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棣为何会让太监出身的郑和成为明朝正史?

朱棣为何会让太监出身的郑和成为明朝正史?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413 更新时间:2024/1/25 12:31:41

大家好,说起郑和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郑和下西洋是我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世界航海史上一次史无前例的壮举。从开创性来看,郑和率领的船队早在十五世纪之初便开拓了从中国到非洲东部的航线,甚至数十年后的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也是多亏了这一航线才从非洲到达印度,完成了从欧洲绕好望角到达印度的重要成就。

如今,在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等郑和曾经到访的国家都能够看到以其别称“三宝”、“三保”为名设置的寺庙或塑像,这体现了当地人对他的尊敬和纪念。不过,我们也都知道郑和原本是宫中的一个太监,因此也常被称为“三宝太监”。作为一个太监,郑和是凭借着什么才得以被任命为代表明朝官方出使各国的“正使”的呢?

关于郑和的生平,其实历来争议颇多,一种说法认为其生于明洪武四年(1371),是云南昆阳州,也就是今云南昆明晋宁区人。据清末发现的《故马公墓志铭》及一些相关文献记载,郑和的祖先是元朝初年曾担任云南行省首任平章政事的著名“回回”政治家赛典赤·赡思丁。所谓回回,就是我国古代对穆斯林及穆斯林地区、国家的一种泛称。

和先祖一样,郑和也从小便信奉着伊斯兰教,而值得一提的是,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有着“哈只”的称谓——这意味着他们都曾经前往伊斯兰教圣地麦加朝觐过。明洪武十四年(1381),朱元璋派兵剿灭云南的元朝残余势力,而郑和便于战乱之中被明军俘虏。后来,郑和被带回南京,并入宫成了太监。只不过仅仅一年之后,他又被带到北京,并进入了燕王府。

十余年后,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而郑和也参加了这次战役,并且立下战功。一种说法认为,郑和正是因为在“郑村坝之战”中立功,才被赐姓为郑。总之,郑和能够在靖难之役中立功,至少体现了两个重要信息:其一,郑和有资格随军出征,说明他在燕王府地位不一般,绝非普普通通的小太监;其二,他本人应当有一定的军事才能,否则很难立下足以被《明史》记载的战功。

值得注意的是,郑和于永乐元年(1403)自己出资刊印了《佛说摩利支天经》,并邀请僧人出身的姚广孝为其撰写题记。在题记当中,姚广孝称郑和是“菩萨戒弟子郑和法名福善”,这里又透露出两个信息:其一,郑和此时已经皈依了佛教;其二,郑和能够请动朱棣帐下地位非凡的姚广孝为自己写题记,再度说明了其身份非同一般。

永乐三年(1405),郑和领受朱棣之命,作为正使率领船队从苏州出发,先是来到福建,随后便正式程,开始了下西洋的宏大旅程。之所以是郑和带队而非其他人选,其实从上文就可以得出大体的原因:首先,郑和自小接触伊斯兰教思想,祖上世代皆为穆斯林,而他自己后来又学习了佛教思想,这一丰富的宗教背景为其下西洋时与不同信仰的国家打交道提供了便利。

其次,郑和在靖难之役中展现出了优秀的军事才能和统率能力,下西洋时难免会遇到危险,由作战经验丰富的他来带队能够尽量减少可能面临的风险。据《太宗文皇帝实录》记载,郑和下西洋期间曾生擒海盗陈祖义,剿灭其部下五千余人、也曾趁锡兰山国国王亚烈苦奈儿派兵五万攻打自己时出其不意突袭王城将其直接擒获。这些战例都印证了让郑和担任正使的正确性。

另外,从上文的介绍可以看出,在燕王府侍奉多年的郑和深受朱棣的信任,这也是很重要的一点。毕竟,要是船队的领袖效仿当年出海寻找长生不老药却一去不回的徐福,带着装满金银财宝的庞大船队远渡海外建立国家,那明朝方面只能是蒙受巨大的损失却无计可施。

最后,袁忠彻曾在《古今识鉴》中描写郑和道:“身长九尺,腰大十围,四岳峻而鼻小,法反此者极贵,眉目分明,耳白过面,齿如编贝,行如虎步,声音洪亮。”由此可见,郑和身高体壮、五官分明、仪态俊伟,再加上和人们印象中太监不同的洪亮嗓门,可以说是很符合当时审美的。如此外表,也算配得上大明王朝的对外形象了。

综上所述,太监出身的郑和之所以能够被选为正使,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他并非是人们普遍印象当中那种没有什么能力,只知道勾心斗角、媚上欺下的太监,而是一位德才兼备、仪表堂堂、深受信任,完美符合“正使”需求的优秀人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黄忠真的配不上五虎上将的名号吗?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黄忠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东汉末期,政局十分的不稳定。随着汉献帝的禅位,汉朝正式走向了灭亡。不久之后,群雄割据,硝烟四起,政局动荡,无数的英雄谋士崛起,三国时代随之开启。其中蜀国的五虎将在那个时代名声显赫,但是却有人认

  • 刘备接手管理徐州后,袁术为何要攻打他?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刘备接手管理徐州后,袁术为何要攻打他?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兴平二年,徐州牧陶谦病重,当时陶谦希望刘备能接手管理徐州,并让徐州别驾糜竺辅佐刘备。在此之后,糜竺当即率领徐州百姓迎接刘备做太守,当时刘备不敢接手,直到陈登、孔融再三劝导,刘备才领了徐州。但在不久之后,袁术就

  • 忽必烈立孙子为帝,他的儿子们没有造反吗?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提到忽必烈立自己的孙子孛儿只斤·铁穆耳为帝,这种说法也不尽然。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因为,就在元朝的至元十年,也就是公元1273年的2月,忽必烈已经明确地把自己的次子,孛儿只斤.真金立为皇太子,当时被立为皇太子的孛儿只斤.真金且身兼中书令,正所谓是一人之下,万人

  • 唐高宗将妹妹以皇后礼下葬,是何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唐太宗李世民共有14个儿子和21个女儿,但他最爱的是嫡出的三子四女,换句话说,只要是长孙皇后生的,李世民一个一个都爱得不行。这七个子女中,最小的就是衡山郡公主。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衡山郡公主是李世民最小的女儿,长孙皇后去世时她才刚刚两岁。李世民不舍得将她交给其

  • 铁穆耳和忽必烈是什么关系 忽必烈为什么会传位给他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忽必烈和铁穆耳,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元成宗铁穆耳并不是忽必烈的儿子,而是他的孙子。历史上皇帝传位给皇孙的例子也有,比较出名的就是朱元璋传位给朱允炆,不过朱允炆并没能守住自己的皇位,最后被朱棣篡位成功。但铁穆耳继位后,并没有发生“靖难之役”这样的事情,虽然他在位时间只有

  • 忽必烈到底是怎么死的 这和忽必烈饮食习惯有关吗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对忽必烈病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忽必烈在元大都称帝后,开始享受起了生活。之前的生涯是在打仗行军的马匹上度过的,在正式称帝后,他的心思就开始有所转移了,不再像以前那样喜欢戎马征战了,也很少亲自参与军事行动了。从历代的元世祖忽必烈画像上面,我们就可以看出他的长相是

  • 姜维既然降蜀了,30多年怎么又誓死效忠于季汉?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蜀汉后期,有一个很怪诞的现象。一帮根正苗红的蜀国人拉着降将姜维:求求你,别打魏国了!降将姜维不听:别拦着我,老子就是死也要实现武侯遗志!然后···蜀国真的死了。皇帝刘禅和根正苗红的蜀国大臣们一起麻溜地投降了。降将姜维哭得比谁都厉害:怎么能投降!老子就是死也要恢复蜀国!然后···姜维真的死了。姜维不是

  • 夷陵兵败后,刘备为何呆在永安?他都在干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刘备的故事。章武元年(221年)七月,刘备挥兵攻打东吴孙权,气势强劲。孙权求和不成后,一面向曹魏称臣,一面任命陆逊为总指挥率军应战。陆逊与刘备相持七八个月后,最终于夷陵一带打败蜀汉军。夷陵之战的惨败,是蜀

  • 揭秘:历史上的姜子牙到底活了多少岁?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的姜子牙到底活了多少岁?传说不一,有的说活了113岁,有的说活了139岁,恐怕113岁比较符合实际的。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姜子牙,姓姜名尚,字子牙,后人称姜太公,西周的开国功臣,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年轻的时候,就有抱负,虽然贫苦,却不忘

  • 亲爸爸到底是什么意思 光绪为什么会叫慈禧为亲爸爸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光绪和慈禧,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光绪皇帝对慈禧有一个特殊的称呼,即叫慈禧“亲爸爸”。我们现代人听到这个称呼的时候,估计脑袋里面都会停顿一下,慈禧明明是一个女人,怎么会让光绪叫"亲爸爸“这种称呼呢?慈禧很多满族的人都说,这是满族特有的一种文化,清朝最后一位皇太后的亲侄女叶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