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隆基一日杀三子的目的是什么?他为何这么做?

李隆基一日杀三子的目的是什么?他为何这么做?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639 更新时间:2024/1/15 6:31:20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李隆基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石虎的俩儿子手足相残,太子石宣暗杀了石韬。于是暴怒的石虎虐杀石宣,一是出于泄愤,毕竟石韬最受宠;二是为了杀一儆百、整顿秩序。

力而李隆基一天干掉包括太子在内的仨儿子,则是朝堂权力斗争的结果。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凡事都有个开始,但经常不了了之,用来形容古代的帝王们最合适不过了。绝对权力的腐蚀下,无论年轻时有多么励精图治,到了晚年大多都会掉链子,更别说李隆基这种帝N代了。

李隆基是历史上著名的有为君主,但他有两个明显的短板:

第一,他跟之前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都不一样,是一位完全通过宫廷政变(而且还是连续两次)夺取权位、并且建立了盛世的帝王,所以他特别擅长搞权力制衡,政治警惕性极高,尤其精于防备别人搞针对自己的宫廷政变;

其二,为人过于“潇洒”,或者说风流。你以为他只是宠爱杨贵妃?人家的后宫一共有佳丽四万(包括宫女),亲生儿女60个;在杨贵妃之前,武惠妃也是集“数万宠爱于一身”。

而李隆基一日杀三子,就是这两大特点共同作用下的产物。

李隆基还在当临淄王的时候,宠爱的是赵丽妃、皇甫德仪、刘才人三位,三佳丽分别生下了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鉴于当时李氏宗室在武则天的淫威下夹起尾巴做人,这几个老婆跟李隆基,算是“贫贱夫妻”了。

不过当上皇帝后,能够掌控的资源那就丰富太多了,才色过人的武惠妃(武则天的侄孙女)迅速成了李隆基的心头好,往日的贫贱夫妻之情早已被抛诸脑后;同时,爱屋及乌,武氏所生的寿王李瑁(即杨贵妃的原配丈夫),也成了李隆基最宠爱的儿子,史书称:“宠冠诸子”。

这么一来,李瑛、李瑶、李琚就成了名副其实的难兄难弟,哥几个时不时私下聚会,对于自己以及母亲受冷落的处境,免不了发发闹骚、互相安慰一番。

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武惠妃太想让自己的儿子李瑁当太子了,毕竟母凭子贵嘛。为此她特意拉帮结派、物色爪牙,专门挑太子等人的刺,其中就有驸马都尉杨洄。

为了自己日后的富贵,杨驸马那可是不遗余力,他到处收集三位王子的小过失,然后添油加醋向武惠妃汇报。

而武惠妃则以此找李隆基告状:“太子拉帮结派,想要谋害我和寿王,而且还很不客气地指责圣上的不是。”这一年是公元736年。

李隆基最排斥的,就是拉帮结派,何况是太子及藩王。毕竟他自己,以及初唐的玄武门事变,都是血淋林的教训。他立即召集宰相们,商讨废除三位皇子的事宜。

宰相里幸亏有大文豪张九龄,他大招全开,接连举了四个反面例子:晋献公杀申生、汉武帝杀戾太子、晋惠帝废愍怀太子、隋文帝废杨勇立杨广,排山倒海、气势如虹,一时间唬得李隆基举棋不定。

心急的武惠妃犯了混,竟然暗示张九龄,只要站自己一边,以后好处少不了。没想到人家压根不吃这一套,直接把原话告诉了李隆基。李瑛、李瑶、李琚也因此逃过了一劫。

但此时的李隆基已经越来越堕落,关键原因就在于当皇帝太久了:“上在位岁久,渐肆奢欲,怠于政事。”偏偏张九龄是个较真的人,他事事上心,兢兢业业,经常跟李隆基争个面红耳赤;而另一位宰相李林甫择则是另一个极端,事情对不对不重要,凡是皇帝的意思,那就是真理,这让李隆基极为舒坦。

就这样,在李隆基的反感、李林甫的排挤下,张九龄逐渐失势。第二年四月,他被贬为荆州长史。

紧接着,武惠妃趁机发起了第二波攻势,杨洄这次直接向李隆基绘声绘色的打小报告,信誓旦旦、有鼻子有眼的声称李瑛联合李瑶、李琚,连同太子妃薛锈相互勾结,准备发动政变,提前坐上皇位。

在李林甫的排挤下,此时朝廷里已经没有张九龄这样的重臣,李隆基很快下定决心,他起先下令把三个儿子废为庶人,也就是寻常老百姓;其后觉得不踏实,干脆直接赐死。

不过李瑁还是没当成太子。虽然李林甫极力推荐,但此时武惠妃已死,李隆基个人更偏爱年长、孝顺好学的忠王李玙,一时间未下定决心。

再加上此时对于杀掉仨儿子有些后悔,李隆基越发闷闷不乐,甚至茶饭不思。他的老心腹高力士趁机进言,劝他“但推长而立,谁敢复争”,即按照传统规矩以年龄为唯一指标,其他人都找不到理由抢太子之位。

李隆基茅塞顿开:“汝言是也!汝言是也!”不久后,立李玙为太子,后改名李亨,即日后的唐肃宗。

写到这里只有一个感想,难怪历史上总有皇子感慨:“愿永世永生,不再生于帝王家”。权力是毒药,何况是绝对的权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史上最厉害的权臣 一生杀了三个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自古帝王就是权利的象征,是至高无上的神圣。但是历史上有那么一位权臣可就厉害了,他比皇帝还要牛,在他担任职务期间,杀了三个皇帝,此后上位的皇帝都对他十分忌惮。网络配图这位比皇上还厉害的人物到底是谁?他究竟有何本领?且让我们一一道来。宇文护,北周帝宇文泰的侄子,据说他从小就聪慧过人,连宇文泰都感慨说宇文

  • 曾国藩调戏朋友美妾后日记中骂自己“禽兽”?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道光二十二年,曾国藩的朋友陈源衮新纳了小妾,人称貌若桃花。曾国藩心中艳羡不已,便登门一睹芳颜。到朋友家后,曾国藩先聊了点学问,接着就夸朋友艳福不浅。这还不算,曾国藩还要一睹芳颜,朋友心中万般不愿,但耐不住曾国藩强说,便将小妾喊了出来。网络配图 曾国藩见了大赞其美貌,还说了些挑逗的话,令人很难堪。回家

  • 纪晓岚不为人知的一面:写无字信给贪官通风报信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纪晓岚,正名纪昀,清朝中叶学界泰斗,乾隆第一御用文人。侍君数十年,官居侍读学士、内阁学士、礼部尚书……这里想说是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夏天跟他有关的一件事。网络配图这天,退休多年的前两淮盐运使卢见曾,在山东德州家中,接到儿女亲家纪晓岚送来的一封信。信是纪晓岚打发人连夜从京城赶到德州送到的。卢见

  • 解密光绪皇帝两次扫黄内幕:为何妓女一个不留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从咸丰之末到光绪之初,这中间不过一二十年的时间,让八大胡同积攒了经验,积蓄了力量,网罗了人气,吸纳了势力,而羽毛渐渐丰满起来。这真是它的爆发期,像暴发户一样迅速地发达起来了。于是,八大胡同,觉得自己有了底气,有了资本,不满足于眼前的地位和态势,想要发展、扩充自己的地盘,更想把原来老北京在东西城曾经占

  • 荒唐国君把大臣老婆给睡了 结果被一箭杀死!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公子光是齐灵公的儿子,本来被立为太子。不过,齐灵公后来又宠幸戎姬,于是废掉公子光,另立戎姬的儿子为太子。公子光被流放至外地。网络配图齐灵公病危之时,大臣崔杼力挽狂澜,把被废的公子光迎了回来,扶他继位。这位被废掉的太子,又幸运的当上了齐国国君。当然,这都多亏了大臣崔杼。新继位的齐王,即后世所说的齐庄公

  • 清代皇帝的养生秘籍:康熙帝饮食有节起居规律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清代皇帝比较重视医学,例如康熙就大力推广人痘接种术,他在《庭训格言》中这样说道:“因初人多畏出痘,至朕得种痘方,今边外四十九旗,俱命种痘。凡所种者,皆得善愈。”你不要小看了中国的种痘之术,在1796年英国人琴纳试种牛痘成功以前,欧洲和亚洲的很多国家都是采用中国这种免疫方法进行天花防治,俄国早在168

  • 后宫三千佳丽不爱 无耻皇帝竟杀死手下霸占娇妻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宋康王子偃春秋战国时期宋国的最后一个皇帝,史书上记载他高大威猛力大无穷,目光如炬。《史记》中记载他的战功:宋康王称王同年东伐齐,取五城。南败楚,拓地三百余里,西败魏军,取二城,灭滕,有其地。网络配图当时几乎是战无不胜所以他非常得意,变得狂妄自大,认为自己无所不能,为了显示自己的酒量好他宴请群臣,但是

  • 清雍正时首创"养廉银"制度:但"恩俸""双俸"作补充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解放日报》刊文指出,明清时期政府奉行“薄俸”制度。明代“公务员”的工资是中国历代最低的。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制定的工资标准,相当于今中央政治局委员的正一品大员,俸禄仅900石;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提高了标准,正一品为1000石。至于普通“公务员”,其俸禄就更低了,相当于副科级的从八品

  • 清朝官场轶闻:康熙朝曾有人当官两年被罚薪六年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看过清朝剧的人,尤其是看过周星驰《九品芝麻官》的人,可能会以为清朝的司法官吏威风大得很:衙门一开,两旁差役手持棍棒,敲打着地面,一声声“威武”,制造一种肃杀气氛,吓得小民们战战兢兢,两股战战,然后大人坐在上面用惊堂木一拍,或者将竹签往下一扔,好不威风。然而,历史永远比戏曲复杂;存在永远比虚构深沉,真

  • 乾隆用什么阴招除灭老臣:臣子斗法 皇帝得利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1735年,雍正去世,乾隆即位,这年他24岁,正年富力强。不外,雍正临终嘱托里,出格交接:“年夜学士张廷玉度量纯全,抒诚供职,鄂尔泰志秉忠贞,才优经济,此二人者,朕可保其始终不渝,未来二臣着配享太庙,以昭恩礼。”这让刚坐上龙椅的弘历,心里很不是滋味。一朝皇帝一朝臣,任何一名新天子,对前朝老臣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