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子婴有何秘密?真相是什么

历史上子婴有何秘密?真相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873 更新时间:2024/1/16 23:03:55

子婴是一个仅在位46天的皇帝,身世不详,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秦二世胡亥篡夺帝位之后,赵高再次怂恿他诛杀宗亲公子和朝中功臣,胡亥于是将秦始皇的儿子们共计十二人全部“僇死”(枭首碎尸)弃市于咸阳,连同女儿共十人“矺(音同折)死”(肢解分尸)于陕西杜县,统统都是惨绝人寰的死法。

而后人又讲到公子婴(或公子子婴)也是秦始皇的儿子,那就是出现争议了,此前胡亥矫诏逼死扶苏,后又将始皇帝子女共计二十二人全部铲除,那子婴又如何成为他的兄弟呢?

或者有人会讲,在胡亥兄弟中,恐怕也有未罪及之人,也有漏网未杀之鱼吧?那我们再来看《史记》第十二篇始皇帝本纪的记载,胡亥篡位之后,私下与赵高说,大臣不服,大将尚强,那诸公子兄弟必与我争位,我该怎么办?赵高教他的方法只有一条,“乃行诛大臣及诸公子,以罪过连逮少近官诸郎,无得立者,公子将闾昆弟三人囚于内宫,议其罪独后。”

也就是立马诛杀大臣和诸公子,特别将居所靠近宫城,按嫡庶长幼之序最具继位资格,又没有被立为始皇帝储君的诸公子一举全部逮捕,公子将闾是一母同胞三兄弟被囚在内宫,是所有兄弟中唯独被最后议罪处死的(恐怕将闾三兄弟平日与胡亥关系最铁,可惜无情最是帝王家啊)。以上便说明,胡亥兄弟们是无一幸免的,而且后面将闾被迫令自杀的时候,一直呼喊自己无罪,也列举了自己所有可以脱罪的理由,结果还是被逼自杀了,于是整个宗室都震恐不已。

值得一提的是,有人也曾提到秦国的宗室势力为什么没有集体出来反对胡亥呢?千万别被某些影视剧误导,秦国在经历商鞅变法和楚外戚势力专政多年,这两次冲击之后,宗室对王权、政局的影响已经很微弱了,不存在一个强大到可以威胁王权的宗族势力。

再看《史记》中所记的一个人,“公子高欲奔,恐收族,乃上书请从死,原葬骊山之足,唯上幸哀怜之。胡亥大说,赵高曰,人臣当忧死而不暇,何变之得谋!胡亥可其书,赐钱十万以葬。”意思就是公子嬴高想逃跑,但又怕他这一支全族被杀,就上书请做始皇帝的殉葬人员,甘愿埋在骊山脚下,只求胡亥放过他的家人,胡亥大为喜悦,赵高就说,做臣子的担心怎么好死都来不及,还会去考虑怎么谋反吗?胡亥就准了嬴高的请求,还特地赐钱十万贯给他殉葬之用。

也就是说公子高以殉葬抵消了他家人同死或放逐的劫难,那公子高若有子嗣会不会有存活的可能呢?答案是肯定的,而且宗族地位和政治待遇一概都不会有所改变,甚至被胡亥认作亲信大加封赏。因为胡亥听从赵高所做的一切,都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严法而刻刑,令有罪者相坐诛,至收族,贫者富之,贱者贵之,害除而奸谋塞,更置陛下之所亲信者近之,则群臣莫不被润泽,蒙厚德,此则阴德归于陛下也。”

也就是用严刑峻法诛杀和连坐那些怀有不臣之心的人,甚至直接杀掉他们全家,然后让贫穷听话的人富有起来,卑贱顺从的人尊贵起来,所有的威胁扫除之后,再把亲信放在重要的岗位上,整个朝堂就没有不感恩没有不戴德的臣子了,所有的益处都会渐渐地归于二世皇帝。这就是赵高教胡亥如此残忍的全部目的,那公子高自愿就死,家人得赦,子嗣尚存的话,应该会被胡亥列于朝堂,当作表率,以示群臣,那子婴的存在,从所有记载中相关联,他很有可能就是公子高的儿子,也就是胡亥的侄子。

可有一个问题又来了,同样在《史记》当中,有这样的记载,胡亥初即位,听赵高之言要杀蒙恬蒙毅两大功臣,子婴直接就到胡亥面前进谏,他说昔日赵王赵迁杀李牧,燕太子姬丹阴用刺客荆轲来刺先帝而背叛秦国,齐王田建杀世代忠臣而重用奸臣后胜,最后亡国饿死,都是不好好对待有功大臣,而最终遭受大祸的呀。

胡亥对子婴的劝告,没有听从,但也没有对他表示出任何不满和责罚,这就奇怪了,如果说子婴是公子高之子,按理他没有这么大的谱,敢以侄子的身份直接说叔叔的不是,还能丝毫无伤,全身而退。

那子婴会不会是始皇长公子扶苏的儿子呢?《史记》中有载,赵高与女婿阎乐、弟弟赵成说的话,“子婴仁俭,百姓皆载其言。”也就是说子婴早在咸阳百姓当中就具备较高的声望,那他到底是何人呢?就算扶苏本人在百姓心中的地位也不过如此吧,若是扶苏之子,应该还没有这样的影响。这一切都说明子婴是一个年岁较长,在百姓当中威望较高,对胡亥威胁不大,或者说胡亥也不敢轻易开罪,但又亲之信之的宗亲子弟。

《史记》又载“赵高劫令胡亥自杀,引玺而佩之,左右百官莫从,上殿,殿欲坏者三。高自知天弗与,群臣弗许,乃召始皇弟,授之玺。”“立二世之兄子公子婴为秦王。”意思就是赵高劫住胡亥逼迫他自杀,然后自己将传国玉玺佩在身上,想自己做皇帝,可是秦朝的百官没一个肯听从他的,他就自己准备坐上大殿的龙椅之上,结果大殿像地震一样摇晃了三次,赵高才知道上天不使其得逞,群臣也不答应,于是召来了始皇的弟弟,将玉玺授与了他。后来才立胡亥哥哥的儿子子婴为秦王。

这里很多人就感觉自相矛盾了,有的认为子婴是始皇之弟,也就是胡亥的叔叔,应该是除成蟜之外的庶出皇叔。也有人认为后面不是讲“二世兄子公子婴为秦王”,那应该不是扶苏之子,就是公子高之子吧。我们可以再运用一次排除法,也就是前面讲到的扶苏被赐死没多久,胡亥又要杀蒙氏兄弟,试问扶苏之子在这个时候敢站出来说话吗?显然是不可能的,且扶苏若有子,也必然在胡亥诛杀的名单当中,所以说子婴绝对不可能是扶苏之子了。

剩下就是皇叔某和公子高之子的可能性。《史记》讲到子婴乃二世兄子有数次之多,而提始皇弟唯有一次。我们再一次单独来看提“始皇弟”的表述“高自知天弗与,群臣弗许,乃召始皇弟,授之玺,子婴既位。”这里讲是赵高杀胡亥的当天,他自己立马将传国玉玺挂在腰带上,但是群臣不肯听命于他,于是他当场把玉玺交给了始皇的弟弟,后来子婴就即位了。这里也没有明讲始皇弟,就是子婴啊!

我们再看此后的另一段记载,“令子婴斋,当庙见,受王玺。斋五日,子婴与其子二人谋曰,今使我斋见庙,此欲因庙中杀我。我称病不行,丞相必自来,来则杀之。高使人请子婴数辈,子婴不行,高果自往,子婴遂刺杀高于斋宫,三族高家以徇咸阳。”

也就是说,赵高杀胡亥那天,子婴并没有入宫(这也符合子婴谨慎的性格,或者是赵高刻意不让忠直的子婴入宫坏他大事),而是事后通知子婴准备登基典礼,子婴闻讯之后就称病说去不了,赵高亲自来请,结果被子婴所杀。那此前的始皇弟就应当另有其人了,而应该是宗室中最为年长的一位掌管宗正的皇叔,所以才有赵高将玉玺交给他,而后再将子婴请出称王登基,这才最为符合情理吧!

最后我们再来看一下《史记》所载公子高的话,在公子高向胡亥请死时说过“先帝无恙时,臣入则赐食,出则乘舆。御府之衣,臣得赐之;中厩之宝马,臣得赐之。”也就是说始皇帝在世时,只要嬴高入宫,便会赐与御膳,出宫直接乘坐銮舆(皇帝御用),御衣御马也获得过。”这就已经是很不一般的荣宠了,若公子高有子,是不是也会像《雍正王朝》中皇爷爷康熙对皇孙弘历恩宠有加呢?

如果子婴就是这位年长受宠的皇孙,在朝堂与百姓当中又素具贤名,再加上其父公子高又以殉葬先帝之荣保全一家之性命与显耀,如此光天化日、正大光明的牺牲,是不是足以让胡亥对子婴再无从下手了?且子婴的忠直也使胡亥有忌而无惧,因此子婴才得以始终立于庙堂而不受侵害,居然还教胡亥对他产生了“殛用禹”(帝杀鲧而用其子禹治水)之心,这就不得而知了。

我们经过这么一番剖瓜解蚌,可知子婴既不可能是成蟜之后,也不可能是扶苏之子(甚为可惜,辜负了大众的心愿),皇叔之说的可能性也非常渺茫,二世兄之说更是机率近乎为零,千古之后的我们这些世人们,在细读品味各种史料之后,还是会对当时残酷的战乱宫变而感到惊心动魄,对于子婴身世之谜底,或许在我们每个人心里的历史长河中早已见瓤得珠,爱好历史的元芳们,你们是怎么看的?子婴到底是何人,你们心中有答案了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关羽和魏延指挥过哪些战役?最后的结果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三国正史中,有两次重要的军事行动,分别由关羽和魏延独自指挥,并且,都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战绩,战事也比较精彩,只是,被一笔带过,非常简洁。那么,这是哪两次军事行动呢?关羽和魏延,谁表现更突出?先说关羽,关羽独立指挥的绝

  • 富察.傅恒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人?是何出身?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若是提及乾隆时期除了爱新觉罗氏族之外,富察氏一族在朝中风头无两。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从古至今,出生如何都是被视若很重要的,若是出生高一些,就更加有可能功成名就。在古代王朝中,王公贵族家的公子依据其家族势力为官就容易许多了,那么这些“富二代”又是否都有才华呢?随着《延

  • 历史上宋仁宗赵祯在位时间有多长?是个什么样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宋仁宗赵祯,初名赵受益,宋朝第四位皇帝。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在我们的意识里,当一个皇帝在位期间能够达到一个“盛世”的阶段,那么他就是成功的。比如汉文景之治,唐贞观之治、开元盛世,还有清康雍乾盛世,这时期的文化交流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各种文化交相辉映,大放异彩。要创造一个盛世,需要什么

  • 李渊前面还有三个哥哥 李渊是怎么继承父亲爵位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李渊和兄弟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渊上面还有三个哥哥,为何却能轮到他继承家族爵位?北周天和元年,即公元566年十一月末,时任北周柱国大将军、少保、安州总管、唐国公李,在长安城迎来了自己的第四个儿子的诞生,这个孩子的母亲是李的元配独孤氏,也意味着这个孩

  • 历史上李斯被称为千古名相,他对秦朝都做出了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秦朝宰相李斯,曾为大秦帝国立下汗马功劳,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两千年前千古一帝秦始皇嬴政第一次将中国版图实现了大一统,在实现统一的过程中,嬴政御座朝堂之上出现了许许多多的能臣干将,武有尉缭、王翦、王贲、蒙恬、李信、冯劫,文有蒙毅、冯去疾、李斯、周青臣、淳

  • 李渊当初差点被杨坚灭门是真的吗 这件事情是怎么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李渊和杨坚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渊差点被杨坚灭门,历史差点改写,到底为何?伴君如伴虎,即便是英主他的一个梦也能让无数人人头落地。隋文帝杨坚在历史上的风评还是不错的,结束了魏晋南北朝300多年的分裂局面,实现了祖国的大统一,对独孤皇后的一心一意也让杨

  • 秦王子婴到底是谁的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子婴是秦帝国第三任皇帝,也是秦朝最后一位统治者,世称“秦三世”。初称皇帝,后来改称“秦王”,在位46天,史称“秦王子婴”。那么子婴是谁的儿子?是扶苏的儿子还是扶苏的弟弟?在电视剧《楚汉传奇》中,子婴是扶苏的儿子,晨曦公主的弟弟,胡亥是秦始皇最小儿子,刚开始的时候,晨曦叫他叔叔。而据记载,“立二世之兄

  • 秦二世胡亥当了几年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秦二世嬴胡亥(前230年—前207年,在位时间前209年—前207年),也称二世皇帝。是秦始皇第二十六子,太子嬴扶苏的弟弟。秦始皇出游南方病死途中时,在赵高与李斯的帮助下,杀害哥哥扶苏当上秦朝的二世皇帝.秦二世胡亥年表公元前230年,胡亥出生。公元前210年,赵高、李斯假传遗诏,胡亥即位,是为秦二世

  • 历史上秦二世胡亥的母亲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有人猜想说,秦始皇大概是没有立皇后,之所以没有立,是因为后宫太多,看花了眼,定不下来。不过,动动脑筋就可以知道,后宫多少,秦与历代一样,自有制度,自有规定,与立不立皇后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关系。立后是为了王位继承的秩序,也是为了后宫的秩序,与是否花了眼倒是关系不大,这个说法太不专业,拿不上桌面。也有人猜

  • 齐国大臣田婴简介 战国时期田婴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田婴,中国战国时期齐国宗室大臣,号靖郭君,齐威王的小儿子,齐宣王庶母所生的弟弟,孟尝君田文之父。田婴从威王时就任职当权,曾与成侯邹忌以及田忌带兵去救援韩国攻伐魏国,初为齐将,参与马陵(今山东范县西南)之役,立有战功。旋擢任为相,主管一国上计,弄权行私,财富骄溢。田婴初封彭城(今江苏徐州),继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