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天下霸主的选择:即便自刎也不肯过乌江

天下霸主的选择:即便自刎也不肯过乌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580 更新时间:2024/1/2 2:41:11

中国历史上关于项羽的传说汗牛充栋,这其中又以他自刎乌江最为慷慨悲壮。那么项羽当年为什么选择了自刎,而不是过江呢?自刎乌江,说法一:无脸面见江东父老而自杀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楚汉战争中项羽被刘邦打败后,项羽带领八百人马突出重围,来到乌江江畔,这时乌江亭长劝项羽赶快渡江,以图东山再起、报仇雪恨,可是项羽却笑着说:“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于是拔剑自刎而死。

网络配图

这种说法出自太史公司马迁之手,距项羽之死年代较为接近,描写得非常慷慨激昂,因而流传最为广泛,后世关于项羽自刎的传说大多源于此。

在这种说法中,姬之死起到了重要的推助作用。

虞姬之死起到了重要的推助作用

据《史记》记载,项羽被汉军围困于垓下,夜闻四面楚歌,非常吃惊,便起身饮酒,此时“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阙,美人和之。”

据汉初陆贾的《楚汉春秋》记载,虞姬当时怆然拔剑起舞,并和歌曰:“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歌罢挥剑自刎。

项羽是个争强好胜、死要面子的人,自己最心爱的侍妾被逼自杀,心中既伤心绝望,又十分羞愧,自尊心受到强烈打击,再加上当时楚军伤亡惨重,“虞姬死而子弟散”,所以当项羽带着残兵败将逃至乌江畔时,顿觉羞耻难当,没有脸面去见江东父老,于是选择一死了之。

说法二:选择牺牲性命结束战争

据《史记》记载,楚汉战争中刘邦和项羽僵持不下,于是项羽对刘邦说,想通过两个人的决斗一决雌雄,不要再让天下百姓跟着受苦。当项羽率残兵败将突出重围来到乌江时,想到渡江以后还要卷土重来,重新进行一次楚汉战争,给百姓带来更大的灾难,于是选择牺牲性命来结束连绵数年的残杀,还天下一个太平世界。

网络配图

选择牺牲性命结束战争

但这种说法带有太多的猜测成分,也与项羽的好战残暴性格不符。

项羽当年曾经坑杀二十万秦兵,火烧阿房宫三个月,是一个非常暴虐的人,不大可能为了免除百姓疾苦而至自杀身亡。他之所以要约刘邦单打独斗、一决胜负,很可能是出于一种计谋,因为以项羽的个人能力,打败刘邦简直就是易如反掌。

说法三:根本没有机会过江

我国着名学者冯其庸在其文章《项羽不死于乌江考》中,详细论证了《史记》《汉书》《楚汉春秋》关于项羽之死的描述,指出《史记》有关项羽之死的全部文字,除《项羽本纪》中有“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船待”两处涉及乌江外,其余无一处写到项羽乌江自刎。反倒是明确提到:项羽“身死东城”,“使骑将灌婴追杀项羽东城”等。

他还通过《括地志》和《江表传》等篇章作了关于地理位置的考察,经过实地查勘考证,项羽确死于东城,即今天的安徽定远县,此地离乌江有120千米。至于《项羽本纪》中两处涉及乌江的记述,冯先生认为是司马迁记叙上的错误,并导致了以后的以讹传讹。当时项羽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渡过乌江,但逃至东城时被汉军包围,混战中即被灌婴杀死,而乌江离东城还有120千米,所以项羽根本没有渡江的机会,也不是自刎而死。项羽根本没有渡江的机会 也不是自刎而死

网络配图

但这种说法充满了推测和猜想,遭到许多学者的反对。

根据《太平寰宇记》等资料记载,两汉时期的东城县,是江淮之间的一个辖境广阔的大县。从现在定远东南的池河上中游地区,越过江淮分水岭,包括今滁县西南境、肥东东境、全椒西南境,直到今和县乌江的沿江一带。晋太康六年在东城县界设置单独的乌江县。

也就是说,在楚汉战争时期,东城是一个范围广阔的行政区域,乌江是包括在东城县内的,因此司马迁所说的“身死东城”与“乌江自刎”并不矛盾,而是为避免同义反复而使用的描写方法。

这样看来,项羽的确是死于乌江,司马迁所处的年代距离楚汉战争只有70年左右,掌握了许多第一手资料,而且他治学严谨,在项羽之死这样的大问题上应该不会妄自猜测。而项羽之所以不肯过江而选择自刎而死,实在是一个性格悲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曹操特种部队虎豹营 张飞都不是对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早在三国时代,我国就出现了特种部队的雏形,比如曹操的虎豹营、刘备的白毦军。他们曾经立下过赫赫战功,可惜的是《三国演义》对主角的塑造过于美化,这些特种部队提及的次数太少了。翻开史书,我们只能通过他的战功一窥其中的风采。提起“特种部队”,人们的潜意识里往往认为是西方国家的“发明创造”。其实不然,中国早在

  • 正史中完美的大都督周瑜为何演化为小肚鸡肠男人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周瑜是东汉末年著名人士。周瑜生于公元175年,卒于公元210年,享年36岁。周瑜是一位足智多谋的人才,屡次帮助孙策和孙权争夺天下。在《三国志》中,对周瑜有详细的记载,周瑜长相俊秀,又足智多谋擅通音律,和孙策是很好的朋友。图片来源于网络周瑜21岁时,和孙策一起征战沙场,平定了江东一带。随后,孙策遭到刺

  • 为何说荆轲刺杀秦王一开始就注定是失败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在我国历史上曾有这样一个时代,当时形势混乱而且战乱四起,这个时代就是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最终是秦国结束了战国时期混乱的局面一统了六国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国家。在秦国灭六国的过程中有很多著名的历史事件发生,荆轲刺秦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历史事件之一。图片来源于网络关于荆轲刺秦它的历史大背景也是影

  • 桑昆与铁木真是结义兄弟最后为何会反目成仇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桑昆是谁的儿子?他是克烈部末代首领王汗的儿子。王汗名为脱里,接受金国的册封被封为王。王汗是铁木真父亲的结拜兄弟。铁木真父亲死后,王汗将铁木真收为义子。多次联合铁木真对抗敌军。图片来源于网络后来王汗因为铁木真的势力扩大而愈发不安。桑昆接受父亲的命令对付铁木真。初时,铁木真求和。在酒宴中,桑昆和父亲喝得

  • 1644年,打开山海关大门的居然是两个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1644年,对于中国而言太不平凡了,享国277年的明朝灭亡了,在这一年里,出了四个皇帝,北京城三次易主,老百姓只能弱弱地望着政治家们“你方唱罢我登场”,就算是官员,多数也根本都没搞清楚状况,特别是基层官员,不由得纳闷,主子到底是谁啊?到底听谁的?这一年的四位皇帝,分别是明朝崇祯皇帝朱由检,大顺皇帝李

  • 赵子龙并非是卫队长 解密赵云的成长道路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在《三国演义》中,赵云被罗贯中塑造成为智勇双全、几乎十全十美的一代名将,名列蜀汉“五虎大将”之三。但也有很多读者表示不忿,认为赵云只是个卫队长,跟曹营的许褚差不多,完全配不上那么高的待遇。那么,赵云真是职业卫队长么?那就看看他在跟随刘备的数十年里,到底担任过什么官职,有过什么表现。一般来说,卫队长的

  • 为何皇帝的卧室都不超过10平方米?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皇帝在大家的心中一定是威严的,高高在上的。至于生活一定是山珍海味,锦衣玉食。住的是宽敞的宫殿。其实不然,在古代皇帝的卧室都不超过10平方米,究竟是为什么呢?我们一起去看一下。当今很多人都追求住房宽大豪华,我不经意间看到一篇文章:皇帝卧室都小于10平方米,感到很有道理,对于古人的智慧非常钦佩。网

  • 王献之临终忏悔:为娶公主抛弃青梅竹马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这是古人对青梅竹马的描写,当然也是现代人们憧憬的一种爱情模式。儿时的感情应该是最纯真的,里面多了些爱情,少了些物欲。对现如今物欲横流的社会来说,这种爱情算是一个奢侈品。也不能单说现在,在古时人们也很容易因为名利而抛弃自己的青梅竹马,王献之就是一个代表。王子敬病笃,道家

  • 唐宫秘史:唐太宗为何被称为“大家”?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前段时间热播的古装剧《武媚娘传奇》,其中张丰毅饰演的李世民被太监称为“大家”,在唐代那会,称“大家”到底靠不靠谱呢?难道又是一雷点?我们来看下唐代称呼“大家”究竟有几个意思。古代近臣或后妃可称皇帝为“大家”古代帝王的称谓,除了称王、称皇帝、称谥号、称庙号、称年号以外,还有一些别称。比如说,皇帝

  • 死亡骑士:曹操手中最恐怖的一支神秘部队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曹操没有自封为帝,但是他被后人称为一代枭雄。在东汉末年三国鼎立的局面中,曹操凭借自己的军事才能和手中的部队,打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下。提到军队就不得不说曹操手中的一支神秘部队,堪称死亡骑士,正是这支部队的存在,帮助曹操建立了天下。有一本叫《龙狼传》的漫画,里面有个情节是曹操一个骑兵部队的一个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