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国宰相李斯之简介

秦国宰相李斯之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76 更新时间:2024/3/1 19:02:51

李斯(约前284年—前208年),姓李,名斯,字通古,战国末年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年轻时做过掌管文书的小吏。有一次,他在厕所见到老鼠吃人粪,一见到人和狗,老鼠就被吓跑了。后来,他在仓库里看到老鼠很自在的偷吃粮食,也没有人去管。于是,他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这就是说,一个有贤才的人如果不务正业摈弃大业,就像是鼠贼匪类,洋洋自得自以为是的苟且偷生着。在战国时期人人争名逐利的情况下,李斯也是不甘寂寞,想干出一番事业来。

为了达到飞黄腾达的目的,李斯辞去小吏,到齐国求学,拜荀卿为师。荀卿是当时著名的儒学大师,他是打着孔子的旗号讲学的,但是,他不像孟子那样墨守成规,而是从当时的政治形势出发,对孔子的儒学进行了发挥和改造,因而很适合新兴地主阶级的需要。荀子的思想很接近法家的主张,也是研究如何治理国家的学问,即所谓的“帝王之术”。李斯学完之后,反复思考应该到哪个地方才能显露才干,得到荣华富贵呢?经过对各国情况的分析和比较,他认为楚王无所作为,其它各国也在走下坡路,决定到秦国去。

临行之前,荀卿问李斯为什么要到秦国去,李斯回答说:“干事业都有一个时机问题,现在各国都在争雄,这正是立功成名的好机会。秦国雄心勃勃,想奋力一统天下,到那里可以大干一场。人生在世,卑贱是最大的耻辱,穷困是莫大的悲哀。一个人总处于卑贱穷困的地位,那是会令人讥笑的。不爱名利,无所作为,并不是读书人的想法。所以,我要到秦国去。”李斯告别了老师,到秦国去实现自己的愿望了。

李斯到了秦国以后,很快就得到秦相吕不韦的器重,当上了秦国的小官,有了接近秦王的机会。一次,他对秦王说:“凡是干成事业的人,都必须要抓住时机。过去秦穆公时虽然很强,但未能完成统一大业,原因是时机还不成熟。自秦孝公以来,周天子力量衰落下来,各诸侯国之间连年战争,秦国才乘机强大起来。现在秦国力量强大,大王贤德,消灭六国如同扫除灶上的灰尘那样容易,现在是完成帝业,统一天下的最好时机,千万不能错过。”

李斯的见解是正确的,秦王还听取了他离间各国君臣之计“诸侯名士可以下财者(接受其贿赂),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离其君臣之计,秦王乃使良将随其后”对于六国,他还提出了“先灭韩,以恐他国”的吞并顺序。于是他得到了秦王的赏识,因而被提拔为长吏。李斯劝秦王派人持金玉去各国收买、贿赂,离间六国的君臣,果然也收到了效果,他又被封为客卿。

前237年(秦王政十年),正当秦王下决心统一六国的时候,韩国怕被秦国灭掉,派水工郑国到秦鼓动修建水渠,目的是想削弱秦国的人力和物力,牵制秦的东进。后来,郑国修渠的目的暴露了。这时,东方各国也纷纷派间谍来到秦国做宾客,群臣对外来的客卿议论很大,对秦王说:“各国来秦国的人,大抵是为了他们自己国家的利益来秦国做破坏工作的,请大王下令驱逐一切来客。”秦王下了逐客令驱逐六国客卿,李斯也在被逐之列。

李斯给秦王写了一封信,劝秦王不要逐客,这就是有名的《谏逐客书》,不仅情词恳切,而且确实反映了秦国历史和现状的实际情况,代表了当时有识之士的见解。秦王明辨是非,果断地采纳了李斯的建议,立即取消了逐客令,李斯仍然受到重用,被封为廷尉。

这时,即将被杀的郑国也向秦王进言:韩国让秦国大兴水利建设工程,当初的目的是消耗秦国实力,但水渠修成之后,对秦国也是有利的。尽管兴修水利,减轻了秦国对东方各国的压力,让韩国多存在几年,但修好渠却“为秦建万代之功”。秦王觉得郑国的话有道理,决定不杀郑国,让他继续领导修完水渠,这就是后来闻名于史的郑国渠,它对发展繁荣秦国的经济,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经过这一次反复,秦国仍旧坚持招揽和重用外来客卿的传统,这些外来的客卿在秦国统一中国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取消逐客令不久,魏国大梁人尉缭也来到了秦国。当时的形势是,秦王已经除掉内部的反对派吕不韦等,大权进一步集中,积极向外扩张,东方各国都个个自危。尉缭向秦王建议说:当前,以秦国的力量消灭东方各国是毫无问题的。但是,如果各个诸侯国联合起来,合纵抗秦,结果就很难说了。因此,不要吝惜财物,向各国掌权的“豪臣”行贿,破坏他们的联合,只用三十万金,就可以达到兼并各个诸侯国的目的。秦王采纳了尉缭的计谋,在同各国进行斗争的过程中,不少次是用此策而取得胜利的。当然,秦国的反间计是以武力为后盾的,正如李斯所讲:“不肯者,利剑刺之”。

由于秦王的赏识,李斯不仅官运亨通,他的子女也都跟着沾光。李斯的长子李由做三川郡守,掌握了一定的军政大权,其他子女也都与帝室结了婚姻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人物奇谋士亚父范增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范增,公元前277年生,居鄛(今安徽巢湖市居巢区亚父乡又传安徽桐城练潭)人。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后,公元前208年(秦二世二年),范增投靠了项羽的叔叔项梁,劝说他立楚王的后裔为楚怀王,以此号召天下百姓。在项梁阵亡后,他跟随项羽,成为他的重要谋士,后来封位历阳侯,项羽尊称他为“亚父”。公元前207年,秦军

  • 秦国穷图必见的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战国末期,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军事实力最强大的国家,秦国野心不断膨胀,企图吞食其他六国。公元前228年,秦国开始向北侵略,先后功灭了韩国和赵国,作为邻国的燕国唇亡齿寒、危在旦夕。为此,燕太子丹决定派荆轲去行刺秦王,以此来扭转局势。荆轲是当时燕国的一位勇士,他擅长剑术,是行刺秦王的不二人选。为了荆轲能够

  • 春秋战国四公子排名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战国时代末期秦国越来越强大,各诸侯国贵族为了对付秦国的入侵和挽救本国的灭亡,竭力网罗人才。他们礼贤下士,广招宾客,以扩大自己的势力,因此养“士”(包括学士、策士、方士或术士以及食客)之风盛行。信陵君,名魏无忌(?—前243),是战国时期魏国的魏昭王少子,魏安釐王的异母弟。魏安釐王王元年(公元前2

  • 历史上的西周皇帝列表 西周最后一个皇帝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周朝最后一个皇帝是谁,西周所有皇帝,西周最后一个君主是

    周武王姬发(?—前1043年)前1046年—前1043年在位,3年。周武王姬发,西周王朝开国君主,周文王次子。因其兄伯邑考被商纣王所杀,故得以继位。他继承父亲遗志,于西元前11世纪消灭商朝,夺取全国政权,建立了西周王朝,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政治才能,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死后谥号“武”,史称周武

  • 百家之宗—姜太公姜子牙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姜尚(前1128—前1015),本名吕尚,姜姓,字子牙,一名望,尊称太公望,武王尊之号为“师尚父”,后人多称其为姜子牙、姜太公,汉族(华夏族)姜太公为炎帝神农氏54世孙,伯夷36世孙。尧舜时期,炎帝后裔伯夷掌四岳,曾帮助大禹治水立过功,被封在吕,子孙从其姓,吕尚乃伯夷后人,姜为尚之族姓。姜子牙出世时

  • 项羽被为千古以来勇猛第一 项羽都有哪些战绩存在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为什么项羽出名,项羽勇猛的体现,项羽真的是千古无二吗

    还不了解:项羽战绩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项羽为什么被称为千古以来勇猛第一,他有哪些惊人的战绩呢?纵观中国军事史,历朝历代的战争比比皆是,然而能够以少胜多的战役却屈指可数。正如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比分的历史发展规律一样。战争史也不例外,有能够以多击寡者,必然

  • 乾隆让位后还做了三年太上皇 背后都隐藏了哪些危机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清代乾隆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乾隆禅位嘉庆,当了三年太上皇,真相背后隐藏了怎样的政治危机?乾隆禅位嘉庆,当了三年太上皇嘉庆元年(1796)正月初一,乾隆皇帝举行盛大仪式,将皇位传给嘉庆。第四年正月三日,乾隆死在养心殿。在这三年里,乾隆仍然住

  • 雍正时期李卫能盛宠十三年之久 乾隆继位后又是怎么对待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对乾隆和李卫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雍正盛宠李卫长达13年 乾隆继位后为何不喜欢他?李卫在历史上,尤其是在雍正朝的时候是名满天下,他身在庙堂,两全江湖被雍正宠了十三年,但是乾隆不是很喜欢他,本文小编给大家谈论下清朝名臣李卫,从这位封疆大吏上,读出不一样的历史。一:

  • 项羽带领的楚军那么能打 楚军战斗力为何那么强悍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项羽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为什么项羽带领的楚军那么能打?战斗力那么强悍?秦朝末年在陈胜吴广的带头起义下中华大地上群雄并起,六国的残存势力死灰复燃,在众多崛起的势力中项梁领导的楚军慢慢壮大,后来项梁在与章邯的作战中被秦军斩杀,在经过多番的斗争后项羽接手

  • 秦始皇和汉武帝都是千古一帝 两人谁的贡献更大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对秦始皇和汉武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秦始皇和汉武帝,都是千古一帝,哪个贡献更大?秦始皇一统六国,建立君主专制制度,从此开启了中国的封建时代。其实秦始皇的功劳并非一统六国那么简单,他还一统了文字,使得中央的政令能够下达,地方也能够有效执行。秦始皇修建长城,抵御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