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道光遗诏风波:改变中国历史命运的一纸遗诏

道光遗诏风波:改变中国历史命运的一纸遗诏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920 更新时间:2024/1/23 2:49:22

就在这哀戚之中,道光迎来了他在位三十年的新年,也是他生命中的最后一年。他已经69岁了,在人均寿命35岁的清朝,这应该是高寿了。

皇太后灵柩的终点是易县的清西陵。正月初五,道光帝终于答应了大臣们的一再请求,决定放弃亲自将皇太后灵柩送到西陵的计划。此时的他卧在灯草褥子上,病得已经爬不起来了,只能有气无力地哀泣着。

正月十一,道光在上年江苏江宁(今南京市)等地遭受水灾情况的奏折后批示:暂停征收灾区赋税。这是他三十年治国,处理的最后一件政事。

道光帝本来就有小恙,至此已经演变成肺病,由于年事已高,抵抗力下降,迅速恶化,终于不治。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四,公历是1850年2月25日,道光王朝的大幕很落寞地落下了。

这天中午,道光帝逝世于圆明园的慎德堂,终年69岁。《清史稿》称“宣宗春秋已高,方有疾,居丧哀毁,三十年正月崩”。距太后的死仅一月有余,可以说他直接死于这场丧事。臣子们嚎哭着脱下了道光帝的一身重孝,为他换上皇帝的寿衣。

网络配图

在道光帝逝世的前六个小时,他宣布了大清王朝新一代君主的人选。

此时的道光帝已经不能说话,但由于回光返照,神志还算清醒,而且按照清朝的秘密立储方法,他早在五年前完成,此时需要的仅是揭晓谜底而已。

早晨六点钟的圆明园还笼罩在黑暗之中,但慎德堂中却是灯火辉煌,御前大臣、内务府大臣、军机大臣、近支亲贵、所有皇子当着生命垂危的道光帝的面,准备公鐍匣,领受立储谕旨。

太监捧来了鐍匣,这是一个长宽厚为32×16.7×8.7厘米的楠木匣子,无锁,上贴封条,封条上写着“道光二十六年立秋”八个字。总管内务府大臣文庆奉旨在众目睽睽之下撕开封条,打开鐍匣,发现里面有两道用朱笔写成的十分简练的密旨,其中一道密旨汉字旁注有满文。于是,他拿起这道密旨高声宣读:“皇六子奕訢”,现场鸦雀无声,文庆接着念道:“封为亲王,皇四子奕詝立为皇太子。”

随即宣布了第二道密旨:“皇四子奕詝著立为皇太子,尔王大臣等何待朕言,其同心赞辅,总以国计民生为重,无恤其他。”

奕詝磕头大哭,群臣也纷纷下跪表态拥护新君。生离死别之时,所有的恩怨都将烟消云散,所有的感情化作泪珠,尽情地挥洒着。慎德堂屋檐上的乌鸦被惊得拍翅而起,低回盘旋在庭院之中。

道光帝将封奕訢为亲王写入立储谕旨,可见他在选择储位上的为难,这令奕詝尴尬,令奕訢伤感,也给后世史家以无穷的猜想。道光帝之所以这样写,既是对奕訢歉疚之情的表示,更是对爱子的一种保护。

道光帝考虑立储之事是在鸦片战争结束后,经过几年考虑,道光二十六年(公历1846年),他下定主意,密定储位。他共有九子,按照清王朝的家法,凡是皇帝之子,不分嫡庶,均有入承大统的可能。说起来,道光帝选择的余地很大,但若加深究,其结果并非如此。

在道光帝考虑继承人选的时候,长子、次子、三子早已不在人世;第五子又过继给了兄弟;而七子奕譞、八子奕詥、九子奕譓尚在襁褓之中,品格、能力、体质诸多方面均无从考察。可供选择者只有四子奕詝和六子奕訢两人。

网络配图

如果让道光帝在这二子中择一而立,也是一个艰难的选择。二人均为庶出(奕詝出生时其母尚不是皇后),在年龄上仅差一岁,同在上书房读书,各有所长。奕訢的长处是天资聪颖,在兄弟中首屈一指,“就傅日授千言,少读即成诵”,同时他又常习武功,操练刀法,可以说是文武双全,为此道光帝特赐白虹刀,可见对他器重有加。

总之,奕訢是道光帝的宠儿,与奕詝比较起来,他更受父亲偏爱。可道光帝为什么最终没有选择奕訢作为继承人呢?

对此,史学界一般常提这段史料:道光二十六年三月,皇帝校阅南苑,“诸皇子皆从,恭亲王奕訢获禽最多,文宗未发一矢。问之,对曰:"时方春,鸟兽孳育,不忍伤生以干天和。"宣宗大悦,曰:"此真帝者之言!"立储遂密定”。

这段史料的意思是道光帝带着诸皇子打猎,奕訢收获最大,奕詝干脆没开弓。面对父皇的询问,奕詝认为春天是鸟兽孕育的季节,他不忍心杀生,否则会改变大自然的平衡与和谐。道光帝认为这才是真正的帝王所应说的话,因为帝王大权在握,生杀予夺,无人监督,具有一颗仁慈的心是十分必要的。于是,道光就决定选他做太子。人们认为此计出自奕詝的师傅杜受田。

感觉这段史料可信度很小,原因主要有下列三条:

1、满族尚武,以射猎多者为能,而且南苑行猎是奉旨行事。奕詝打不着猎物已属无能,不知惭愧,反而指责猎杀是“伤生以干天和”,是不是有指责父皇道光帝之嫌。况且,“伤生以干天和”这话很重,一位皇子岂敢随便说出。

2、清朝在皇子教育时,并非一位老师只教一个皇子,一般是一位老师教所有皇子,无论谁作皇帝,都是自己的学生,做老师的完全没有必要偏袒其中一位皇子,从而承担风险。

3、此事官书不载,档案不记,当事者不言,最早起自野史传闻与附会之言,由此也可判断,可信度极低。

道光帝之所以选择奕詝,原因可能有三:

1、与奕訢相比,奕詝没有大的弱点,而且更加老成持重;

2、在道光帝连丧三子之后,奕詝就是长子,在封建宗法社会中,长子的地位是很高的;

3、奕詝是孝全皇后所生,这位皇后备受道光帝宠爱,又因婆媳关系死得不明不白。孝全皇后死时,奕詝仅仅10岁,立奕詝为皇太子,或许道光有愧对皇后的考虑。

道光帝去世的次日,奕詝即皇帝位,以明年为咸丰元年。传统史家对咸丰帝的评价在其父祖之上,认为其资质在清代诸帝里可居中流偏上,缺憾是体质薄弱而又纵情声色,因此英年早逝,逝世时年仅31岁。

而奕訢却活到了光绪二十四年(公历1898年),终年67岁,成为大清王朝最后一位辞世的皇子。此时距道光帝逝世达48年,距咸丰帝逝世达37年。他在咸丰一朝备受冷遇,直到咸丰去世,他利用慈禧与肃顺的矛盾,与慈禧联手发动北京政变,终于以议政王的身份掌握国家政权,一度成为清王朝的“政府首脑”。

网络配图

其间奕訢重用湘淮军阀,引进西洋长技,使清王朝出现了回光返照的“同光中兴”。假如道光帝选定奕訢为皇太子,那么他将有可能在位五十年,仅次于康熙和乾隆,这样一来,历史上就没有北京政变、垂帘听政、帝后党争之类的变动及由此而给历史带来的影响,中国近代史必将改写!

一次“偶然”的抉择而影响到历史进程的“必然”,于此可见深矣!

几天后,咸丰帝颁布《道光遗诏》,这是以道光的名义,对道光30年治国的自我总结,对一生勤政爱民、崇尚节俭、平定西陲等功绩做了渲染,对鸦片战争的失败也作了辩解。

咸丰帝确定道光帝庙号“宣宗”,谥号为“效天符运立中体正至文圣武智勇仁慈俭勤孝敏成皇帝”。

道光帝葬于清西陵,陵名为慕陵。

慕陵的选址和建造,颇多波澜,与道光帝严守祖制、崇尚节俭的初衷大相径庭。

按照中国古代帝王营建陵寝的惯例,道光帝在即位以后就着手陵寝的选址工作。清代皇帝陵寝在关内有两处,即清西陵和清东陵。按乾隆帝制定的“父子分葬,选分东西”的祖制,道光帝应该随祖父乾隆帝埋葬在清东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武则天一生当中睡过多少男人?说出来吓你一跳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一代女皇武则天,作为古代女人最巅峰的存在,向来给大家留下不少谈资,武则天一生男宠无数,但你知道武则天一辈子一共睡过多少男人吗?今天小编就来数一数,保证吓你一跳。网络配图武则天从李唐手中接过接力棒,登上皇位,成为古往今来第一位也是最后一位女皇帝,女人当皇帝绝无仅有,所以武则天当皇帝之后,事事都要比男人

  • 揭秘:三国名将张飞的真正死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张飞一名蜀国的大武将,与关羽刘备更是结拜兄弟,张飞的死历史上说是被范疆、张达两人所害,但是很多人都不相信这两个人能害死张飞,所以就大胆揣测张飞的死另有阴谋,为何一代武将会变成如此下场,是自己的脾气所害,还是跟诸葛亮有关系吗?一起来探讨三国名将张飞的真正死因!网络配图张飞脾气暴燥。在阆中镇守,闻知关公

  • 元末亳州称帝的小明王韩林儿溺亡之谜揭秘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小明王韩林儿是元末农民起义的领袖,其父亲是明王韩山童,曾经通过白莲教的名义组织民众起义,并自称是宋徽宗的八世孙。小明王韩林儿的父亲韩山童和刘福通等人密谋在元朝强征民众修筑堤坝的时候发动起义,因为其部众用红巾包裹头部,所以该起义军被称为红巾军。在此次起义中韩山童不幸被俘,惨遭杀害,所以韩林儿只能和自己

  • 登基前与登基后,李煜的人生有什么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李煜,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李煜,原名从嘉,字重光,南唐最后一位国主,享誉千年的词坛圣手,世称李后主。李煜的两重身份,让人很自然的联想到后来的宋徽宗赵佶。才情绝代,无奈生在帝皇家,而更无奈的是,本无心政权,却被命运推上君王的宝座。君王应胸怀天下,杀伐

  • 假如曹丕和曹睿没有早死的话 司马懿还能不能篡权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曹丕和曹睿,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司马家族之所以能代魏建晋的关键原因就在于:司马懿在有生之年成功地篡夺了曹魏的军政大权,并且一代一代世袭给自己的后人,在司马家族三代人的共同努力,终于在公元265年,司马炎模仿45年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皇位的同样的手段取得了帝位。在这个过程最

  • 张辽夏侯惇等八员曹魏大将围殴张飞,他怎么脱身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东汉末年分三国,为了争夺天下,魏蜀吴三国也是你不让我我不让你,斗智斗勇,战乱不休。蜀国的五虎上将是当时最有名的武将,而张飞就是五虎上将之一,他武艺高强,和关羽一样他在战场上也是所向披靡,十分霸气。不过即使再多么强大的将领,终究会有寡不敌众之时。当初,张辽许褚夏侯惇等八员大将就曾围殴张飞,可是最后却为

  • 面对曹爽的不断打压,司马懿是如何将计就计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说司马懿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公元239年,曹魏第二代帝王、魏明帝曹睿驾崩,时年36岁。他的养子、年仅8岁的曹芳继承皇位。因为皇帝年幼,曹睿留下遗诏,让大将军曹真和太尉司马懿共同辅政。曹操身为名将曹真之子,在曹氏、夏侯氏宗亲中颇有地位。为了排挤司马懿,曹爽千方百计拉拢心腹,侵吞大权。因

  • 三国中被低估的武将:文聘的实力到底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东汉末年至西晋建立,期间不过五十余年,可是中原大地却涌现无数英雄豪杰。罗贯中先生所著《三国演义》,更是让后人领略关羽、赵云、诸葛亮、周瑜,等人的绝世风采。提起关羽大家肯定不会陌生,他与张飞,刘备“桃园三结义”,并且关羽可是蜀汉建立的头号功臣。可惜关羽驻守荆州时,大意中了吕蒙的毒计,最后败走麦城惨遭东

  • 谢道韫的出身是怎样的?一段错误的婚姻毁了她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谢道韫,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中国历史上载入青史的奇女子并不少,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燕瘦环肥,使用美貌和姿态留名千古;长孙皇后,以孝贤美名闻名天下;梁红玉,以忠贞节义让世人敬服。当然,还有靠滔滔才华闻名后世的,七岁辨琴,作《胡笳十八拍》传唱千年的蔡文

  • 正史上的张郃是什么形象?他的表现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正史上的张郃是什么形象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曹魏有一位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大将,他曾败给蜀汉“五虎上将”之中的赵云、马超、张飞,可是他越战越勇,在三国中后期是称霸,是无敌的存在。那么,他是谁呢?他就是曹魏“五子良将”之一的张郃。他是如何败给赵云、马超、张飞的?在正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