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广简介 汉景帝刘启时期的飞将军李广生平

李广简介 汉景帝刘启时期的飞将军李广生平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328 更新时间:2024/1/22 18:22:57

李广(?-前119年),汉族,陇西成纪(今天水市秦安县)人,中国西汉时期的名将。汉文帝十四年(前166)从军击匈奴因功为中郎。景帝时,先后任北部边域七郡太守。武帝即位,召为中央宫卫尉。元光六年(前129),任骁骑将军,领万余骑出雁门(今山西右玉南)击匈奴,因众寡悬殊负伤被俘。匈奴兵将其置卧于两马间,李广佯死,于途中趁隙跃起,奔马返回。后任右北平郡(治平刚县,今内蒙古宁城西南)太守。匈奴畏服,称之为飞将军,数年不敢来犯。元狩四年,漠北之战中,李广任前将军,因迷失道路,未能参战,愤愧自杀。

李广的祖先是秦王政时李信,曾率军击败燕太子丹。李广家族世代接受仆射这一官职。(自秦时就有的官职)《晋书·凉武昭王传》记载了李广的家世:“武昭王讳暠,字玄盛,小字长生,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姓李氏,汉前将军广之十六世孙也。广曾祖仲翔,汉初为将军,讨叛羌于素昌,素昌即狄道也,众寡不敌,死之。仲翔子伯考奔丧,因葬于狄道之东川,遂家焉,世为西州右姓。”

李广出身于一个将军世家:“其先曰李信,秦时为将,逐得燕太子丹者也。故槐里,徙成纪。广家世世射。”

李广受家庭熏陶,年青时即精通骑射,“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后来,“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而文帝曰: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汉文帝的这几句话,常常令后人感慨不已,以为李将军真的生不逢时,每每在词章中驱使。如司马贞《索隐述赞》云:“嚋臂善射,实负其能。解鞍却敌,圆阵摧锋。边郡屡守,大军再从。失道见斥,数奇不封。惜哉名将,天下无双!”陆游《赠刘改之》:“李广不生楚汉间,封侯万户宜其难。”又如刘克庄《沁园春梦孚若》:“使李将军,遇高皇帝,万户侯何足道哉!”都以为李将军有封万户侯,甚而比肩张良韩信等汉初诸将之才具,实则大谬不然。李广既无张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谋将之策,又无韩信“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的大将之才。

综观自言“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的李广实在是是少有胜仗,有的只是个人骁勇的战例和事迹,“尝为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太守,皆以力战为名。”但却并无大的战功。

有的只是个人神勇之事。如广为后世传颂的“将军夜引弓,没镞石林中”:“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

再如《史记李将军列传》中详写的李广救中贵人一事:匈奴大入上郡,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中贵人将骑数十纵,见匈奴三人,与战。三人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中贵人走广。广曰:“是必射雕者也。”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三人亡马步行,行数十里。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已缚之上马,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诱之,必不敢击我。”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其骑曰:“虏多且近,即有急,柰何?”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于是胡骑遂不敢击。有白马将出护其兵,李广上马与十余骑礶射杀胡白马将,而复还至其骑中,解鞍,令士皆纵马卧。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夜半时,胡兵亦以为汉有伏军于旁欲夜取之,胡皆引兵而去。平旦,李广乃归其大军。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陆逊简介 三国时期东吴名将大都督陆逊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三国时期东吴大都督陆逊字,陆逊历史地位,陆逊手下大将

    陆逊(183年-245年3月19日),本名陆议,字伯言,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历任吴国大都督、上大将军、丞相。东吴大帝孙权兄长沙桓王孙策之婿,世代为江东大族。章武二年(222年),陆逊在夷陵击败刘备所率蜀汉军,一战成名。夷陵之战也成为战争史上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

  • 张昭简介 三国时期被孙权倚重的治世之才张昭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内有张昭外有周瑜,赤壁之战孙权,孙权为什么不封张昭为丞相

    张昭(156-236年),字子布。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三国时期孙吴重臣。东汉末年,张昭为避战乱而南渡至扬州。孙策创业时,任命其为长史、抚军中郎将,文武之事,都委任于张昭。孙策临死前,将弟弟孙权托付给张昭,张昭率群臣辅立孙权。孙权行车骑将军时,以张昭为军师。魏黄初二年(221年),拜张昭为绥远将

  • 马良简介 三国时期蜀汉左将军掾白眉马良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白眉马良和神笔马良,马谡马良什么关系,关于马良的资料

    马良(187-222年),字季常,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马谡的哥哥。马良兄弟五人都有才名,而马良又在五人中最为出色,因此有“马氏五常,白眉(马良)最良”的赞誉。马良与诸葛亮关系友善,曾奉命出师东吴。刘备伐吴时招降五溪蛮夷,刘备兵败夷陵,马良被害。马良兄弟五人,俱有才名。马良眉

  • 姜维简介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姜维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提笔定乾坤,姜维的父亲,诸葛亮和姜维

    本词条介绍的是姜维(三国时期蜀汉大将军),更多含义,请参阅“姜维(多义词)”。姜维(202-264年),字伯约,天水冀县(今甘肃甘谷东南)人。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将领、军事统帅。原为曹魏天水郡的中郎将,后降蜀汉,官至凉州刺史、大将军。姜维在诸葛亮去世后继承诸葛亮的遗志,继续率领蜀汉军队北伐曹魏,与曹魏名

  • 吕雉的父亲吕公简介 历史上的吕公是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汉高祖刘邦元配夫人吕雉的父亲,姓吕名文,字叔平,山东单县人,被人们称之“吕公”。吕公,名文,字叔平,秦朝单父县城东30里吕姑村(今单县终兴镇潘庄)人,汉高祖刘邦原配夫人吕雉的父亲,被人们称之“吕公”。三国时期将领。荆州刘表手下,曾受蒯越计策射杀孙坚。性情直爽,好结交朋友,善相术,刘邦称帝后封其

  • 张颌简介 三国曹操帐中不可多得之才张颌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勾脸之张郃,张郃是谁的部将,赵云对张郃

    张郃(?-231年),字儁[jùn]乂[yì],河间鄚[mào]人。东汉末年,应募参加镇压黄巾起义,后属冀州牧韩馥为军司马。191年,袁绍取冀州,张郃率兵投归,任校尉。因破公孙瓒有功,迁为宁国中郎将。后在官渡之战中投降曹操。此后,随曹操攻乌桓、破马超、降张鲁,屡建战功。继与都护将军夏侯渊留守汉中。2

  • 扶苏简介 秦朝统治者中最有政治远见的扶苏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秦始皇对扶苏的感情,旧统治者主导政治民主化,唐朝统治者的政治合法性基础

    扶苏(前241—前210),秦始皇长子,嬴姓,名扶苏。先秦时期男子称氏不称姓。虽为嬴姓,却不叫嬴扶苏。一称公子扶苏,或扶苏公子。是秦朝统治者中具有政治远见的人物。他认为天下未定,百姓未安,反对实行“焚书坑儒”、“重法绳之臣”等政策,因而被秦始皇贬到上郡监蒙恬军。秦始皇死后,赵高等人害怕扶苏即位执政,

  • 韩王成简介 韩国王室被项羽封为韩王韩王成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王成帮,项羽乌江自刎,汉朝韩王信

    名成。韩国王室。秦末被拥立为王。项羽后封韩王成为韩王,都阳翟(今河南禹县)。因张良降汉,导致受到项羽威胁。项羽就因为韩王无大功,而张良又为刘邦谋臣,便杀了韩王成。秦朝末年,六国贵族纷纷反秦。前208年,韩人立韩国王室后裔韩成为韩王。前206年,项羽封韩成为韩王,都阳翟(今河南禹县)。因张良降汉,导致

  • 清朝周培公简介 康熙帝身边的重要谋臣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谋臣的意思,康熙王朝周培公原型,历史上真实的周培公

    导读:清朝康熙皇帝时期,朝廷上由这么一个人:文武兼备,刚正毅勇,才智过人,恪尽职守,深谙治世之策,深得为人之道,是康熙身旁重要的谋士。然而这样的的一个人,在官场上如此知进退,如此为自己保身,但还是落得了贬谪的下场。而这个人,就是周培公。周培公是一个政治家,不妨看看他的经历,来了解一下,当时的官场。学

  • 詹世钗简介 身高“超过三米”的清朝第一巨人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詹世钗的儿子有多高,曾繁日身高,詹世钗简介

    导读:最近,清朝道光年间的婺源人詹世钗是“世界第一长人”的文章和报道在网络上出现2600余篇,并称新近发现一张长人詹世钗在香港1880年拍摄的照片,婺源县博物馆里藏有詹世钗所穿的一双巨鞋,是真的么?简介2007年至2010年间出现大量关于詹世钗的文章,所述身高超过三米,这有夸大嫌疑。据澳华博物馆说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