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自成生死之谜:满清与南明均未得其首级

李自成生死之谜:满清与南明均未得其首级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893 更新时间:2024/1/31 9:15:33

李自成逃禅石门夹山一说,流传极广。湖南省的石门县古称澧阳,又称澧州。据清代乾隆年间的《澧州志林》所收澧州知州何的《李自成传》一文称,李自成兵败,独窜石门之夹山为僧,法名奉天玉和尚。文中所指夹山即夹山寺,该寺位于石门县东15公里的三板桥,是一座唐代古刹,也就是本文一开始讲到的那个地方。寺内遗有与此说相关的一些碑记塔铭、诗文残板,以及奉天玉和尚的骨片和包括宫廷玉器在内的许多遗物,包括在1980年的考古发掘中发现的诸多文物。这些无疑构成了此说的有力佐证。

李自成逃禅石门夹山一说,流传极广。湖南省的石门县古称澧阳,又称澧州。据清代乾隆年间的《澧州志林》所收澧州知州何的《李自成传》一文称,李自成兵败,独窜石门之夹山为僧,法名奉天玉和尚。文中所指夹山即夹山寺,该寺位于石门县东15公里的三板桥,是一座唐代古刹,也就是本文一开始讲到的那个地方。寺内遗有与此说相关的一些碑记塔铭、诗文残板,以及奉天玉和尚的骨片和包括宫廷玉器在内的许多遗物,包括在1980年的考古发掘中发现的诸多文物。这些无疑构成了此说的有力佐证。

何的说法也是有关“闯王”出家的最早记载。据言,何曾到夹山进行考察,见到了一位服侍过奉天玉和尚的、口音像陕西人的70岁老和尚,他告诉何,奉天玉和尚是顺治初年来寺的,并取出其画像。据说画上人酷似史书所记李自成的模样。有人根据李自成曾自称“奉天倡义大元帅”,后又称“新顺王”,断定“奉天玉”即“奉天王”多一点,是为隐讳。而奉天玉和尚墓葬中发现的骨灰和砖刻《塔铭》,墓葬中,其弟子野拂所撰碑文及有关文物,都与何之文相印证。据持此说法的人推测,“野拂”就是李过,李过就是李自成的亲侄儿李锦,由此可证,被野拂精心侍奉的奉天玉和尚就是李自成。在夹山寺里还发现了记述奉天玉和尚《重修夹山灵泉禅院功德碑》(康熙碑)和《重修夹山灵泉寺碑坛》(道光碑)及密藏墙洞的《支那撰述》、咏梅残版和野拂撰文残碑、野拂墓碑、闯王令牌、临澧蒋家传世文物、6枚“永昌通宝”铜币、7个“西安王”铜马铃,更有夹山寺地道地宫密室发现的石雕龟形敕印。敕与诏一样,都只有君王才能使用,一般人是不能用敕和诏的。敕印与奉天玉诏这一切似乎进一步证实了奉天玉和尚就是李自成本人的事实。

持此说的另一依据是从战略推理上得出来的,认为李自成去当和尚,是为情势之所迫,是为了联明抗清。当时,李自成领导的大顺军的主要敌人,已经不再是明朝的势力,而换成了气势汹汹的清军。抗清已成为了当务之急。联合国内的其他武装力量便也显得举足轻重了。当时可以联合抗清的,只有唐王朱聿键手下的湖南何腾蛟。但与何腾蛟谈判,部队必须交何指挥,而何是唐王的宰臣,李自成则是皇帝,这在情理上是难以接受的。况且,李自成逼死了崇祯皇帝,深恐唐王不能谅解。于是,李自成遂采取假死、隐居的做法,巧妙地回避了矛盾,让皇后高氏和李过出面与何腾蛟联合,共同抗清。

然而,反对“逃禅说”的学者认为此说是经不起推敲的:奉天玉和尚虽然确有其人,但据塔铭记载,奉天玉曾历经清要。何为清要?《朝野类要》卷二曰:“职慢位显谓之清,职紧位显谓之要,二者兼之,谓之清要。”李自成则与清、要毫无干系,塔铭的作者刘萱为明朝遗臣,他是忠于大明朝的,怎能为农民领袖李自成写铭记功呢?这是无法理解的。况且,在1982年冬湖南慈利县新发现的《野拂墓碑》中有“久恨权阉……也逐寇林……方期恢复中原”等词句,这也表明野拂是痛恨宦官的明朝武官。而野拂对奉天玉和尚事谨慎的态度也说明他们之间关系的密切,同时说明奉天玉可能也是明朝遗臣。有记载说,奉天玉乃是顺治年间从四川到石门县夹山寺的云游和尚,他初到夹山,见古刹破败,便抛头露面、沿门托钵,求乞多方支持,以修复寺庙。若果然是自成逃禅隐居于此,怎能如此张扬,不懂得保密呢!

其实在四月下旬,大顺军主力行进到距离江西九江不远的地方就被清军又一次追上。一通混战之后,清军攻入了大顺军的老营,将汝侯刘宗敏、军师宋献策、李自成的两位叔父(赵侯、襄南侯)以及一批将领家属俘获。这一突然事变使得大顺军将士的士气大沮。由于清军已经追击到九江一带,大顺军东下的路途就有可能在长江下游被截断,因为这时清军的东路豫王多铎部正在取道河南归德府、安徽泗州向南京迫近,随时有可能回师而上对大顺军实施包围。李自成于是很敏锐地觉察出这一点,改变战略,掉过头来准备穿过江西北部转入湖南。于是在途经湖北通山县和江西宁州(今修水县)交界的九宫山下的时候,李自成本人发生了意外。这一幕一定是惊心动魄的场面,在明、清两方的文书里面则都有记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明朝崇祯皇帝怎么死的 崇祯死前杀了多少妃嫔?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明思宗(明毅宗)朱由检(1611年2月6日-1644年4月25日),明朝第十六位皇帝。明光宗第五子,明熹宗异母弟,母为淑女刘氏。于1622年(天启二年)年被册封为信王。1627年-1644年在位,年号崇祯。即位后大力铲除阉党,勤于政事,节俭朴素,并六下罪己诏,是位年轻有为的皇帝,在位期间农民起

  • 谢安简介 东晋时期的大名士谢尚的从弟谢安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谢安(320年-385年),字安石,东晋名士、宰相,汉族,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大名士谢尚的从弟。少以清谈知名,初次做官仅月余便辞职,之后隐居在会稽郡山阴县东山的别墅里期间常与王羲之、孙绰等游山玩水,并且承担着教育谢家子弟的重任。后谢氏家族朝中人物尽数逝去,才东山再起。又成功挫败桓温篡位,并且作

  • 李势简介 五胡十六国成汉国最后一位皇帝李势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李势(?―361年),字子仁,成汉昭文帝李寿长子,母李氏,五胡十六国时期成汉国最后一位皇帝,343年―347年在位。建元元年(343年),李寿去世,李势即位,改元太和。李势在位时,骄狂吝啬,贪财好色,杀人夺妻,不理国事,残害大臣,滥用刑法,当时人人自危。永和三年(347年),东晋大司马桓温率军讨伐李

  • 梁犊简介 十六国后赵东宫高力护卫都督梁犊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梁犊:十六国前期定阳人。为后赵东宫高力护卫都督。太子石宣图谋政变被杀后,东宫卫士十余万人皆谪戍边疆,梁犊亦在其列。次年于雍城帅旧部起兵反抗。自称晋征东大将军,所遇城塞无不摧陷。不久拥众十余万,大败关中守将石苞,杀出潼关,后赵朝廷震动,赵君石虎急倾全国兵力镇压,兵败被杀。梁犊(?-349),十六国时后

  • 张骏简介 晋朝五胡十六国时期前凉君主张骏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前凉文王张骏(307年—346年),字公庭,前凉明王张寔之子,前凉成王张茂之侄,五胡十六国时期前凉君主,在位二十二年。幼而奇伟。建兴四年,封霸城侯。324年,张茂病死,张寔之子张骏继位,先是,晋愍帝使人黄门侍郎史淑在姑臧,左长史泛祎、右长史马谟等讽淑,令拜骏使持节、大都督、大将军、凉州牧、领护羌校尉

  • 石虎简介 十六国时期后赵太祖武皇帝石虎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后赵太祖武皇帝石虎(295-349),字季龙,上党武乡(今山西榆社北)人。羯族。十六国时期后赵君主,公元334-349年在位,后赵开国君主石勒的侄儿。333年,石勒驾崩,皇位由儿子石弘继承。翌年,石虎废杀石弘,自称为居摄赵天王。至335年,其首都由襄国(今河北邢台)迁至邺(今河北临漳西南)。337年

  • 庚亮简介 东晋时期帝明帝成帝三朝大臣庚亮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庚亮(289—340),字元规,东晋颖川鄢陵(河南鄢陵西北)人。咸和九年任江、豫、荆三州刺史。庚亮为北方南迁士族子弟,年十六,随父在会稽,巍然自守,风格峻雅,时人惮其方严。由是聘庚亮之妹为皇太子妃,太子即位,其妹立为明帝皇后。于是庚亮历任元帝、明帝、成帝三朝大臣。太宁二年(324年),参与讨平王敦之

  • 长坂坡之战时,曹操派出的都是哪些将领?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长坂坡之战发生于东汉建安十三年,地点在今宜昌当阳附近的长坂坡,战斗双方是刘备和曹操。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刘备败走当阳,曹操大军紧追不舍,在当阳长坂坡追上了刘备,赵云负责保护刘备的家小,曹操兵力强大,将刘备众人冲散,赵云在乱军中找到刘备夫人糜夫人和儿子阿斗,糜夫人为了不拖累赵云,选择自尽,赵云掩

  • 康熙的孙子那么多 康熙为什么一眼就看中乾隆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知道:康熙和乾隆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康熙真的是在97个孙子中一眼就相中了乾隆吗?康熙一眼相中乾隆的这个说法是源于乾隆继位之后自己对王公贵族和朝臣所说,在乾隆的描述来看,他自己几乎把他的父亲雍正给掩盖过去,而康熙传位给雍正则完全变成了是想传位给乾隆的说法,

  • 乾隆并不是雍正的长子 雍正为什么还传位给乾隆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对雍正传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雍正明明有四个儿子,为何传位给了乾隆?公元1735年,在位13年的雍正皇帝去世。随后,雍正第4个儿子弘历继承了皇位,弘历的年号为乾隆。这就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乾隆皇帝,乾隆除了做了60年皇帝以外,还做了4年掌握实权的太上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