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孝文帝放了所有嫔妃为何只让皇后陪葬?

孝文帝放了所有嫔妃为何只让皇后陪葬?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371 更新时间:2024/1/16 15:03:47

孝文帝放了所有嫔妃为何只让皇后陪葬?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对于大部分历史爱好者来说,魏晋南北朝是一段较为陌生的历史,虽然魏晋南北朝紧挨着三国,但是司马炎建立晋朝之后就彻底成了冷门历史,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这段历史四分五裂,动乱太多。

要说魏晋南北朝时期最为大家所熟悉的人物,北魏孝文帝算一个,别看孝文帝33岁就驾崩了,但是他却是五岁就即位,在位时间并不短,因为有冯太后辅佐,孝文帝能够推动北魏政治的发展,在位期间,深入推广三长制打破门阀士族对地方政治的垄断;推行均田制改革,极大了恢复了战乱时期的经济;后来以力排众议推动迁都事宜,极大地促进了民族融合。

可以说,能够在魏晋南北朝这样的乱世之中取得这样的成绩,可以说明孝文帝还是一个很厉害的人物的。

本文,不讲孝文帝的文治武功,单单来讲孝文帝为何在临终前赐死心爱的皇后,虽然切入的角度俗一点,但是纵横肯定挖得深,让大家对北魏这个陌生的朝代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

北魏孝文帝元宏为何要赐死心爱的皇后?

北魏孝文帝元宏五岁登基,很大程度上是背后冯太后的辅佐,说起来冯太后是北魏当之无愧的女性政治家,孝文帝的很多改革都是冯太后的支持下完成的。

当然,冯太后也不是圣人,也有私心,她希望冯家能够将富贵一直延续下去,因此就将自己的侄女入宫侍奉元宏,而且还不止一个,冯润就是其中之一,作为冯太后的侄女,冯润其实比元宏要年长一辈,但是北魏的统治者是鲜卑族,对礼节方面的事情不是很看重。

冯润因为长得妩媚,入宫之后就得到了元宏的宠幸,然而却因为得了病,被冯太后撵出了皇宫当了尼姑,前面已经说了,冯太后之所以这么不客气,是因为冯太后安排了好几个侄女,冯润只是其中之一。

冯太后去世后,元宏在丧期满后就立冯清为皇后(冯润的妹妹),结果元宏十分挂念冯润,后来不知什么原因废了冯清的后位,让其出家当尼姑,却把冯润又接回宫内,要说套路,元宏把唐高宗李治厉害多了。

再次入宫之后,冯润更是得到元宏的宠爱,甚至到了后宫佳丽三千不碰,专宠冯润一人的地步。

没有想到的是,被偏爱的有恃无恐,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冯润竟然在元宏率军出征之后,与假宦官高菩萨,中常侍双蒙等人公然通奸,后来被元宏的妹妹彭成公主告发,使得元宏极为震惊,不顾前线战事,回到京城处死了与冯润通奸的人,却没有对冯润下手,还保留了冯润皇后的头衔。

当然,给男人戴绿帽子这种事情并不是哪个男人都能忍的,第二年元宏去世的时候,十分善意的遣散了所有的嫔妃,允许她们再次改嫁,唯独不放过冯润,还留下遗诏让她陪葬,冯润因此被毒杀。

可见,冯润有这样的下场与其嚣张跋扈的性格有关,假如能够忍一段时间,或许就成为太后了,在北魏的太后,都是掌握实权的人物,养点男宠也不是什么大问题,还是其没有忍住。

冯润的死与北魏女性参政之间的关系

按照上文的说法,冯润的死是孝文帝的主意,按照道理来说,假如孝文帝真的要杀冯润,应该在通奸事发的时候杀,即使在死后杀,也不应该让她来合葬,怎么看怎么别扭。

其实当元宏的弟弟元祥拿着遗诏来取冯润性命的时候,冯润就表示怀疑,不肯就范,最后被元祥强行灌毒药赐死。

有意思的是,当时其他宗室子弟得知元宏遗诏处死冯润后,还说:“若无遗诏,我兄弟亦当作计去之,岂可令失行妇人宰执天下,杀我辈也 。”

这句话就有点反动了,好像元宏不下遗诏,他们也要整死冯润,其实这里面有一句话透漏了真相“岂可令失行妇人宰执天下”,简单点说,抛开冯润出轨那点事,意思就是,不能让女人当政!否则后果就是“杀我辈也”。

这就涉及到北魏时期的政治生态了,

后宫干政,外戚专权一直都是封建王朝的症结所在,两汉以来由于“子少母壮”,这种现象发生的十分频繁,而到了北魏时期,由于北魏是来自北方的鲜卑民族,“离开母系氏族社会为时不久因而社会尊崇母权”女性本来就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所以面对这个问题更加棘手。

正因为棘手,北魏政权的开创者拓跋珪在选择继承人后,就采取了更加极端的方式,学习汉武帝立刘弗陵钩弋夫人的事情,严格实行“立子杀母”制度。

也就是,谁的儿子被当选为皇太子,那么他的生母就会被处死,杀媳妇,孝文帝不是第一次干,他的妻子林氏也是立子杀母制度下,最悲催的女性,当时元宏打算立林氏的儿子拓跋恂为太子,就将林氏给赐死了,结果出了点差错,拓跋恂一直在十年后才被立为太子,结果仅仅三年就因为谋反被赐死,也就是说林氏为自己儿子当皇帝献出了生命,最后儿子不争气,林氏的命也就白牺牲了。

然而,尽管严格执行立子杀母制度,但是女性干政的事情并未减少,北魏时期也是太后垂帘听政最多的朝代,先后出现多名太后,其中前文所说的孝文帝的祖母冯太后也是其中的佼佼者。

孝文帝元宏去世的时候,只有33岁,其子年龄也偏小,假如不是孝文帝带走冯润,也许冯润就是下一个垂帘听政的冯太后,这种外戚专政的事,也一直是北魏政治的诟病,孝文帝为了防止这种局面的产生,不但杀了太子的母亲,连嫡母也没有放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古代太子被废之后 他们的下场都很惨吗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古代太子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太子被废掉都结局凄凉吗?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世事变化无常,没有谁能够保证自己永远不会发生意外,连皇帝也不能。可是国不可一日无君,如果皇帝突然发生意外,自然是立刻就需要人来继承皇统的,否则将朝纲大乱。而“太子”

  • 朱元璋当初没有杀蓝玉的话 朱棣还敢不敢造反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对朱元璋和蓝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如果朱元璋没有杀掉名将蓝玉的话,那么朱棣还敢发动靖难之役吗?玉是明代开国名将,与朱元璋的懿文太子朱标关系亲密,曾是朱元璋为朱标培养的武将班底,而且蓝玉向来与朱元璋第四子朱棣不和,但是随着朱标英年早逝,蓝玉又由于居功自傲,朱元璋

  • 古代“八府巡按”到底是个多牛的官?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八府巡按”到底是个多牛的官?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这“八府巡按”究竟是一个多大的官?皇帝一脸认真的告诉他是一品。这么看来“八府巡按”是一个很大的官职了。那么“八府巡按”究竟有多牛呢?又相当于如今的什么职位?经过小编的细细考察,在中国数千年的封建朝代中,压根就没有这么一个官

  • 康熙为什么要两次废太子 太子胤礽是真的不成器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康熙和太子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康熙两次废除太子胤礽真是因为他不成器,还是这其中另有缘由?爱新觉罗·胤礽是康熙的唯一长大成人的嫡子,2岁时就被康熙确立为皇太子,但是后来却两次被康熙所废除皇太子之位,最终胤礽与皇位失之交臂,在雍正继位后,胤礽只得在遗憾

  • 辛弃疾简介 南宋时期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辛弃疾(公元1140年-1207年),南宋爱国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辛弃疾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现存词600多首

  • 李格非简介 北宋文学家李清照之父李格非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李格非(约1045~约1105年)北宋文学家。字文叔,山东济南历下人,女词人李清照父。李清照《上枢密韩公诗二首》诗序中称“父祖皆出韩公门下”,可知其父祖辈皆为“蚤有盛名,识量英伟”(《宋史·韩琦传》)的学士韩琦的门下士。幼时聪敏警俊,刻意于经学,著《礼记说》数十万言。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中进

  • 李清照简介 宋代女词人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字易安,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早期生活优裕,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

  • 钱惟演简介 北宋大臣西昆体骨干诗钱惟演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钱惟演(977—1034)北宋大臣,西昆体骨干诗人。字希圣,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吴越忠懿王钱俶第十四子。从俶归宋,历右神武将军、太仆少卿、命直秘阁,预修《册府元龟》,累迁工部尚书,拜枢密使,官终崇信军节度使,博学能文,所著今存《家王故事》、《金坡遗事》。钱惟演,少时好学,曾赋《远出》诗,有“高为天

  • 苏易简简介 北宋官员太宗太平兴国状元苏易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苏易简(958—997)北宋官员。字太简,梓州铜山(今属四川)人。太宗太平兴国五年进士第一,状元。为将作监丞、升州通判、翰林学士承旨,历知审官院、审刑院,迁给事中,拜参知政事,至道元年,出知邓州,移陈州。以文章知名,有《文房四谱》、《续翰林志》及文集。《文房四谱》全书共五卷,笔谱二卷,其余各一卷,附

  • 李煜简介 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国君后主李煜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天祚三年七月初七,李煜出生在金陵。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因作感怀故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