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黄权三次“易主变节”到底是怎么回事?

历史上黄权三次“易主变节”到底是怎么回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694 更新时间:2024/1/21 10:47:15

黄权:三国时代的奇人,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说到华夏千年以来,历朝历代的“贰臣叛将”,真是各具丑态,让后人唾弃鄙夷,痛骂不已,不过在大汉王朝四百余年,曾经却有这样两个“背主叛将”,在当时和后世都使人“难以为恨”,就连其“旧主东家”在冷静之余,都为其百般喟叹,从而也倍受世人所怜悯和惋惜。

许多人或者一开始会想到“身率步卒五千,深入漠北,血战匈奴,不得已而降,愁困胡地二十余年”的汉将军李陵,这位“叛将”的坎坷一生也确实可歌可泣。

然而后来在汉末之际,另有一人与“主上君王”相知相报,后来天子御驾亲征,横遭惨败,其人被迫降敌,竟在敌国深受隆恩,位极人臣近二十年,而旧主非但没有为难其家眷,对其子更是百般重用,最后也以身许国,让人伤感嗟吁!

至此,许多朋友可能难以猜出此人是谁?那接下来就由小编为看官们讲述一番,这位汉末“最无辜”的叛将,昭烈皇帝麾下镇北将军黄权。

黄权,字公衡,东汉末年巴西郡阆中县人,年少的时候,他做过巴西郡太守属吏,后被征召入益州牧刘璋麾下做主簿,受到了刘璋刘季玉极大的倚重。

当时益州别驾张松许昌受到曹操羞辱,回到成都之后,就对刘璋建议说把荆州刘备迎到西川来,共同讨伐汉中准备降曹的张鲁。黄权却劝谏道:“左将军刘玄德骁勇闻名于天下,如今请他入蜀,想把他当下属一样对待,他肯定是不能满意的,若以宾客之礼对待,那就是和咱主公平起平坐,则一国不容二君矣!

古语有云,若客有泰山之安,则主必有累卵之危,这就是客强主弱,反客为主的道理了,我们蜀地乃天府之国,山川险峻,只要关闭四境,还怕不能等到天下海晏河清之时吗?何必请来刘玄德,引狼入室呢?”

刘璋觉得这是在挑拨他与族兄刘备之间的关系,就没有听从,而是强行派人到荆州迎刘备入蜀,并将黄权外放到广汉郡做太守去了。

后来刘备入蜀之后,在诸葛亮、庞统、张飞等人的全力协助下,袭取了益州全土,并派诸将分别攻下蜀中各郡县,各郡县望风披靡,黄权却闭门坚守广汉,等到刘璋低着头穿着素服向刘备投降,黄权这才肯向刘备集团屈服缴械。

刘备也非常欣赏黄权,授予了他偏将军的职位,没多久曹操大军进入汉中,张鲁没想到曹军来得这么快,一时惶恐就跑到了巴中郡,看曹操肯开出什么条件来接受他的请降。

黄权则对刘备说道:“张鲁现在空出了汉中,如果汉中完全落到曹贼手中,巴西、巴中、巴东三地就守不住了,这等于是割掉了蜀地的大腿和臂膀啊!主公要赶紧收取汉中,才能保卫蜀中!”刘备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于是晋升黄权为护军将军,命他率诸将北上准备迎接张鲁来蜀地。

可没想到,张鲁还是决定北降曹操,跑到南郑去了,刘备大怒,立马率军北进,在法正、黄忠、魏延、张飞的辅佐下,最终大破张鲁麾下杜濩、朴胡二将,并在定军山一战击杀曹操爱将夏侯渊,吓得曹操宁可错杀自己的中军主簿杨修,也要强行撤军,至此刘备攻占汉中,兵临渭水,直逼大汉故都长安,这其中都有黄权莫大的谋划之功。

刘备得到汉中、蜀中、荆襄九郡之地后,以勇冠天下的爱将关羽兵指宛城、洛阳,威逼曹操大本营许昌,又命心腹大将张飞守阆中,时刻增援北伐大营汉中,又使养子刘封、孟达驻上庸控住汉水一带,策应关某东路大军,接着又留下诸葛军师坐镇成都,打理蜀中一切事物,又以猛将魏延为汉中太守、镇北大将军准备一举北定中原,削平曹贼,兴复汉室。

事业做到这个地步,以诸葛亮为首的蜀中群臣又强行将刘备推上了汉中王的宝座,事后才通报身在许昌的曹家傀儡天子汉献帝刘协,不管他承不承认,这都已经是既定的事实。

刘备做了汉中王,自己又兼任了控制蜀地的益州牧,这时他想起了黄权,于是亲自提拔他做了治中从事,相当于近身的高级助理。不久之后,刘备继曹操之子曹丕之后,在成都南郊祭天行礼,登基称帝,成为了大汉先主昭烈皇帝。

为了给爱将关羽报仇,刘备竟在称帝后,首先搁置了北伐曹魏的计划,并亲自下诏蜀中的全部精兵,准备东进讨伐吴国,活捉孙权君臣斩杀县首以泄大忿,黄权赶紧劝谏道:“东吴兵马剽悍好斗,又擅长水战,进易退难,陛下非要前去征伐,那臣请为先锋,与吴人交战,陛下率大军跟进便是!”

刘备虽然很感动,却不肯听从,非要身先士卒,亲临战阵,于是任命黄权为镇北大将军,总督长江以北的汉军专门防备魏军偷袭,而刘备亲率大军在江南与吴军决战。

吴王孙权立马拜书生陆逊为东吴大都督,总领江东全部兵马全力抵抗蜀汉大军。陆逊则发兵阻断蜀汉长江南北两军的联系,接着以精兵全力与刘备兵马周旋,最终在夷陵纵火大败蜀汉主力,刘备吓得引领残兵西退。

黄权在江北道路隔绝,没办法回到蜀中,东吴虽然派人来劝降,但黄权考虑到自己与孙权同名,必不为所容,只好率领本部人马向曹魏投降。刘备在白帝城得到这个消息,心中居然平静如水,反而是蜀汉朝廷有司要将黄权的妻儿全部问罪,刘备却说道:“是寡人有负黄权,非权负寡人也!”对黄权的家人还是礼遇如初。

魏文帝曹丕见到降将黄权之后,对他说道:“你投降寡人,就像当年陈平韩信离开项羽一样,非常了不起!”黄权却答道:“臣深受蜀主玄德公深恩殊遇,降吴不可,还蜀无路,这才向陛下您投降的!臣并没有古贤臣那么高尚,且败军之将,在陛下面前免死已是大幸了!”

曹丕一向最器重有文才的性情中人,见黄权一点也不做作,非常欣赏他的个性,于是官拜大魏镇南大将军,封育阳侯,加授侍中大臣,并命他出入朝堂作为自己的“御骑陪乘”。黄权也没想到,在蜀汉被骂成奸若其父的篡汉逆贼曹丕,竟是这样的一个洒脱真性情的皇帝,心中也不由地被其所折服。

后来还有投降曹魏的蜀人告诉黄权,说他的妻儿都被刘备全部斩杀,黄权身边的人都劝他为家人举丧,可他完全不理会,只是冷笑,后来才知道这些降人都是说假话。魏文帝曹丕很理解,黄权说道:“我与蜀主相知久矣,岂是他人所能蒙骗的!”曹丕听了这话,连连叹息,心中虽然不快,但对黄权却愈加敬重,对刘备其为人也有所改观。

等到刘备驾崩的消息传来,魏国的群臣都公开弹冠相庆,并进宫向曹丕表示祝贺,只有黄权岿然不动,曹丕想要试探黄权是不是安心降魏,有一天派宫中宦官突然到他府上召他入宫,并百般催促前行,并且在他所经道路上安排了许多兵马往来奔驰,吓得黄权的官属侍从无不心惊肉跳,以为出了什么大事。

而只有黄权面不改色,从容自若,曹丕这才相信他是个真君子也!后来又封他为益州刺史,魏国的益州刺史并不是在敌国成都任职,而是在河南“侨居”办公。

当时的魏国权臣司马懿也非常器重黄权,并问他道:“蜀中像你这样的人才有多少呢?”黄权面对他却非常谨慎,笑着答非所问道:“没想到明公太看得起我黄某了!”

后来司马懿给蜀汉诸葛丞相写信说道:“你们的黄公衡是个豪爽之士!他每次谈论到足下,都充满了赞叹的语气,让人不得不信服!”到了魏明帝曹叡景初三年,也就是蜀汉后主刘禅延熙二年,黄权被大魏朝廷晋升为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第二年便病逝了,魏明帝赐他谥号为“景侯”,他的儿子黄邕还承袭了他育阳侯的爵位。

黄权的长子黄崇一直在蜀汉,到后主时期还做了尚书郎,曾跟随诸葛亮的儿子卫将军诸葛瞻抵抗魏国大将军邓艾的大军。

当时司马昭派邓艾、钟会伐蜀,黄崇从成都抵达涪县,诸葛瞻见魏军逼近,竟犹豫不决,盘桓不敢前进,黄崇屡劝他火速进兵,占据险要之地,掌握战场主动权,不要让魏军进入成都平原,那么蜀汉的危难或许还能有转机。

可诸葛瞻却没有采纳他的建议,黄崇痛心疾首,伏地大哭,后来邓艾大军长驱直入,诸葛瞻非常被动,最后只好在绵竹与魏军决战,黄崇对他不离不弃,亲自激励将士冲锋,最后与诸葛瞻父子一同壮烈为蜀汉殉国了。

面对黄公衡这样被刘备、曹丕、司马懿等帝王枭雄都如此看重的“叛臣”名士,穿越时空回到那个烽火连天的岁月,你会恨得起来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康熙晚年出现九子夺嫡 那些不参与夺嫡的儿子又是什么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康熙和儿子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康熙儿子很多,除了参与九子夺嫡的,其他的儿子后来怎么样?康熙一生有35个儿子,序齿的有24个儿子,但是抛去夭折的15人,长大成人的共有20个儿子,而在康熙朝参与争夺皇储之位的便有9个儿子,也就是“九子夺嫡”。参与“九子

  • 宇文达:北周文帝宇文泰第十一子,性情果断,善于骑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代奰王宇文达,字度斤突,北周文帝宇文泰第十一子。孝闵帝宇文觉,明帝宇文毓,武帝宇文邕第十一弟。武成初,封代国公,邑万户。天和元年拜大将军、右宫伯,拜左宗卫。大象二年冬(公元580年),杨坚专权建隋,诛杀宇文贵族,宇文达与其世子执,执弟蕃国公转,十三弟宇文逌等人被杀害。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

  • 历史上钱镠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以锦绣遍覆山林,装满几箩筐钥匙当作传家宝,四子皆称王的枭雄!在杭州西湖畔有一处千年极佳美景叫作雷峰塔,天下人几乎尽知这是《白蛇传》戏文中,法海禅师用来镇住蛇妖白娘娘的宝塔,但也有人说他是当年除皇帝外的“天下首富”作“求子祈福”之用。说来说去,这座宝

  • 如果韩信没有死而是去攻打匈奴 汉朝最后还会和亲吗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对韩信对汉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如果韩信没有死,派韩信去攻打匈奴,会不会就不用和亲了?这也是很难说的,估计和亲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在秦朝的时候,秦始皇派扶苏、蒙恬北击匈奴,使匈奴元气大伤,不敢进犯中原。可是由于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使匈奴有了喘息的机会,在这

  • 宇文俭:北周文帝宇文泰第八子,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宇文俭(550年~578年),字侯幼突,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县)人,鲜卑族。北周宗室大臣,北周文帝宇文泰第八子。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武成初年,册封谯国公,拜柱国大将军,先后治理宁州、同州和益州。建德三年,进为谯王。五年,从北周武帝攻打北齐,拔取永固城,拜为大冢宰

  • 宇文招:北周文帝宇文泰第七子,欲杀杨坚未果反被无限谋杀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宇文招(?~580年),鲜卑名豆卢突,鲜卑族。北周宗室、大臣,北周文帝宇文泰第七子。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西魏时期,凭借父勋受封正平郡公。北周建立后,历任柱国、益州总管、大司空、大司马等职,进爵赵国公。北周武帝宇文邕即位后,晋封赵王,授雍州牧,参与灭亡北齐和讨伐稽胡

  • 蜀汉灭亡后郤正去了哪里?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乐不思蜀这个成语,可谓是人尽皆知。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有些时候,人的选择是很有趣的,当你为自己选择了一条光明大道的时候,有可能会获得悲惨的结局,当你为自己选择了一条充满黑暗的道路之时,却最终发现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个世界为你的人生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在中国古代的时候

  • 宇文直:北周文帝宇文泰第六子,与周武帝产生嫌隙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宇文直(?-574年),字豆罗突,北周宗室、大臣,西魏权臣宇文泰的儿子,周武帝宇文邕的胞弟。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西魏恭帝时封秦郡公,北周建立之后先后出镇蒲州(今山西永济)和襄州(今湖北襄阳),天和年间(566年-572年),南陈湘州刺史华皎投靠北周,周武帝命宇文直

  • 刘邦给韩信承诺三不杀五不死 历史上存在这件事情吗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刘邦和韩信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民间传说刘邦承诺韩信三不杀五不死,历史上存在吗?秦朝末年出现了三个天才,第一个天才是项羽,凭借一己之力,灭亡了整个秦朝,在巨鹿之战中一战消灭了秦军主力,这个时候的项羽才25岁;第二个天才是刘邦,以48岁的“高龄”起兵反

  • 成吉思汗组建的怯薛军的名称是怎么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成吉思汗组建的怯薛军的名称是怎么来的?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元史·兵志二》:“怯薛者,犹言番直宿卫也。”怯薛(Keshig)并非单纯的战士,他们是成吉思汗钦点的禁卫军,最早是由百人的贴身护卫发展为一万人的勇猛军队,包括1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