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恨这小国一辈子的朱元璋 却放话谁都不准带兵攻打

恨这小国一辈子的朱元璋 却放话谁都不准带兵攻打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2048 更新时间:2024/1/25 15:58:07

导读:堂堂中华之主,却受到夷狄小国如此奚落。

网络配图

明初,来朝的国家有日本、占城、真腊、暹罗、琉球和西洋诸国,但朱元璋最反感日本。

朱元璋的书房里挂着把日本扇子,是明军从一次剿灭倭寇战斗中缴获献上的。他以此为题写过一首《倭扇行》,里面有这样的句子:“国无道民为贼,扰害生灵神鬼怨,观天坐井亦知,断发斑衣以为便。君臣跣足语蛙鸣,肆志跳梁于天宪。”诗中斥责日本国王无道,民众都是盗贼,还鄙夷地称日本君臣平时光着脚,说话像青蛙叫。

当时倭寇骚扰越来越严重,朱元璋遣使臣赵秩出使日本,递交国书给怀良亲王。大意是说:“最近几个被倭寇抓走的俘虏逃回本国,我这才知道早些时候的倭寇来犯,不是贵国王的本意,而是盗贼所为。所以我已经让海军方面暂停造战船了。果然能够革心顺命,共享太平,不是件美事吗?”

网络配图

此后,朱元璋从在华的日本僧人口中,了解到与之打交道的怀良亲王并非日本国王,大失所望:敢情一直在对牛弹琴啊。这期间,日本的大名也出动了几次贸易船,每次都因为没有正式的国书而被朱元璋赶走。

堂堂中华之主,却受到夷狄小国如此奚落。“帝得表愠甚,终鉴蒙古之辙,不加兵也。”

汉朝镇守西域的大将敢喊出“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豪言。而作为开国雄主,连一代天骄的蒙古人都被他赶到了漠北,日本如此无礼,朱元璋为什么不征讨?

网络配图

非不能也,是不为也。从政治上考虑,天下初定,朱元璋深知休养生息的重要,不愿再起干戈,在祖训里他不厌其烦地告诫后代不要“穷兵黩武”。从战略上考虑,北方的蒙古残才是心腹之患,日本虽然不臣,但远在大洋深处,劳师远征,胜败难料,他不愿意冒这个风险。

怒日本,但持重不敢出兵,这恐怕是朱元璋一生最大的遗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赵匡胤巧妙应对南唐使者 绵里藏针又不伤和气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五代后期,宋和南唐的关系十分复杂,一方面宋朝想要灭掉南唐,统一天下,但碍着北方还有北汉、契丹,有强大的牵制作用,因此不能贸然用兵,暂时用安抚的政策,两国往来不绝,在外交上暗中较量;另一方面,南唐不得不加强战备,尤其是水师的操练,同时又讨好宋朝,年年供奉。网络配图两方的关系十分复杂和微妙,很考验人的智

  • 崇祯为何在自缢之前一定要杀光自己的妻女?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崇祯皇帝无论如何都想不到自己会成为大明王朝的亡国之君。嘉靖、万历两位皇帝,数十年不上朝,而他在即位之初便革新吏治。怎奈国家积弊已久,1644年,在内忧外患中,大明王朝大厦将倾。崇祯虽然有中兴之心,却无中兴之力,最终只能身殉社稷。网络配图在自缢煤山前,崇祯先是命人将自己的三个儿子送出皇城,接着下了他人

  • 诸葛亮不愿称帝背后的六大顾忌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关于大权在握的诸葛亮为什么不称帝的争辩,当今网络上很多人拍砖诸葛亮、也有很多的人拿事实上他最终的却并未称帝来争辩,我们现在就来看看诸葛亮不称帝的真相吧……一、文人是造不了反的:中国自春秋战国以来,一般的开国皇帝或者起义军的领袖,大多是军人武夫,或者甚至是流氓无赖,读书人造反的很少,而成功的几乎没有…

  • 朱元璋真容:脸上真的有72颗大麻子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在红光中降生的朱元璋是个怎样的长相?也许有人会说,历史上不是流传着朱元璋的两种画像吗?但那是他当上皇帝后的模样,是他40岁后的长相,方才说到婴儿呱呱落地,哪能比划得清?网络配图朱元璋降生那年是龙年,这孩子属龙,后来成了统治华夏的真龙天子,说他有副“龙”相,是经得起历史考验的,至少经得起民间传说的考验

  • 朱元璋怕宦官专政,为何明朝却成为太监帝国?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明朝太监权力为什么这么大,历朝宦官专政有哪些,宦官专权最严重的朝代

    宦官问题,历来是中国几千年封建政权的毒瘤。历朝历代,能将这个问题处理得好的并不多见。柏杨说中国经历了三次最黑暗的宦官时代:第一次是在东汉后期的2世纪;第二次是在唐朝后期的9世纪;第三次从公元1435年王振当权一直到明王朝覆灭为止。明代的宦官虽然不如东汉末年和晚唐时期的宦官气焰凶、势力大,也不像汉唐的

  • 朱元璋竟如此残酷!陪葬妃子们被灌入水银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古代帝王陵墓制度里,最残忍的就是殉葬。考古专家们在山东益都苏埠屯一个普通小王的墓里,就发现了39具殉葬人骨架或者头骨。后代的帝王们认识到了这个殉葬制度的不人道,于是用俑来替代…… 但1398年,历史倒写,朱元璋死后,那些还没来得及生育的不幸妃嫔,就被告知要陪皇帝殉葬。600多年后,终究有几妃子殉

  • 赵高是如何变成秦始皇的宠臣成秦朝把关人?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赵高是秦二世暴政的母后推手,提起中国历史上的奸臣,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赵高和秦桧。在遇到秦始皇之前,赵高的身份低贱,过着贫穷苦难的生活,和当时的许多的百姓们一样。但是遇到秦始皇之后,赵高的人生轨迹就发生了变化。他一步步从最底层爬到了权力的巅峰,成为动摇整个大秦王朝的风云人物。赵高的上位史到底是怎么样的

  • 揭秘宋朝历史上真实的宋江起义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宋江起义,大多数人会联想到古典小说名著《水浒传》中水泊梁山起义的桥段,然而历史上真实的宋江起义究竟是不是这样的呢?当然不是。图片来源于网络无可否认,施耐庵笔下一百零八条好汉聚义梁山泊的故事,乃是虚构而成,历史上真实的宋江起义,发生在距今八百多年前的宋徽宗宣和元年,具体来说,是一些遭受官府重利盘剥

  • 诸葛亮在荆州提升官职的三大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刘备三顾茅庐,把诸葛亮请到自己帐下,从此两人“情好日密”,大概是两人过从甚密,这引起了刘备两个老兄弟关羽和张飞的不高兴,刘备解释说:“我有了孔明,好像是鱼儿有了水,你们以后都不要再说了。”关羽、张飞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由于受《三国演义》的影响,一般人都认为,从此以后,刘备不但对诸葛亮言听计从,也给了

  • 最弱智的宋朝皇帝能力却强 一夜宠幸30个嫔妃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说一代帝王坐拥后宫佳丽三千,这三千佳丽其实不过是个虚数,只是为了表明帝王的嫔妃之多而已;但是,其中的一位皇帝一夜召幸三十个嫔妃,这可是一件实实在在的事情。一夜召幸三十妃,这个纪录可令历史上所有的荒淫帝王为之汗颜!这个创纪录的皇帝是谁呢?他究竟有多么强的性欲,又是怎样连续召幸这些嫔妃而创下惊艳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