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因为诸葛亮跟错刘备才没有统一中原的吗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因为诸葛亮跟错刘备才没有统一中原的吗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238 更新时间:2024/2/7 20:15:40

对诸葛亮和刘备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跟错刘备,否则早就一统中原?

很多人通过《三国演义》了解到诸葛亮这个人物,而对诸葛亮的感觉就是“神机妙算”,甚至会认为诸葛亮是一个神人。其实,诸葛亮在匡扶汉室的时候确实立下了一些功劳,但是小说和电视剧里面都夸大了他的能力。

现在看来,诸葛亮仅仅是一位比普通人更加聪明,更加有军事谋略和治理能力的人。有人说,因为诸葛亮一生跟错了刘备,否则早就一统中原了,最终壮志未酬,不能完成夙愿,悲凉死去。

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吗?事实并非如此。

到底跟刘备是对是错?

东汉末年,刘备顺势而为,当时在卖草鞋的他放弃这个营生,有了挽救汉室江山的想法。从此,他开始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进行招兵买马,然后吸引了关羽和张飞,也有了桃园三结义。虽然关羽和张飞能力都很出众,但是这两个人都是习武的,必须要找一个习文的军师来给自己出谋划策。

所以,他把目光放在了诸葛亮的身上。诸葛亮确实很有能力,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请他出山。他希望自己可以找到一位明主,辅佐明主在乱世中取得好的战果。当刘备放下身段三顾茅庐以后,诸葛亮深受感动,认为自己找到了英主。

但是时间久了以后却发现,刘备爱哭而且容易冲动。在自己的结拜兄弟关羽被杀以后,不顾当时的情况直接讨伐东吴。结果不但没有为自己的兄弟报仇,反而把自己也折了进去,落得一个在白帝城托孤的下场。到了这个时候,有的人就认为诸葛亮选错了主子,如果选择的是曹操可能早就一统天下了。

其实,诸葛亮选择刘备,并非是一个错误决定,而是一种必然和命运的安排。

先不说当时的各方势力是否看得上诸葛亮,就说曹操一直在北方经营,应该根本没有听说过诸葛亮这个人。虽然曹操“爱才”是出了名的,可是他也是很有选择性的。对于一个出身茅庐,毫无名气,不知深浅的谋士,即使曹操真的得到诸葛亮,也不一定重用。

另一方面,诸葛亮是刘备三顾茅庐请来的,他投身到刘备集团的决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且不说他的名号不为曹操、孙吴了解,就算真的去投,也预计到不会得到什么发展。毕竟,曹操、孙策身边有很多能人才子,多他不多,少他不少,这与刘备这种草根势力完全不同。

说的通俗一点,诸葛亮自己认为:有高超的能力、智商和傲气,想练个“小号”,从头到尾发展壮大,这才有成就感,这才能够拿到第一军师的权利和威名。去万花丛中寻一点“彩头”,没什么意思,所以才要选择刘备。

诸葛亮因为信错了马谡,导致北伐失败?

在刘备去世的时候就交代过诸葛亮,让诸葛亮不要重用马谡。他之所以会做这样的交代,是因为他了解诸葛亮很欣赏马谡,他们两个人经常在一起谈论军事和谋略。但是诸葛亮并没有按照刘备的交代去办,在诸葛亮讨伐雍闿时候,马谡献出的计策让他得到了南中人的人心。

这件事情以后诸葛亮就更器重马谡,之后开始了北伐,选择先锋时候诸葛亮执意要用马谡。但是战斗的时候却不听诸葛亮的指挥,私自做主在山上扎营,认为这样能够在战斗时候占据更有利的优势。但是,对手却把马谡取水的路断了,导致大军得不到水,最后以大败告终。

在这一次战斗失利以后,诸葛亮也因此失去了街亭。失去了北伐的跳板,只能败回到汉中,不得已“挥泪斩马谡”。有人说,诸葛亮因为信错了马谡,从而导致他在指挥战斗的时候用人不当。这个重大的失误直接导致北伐失败,也加快了蜀国灭亡的步伐。其实,信任马谡并非是一个错误决定,只能算是用人不当。

从马谡的平汉南建议看,马谡其实是一个有才能的谋士,他的分析非常适合当时的情形和形势,对于诸葛亮的建议也是正确的。也正因为此,诸葛亮先是稳定了蜀地周边,这才能安心北伐。

可是,马谡只能算是一个谋士,而不是一个可以领兵打仗的前锋。谋士是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去考虑大局,查缺补漏,这才给出一个正确的详细的计划和策略。而前锋将军往往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考虑,都是临战立即做出决定。虽然很多将军不能在战场做出最完美的指挥,但是只要能够不做出最差的那一个,就算是卓越的。

因为,战场风云变化,对方的将军也是要匆匆做出决定,不完美的指挥并非一件坏事。现在看来,马谡并非一个合适的将军,而是一个卓越的谋士。所以说,诸葛亮信任马谡并没有错,只是没有把他放在合适的位置,算是用人失误,五次北伐失败可不是一个马谡就可以决定的了的。

另外,诸葛亮不应该娶黄月英?

诸葛亮在当时是美男子,但是他娶的老婆却很丑。有人说,诸葛亮娶了黄月英是一大错误,应该找一美若貂蝉的女子与之相配,娶了黄月英还留下一世“差评”,开了个坏头,好不划算。

其实,先不说黄月英是否难看,且说她的出身。黄月英可是黄承彦的女儿,而黄承彦是当时的名士,跟当时很多的名人关系都很好,甚至还跟刘表也是连襟关系。另外,黄月英的舅舅是东汉末年的荆州名将蔡瑁。诸葛亮答应娶长相丑陋的黄夫人为妻,自然多了岳丈可以依靠,这其中关系不言而喻。

刘备之所以会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是因为水镜先生司马徽的大力举荐,而司马徽推荐诸葛亮的原因还是他从当地一些名士中得知诸葛亮的“高明”。那么诸葛亮是如何在当地出名的呢?仔细想想其中有很多深意。

再者,有史料记载,黄月英才能很高,并不低于诸葛亮,甚至当地民间还认为黄月英温柔贤惠,聪明伶俐,是一位楷模。

所以说,诸葛亮能够娶到黄月英是一福气,并非是错误的决定,甚至黄月英长相丑陋也并不一定是实情,有可能是小说故事故意夸大,编写而来。另外,黄家家境优越,即使相貌不如人意,靠衣装打扮,也可以化解不少,必定不会寒酸。

诸葛亮一生为蜀汉和刘备、刘禅奉献了全部的心血和才能,后人评价他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虽然刘备在蜀汉站稳脚跟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可与曹魏势力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易中天老师在《百家讲坛》中说:

说难听点,他(诸葛亮)就是志大才疏,眼高手低。

且不说诸葛亮的能力到底是高还是低,就说后来的五次执着北伐,给蜀地也带来了不少战争压力。可是宿命也好、时运也好,入蜀地之后的诸葛亮胜少,难多,身体都被熬的吃不消。所以,易中天老师的这几句评价也并非毫无道理,反而显得挺透彻:诸葛亮并非神人,他已经尽力了,靠一己之力一统中原?孔明哪有那么大能耐。

人总会有做出错误决定的时候,可是诸葛亮的人生轨迹并非全是因为自己的抉择而决定的。刘备去世后,蜀地虽然稳定,但已有颓势,再加上北伐无功而返,这让诸葛亮有了“壮志未酬身先死”的懊悔和不甘。可是,天下局势并不是因为一个人的才能而改变,而是因为无数人的行为选择而微妙变化的。

三国势力的不断变更决定了蜀汉最终的结局,曹魏可以笑到最后,也并非全部是因为曹操或者司马懿一个人的功劳,诸葛亮也没有逆天改命的能力,一切都是大势所趋,时事弄人罢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吕布和赵云谁更能打?谁的武力值更高?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众所周知,三国时代,群英辈出,吕布和赵云可以说是其中最备受推崇的武将之二了,那么吕布和赵云谁更能打?谁的武力值更高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今天且先抛开纯武力,先看看二人的突围能力,两人都有一次突围的情况,吕布从下邳向外冲,赵云是从长坂向外冲,而且更有相同之处是两个人身上都背着人:

  • 诸葛亮平定孟获 算得上是普通的地方势力作乱吗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对诸葛亮和孟获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南征孟获平定的那场叛乱只是普通的地方势力作乱吗?我们都了解诸葛亮为了平定蜀汉南中地区的叛乱而亲自率军南征的事情,其中,更是发生了“七擒孟获”的轶事典故。然而常常被我们忽视的是,造成这次叛乱的主要人物都与刘璋有关,且在一定

  • 蜀汉灭亡时却不见孟获来救 孟获到底在做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蜀汉和孟获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蜀汉即将灭亡时,曾被诸葛亮感化的孟获,为何不带兵来解围?东汉末年,君王无道,宠幸奸佞,朝政腐败,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很多人为了生存和未来选择了反抗,中华大地上掀起了一场场起义的浪潮,也涌现出了很多的英

  • 纵观康熙帝的一生,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爱新觉罗·玄烨,即清圣祖,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1661年-1722年在位),年号“康熙”,顺治帝第三子,生母为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康熙帝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有学者尊之为“千古一帝”。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

  • 孟获的藤甲兵刀枪都伤不了 诸葛亮为什么还弃之不用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对诸葛亮和藤甲兵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演义》中,孟获的藤甲兵刀枪不入,为何诸葛亮弃之不用?在《三国演义》中,南蛮孟获的藤甲兵令人印象深刻。话说在诸葛亮出征南蛮时,孟氏家族的首领孟获被诸葛亮抓了六次之后还是不服气,为了与诸葛亮所率的大军一赌最后的输赢,孟获请

  • 诸葛亮当初为什么七擒孟获 这里边有什么阴谋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七擒孟获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七擒孟获,真的是诸葛亮欲擒故纵的结果?说起诸葛亮的生平事迹,七擒孟获无疑是很出彩的一笔。七擒七纵一个反叛首领,看起来这个孟获很萌萌哒,但这其中真的就没有什么阴谋吗,既然允诺南中人不复反叛,紧紧追随诸葛亮,那为何

  • 康熙的一生存在哪些争议?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爱新觉罗·玄烨,即清圣祖,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1661年-1722年在位),年号“康熙”,顺治帝第三子,生母为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康熙帝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有学者尊之为“千古一帝”。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

  • 刘备当初没有攻打东吴和曹魏 历史又会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对蜀汉刘备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如刘备不伐吴伐魏结果会怎样?公元220年前后注定是个多事之秋!因为在这短短数年里,就发生了许多足以改变历史的大事。这几年,先是发生了孙权突然背弃孙权联合抗曹的盟约,袭荆州杀关羽,导致孙刘联盟破裂。横据北方的曹操因病去世后,曹丕强迫

  • 在经济与文化方面,康熙帝有哪些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爱新觉罗·玄烨,即清圣祖,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1661年-1722年在位),年号“康熙”,顺治帝第三子,生母为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康熙帝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有学者尊之为“千古一帝”。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

  • 康熙帝在位期间,在政治与军事方面有哪些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爱新觉罗·玄烨,即清圣祖,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1661年-1722年在位),年号“康熙”,顺治帝第三子,生母为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康熙帝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有学者尊之为“千古一帝”。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