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蜀国的存亡和诸葛亮北伐有什么关系吗?

蜀国的存亡和诸葛亮北伐有什么关系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2696 更新时间:2023/12/9 5:29:06

蜀国的存亡和诸葛亮北伐有什么关系吗?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诸葛亮北伐有利于蜀国发展,还是放弃北伐有利于蜀国发展。对此,多数人曾将目光聚焦在魏、蜀二国地盘大小,人口众寡之上。

因此,一些人错误地认为,如果诸葛亮放弃北伐,选择休养生息的国策,反而会加速蜀国的灭亡。

其一、正所谓:“最好的防守,便是进攻”,真是这样吗

没有了诸葛亮“以攻代守”的北伐国策,蜀国会遭到曹魏的主动攻伐,容易引发蜀国局势的恐慌与不稳。若如此,蜀国又怎么能够长久呢?

难道真是如此吗?看看曹魏第一次征伐蜀国的经过,就不难发现真实的结果。

太和四年(公元230年),魏国大司马曹真上书魏明帝曹叡,言道:蜀国多次以弱小之国侵犯我大魏国边境,应当还以颜色,建议起数路大军,共伐蜀国,以振国威。魏明帝深以为然,同意了曹真所请。

因此,魏国出动三路大军准备伐蜀(其实,后来的司马昭起三路大军灭蜀,应该就是借鉴了此时伐蜀经验)。即:曹真率一路大军从子午道攻入;大将军司马懿率一路大军经汉水进军;郭淮、费曜等部则分别从斜谷、武威等地出征。

谁知,行军途中,由于突然遭逢雨季,通行栈道被雨水冲毁,曹真耗时一月之久,才行完全程的一半,最终无功而返。

由此可见,曹魏征伐蜀汉,仅行军都极其困难,更别说已被魏延防御的如同铁壁铜墙般的汉中。就算曹魏大军前来入侵,又岂能对诸葛亮坐镇的稳固蜀汉产生动荡影响。

同时,以汉中易守难攻的地利优势,魏国大军远征的交通不便,当魏、蜀两国大军真正对战起来,对于曹魏的国力消耗,岂不更强于主动北伐(魏守蜀攻)时的消耗。

其二:没有了诸葛亮北伐曹魏,也就无法阻挡曹魏快速休养生息的步伐,当真如此吗

对比强出蜀国数倍的曹魏人口基数和国土面积,同样的休养生息条件下,则存在明显的此消彼长。如此以来,曹魏国力将更强,而蜀汉国力将更弱。

东汉共有十三州及一部,若从魏、吴、蜀三国的辖地区划来看:

魏国拥有荆州(三分)、豫州、兖州、扬州(二分)、徐州、凉州、冀州、幽州、青州、并州、雍州、司隶;

吴国拥有荆州(七分)、扬州(八分)、交州;

蜀国仅拥有益州一隅。

以此来看,蜀汉确实“偏安一隅”。但是,即便如此,难道诸葛亮北伐,就能延缓魏国的休养生息吗?当然不会。

一是曹魏防御蜀汉投入的兵力部署,明显不及防御东吴的兵力数量;

二是曹魏防御蜀汉的军力仅为全国兵力的极少一部分;

三是任何国家无论战时还是平时,都需要加强边防守御。

也就是说,无论诸葛亮北伐还是不进行北伐,曹魏都会在魏蜀边界布下重兵,并进行防御。所以,诸葛亮是否北伐对魏国的休养生息国策影响并不大。

同时,当诸葛亮北伐之时,不也延缓了蜀国的休养生息吗。而以蜀攻、魏守的攻防态势分析,对于蜀国的消耗应该更大才是。更为重要是,由于诸葛亮的屡次北伐,已造成蜀汉国力的匮乏羸弱,而对于魏国视乎并无太大的影响。

此外,蜀汉的灵魂人物,诸葛亮不就被司马懿耗死在了“五丈原”吗?这到底是蜀耗魏,还是魏耗蜀呢?

所以说,若是紧盯蜀、魏二国地盘、人口来判断相互实力的强弱,则有点弃本逐末之嫌。那有国与国之战,便是人口与人口、地盘与地盘之战一说这么简单。

君不见,战国七雄垫底的秦国是如何发展并统一六国的?崛起于白山黑水间的女真人为何能灭亡强大的辽国和北宋帝国?还有后世的弹丸岛国日本为何敢偷袭美国的珍珠港?

由此可见,蜀国的存亡,并不干诸葛亮北伐或者放弃北伐之事。而是,取决于一国的治国理念、发展快慢、强盛程度、君主英明等。

所以说,如果诸葛亮放弃北伐,蜀国如何修养生息,才是关乎蜀汉未来的关键。

其三:富国强民,巩固国防,在防守中寻机反攻,才是蜀汉固国之基,强国之本

为何,曾经弱小的秦国会坐上战国霸主的宝座,最后统一天下?不就是因为商鞅变法带来的变化吗。为何,曾经弱小的日本敢于侵略中国这个泱泱大国?不就是因为明治维新变法带来的强大吗。

而对魏、吴、蜀三国中最弱小的蜀汉来说,想要维护蜀汉的生命更长更久,在其未强大起来之前,应当立足根本,“高筑墙、广集粮”,去研究更加适合自身腾飞的全新治国策略,在休养生息中强本固基,富国殷民、精兵强将,“待天下有变”(而不是为魏、吴两国创造“待天下有变”的机会。如:姜维避祸沓中屯田,就给了司马昭“待天下有变”的绝好良机,并一举灭亡蜀汉。)再行出兵曹魏,必将如虎出囚笼,扬威魏地,先主遗志便不难实现了。

例如:蜀汉延熙十二年(公元249年),魏国发生的“高平陵之变”,因此又引发出“淮南三叛”,这不就是最好的“待天下有变”的绝佳良机吗?可惜,诸葛亮已被司马懿耗死于五丈原。如果蜀汉处于休养生息之中,诸葛亮又怎么可能累死在五丈原。

更为关键的是,由于蜀汉的屡次北伐,非但没有取得魏国寸土之地,反而成了发展潜力更加巨大的司马家崛起的垫脚石,岂不造化弄人。

其实,以诸葛亮的治国之能,为何会“明知不可为而之”呢?或许,是诸葛亮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才会以“鞠躬精髓,死而后已”精神立志北伐吧,其精神确实令世人赞叹。

然而,正所谓“治大国如烹小鲜”,对于天下大业,蜀汉丞相又怎能急于一时呢。这不明显有违当初“待天下有变”的发展国策吗?同时,也正如后世所言:“落后就会挨打,国弱就会被欺”。所以,修养生息,富国强民,“待天下有变”再行出击,在防守中寻机反攻,“先为己之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这才是弱小蜀汉最好的发展战略。

所以说,如果诸葛亮放弃北伐,选择休养生息的国策,又能做到“待天下有变”,在防守中择机反攻,不但会令蜀汉国祚无限延长下去,还有可能实现先主遗志。反之,则对蜀汉国祚并无实质性的改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李建成的三位心腹,最后去哪儿了?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河东区委书记李建成去哪里了,谁亲手杀了李建成,李建成老婆

    李建成的三位心腹,最后去哪儿了?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唐朝的初期,李渊带领着自己的三个孩子和将领们一同打下了大唐的江山之后。前脚才放下了自己手中的兵器,享受到了重来没有过的和平。但是三个皇子们,居然在暗地中开始计划着争夺皇位,成为皇帝的机会,兄弟们之间争夺皇帝位置的战争就开始

  • 萧晃:齐高帝萧道成第四子,为何以“威王”为谥号?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齐武帝萧赜,齐高帝和梁武帝,南朝萧道成

    萧晃(460年-490年),字宣明,小字白象,南齐宗室大臣,齐高帝萧道成之子,齐武帝萧赜之弟。萧晃少时辅佐父兄代宋建齐,南齐建立,封长沙郡王,历任南徐州刺史、侍中、中书监、丹阳尹等职。永明八年(490年),萧晃薨逝,年仅31岁,追赠开府仪同三司,谥号威(上谥)。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

  • 萧子显:豫章文献王萧嶷第八子,他在史学方面有哪些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八子超清在线观看,范缜神灭论的错误

    萧子显(487年~537年),字景阳,南朝梁史学家,齐高帝萧道成之孙,豫章文献王萧嶷之子。出身兰陵萧氏齐梁房(南齐房)。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永明十一年(493年),册封宁都县侯,聪慧好学,工于作文。梁朝建立后,降封宁都县子,历任太子中舍人、国子祭酒、侍中、

  • 历史上真实的姚苌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的一生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上真实的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历史上有呼延灼这个人吗,历史上有姚广孝这个人吗

    太元十一年姚苌称帝于长安,国号秦,史称后秦。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君臣相处之道,往往也是一个大学问。我认为,君臣之间最好的相处方式,不外乎是“君君,臣臣”,更具体地讲,应该是君使君之权,臣守臣之本,不僭越却肝胆相照。但是,有人总会说:“不想当君王的臣子不

  • 萧子范:南齐豫章文献王萧嶷第六子,他有哪些文学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许结朱陈,康熙第六子,南朝范缜

    萧子范(486年-550年),字景则,南北朝时期梁朝辞赋家,南齐高帝萧道成之孙,南齐豫章文献王萧嶷第六子。子范与其八弟萧子显、九弟萧子云三兄弟,并称“三萧”。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萧子范于永明十年(492年)获封祁阳县侯,拜太子洗马。南梁天监初年降为

  • 萧子恪:豫章文献王萧嶷次子,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上豫章王萧綦,庶次子,长子和次子哪个重要

    萧子恪(478年-529年),字景冲,南兰陵郡兰陵人,南北朝南齐宗室、南梁官员。豫章文献王萧嶷的次子,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萧子恪在永明年间获封南康县侯。十二岁时,萧子恪和从兄司徒、竟陵王萧子良写下《高松赋》,卫军将军王俭看到觉得惊奇;他最初担任宁朔

  • 萧嶷:齐高帝萧道成次子,为人宽仁弘雅,有大成之量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宽仁有度

    萧嶷(444年-492年5月27日),字宣俨,南朝齐宗室大臣,齐高帝萧道成次子,齐武帝萧赜弟弟,文学家萧子显、萧子云之父。出身兰陵萧氏齐梁房。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萧嶷宽仁弘雅,有大成之量。刘宋时期,起家太学博士、长城令,迁左民郎中、钱唐令。迁通直散骑侍郎,

  • 谢梵境:宋顺帝刘准的皇后,南朝宋灭亡后不知所踪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宋顺帝,大宋宫词耶律康结局,宋顺帝刘准

    谢梵境,右光禄大夫谢庄的孙女,车骑功曹谢飏的女儿,宋顺帝刘准的皇后。升明二年(478年),被宋顺帝刘准立为皇后。权臣萧道成于升明三年(479年)自立为帝。国号为“齐”。封宋顺帝为汝阴王,谢梵境降为汝阴王妃。同年,刘准被杀,谢梵境后不知所终。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

  • 三国时期刘备到底是什么身份 刘备是真的冒充汉室后裔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备是汉高祖的后代吗,刘备是冒充的吗,诸葛亮是不是三国时期的人

    还不了解:刘备身份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时期,刘备有可能冒用汉室后裔的身份吗?说起刘备,很多人都会说到一句刘皇叔。而之所以称刘备是刘皇叔,主要是因为在《三国演义》中,刘备投靠曹操后,被曹操带到了许都,见到了汉室最后的帝王汉献帝,而汉献帝听闻刘备是汉室后裔后

  • 历史上吴三桂反清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上吴三桂最后有没有反清,吴三桂是哪里人,吴三桂后来为什么反清

    吴三桂,明末清初著名政治军事人物,吴周政权建立者吴周太祖。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历史上,总是会有许多的真相是被埋没了的,人们往往只能够看到其表面上的事情,因此遭受蒙蔽不清楚其内部却包裹着的真相。就例如吴三桂的反清复明大计,看似是他再一次造反,但其实他根本就不想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