朝为子,北朝为父,两朝为臣,岂有分别哉!”因此做了耶律德光的太傅,令稍有一点廉耻心的人大跌眼镜。奇怪的是,随后的后汉高祖刘知远、后周太祖郭威并没有因此而看不起他,反封他在本朝连任太师。

三奇没有气节的冯道却是个书虫。冯道虽然如此没有气节,但你千万不要把他当做一个老粗,冯道在当时是有了名的书虫。他饱读圣贤之书,几乎到了如饥似渴的程度,他出身低微,祖上有时务农,有时教书,受其影响。冯道从小酷爱读书,对吃穿从不挑剔,既使是大雪封门时也要记着读书为重,因此满腹文章,隔着门缝吹喇叭,名声在外,成了大江南北第一名人,不管是哪朝哪代,都以能聘请到他为官为荣。

他在南朝为官时,北朝契丹素闻冯道大名,想偷袭将他抢走,只是由于边境守军严密防备,这才没有得逞。四奇冯道虽无气节,却不是个贪官。别以为冯道奴颜媚骨,必是个鱼肉百姓的贪官污吏,恰恰相反,冯道严于律己,体察民间疾苦,应该是个大大的好人。他的家乡闹饥荒时,冯道不惜将自己家里的财物全部拿出来周济乡亲,而自己却住在茅草屋里。

网络配图

他在家乡替父守孝期间,并没有在乡亲们面前摆官架子,而是亲自下地劳动,上山砍柴,对一些缺乏劳力的人家尽力帮助。南北战乱频仍,冯道从北方逃回,看见被掠夺的中原妇女,心中不忍,就变卖东西将她们赎回,然后派人将她们一一送回家,完全是一副菩萨心肠。更难能可贵的是,冯道还不好女色,当年后唐与后梁交战时,有的武将把抢掠来的美女送给他,冯道就“金屋藏娇”——找间屋子养着,寻访到她的家后再送回去。

他留的遗嘱中说死后希望选择一块无用之地埋葬即可,不要像别人那样嘴里含珠玉下葬,也不用穿豪华的寿衣,用普通的粗席子安葬就行。在对后唐明宗李嗣源进谏时,冯道说:“谷贵则饿农,谷贱则伤农,这是常理。臣还记得近代举人聂夷中的一首诗《伤田家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秋谷。医得眼下疮,剜却心头肉。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偏照逃亡屋。’”劝后唐明宗做一代明君。

五奇冯道官位之多,可得中国历史之冠。冯道历任中央和地方官职为幽州节度巡官、河东节度巡官、掌书记、摄幽府参军、试大理评事、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集贤殿大学士、检校尚书祠部郎中兼侍御史、检校吏部郎中兼御史中丞、检校太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检校太师兼侍中、检校太师兼中书令、行台中书舍人、户部侍郎,转兵部侍郎、中书侍郎、门下侍郎、刑部尚书、吏部尚书、右仆射、司空、在中书、司徒兼侍中、太尉兼侍中、太傅、太师等等达四十余种之多。冯道的历次散阶为仕郎、议郎、朝散大夫、银青光禄大夫、金紫光禄大夫、特进、开府仪同三司。他的武职勋位自柱国至上柱国。历次爵位为开国男爵、开国公、鲁国公、秦国公、梁国公、燕国公、齐国公。食邑自三百户至一万一千户,食实封自一百户至一千八百户。

网络配图

六奇冯道官职虽多,却无一件政绩传世。冯道虽饱读诗书,却既不是乱世中平定江山的良将,也不是帮助哪个君王治国的良臣。他虽位居高职,却很难指出他在五代乱世的政局变迁中发挥过什么具体的作用,以及他和一些重大事件有什么具体的关联。

他可以说是一个很“专业”的官员,却非一个有作为的政治家。乃至于后来欧阳修编修《新五代史》时,把《旧五代史》中关于冯道的的粉饰内容全部删除了,《冯道传》也从原来的近五千字减至不到两千字。冯道自称“无才无德痴顽老子”,他从道家老子的“无为”中悟出了“为官之道”,从“上善若水”中悟出随波逐流,他有一首诗正好说明自己的心声:“莫为危时便怅神,前程往往有期因。终闻海岳归明主,未省乾坤陷吉人。道德几时曾去世,舟车何处不通津。但教方寸无诸恶,虎狼丛中也立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中国古代数百位皇帝中唯有谁是被“雷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接下来,大清帝国的舵手,便是慈禧的公公——那个苦泪涟涟的道光帝旻宁。网络配图旻宁执政的时间长达30年。据说也应该算是一位饱受传统儒学文化浸润的有学之君,“经史融通,奎藻日新”。他在做皇子时,曾亲笔手书“至敬、存诚、勤学、改过”的条幅,悬于室内,日夜自省。不过,到了道光时期,世界形势比嘉庆帝掌权时更加

  • 宋玉,古代第一“风流才子”,真的是个登徒浪子?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宋玉是中国历史上与潘安、兰陵王、卫玠齐名的古代四大美男之一。他们除了有玉树临风十分端正的外表以外,都有其卓越才华,并非那些金玉其表,败絮其中的公子哥,而是内外双修。接下来跟着小编来了解一下历史上真实的宋玉吧。宋玉,字子渊,宋国公族后裔 ,于公元前298年,出生于今湖南常德临澧。宋玉外表英俊,有金玉之

  • 岳飞被莫须有的罪名处死后 秦桧为什么会放过他的妻子和孩子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对秦桧和岳飞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1140年,就在岳家军准备渡过黄河,扩大战果之时,秦桧却撺掇台谏官员奏请宋高宗,命令岳飞班师回朝。当时岳家军势如破竹,而金军几乎一触即溃,正是收复失地乃至燕云十六州在的最佳机会。岳飞见朝廷生出退意,便上奏高宗:“金人锐气沮丧

  • 宋徽宗一手打造北宋最后的辉煌 只可惜24岁就英年早逝了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宋哲宗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啸亭杂录》中有载:“宋哲宗天资聪粹,实有为之主,天不(阙)宋,乃早崩陨,致使徽、钦嗣之,陨丧厥基。”纵观中华数千年历史,王朝更迭,皇位承继,白手起家有之、子承父业有之;少年继位或是中年立业更是老生常谈。有宋一朝,天子如数,英勇谋略不少,无

  • 宋哲宗是怎么坐上皇位的 最关键的原因出在什么地方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对宋哲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英宗即位的当年,册立高氏为皇后。高皇后的母亲曹氏,是曹太后的胞姐,所以高氏小时侯养在宫中,那时的曹皇后待她像亲生女儿样。高氏和宗英年龄一样大,自小一起在官中玩。英宗是仁宗的侄子,宫中的人喊英宗为“官家儿”,喊高氏为“皇后女”。当年仁

  • 全皇后与孙亮的关系如何?二人是否恩爱?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你知道全惠解全皇后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全氏,吴郡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名不详。因《吴录》有:亮妻惠解有容色。有人说是赞美她贤淑有德,也有人说是是说她的名讳为惠解。故而我我们今天采取后者来称呼她。惠解出身高贵,父亲全尚,母亲是孙恭之女。她又是吴大帝长女全公主孙鲁班的侄孙女,

  • 杨艳犯的第二个错是什么?她为西晋带来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你知道杨艳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杨艳坚持立司马炎为太子后没几年,就又一错再错,给儿子娶了一个悍妻做儿媳。原来,皇家选妃看重门第,武帝钟意卫家的女儿,而杨艳因为受了贾充妻子郭槐大量的贿赂,便力主娶贾充的长女贾南风为妃。司马炎知道贾南风长得矮小丑陋,贾家女眷又历来生子不多,而卫

  • 司马炎第一任皇后杨艳,她犯的第一个大错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你知道杨艳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杨艳,字琼芝,弘农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杨氏出身高贵,太尉杨震幼子杨奉的后裔,东莱太守、蓩亭侯杨众的曾孙女,曹魏通事郎杨文宗之女,母赵氏,为晋武帝司马炎元后。杨艳幼年母亲去世,父亲娶了继室后,她被舅舅赵俊抚养,杨艳在舅父母的精心培养下,精

  • 杨芷成为司马炎的皇后后,过着怎样的生活?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你知道杨芷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杨芷,字季兰,小字男胤,弘农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太尉杨震幼子杨奉的后裔,东莱太守、蓩亭侯杨众的曾孙女,太傅杨骏与嫡妻庞氏之女。杨芷可谓出身不错,当然她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身份,司马炎原配杨艳的堂妹。原来,杨艳在宫斗争宠中积了怨气,不久由怨成疾

  • 左棻的一生是怎样的?有一身的才华,却也成了她一生的羁绊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你知道左棻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挥袖风飘而红尘昼昬;流汗霡霂而中逵泥泞。”出自西晋左思的《三都赋》。左思十年辛苦,终于筑成描述魏都、吴都和蜀都的《三都赋》。此书一出,引得人们争相传抄,以至于京都洛阳,纸张供不应求,故有了“洛阳纸贵”的说法。当时,其实不止左思一人为三都作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