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备临死前说赵云不可重用 刘备为什么会这么说

刘备临死前说赵云不可重用 刘备为什么会这么说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798 更新时间:2024/1/24 8:00:42

你真的了解刘备赵云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引言

世界之大,精彩纷呈,人们总是会在成长中迷失自己。尤其是对于上位者而言,在拥有了权利之后,是否还可以一如既往的纯正?正如宋代朱熹在《四书或问》中说的:“天下之难持者莫如心,天下之易染者莫如欲。”每个人的内心世界,只有自己才知道,如何能知人善任呢,这就要看上位者能否发现下属的优势所在。

图|刘备剧照

东汉末年,战争四起,很多人都想在这动乱的时局中,谋求自己最大的利益,向着尊贵的皇位更进一步。贤能异士齐聚一堂,为着目标不断奋斗,赵云就是在这时跟随公孙瓒的。后来当刘备兵力不足时,就像他的同门兄弟公孙瓒借人,这时赵云就来到刘备身边,由此开始为刘备效力。

随着形势的转变,曹操开始攻打刘备,无奈之下刘备只能东躲西藏,但是因为跟随他的人过多,行军速度有些缓慢,就和曹操的军队遭遇了。在长板坡刘备来不及带家人离开,是赵云返回救援,助力刘备家人脱困,并且在战场上表现勇猛,这让刘备对此刮目相看。

图|赵云剧照

赵云跟随刘备参加了很多次战役,在刘备入主益州后,开始了争夺汉中的较量。刘备部是黄忠和赵云驻守汉中,雍州则是曹操亲率大军,两军激烈对峙。就在这时黄忠将军得到了曹操粮草延迟的消息,决定去劫持曹军粮草,然而却遭遇了埋伏,赵云为了营救黄忠年也去了,结果也遇到了埋伏。他们双双中伏,最后就失败了吗?

在危难之时,赵云想出一计,将军营做成不防守的状态,想要蒙蔽曹军。其实这时赵云也是孤注一掷,拼尽全力保护汉中这个重要关口。让赵云取胜的关键应该是曹操的疑心,他不认为刘备的军队会做如此景象,毕竟黄忠和赵云的勇猛,他早有见识,而现在不抵抗的状态反而让他害怕了。于是见到一门大开的曹军驻地,曹操选择退后,到手的胜利局面,就被曹操自己断送了。赵云的这一计妙哉,为刘备保存下了人马和关口要地,为刘备大军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图|刘备剧照

刘备称帝之后,建立了蜀国,又开始了与东吴的战争。起因就是他的好兄弟关羽身死麦城,被东吴偷袭所死。因此,刘备十分愤怒,扬言要攻打东吴,他在得到消息后,立即指派齐大军去攻打东吴。可是大家应该知道战争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一场胜利的战争总是来之不易的,然而现在的刘备只想报仇,显然不符合战争取胜的要素。

结果可想而知,刘备失败了,不止输掉了战争,而且输掉了民心,战争持续太久了,百姓都希望和平。在不知道实情的百姓看来,这是刘备主动挑起的战争,破坏了他们所期望的和平生活。

图|刘备剧照

赵云一如既往的为刘备出谋划策,认为攻打东吴是错误的决定,民心所向是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之一。所以赵云希望刘备可以尊重民意,攻打曹操而不是东吴。但是刘备一心想要报仇,早已没有了冷静的思考,他还是一意孤行的选择了战争,将赵云的劝阻抛掷脑后。

战争成败已经可以预见,不久后夷陵之战失败了,刘备幡然醒悟,后悔没有听赵云的劝阻,但是已经为时晚矣,刘备的身体状况大不如从前,不久后病死在了白帝城中。

纵观赵云跟随刘备的这段历程,可以看出赵云一直没有被重用,主要是因为没有被委以很大的官职。作为一名武将,不能一直驰骋沙场,也是很遗憾的事情,但是赵云就是这样不争不抢,有上阵杀敌的机会就英勇战斗,没有就在刘备身边辅佐。

图|三国演绎电视剧剧照

可以说在刘备与赵云相遇之后,赵云一直承担着刘备的安全,很少有上战场的机会,这使得赵云很多军事才能都没有被发挥出来。但是他也很甘心陪伴在刘备左右,为其出谋划策。

结语

有勇有谋的赵云,让刘备对他信任不已,其实赵云一直是刘备身边的侍卫,主要保护刘备的安全,可见刘备对赵云是十分信任的。然而刘备却不让赵云担任大的官职,可能是出于对赵云的深入了解,知他淡泊名利,厌恶官场争斗。所以让其留在身边,做一个不忘初心的人,内心始终清明,可以对刘备的大业有所帮助,这是刘备的私心也是爱护。

参考文献:《四书或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南明首辅马士英有何最大污点?相信阮大铖并且重用他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马士英、阮大铖都是明末人,这两人在明末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马士英官至内阁首辅,位极人臣,而阮大铖最高的官位也做到兵部尚书。马士英和阮大铖两人之所以成为好友,主要是因为当年他们一起参加会试,不久之后,二人双双考取功名。不过阮大铖后来和阉党有着不清不楚的关系,所以在崇祯朝被罢官。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

  • 曹节为什么不肯让出玉玺 曹节怒丢玉玺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对曹节丢玉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213年,大汉的权臣曹操将自己的三个亲生女儿曹宪、曹节和曹华一同嫁给了汉献帝刘协。曹操的目的很简单,与汉献帝联姻,安抚众人,第二就是让自己的女儿监视汉献帝一举一动,以免汉献帝搞什么小动作。第二年,汉献帝的皇后伏寿就被曹操所杀

  • “诸葛亮三气周瑜”是真的吗?真实情况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早已成了家喻户晓,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诸葛亮一气周瑜。周瑜和诸葛亮约定,如果周瑜夺取曹仁据守的南郡失败,刘备再去攻取。周瑜第一次夺取时失利受伤,于是便将计就计,打败了曹兵,但是诸葛亮却乘机夺取了南郡等地,既没有违约,又夺取了地盘。诸葛亮二气周瑜。周瑜想让刘备长期与诸葛亮、关羽、

  • 探索骆宾王的一生,天才神童成年后却极度坎坷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骆宾王,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在正式开始之前,先要说说一首诗,名叫《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大概是如今绝大多数人会背的第一首诗,读来朗朗上口,浅显易懂。这首诗初看起来似乎没有任何出彩,它用词简单,结构中规中矩,毫无用

  • 杨炯的一生为什么会有一连串的性格转变?与他的人生经历有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杨炯,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杨炯,初唐四杰之一,有点片面的说,他或许是四人中不那么显眼的一位,但同样,也是那个时代公认的四大神童之一,与王勃差不多同年而生,自幼聪敏好学,十岁应弟子举及第,侍制弘文馆,而那时,王勃还在读《汉书》六经,撰《指瑕》十卷。关

  • 周延儒作为崇祯的内阁首辅,他究竟有没有军事才能?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崇祯十六年(1643年),清军攻入内地,进入山东和京畿地区,一路烧杀抢掠,将内地抢劫一空,而且一直停留迟迟没有退出山海关。鉴于此,崇祯皇帝于当年四月份派首辅周延儒担任督师,寄希望于周延儒能够斩断清军的退路。然而由于清军的势力强大,八旗的威名让很多明朝大臣闻风丧胆,而周延儒没有军事才能,更不敢正面与清

  • 卢照邻的上半生壮志未酬,下半生又重病缠身抱残归隐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卢照邻,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卢照邻,生于初唐,彼时的诗海江湖已经颇有气象,虽未涌现出仙圣级别的顶级泰斗,但开山立宗、名噪一时的个中高手也层出不穷,其中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当数“初唐四杰”,而卢照邻便在其中,虽没有具体的名次,可经常说起,卢位列第三。这四

  • 汉献帝如果杀了曹操 结局又会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汉献帝和曹操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首先,我们来做一个假设,鸿门宴上项羽成功杀掉刘邦,是不是就高枕无忧,等着坐收天下?答案是不可能。杀掉一个刘邦,还有千千万万个马邦、李邦、王邦。即使项羽能暂时跳过刘邦,最后的结局也不会有多少区别,因为天下英雄都站在他的对立面,比如张良韩

  • 对于黄士俊来说,为何却因寿命太长遭遇了人生的耻辱?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医学不发达,生活条件也艰苦,所以古人的平均寿命相对较短,生命面前人人平等,哪怕是身处权力巅峰的皇帝,活在驰骋天下的名将,也有活不到三十岁的。因此,在古代寿命长是一种福分,在古人看来是上天护佑。但是凡事总有例外,长寿对于有些人来说却反而是一件耻辱的事情,比如明朝大学士黄士俊,他活到了耄耋之龄,长寿

  • 陈子昂的一生是怎样的?他为什么名扬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陈子昂,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陈子昂,生在初唐,正是诗文变革的重要时期,那时诗坛群星璀璨,陈子昂或许不是最闪耀的一颗,可一定是最另类的一颗星,仅凭自己一人之力,一夕之间名扬天下。有些资料上,这样记载陈子昂:幼而聪颖,少而任侠,年十七八,尚不知书。后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