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始皇统一文字后 当时的标准文字是什么?

秦始皇统一文字后 当时的标准文字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604 更新时间:2024/1/13 1:06:11

殷商以降,文字逐渐普及。作为官方文字的金文,形制比较一致。但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兵器、陶文、帛书、简书等民间文字,则存在着区域中的差异。这种状况妨碍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也影响了中央政府政策法令的有效推行。于是,秦统一中原后,秦始皇下令李斯等人进行文字的整理、统一工作。

李斯以战国时候秦人通用的大篆为基础,吸取齐鲁等地通行的蝌蚪文比划简省的优点,创造出一种形体匀圆齐整、比划简略的新文字,称为“秦篆”,又称“小篆”,作为官方规范文字,同时废除其他异体字。此外,一位叫程邈的衙吏因犯罪被关进云阳的监狱,在坐牢的10年时间里,他对当时字体的演变中已出现的一种变化(后世称为“隶变”),进行总结。此举受到秦始皇的赏识,遂将他释放,还提升为御史,命其“定书”,制定出一种新字体,这便是“隶书”。隶书打破了古体汉字的传统,奠定了楷书的基础,提高了书写效率。

秦始皇下令统一和简化文字,是对我国古代文字发展、演变做了一次总结,也是一次大的文字改革,他对我国文化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秦朝推行了一系列巩固统治的措施。其中文字的统一对政治经济的统一和文化的发展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在诸侯割据称雄的战国时期,“文字异形”。古代文字经历长期的演变发展,在全国各地有很大的分歧,而且这些千变万化的文字写法也没有一定的体系和结构规律。这就给政令的推行和各地的文化交流造成重重阻碍。到秦统一后,诏书至桂林一带一般人都不认识,可见统一文字已成为当务之急。于是,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下令“书同文”,由丞相李斯和赵高、胡毋敬等人整理文字,以简化秦文“小篆”作为标准字体,用于公文法令,通行全国,废除了其它各种异体文字。如“马”这个字,原先的写法有很多种,统一后写为“马”。又由李斯、赵高等人编写了小篆字斗颁行全国,作为标准文字的范本供人学习。此外,秦始皇出巡所到之处都要立碑刻字以示天下,如泰山石刻。后来狱吏程逸又根据民间流行的字体,整理出更为简明易行的新书体---隶书,作为日用文字在全国范围推广。隶书的出现是我国文字由古体转为今体的重要里程碑。隶书就是今天通用楷书的前身。

先秦古字经过这次整理之后,字样结构得以定型,这对贯彻法令、传播文化起了重大作用。我国地广人多,各地方言迥异,后来历史上又多次出现分裂割据的局面,而文字的统一,成为维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进步的一条生动鲜明的脉络。长期以来,我国封建社会高度发展的经济和文化屹立在世界文明的前列,这与秦朝大一统的开创之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它有利于统一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各地区的交流,并且有利于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语言和文字不同的话,那么同一个民族就会分裂成两个或几个。如果文字和语言都相同,那么就可能形成一个型的民族。像以前中国周朝以前的东夷族被华夏族同化后合并成一个民族。同文同言有利于统治,至少分裂少了。书同文。由于地域的不同,各国文字也不同。秦统一后,诏书发至桂林,当地人均不认识。这种状况无疑妨碍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也影响了中央政令的畅通。李斯等人整理文字,创造出一种形体匀圆齐整、笔画简略的新文字“小篆”,后来又出现“隶书”。文字统一,对华夏民族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播,有着积极的意义,尽管秦朝地域辽阔,各地方言差别极大,彼此仍能进行交流。

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战国时文字已广泛应用,在长期的演变和应用中,各地区"言语异声,文字异形"。同学们看课本,一个"马"字,七国各异,发音也一定不同。秦统一后文字不统一会有什么影响?既妨碍政令的推行,又影响着文化的发展。秦始皇命李斯等人进行文字整理,"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把原来的大篆简化为小篆。后来又简化字体,采用狱吏程邈把小篆圆转笔画变成方折的字体,便于书写,这就是"隶书"。秦以小篆作为标准文字,用于官方文书法令,以隶书作为日用文字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现在的楷书,就是从隶书演化而来的。到西汉时,隶书便成了通行全国的文字。文字的统一,是华夏文化的重大发展。它对于文化的传播具有积极意义,对我国文化艺术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千古一帝秦始皇的遗诏内容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死后,赵高采取了说服胡亥威胁李斯的手法,三人经过一番密谋,假造秦始皇发布诏书,由胡亥继承皇位。同时,还以秦始皇的名义指责扶苏为子不孝、蒙恬为臣不忠,让他们自杀,不得违抗。在得到扶苏自杀的确切消息后,胡亥、赵高、李斯这才命令车队日夜兼程,迅速返回咸阳。为了继续欺骗臣民,车队不敢捷径回咸阳,而是摆

  • 秦始皇有几个儿子?他们分别叫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有多少个儿子及女儿,没有人能说清楚。有史书说,秦始皇共23个儿子:他们分别是长子扶苏、少子胡亥、公子高,公子将闾等。有10个女儿分别是:长女华阳公主,赢阴曼,赢诗曼,华庭公主等。扶苏简介:扶苏是秦始皇的长子,是秦朝统治者中具有政治远见的人物。是秦朝统治者中具有政治远见的人物。但却因无政治经验,

  • 千古一帝秦始皇嬴政的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简介:秦始皇帝(公元前259年—前210年),秦庄襄王之子,杰出的政治家、军事统帅。战国末期秦国君主、首位完成中国统一的秦王朝的开国皇帝。嬴姓,赵氏,名政(正),先秦时期男子称氏不称姓,故称赵政、秦王政、秦王赵政、赵王政,然后世多称之嬴政;。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对中

  • 四大才女之上官婉儿传:周旋于大唐高层的才女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上官婉儿:周旋于大唐权力高层的才女回望中国五千年历史长河,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不仅仅只有那些挥斥方遒的男儿,才华横溢的文字,有时也出自柔弱女子的笔下。本书通过描述中国历史上一批才女的绝世才情与悲剧命运,让读者感受到她们的哀伤、忧愁和美丽,从而体会到钟灵毓秀的才女们如幽香之兰、寒香之梅,穿越时空,依然

  • 宋仁宗赵祯的生母之谜 宋仁宗的母亲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宋仁宗赵祯,是中国北宋第四代皇帝真宗子。初名受益,宋真宗的第六子,生于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1018年立为皇太子,赐名赵祯,1023年即帝位,时年13岁。仁宗在位42年,是两宋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仁宗早年生活在养母刘太后阴影之下。关于赵祯的身世,有一种至今流传的说法,这就是“狸猫换太子”的

  • 宋仁宗赵祯有几个皇后?宋仁宗的皇后简介及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宋仁宗赵祯是宋朝的第四位皇帝,父亲为宋真宗赵恒,因历史谜案“狸猫换太子”而广为后人所熟知,曾作出让后人惊讶的“生死两皇后”之事,那么宋仁宗赵祯共有几个皇后呢?各皇后的结局是怎么样的?下面是小编为您带来的宋仁宗的皇后简介以及结局。宋仁宗有三位皇后,他们分别是郭皇后、慈圣光献皇后曹皇后、温成皇后。郭皇后

  • 宋朝宋仁宗赵祯的年号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宋仁宗年号1018年,宋仁宗被立为皇太子,赐名赵祯,1022年继帝位,当时他才13岁,1033年开始亲政。1022年-1063年,宋仁宗在位42年间曾多次更改年号。刚刚即位以后改年号天圣,后来改年号明道,刘太后死后,宋仁宗又改年号为景佑,之后又先后改年后为:宝元、康定、庆历、皇祐、至和、嘉祐。一代明

  • 宋仁宗赵祯有几个女儿?宋仁宗赵祯女儿列表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周国陈国大长公主,原封福康公主,进封兖国公主,进封越国长公主进楚国大长公主。追封秦国加周、陈国改封庄孝明懿大长帝姬,母昭节贵妃苗氏。徐国公主,早亡,母俞德妃邓国公主,早亡,母温成皇后镇国公主,早亡,母温成皇后楚国公主,早亡,母冯贤妃商国公主,早亡,母杨德妃鲁国公主,早亡,母冯贤妃唐国公主,早亡,母温

  • 宋仁宗赵祯生平简介 宋仁宗赵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宋仁宗赵祯(1010年5月30日-1063年4月30日),中国宋朝第四代皇帝(1022年3月23日-1063年4月30日在位)。初名受益,宋真宗的第六子,生母李宸妃,生于大中祥符三年四月十四日(1010年5月30日),天禧二年(1018年)九月立为皇太子,赐名赵祯,乾兴元年(1022年)二月,真宗崩

  • 宋仁宗赵祯的儿子是谁?宋仁宗死后谁继位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宋仁宗赵祯,共有3个儿子,分别是杨王赵昉、雍王赵昕、荆王赵曦。然而宋仁宗赵祯的这三个儿子却早亡。因此,宋仁宗不得不从汝南王的儿子中,选出了第13个儿子赵宗实来当做自己的儿子。宋仁宗死后,赵宗实即位,是为宋英宗。那么,宋仁宗为何挑选赵宗实作为自己的皇位接班人?至和二年(1055)初,46岁的宋仁宗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