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真实的古代皇帝什么时候会“大赦天下”?

真实的古代皇帝什么时候会“大赦天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085 更新时间:2024/2/19 2:39:49

什么是大赦天下?大赦天下做为一种政治手段在中国古代就已经有了。中国古代封建帝掌握子民的生杀予夺大权,常以施恩为名赦免犯人。如在皇帝登基、皇帝驾崩、更换年号、皇帝生儿子、立皇后、立太子、皇帝打了大胜仗等情况下,常颁布赦令。天下大乱或者自然灾害,也会大赦,因为自然灾害的时候,民不聊生,犯罪现象就会增多,所以皇帝就大赦天下。也有一些情况正好倒过来,大丰收,经济形势很好,然后皇帝一高兴,也宣布大赦,来缓解社会矛盾。

图片来源于网络

根据史料记载,秦代以前并没有发生过皇帝大赦天下的事情。大赦这个风气是从汉朝开始的,到了唐朝和宋朝更不得了,天下大赦的频率相当之高,大概平均18个月,皇帝就要来一次大赦天下。所以,唐朝的徒刑,规定最高只有3年,也有道理,平均18个月就会有一次大赦,判罪犯坐三年牢,实际上没有意义的。由于唐宋时代都是一年半左右就大赦一次,所以唐宋囚犯坐牢很少有能坐满两年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样我们就明白了《水浒传》里的那些梁山好汉,为什么一有了人命案以后,往往是选择出去避风头,然后老老实实地等天下大赦,实在不行,他们也会选择去吃官司,反正也坐不了几年牢。宋江杀了阎婆惜,后来要被刺配江州,父亲宋太公对他说,你现在到江州去,不要去做强盗,一年半载等到皇恩大赦下来,依旧回来父子团聚。宋太公对儿子宋江说的“等到皇恩大赦下来”的“一年半载”,正好是唐宋大赦天下的平均时间:18个月一次。

到了元代,大赦的频率就有所下降,大概就是平均二三年来一次,还是比较频繁的。到了明朝就大幅度降下来了,大约是平均5年多才来一次大赦,然后到了清朝,大赦就越来越少,平均14年多才会大赦一次。而且清朝一般采取的大赦是打了折扣的,不是把罪犯的罪行全部赦免,而是给予普遍的减刑。

图片来源于网络

18世纪法国蒙时代的著名思想家、法学家孟德斯鸠在他的名著《论法的精神》里曾谈到中国古代的皇帝大赦,对之批判了一通。他说,中国皇帝不讲道理的,没有逻辑性,因为皇帝也是最高法官,你判了他刑,你怎么又去赦免他,他觉得这个不正常,因为在欧洲判刑是法官判的,然后国王作为最后的公正主持者,来赦免罪犯。

近代各国也有大赦,但与中国古代的大赦已大为不同,不是出于恩典,而是国家的刑事政策。大赦的适用范围最广,凡在某一时期内犯一定之罪的,都可适用,而不以特定的人为限。大赦的赦免效力也最大,它不仅免除刑的执行,而且使罪、刑从根本上消灭,凡受大赦赦免的,不存在前科。由于大赦是国家的一项重大行动,通常是由国家元首或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以命令方式宣告,而不由司法机关决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包青天的黑历史 如果不是这位陪嫁女他将绝后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包青天黄金梦慕容婉儿,新包青天慕容婉儿,包青天之真假女婿

    话说包拯为官清廉、刚正不阿的形象,让《宋史》、民间小说、甚至族谱上对他的家事记载得语焉不详,似乎要掩饰什么。网络配图按照包氏族谱记载,包拯唯一的妻子李氏,在他30岁的时候就去世了。包公的长子包繶过早夭折,唯一延续香火的次子包绶(小时候叫包綖)却是包拯年近花甲的时候出生的。这里面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呢?

  • 一个太监竟能成首富?最后却被皇帝千刀万剐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太监还有可能长出来吗,古代为什么要把人变成太监,如何成为太监

    太监是古代中国特有的一种职业,都说职业无分贵贱好坏,但太监这个职业还真的说不准。说他好的话他又将承受正常人难以接受的胜利疼痛,说他不好的话他又能用自己的职务之便谋来不错的收入。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太监不少,例如七下西洋的郑和、“九千九百岁”魏忠贤以及大太监李莲英等,好坏尚且不论,能在这个位置上混出名声至

  • 政治外交家铁血宰相俾斯麦为什么可以称霸欧洲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俾斯麦历史评价,如何评价俾斯麦,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怎么读

    俾斯麦是德意志帝国的首任宰相,也就是大家所称的铁血宰相俾斯麦,“铁”指锋利的武器,“血”指的是残忍的战争,他是德国的“建筑师和领航员”,是欧洲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外交家,他卓越的贡献是结束了黎塞留所打造的德意志分裂情况。图片来源于网络铁血宰相俾斯麦是在19世纪的德国政治家,担任普鲁士王国得到首相期间,

  • 曾国藩后代个个成就不凡 全凭他的四句遗言!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曾国藩家族后人,曾国藩的后人到底有多牛,曾国藩留给后人的四句话

    清朝末年,天下大乱,天平天国起义,清政府启用了大臣曾国藩,这位汉人官员带领着湘军力挽狂澜,而他自己也因为能够始终效忠国家和运筹帷幄的军事才能,被清政府所看重,甚至死后得到了文正的谥号,这是极高的评价。这个带有范仲淹人格魅力的谥号是很多文臣的梦想,然而,最终得到的也不过是寥寥几人而已。但曾国藩却能够得

  • 东汉丁原一生光明磊落最后死于谁的阴谋计中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导致东汉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光明磊落的反义词是什么,光明磊落的人好吗

    丁原是东汉末年时期的人物,曾经担任过执金吾、并州刺史等职位,在汉灵帝离开人世之后,他接受了何进的邀请,决定到洛阳地区诛杀十常侍,然而他还没有到的时候何进就已经被人杀死,他最后也被吕布杀死。关于这个人物的信息在丁原简介中有着详细的记载,那么丁原简介中是如何介绍这个人物的呢?图片来源于网络丁原简介中介绍

  • 朱元璋曾诫百官:官员请客最多只能"四菜一汤"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朱元璋严惩贪吏,明朝官员俸禄为什么低,朱元璋杀官员多吗

    朱元璋绝对是个铁腕皇帝,与历史上众多心狠手辣的皇帝相比,他都有过之而无不及。不过,倘要说他就靠这个“狠”字来经营他的大明江山那就错了,因为他柔的一手同样也很了不起。四菜一汤 设宴劝诫由于长年的战乱和灾荒,明王朝建立时,百姓生活到了困苦不堪的地步。而一大帮追随他出生入死南征北战的功臣们,自然会尽情享乐

  • 太阳汗妃是如何从俘虏最终成为成吉思汗皇后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成吉思汗是啥意思,成吉思汗西夏王妃,成吉思汗忽兰妃扮演

    不管是蒙古历史还是中原历史,对乃蛮部太阳汗的记载都是昏庸无道、刚愎自用,不过对他最统一的评价还是乃蛮汗国亡国君王。不管是对宋元时期感兴趣的历史学家还是普通的兴趣爱好者,在提起乃蛮部太阳汗时,都会有两种心理。图片来源于网络具体来说,一方面对他作为乃蛮部族长没有将乃蛮部发展起来反而使乃蛮族被灭族感到愤慨

  • 朱元璋重视工作效率:大臣报告时废话多遭暴打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朱元璋巩固统治的措施,朱元璋与大臣的关系,为什么朱元璋惩贪没有成功

    朱元璋大力整顿官吏作风,在改善文风、提高效率上动了不少脑筋。就在狠揍茹太素之后,他命令制定了行政文书规范,“颁示中外,使言者陈得失,无繁文”。他自己也身体力行,现存朱元璋的许多重要指示,干脆就是口语,乡下老太太都能听得懂记得住,这在历代皇帝中极少见。《明史》里有个很有意思的“段子”,今天读来还让人会

  • 朱元璋发明的取名规范:明朝皇室后裔沿用至今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现在朱元璋的后代在哪里有多少人,明末朱元璋后代排行,朱元璋现在有多少后代

    许多人知道朱元璋[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1328年—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濠州钟离人(今安徽凤阳),明朝开国皇帝。 ]是开创明朝的人,但可能不知道朱元璋发明了一个命名规则,使用了七百多年,到现在还在用。在说这个命名规则之前,我们先来看朱元璋的名字。网络配图朱元璋一开始

  • 为了报复孝庄 顺治临死留下遗诏让兄弟即位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顺治为什么恨孝庄,康熙遗诏全文,朱祁镇是个怎样的皇帝

    关于顺治皇帝临终传位问题,直到现在还被人们质疑,从记载中可以看出,康熙帝玄烨在顺治生前并不受宠。而最让人信服的无非就是玄烨曾经出过天花,而得以继承皇位。然而分析顺治和孝庄太后的母子关系却不难发现,这对母子在感情上不甚和睦,顺治处处受到母后孝庄的牵制,作为20多岁的皇帝,天生叛逆也情有可原。关于顺治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