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太宗曾说了一句,预示了长孙无忌的悲剧

唐太宗曾说了一句,预示了长孙无忌的悲剧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545 更新时间:2023/12/14 18:10:10

长孙无忌是唐太宗的大舅子、凌烟阁第一功臣,在唐高宗初期更是大权独揽。但长孙无忌的人生却以悲剧收场,最终被逼自杀。而李治(唐高宗)被立为太子时,唐太宗说的一句话就预示长孙无忌的悲剧。

大约从贞观十四年(640年)开始,唐太宗的嫡长子、太子李承乾与嫡次子、魏王李泰之间爆发了夺嫡之争,最终导致李承乾谋反被废。李承乾被废后,李治突然以“黑马”的姿态出来与李泰争夺太子之位。

不过与李泰相比,身为嫡三子的李治在礼法上处于劣势,威望和能力更是远远不及。但之前一直在太子之争中神隐的长孙无忌却突然出来坚定地支持李治当太子,也是李治成为太子之争“黑马”的主要原因。

长孙无忌替李治争太子的方法是两个:一是利用李泰的失误和李治表现出来的仁厚,让唐太宗以为让李泰继位后会杀戮自己的兄弟。要知道“玄武门之变”是唐太宗最大的心理阴影,绝不希望儿子重蹈覆辙。

二是长孙无忌清楚唐太宗担心李治的能力和性格不足以承担皇帝的责任,便摆出一副坚定支持李治到底的架势。既然有凌烟阁第一功臣长孙无忌为首的贤臣辅佐理政,李治个人的能力和性格差点也没什么。

圣明烛照的唐太宗早看出长孙无忌如此坚定支持李治是有特殊目标的,因为只有李治当皇帝才能让长孙无忌成为托孤的权臣。不过长孙无忌争太子的方法确实影响了唐太宗的想法,最终决定立李治为太子。

决定立李治为太子后,唐太宗当着长孙无忌的面跟李治说:“汝舅许汝也,汝宜拜谢”。这句话表明唐太宗很清楚长孙无忌可能当权臣,在之后几年布置了保险措施,在长孙无忌踩红线后要了他的政治生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曹操的家族为什么不属于士族?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汉末三国是士族门阀崛起并主导社会的时代,但曹魏、蜀汉、东吴的皇族却都不属于士族。其中刘备早年织席贩履、孙坚孙权父子不过是江南地区的小土财主和县级官吏,他两个家族不属于士族倒不奇怪。可曹操的祖父曹腾被封为费亭侯,父亲曹嵩则出任过东汉三公之一的太尉。曹操年轻时是洛阳的“高干子弟”之一,与大士族出身的袁绍

  • 在汉末三国崛起的士族门阀最后又是怎么衰落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士族门阀在汉末三国崛起并主导社会。到了两晋南北朝时期,士族门阀在政治上垄断了选官,在文化上垄断了舆论和教育,在经济上控制了大量人口和土地。士族门阀的统治好似坚如磐石,定可千秋万载。可是士族门阀从南北朝开始衰落,到隋朝时期仅剩下数个集团苟延残喘,在唐朝初期彻底退出了政治舞台,最终在五代十国时期彻底消失

  • 袁术敢在乱世之中称帝,除了身份地位,还有什么资本?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除了身份地位,袁术还有什么优势,让他敢在乱世之中称帝?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建安二年,袁术不顾众人的劝阻,毅然在寿春称帝,随后,他任命九江太守为淮南尹,广置公卿朝臣,还在城南城北筑起皇帝祭祀天帝所用的祭坛,然而袁术军中的将士却处于饥寒交迫的状态,而且在他腐败的统治下,江淮一带民

  • 唐太宗编撰的《氏族志》到底写了些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在前文《在汉末三国崛起并主导社会的士族门阀是如何衰落败亡的?》中,本鬼曾提到在汉末三国时期主导社会的士族门阀在南北朝后期走向衰落,到唐朝初年彻底退出政治舞台,失去了主导社会的地位。在士族门阀衰落乃至退出政治舞台的过程中,唐太宗在贞观年间下令编撰的《氏族志》起到了里程碑意义的作用,给了士族门阀致命一击

  • 揭秘:历史上的唐太宗很爱哭吗?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在很多人印象中,刘备是一个很爱哭的帝王,被称为“哭来的江山”。但根据史书记载,刘备根本不是个爱哭的帝王,具体可看本鬼以前的文章《三国演义的“最大冤案”:历史上的刘备真的非常爱哭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不过在中国历史上真有位特别爱哭的圣明皇帝,那就是“千古帝范”唐太宗。根据

  • 为何说明英宗朱祁镇没必要发动“夺门之变”?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景泰八年(1457年),太上皇朱祁镇在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人的拥戴下发动了“夺门之变”,第二次登上了皇位。但很多人指出:其实明英宗朱祁镇没有必要发动所谓的“夺门之变”。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正统十四年(1449年),朱祁镇在“土木堡之变”中被瓦剌俘虏。为

  • 李靖在太子之争时为什么保持“中立”态度?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众所周知,秦王李世民在唐朝统一之后与大哥李建成之间爆发了太子之争,最终引发了“玄武门之变”。对于当时的唐朝大臣来说,李建成与李世民的太子之争是相当危险的朝局,卷入的后果祸福难以预料。正因如此,以李靖为代表的一批唐朝开国功臣在李建成与李世民的太子之争中保持“中立”,不加入任何阵营。然而有人指出,李靖等

  • 汉武帝刘彻能成功继位,真的是因为利用了窦太后和梁王刘武?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窦太后意图让汉景帝传位给梁王刘武,为何最终却是汉武帝刘彻继位,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窦太后一直想让汉景帝将皇位传给梁王刘武,然而最终确实汉武帝刘彻成功继位,说到这个事情,我始终觉得其中有一丝丝阴谋的味道,或许窦太后和梁王刘武都被汉景帝给利用了。汉景帝前元三年(前155年)

  • 揭秘: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童年生活有多惨?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众所周知,元太祖法天启运圣武皇帝孛儿只斤铁木真(成吉思汗)是人类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政治家之一,可谓“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帝国是人类历史上最庞大的游牧帝国,被称为“世界征服者”。成吉思汗是草原贵族“黄金家族”的后代,其父也速该是蒙古乞颜部的首领。但奇怪的是,身为部落首领之子与“黄金家族”后代,

  • “玄武门之变”前,房玄龄和杜如晦怎么不帮李世民?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武德九年(626年),秦王李世民在危机之下决定发动“玄武门之变”。因为事关生死存亡,所以李世民下令所有在长安的秦王府与天策府的僚属到秦王府集合,其中当然包括“房谋杜断”的房玄龄和杜如晦。奇怪的是,房玄龄和杜如晦却第一时间拒绝到秦王府帮助李世民,以至于李世民下令尉迟敬德“不是人来就是头来”。不过唐太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