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广的一生兢兢业业,为什么他会难以封侯?

李广的一生兢兢业业,为什么他会难以封侯?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481 更新时间:2024/1/20 13:59:16

说到李广,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李广难封”是王勃诗中的句子,意思就是西汉时赫赫有名的飞将军李广难以封侯。李广平时爱兵如子,行军打仗素来敢兵行险招,使得西汉的死对手匈奴闻风丧胆,为官时清正廉洁,家中并无多余财物,又是历经汉文帝、景帝、汉武帝的三朝元老,资格足够老,这样看来,这位名将一生不管是为将也好为官也好,都是兢兢业业,那这样一位大才之人为什么难以封侯呢?

难有功勋,故而侯难封

其实关于李广难以封侯的原因,纵观李广的戎马征战一生,会发现虽然李广武功高强,但是所立下的战功不够突出,俘虏的敌人也不够多。李广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身经百战了,其中参加的多次战役有时候都能够以个人的英勇杀出重围脱困,但是在与匈奴的作战中,却并没有取得关键性的胜利,这也是难以封侯最为主要的原因。

据《史记》记载:“后汉以马邑城诱单于……是时单于觉之,去,汉军皆无功。”

汉武帝在继位初期,对这位前朝名将很是赏识,便对他委以重任,可惜的是李广与这些机会失之交臂。公元前133年,李广被任命为骁骑将军参加马邑之役,此次战役匈奴识破了汉军的计谋,导致双方未能交战,战功自然难有。

公元前129年,李广在雁门关之外阻击匈奴,这次军队寡不敌众,别说战功了,就连李广都被匈奴擒下,好在李广凭借机智勇敢逃脱了。公元前123年,李广再次被调任为将军,在卫青的带领下征伐匈奴,让人惋惜的是此战又无军功。

公元前120年,李广与张骞出击匈奴,孤军深入导致被包围,李广带领众人竭力死战,但是兵力悬殊差距过大,以致于几乎全军覆没,更别提立下战功了。西汉是一个执法比较严格的朝代,只有俘虏的敌人达到了相应的数量或者是为朝廷立下了突出的功绩,才能被封侯,司马迁《史记》中的一句“而广军无功”道出了李广难被封侯的主要原因。

性格局限,治军松散

李广本身的性格可以说是睚眦必报了,在被贬为庶民的那段时间里,有次欲骑马夜间外出,被当时的霸陵尉阻止了,也因为这事这个霸陵尉被李广记恨上了,后来李广恢复官职以后,到了军中迫不及待的就把这个霸陵尉杀了,虽然这件事虽然被汉武帝原谅了,但是作为一个统帅大军的将军来说,这种性格的局限性以及容人肚量肯定会让汉武帝不满,让自身的形象打了折扣。

李广虽是名将,但是在治军上却是较为松散。李广喜欢的是冲锋陷阵,勇猛异常,以少战多的本领让匈奴闻风丧胆,但是用兵之道兵法计谋才是统帅大军的关键,为此李广也常常遭受失败。虽然因为治军宽松,获得了士兵的爱戴,士兵对李广的认可都要超了汉武帝了,这终究不是一个大将的治军之道,汉武帝想要的是一个听从他命令的军队,而不是想要一个李广的私军,这也是阻碍了李广难封侯的主要原因。

生不逢时,时运不济

不得不说,时运也很重要,汉文帝曾经对李广说过:“惜乎,子不遇时!”这句话也是真被一语中戳。汉文帝欣赏李广,亲自为他感叹生不逢时,李广的壮年都在文景之治的和平休养生息下度过,少有征战,自然难以立功。后来到了汉武帝时,卫青、霍去病这些青年将领又纷纷崛起,在对匈奴的作战上皆取得了关键性的胜利,而已经过了壮年的李广地位自然也就迅速下降,丧失了立功封侯的机会。

总的来说,名将李广是一个优点、缺点都非常突出的人,为先锋自然所向无敌,为将难以统帅大军,又遇到了一个不善于利用他优势的君王,难以封侯也就不足为奇了,只能为后人留下了时运不济,命途多舛的感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吕布死后赤兔马还生龙活虎,关羽死后它的下场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关羽赤兔马的文章,欢迎阅读哦~赤兔马是董卓从西凉带来的千里马,号称天下第一。它后来跟随吕布,成就了吕布天下第一的威名。吕布白门楼殒命后,赤兔马跟随了新的主人关羽。公元220年,关羽被东吴擒杀后,赤兔马被孙权赏赐给马忠,却绝食而亡。说明这匹马是有灵性的,它不愿苟活

  • 杨坚一生都在深爱独孤皇后 杨坚晚年为何另找新欢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对杨坚和独孤皇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今生与汝相得,誓无异生之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这一生我愿意和你相亲相爱,发誓只和你一个人生孩子。谁能相信,这样浪漫唯美、誓言坚定的话竟出自开创了“开皇之治”的隋文帝杨坚之口。公元581年,北周静帝禅位于外公杨坚,隋朝建立。杨

  • 吕雉去世后,权倾一时的吕氏家族怎么衰落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前180年,执掌大汉帝国八之久的吕后去世了,吕后的去世标志着大汉的江山,将重归刘氏家族。对于这种结果,吕后是不放心的。她深知如果吕氏家族失去权力,将有可能遭遇灭顶之灾。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为了保全吕氏家族的血脉,吕后在临死前封吕产做相国,让其掌握南军。封吕禄为上将军,

  • 杨士奇被后世尊称为“西杨”,他为何能任内阁首辅二十一年?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孔子被尊称为什么圣,杜甫被世人尊称什么,孟子被后世尊称为

    杨士奇,原名杨寓,字士奇,号东里,吉安府泰和县(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杨士奇自少失父,游学四方,至朱允炆时才受召修撰《明太祖实录》,授翰林院编修。明成祖继位,迁太子侍讲,辅助明仁宗,迁礼部侍郎、少师、华盖殿大学士,担任兵部尚书。他依次经历五朝,任内阁辅臣四十余年,任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等同舟

  • 立下赫赫战功的西汉名将李广怎么会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李广(?-前119年),陇西成纪人,西汉时期的名将,先祖为秦朝名将李信。汉文帝十四年(前166年)从军击匈奴因功为中郎。汉景帝时,李广先后任北部边域七郡太守。汉武帝刘彻在位时,李广任右北平郡(治平刚县,今内蒙古宁城西南)太守。匈奴畏服,称之为飞将军,数年不敢来犯。对于李广来说,不仅在镇守西汉边境,抵

  • 杨玉环作为李隆基的儿媳 作为丈夫的李瑁为何会忍痛割爱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李隆基和李瑁,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寿王李瑁虽是李隆基和武惠妃所生,但因武惠妃之前所生儿女皆早早夭折,其实李瑁是寄养在宁王李成器家中长大的。但这却不能抹杀,寿王李瑁是武惠妃长久把持后宫的重器。不然武惠妃也不会害死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从而想方设法迫使李隆基立自己的儿

  • 杨溥被世人称之为“南杨”,他又是如何得到明仁宗的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杨溥,字弘济,号澹庵。明代初期政治家、作家,内阁首辅,与杨士奇、杨荣合称“三杨”,因居地所处,世人称之为“南杨”。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杨溥出世在湖广石首。他与杨荣同是建文二年(1400年)举人,授翰林编修。永乐初期,杨溥任太子洗马,变成皇太子朱高炽的东宫僚属。太子

  • 马超看不起同样名声显赫的张飞,背后真相是?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演义里有一段,说张飞骂阵:关下马超单搦张飞出马,关上张飞恨不得平吞马超,三五番皆被玄德当住。看看午后,玄德望见马超阵上人马皆倦,遂选五百骑,跟着张飞,冲下关来。马超见张飞军到,把枪望后一招,约退军有一箭之地。张飞军马一齐紥住;关上军马,陆续下来。张飞挺枪出马,大呼:“认得燕人张翼德么!”马超曰:

  • 杨贵妃到底是怎么死的 杨贵妃真的是死于上吊吗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对杨贵妃之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756年,一场盛况空前的“安禄山之乱”使得大唐帝国由盛转衰。反贼攻进长安时,李隆基当晚逃跑。第二天,逃跑军队抵达陕西省地区的马嵬坡。随从官兵突发暴动,当朝丞相杨国忠刹那间丧生于乱军当中。接着,她们把导火索对准杨国忠的堂妹杨贵

  • 作为曹操的贴身保镖,许褚为何会下落不明?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许褚裸衣斗马超,发生在建安十六年(211),曹操建安二十五年(220)去世,已有九年,这还在其次,关键是曹操时代,天下未定,四出征战,许褚以武力见长,在称为武帝的曹操时期,露脸机会多十分正常。而接班上台的曹丕称为文帝,那时天下已经承平日久,在不太崇尚武力的领导眼里,当然用处就小的多了。接下来我爱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