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韩信死于吕后之手是因为什么?

历史上韩信死于吕后之手是因为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515 更新时间:2024/1/13 10:22:35

韩信,我国著名的军事家,是中国历史上兵权谋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韩信是西汉开国功臣,汉初三杰之一,国士无双,是著名的军事家,被后人奉为“兵仙”。韩信为刘邦建立西汉,立下赫赫战功,垓下之战,韩信和刘邦会师,围歼楚军,用四面楚歌,瓦解了项羽的军心,为刘邦击败项羽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后来,韩信因为功高震主,被解除兵权,徙为楚王,再贬为淮阴侯。最终,吕后与萧何合谋,诱骗韩信进宫,吕后在长乐宫钟室将韩信杀死,并夷灭三族。

韩信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打仗那么厉害,为何轻易地被吕后这个女人杀死呢?韩信大风大浪都过来了,怎么落得这样的结果呢?

民间有一句话评价韩信,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

生死一知己,就是说韩信是被萧何发现的。当初,韩信在项羽手下,不受重用,韩信离开项羽,投奔了刘邦,刘邦也没重用韩信,韩信于是趁夜逃走,萧何听说韩信逃走了,来不及报告刘邦,趁月色去追韩信,将韩信追了回来,然后,举荐给刘邦,让刘邦重用韩信。

刘邦称帝后,最终,萧何又和吕后联合,欺骗韩信,诱捕了韩信,两件事,都是萧何干的,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存亡两妇人,是说韩信当初贫困潦倒,去河边钓鱼,经常没有吃的,一个漂母看到韩信饿得很可怜,就把自己带的饭食分给韩信吃,韩信才没饿死。而韩信后来死于吕后之手。

生是漂母救了他,死是吕后下的手,因此,存亡都和两个女人有关。

那么,韩信最终之死,为何这么窝囊呢?

韩信其实很聪明,从三件事可以看出来,其一,他感恩给他饭吃的漂母,赐给漂母千金;其二,只赏了办事有始无终的下乡南昌亭长一百钱;其三,任用当初侮辱他,让他从胯下爬过的那个人当中尉,并未杀侮辱他的人。这三件事,说明韩信非常有头脑。

但是,韩信的聪明,最终没有救他的命。

项羽死后,刘邦称帝,有人告发身韩信谋反,刘邦用陈平之计,说天子要出外巡视,会见诸侯,通知诸侯到陈地相会,说要游览云梦泽。韩信不知道这是计,带着逃亡在自己这里的钟离眜的人头去见刘邦,一见面,韩信就被刘邦抓了,捆起来放在皇帝后面的副车上。

韩信说,果然像别人说的那样,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现在天下已定,我的死期也到了。刘邦虽然没杀韩信,但把韩信从楚王降为淮阴侯。

《史记 淮阴侯列传》记载:上令武士缚信,载後车。信曰:“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亨;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亨!”上曰:“人告公反。”遂械系信。至雒阳,赦信罪,以为淮阴侯。

韩信被贬为淮阴侯之后,知道刘邦对他的才能很忌惮,所以,常常装病不参加朝见,也不跟随出行。韩信因此在家中闷闷不乐,发牢骚。

一个叫陈豨的人,被任命为钜鹿郡守,向淮阴侯韩信辞行。韩信拉着陈豨的手避开左右侍从,叹息说,您可以听听我的知心话吗?我有些心里话想跟您谈谈。陈豨说,一切听任将军吩咐!

韩信说,您管辖的地方,是天下精兵聚集的地方;而您,是陛下信任宠幸的臣子。如果有人在皇帝身边说您谋反,陛下一定不会相信;如果有人再次告发,陛下就怀疑你了;等到第三次告发,陛下肯定会大怒,亲自率兵前来围剿。我为您在京城做内应,天下就可以取得了。陈豨知道韩信的雄才大略,深信不疑,说,我一定听从您的指教!

汉十年(前197年),陈豨果然反了。刘邦亲自率兵前往平叛,韩信托病没有跟随一起去,暗中派人联系陈豨说,只管起兵,我在这里协助您。韩信就和家臣商量,夜里假传诏书,赦免各官府服役的罪犯和奴隶,打算发动他们去袭击吕后和太子。

部署完毕后,韩信等着陈豨的消息。他的一位家臣得罪了韩信,韩信把他囚禁了起来,打算杀掉他。这位家臣的弟弟上书吕后,告发韩信准备谋反。

吕后听了,打算立即把韩信召来,又怕他不肯来,为避免打草惊蛇,就和萧何商量,萧何说,先令人假说刘邦平叛成功,说陈豨已被抓住处死,列侯群臣都来祝贺。

萧何派人对韩信说,即使病了也要勉强过来,结果,韩信去了就被捆了起来,吕后下令,在长乐宫的钟室将韩信杀掉。

《史记 淮阴侯列传》记载:汉十年,陈豨果反。上自将而往,信病不从。阴使人至豨所,曰:“弟举兵,吾从此助公。”信乃谋与家臣夜诈诏赦诸官徒奴,欲发以袭吕后、太子。部署已定,待豨报。其舍人得罪於信,信囚,欲杀之。舍人弟上变,告信欲反状於吕后。吕后欲召,恐其党不就,乃与萧相国谋,诈令人从上所来,言豨已得死,列侯群臣皆贺。相国绐信曰:“虽疾,彊入贺。”信入,吕后使武士缚信,斩之长乐锺室。信方斩,曰:“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兒女子所诈,岂非天哉!”遂夷信三族。

韩信临死时说,我后悔没有采纳蒯通的计谋,以致被妇女小子所欺骗,难道不是天意吗?韩信被诛三族。

蒯通是什么人呢?当初,韩信一连灭魏、徇赵、胁燕、定齐,齐国平定之后,齐人蒯通知道天下大局举足轻重的关键,就在韩信手中,于是用相人术劝说韩信,认为他有震主之功,很危险。但韩信犹豫,不忍背叛刘邦,没有听从蒯通的计谋。

韩信当初手握重兵,很有实力,为什么那时不反刘邦呢?

韩信太重感情,又优柔寡断,他说过,我奉事项王多年,官不过是个小小的郎中,位不过执戟之士,是站岗的。我的话没人听,我的计谋没人用,所以我才离楚归汉。汉王刘邦授我上将军印,让我率数万之众,还把自己的衣服给我穿,把自己吃的分给我,对我言听计从,所以我才有今天的成就。汉王如此亲近、信任我,我背叛他不会有好结果的,我至死不叛汉。

然而,韩信在军事上非常厉害,但在政治方面太天真了,他没想到刘邦会对他下手,韩信被杀,刘邦且喜且怜之,这正是他想要的结果。

封建时代,皇帝是不讲感情和义气的,只要威胁到他的皇权和地位,无论是谁,都会下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徐兴祖是什么人?朱元璋为何会因为他训诫朱棡?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别名朱重八,明朝开国皇帝。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明朝是朱元璋推翻了元朝的统治而建立的朝代,也是汉人建立的最后一个封建朝代,他在位期间开创了“洪武之治”,快速恢复了经济与民生,但同时也杀了大批的开国功臣,面对那些曾经和他一起打天下的臣子,他没有心慈手软。可

  • 曹操总是喜欢别人的老婆 寡妇到底哪里好了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曹操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曹操为什么喜欢寡妇,许多人不理解。都说乱世英雄,就比如战争频繁的三国时期,那时刚刚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各国的纷争仍在继续,还有一些偏远民族也在觊觎的中原这块风水宝地,所以即使当时三国鼎立的场面已经形成但是大小战争依

  • 历史上韩信的军事能力到底有多强?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韩信,我国著名的军事家,是中国历史上兵权谋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韩信打仗非常的厉害,甚至可以说是百战百胜,有专家评论韩信此人,运筹帷幄的能力不输给张良,军事才能仅次于项羽,治国安邦能力不输萧何,可以说刘邦的半壁江山都是由韩信打下

  • 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是什么出身?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清朝历史上唯一一个包衣嫡后,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太子妃,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这个女人十五岁被皇帝指婚做了皇子的嫡福晋,她原本出身不高,是大清的包衣奴才。因为皇帝不愿大臣猜测太子人选,而为心仪的十五阿哥指婚包衣出身的她,这个女人就是嘉庆帝的嫡后孝

  • 宋太祖赵匡胤登基之后时如何对待功臣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宋太祖赵匡胤在“陈桥兵变”中赵匡胤被拥立为帝,建立宋朝,定都开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史上最危险的职业是啥?是皇帝,有人统计过中国皇帝被杀率达到百分之八十以上。这也难怪了,在封建社会,皇帝作为权力的最高峰,是所有男人的梦想。所以不管用何种方法夺得帝位,

  • 武则天当上皇帝后已经七十多岁了 武则天为什么还要养面首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对唐代武则天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武则天年老色衰,70多岁仍养着两个面首,8年后才知她的高明之处。在封建思想主宰的古代社会,男尊女卑是当时的时代潮流,男子的地位高过女子,他们可以不受拘束地外出,可以参加科考,能够拥有三妻四妾,甚至位列九五至尊……相比之下,女子可

  • 宋仁宗作为北宋的一代贤君 宋仁宗最后为何传位给养子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对宋仁宗传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赵祯身为为宋代第一贤君,三个儿子全夭折,只能传位养子,为何?宋仁宗赵祯被称为宋代最贤明的皇帝,他在位41年,死的时候却没有儿子,只好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养子赵曙,也就是宋英宗。很多人就认为宋仁宗没有过儿子,甚至有人胡乱猜测宋仁宗生育

  • 南阳公主:隋炀帝杨广长女,姿容俱美,言行有节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南阳公主(586年~?),杨氏,弘农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汉族。隋朝时期公主,隋炀帝杨广长女,母为萧皇后。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姿容俱美,言行有节,深得隋炀帝钟爱。开皇十九年,下嫁许国公宇文述之子宇文士及,谨肃有礼,生子宇文禅师。在隋炀帝登基后,南阳公主伴驾巡游

  • 杨政道:隋朝齐王杨暕遗腹子,后投降唐朝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杨政道,《北史》作杨愍,隋炀帝杨广之孙,齐王杨暕遗腹子,他的两个哥哥和父亲在隋朝末年被权臣宇文化及杀害。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早年经历杨政道(《北史》作名杨愍、《新唐书》作名杨正道 ),是隋炀帝杨广的孙子,齐王杨暕的遗腹子 ,生母不详。大业十四年(618年)

  • 杨暕:隋炀帝杨广嫡次子,品行骄纵,妄行不法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杨暕(585―618年),字世朏,小字阿孩 ,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隋朝宗室大臣,隋炀帝杨广嫡次子,母为萧皇后。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长相俊美,擅长骑射。初以皇孙,册封豫章郡王。仁寿年间,拜检校内史令、扬州总管。隋炀帝即位,册封齐王,历任雍豫二州牧、开府仪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