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乾隆在位期间国库有多充盈?原因是什么?

乾隆在位期间国库有多充盈?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594 更新时间:2024/2/4 22:37:50

乾隆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皇太极建立清朝,到顺治入关,清朝的国库一直非常紧张。康熙年间,虽然天下大治,但因为平三藩、收台湾、战噶尔丹,战争不断,清朝也未真正富裕起来。康熙晚年,官员们纷纷从户部借钱,导致户部亏空不断,朝廷连打仗、赈灾的款项都拨不下来。待到雍正登基,雍正一方面清理户部亏空,另一方面执行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等国策,虽然撬动了贵族的利益,但最终使清朝的国库充盈起来。乾隆登基时,清朝户部的库银翻番,库房都不得不扩建。因此,乾隆成为清朝最富有的帝王。

乾隆之所以如此富有,有两方面原因:第一,乾隆继承了康熙既定的疆域和雍正既定的大政方针,禁止土地兼并,维护了朝廷的利益,再加上乾隆初年并无大型战事,花钱的途径也少。第二,乾隆登基之初,也曾是一位非常勤政的帝王,他励精图治,惩治贪腐,重视水利。同时,人口增长迅速,社会生产力蓬勃发展,朝廷税收提高。

乾隆虽然心怀大志,但却有骄奢之心。他先后六次下江南,都是打着“奉母”的旗号,实际上是把国库的银子花在私利之上。康熙时期,康熙六次南巡,主要是治理黄河和安抚江南士大夫之心,乾隆看似学康熙,本质上已经完全变质。

雍正时期,花了很大力度治理贪腐,最后造成“无人敢贪”的结果。但是,清朝官员的工资并不高,一个知县,每月的俸禄只有3两,完全不够家庭开支和社会应酬。雍正为了让官员清廉自守,发明了“养廉银”,例如,一个知县,每年可以有约1000两(各地不同)的养廉银,这是一笔很大的数目,到了巡抚、总督级别,数额更大。

但在军队里,则没有养廉银一说,军官们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虚报士兵数量,吃空饷。这一陋习,在康熙时期就有。后来雍正默许了这一现象,只要数额可控,允许“空名坐粮”的存在。

乾隆四十七年,国库充盈,乾隆觉得国库的钱反正花不完,于是大发慈悲,把“吃空饷”的士兵数量,全部补充新的士兵。然后,再给各级军官发养廉银。这样朝廷不仅要给军官发养廉银,还要发多出来士兵的军饷。清朝名将,当时的首席军机大臣阿桂觉得不妥。阿桂粗略算了一下,如果这样,每年要多开支约300万两。而且,发了养廉银并不能阻止他们继续吃空饷,因此,每年多开支的可能会更多。这样下去, 20多年后,清朝的国库必将空虚,长此以往,可能会导致国家瘫痪。

《清史稿》云:

乾隆四十七年诏补实额,别给养廉。阿桂疏言:“国家经费骤加不觉其多,岁支则难为继。此新增之饷,岁近三百余万,二十余年即需七千万,这么花钱,必不可持久。”

乾隆认为,阿桂是杞人忧天。再加上和珅等人几度赞美乾隆的功德,乾隆更加膨胀,坚持要这么做。乾隆晚年,办大寿、千叟宴、建佛塔等耗费了大量的国库积蓄,而和珅等人为了满足乾隆的要求,不顾社稷民生,将清朝国库逐渐掏空。

嘉庆继位后,白莲教起义,清朝国库已经无法同时承担军需和赈济灾民。到了嘉庆十九年,嘉庆举步维艰,此时的吏部尚书英和在大库中翻出一本阿桂当年的奏折,感叹说:

阿桂即有恐数十年后经费不支之奏。可见老臣谋国诸事,务期久远。

嘉庆和英和二人,都对阿桂当年的预测佩服不已。20多年过去了,这种制度已经根深蒂固,很难取消,嘉庆也只能后悔当年没有劝乾隆取消这一制度。

笔者认为,乾隆时期,清朝的国库确实一度达到鼎盛,导致乾隆花钱大手大脚,不知节约。阿桂的判断十分准确,但他无能为力。清朝的落后,乾隆责任很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唐朝过得比较好的公主,岐阳公主和昇平公主的一生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说起昇平公主和岐阳公主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很多人都非常羡慕皇帝的女儿,贵为公主的身份,嫁给的意中人肯定也是非富即贵,所以,能找到与她们身份地位对等的意中人,确实不容易。而在古代,对大部分公主来说,他们一般都会被远嫁异域番邦,或者是担任和平

  • 张岱:潇洒不羁、才华横溢,活成了历代文人才子梦中的模样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说起张岱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往下看。有人说,他是绝世佳公子;有人说,他是公子中的才子,也是才子中的名士;文学家眼里,他是文学界中的异类;史学家看来,他更是史学界的奇葩,他就是张岱,那个“若生明清,只嫁张岱”的张岱。他没有唐寅,徐渭那种寒酸,他活的

  • 李广难封是因为他不是合格的统帅屡战屡败?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在历史上留下美名的人,未必是当时职场混得好的人,西汉第一神箭手、飞将军李广便是案例之一。他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了一个猿臂善射的漂亮身影,至今还在为后人敬仰。同时,人们也意识到李将军在职场的不如意,因此也留下一声叹息:“李广难封。”为什么漂亮的职场姿态和暗淡的职场前景集中在一人身上呢?责任在汉武帝,还

  • 孙策教用人:'傻'孙策无限信任太史慈的回报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心理学中有一个术语叫做“巴霖效应”。这个术语来自一个马戏团的经理巴霖先生的一句话:每分钟都有一名笨蛋诞生。也就是说,每一个人在心理上都很容易轻信别人,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些“星座、血型”之类的算命书能让你觉得句句在理,似乎就是为自己量身定做的原因了。可以说,“巴霖效应”是一种犯傻,但是,对于一个领导者来

  • 完颜珣积极伐宋是加速了金朝自己的灭亡吗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金宣宗完颜珣是南宋时期金国的一位皇帝,是金世宗完颜雍的的孙子,金朝的第八任皇帝,在位时间十一年,由于他对外措施的错误,导致金朝灭亡。完颜画照完颜珣是金国的一代昏君,他在任期间国家的国土不断沦丧,在贞祐二年三月,金国和蒙古议和成功,但是金国没有遵循议和的条件,随后金宣宗就南迁到了汴京,这个举动激怒到了

  • 为什么说李广难封因为他其实是常败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李广是一名常胜将军,多次与匈奴作战期间,大小几十场战役连连告捷,即使是对手也十分恭敬的称其为“飞将军”;李广自幼从军,因为李广的出生地位于陇西成纪,也就是现在的甘肃省位置,当时北方匈奴时常入侵中原,李广的村庄经常被匈奴洗劫,所以李广自幼对匈奴十分厌恶,参军之后,在与匈奴的战斗中更是表现出色;李广是哪

  • 另一面的齐桓公竟然屠兄杀妹冲冠一怒为红颜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提到春秋这段历史,不得不提及“春秋五霸”。周平王东迁洛邑,王室衰微,周天子地位一落千丈,四夷不段内侵,严重威胁了中原民族的生存空间。为此一些强大的诸侯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不断拓展自身实力,成为各诸侯国公认的“霸主”。网络配图作为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他是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春秋时代齐国第十

  • 关羽死于谋杀:攻襄阳腹背受敌但刘备不救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从小看三国,看到关羽之死的时候,总是觉得有些蹊跷。北有曹操,东有孙权,关羽孤军北上,身后没有任何支援,不是找死是什么?就算关羽看不明白,刘备看不明白,诸葛亮也看不明白?网络配图后来总算明白,其实刘备看明白了,诸葛亮看明白了,关羽也看明白了,就连曹操和孙权也都看明白了。关羽不死,大家的日子都不安生;关

  • 秦穆公是如何继位并顺利奠定霸主地位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秦穆公本名到底叫什么呢?他为何被后世冠以穆公的称号?秦穆公本嬴姓赵氏,大名叫做任好。大家可能对嬴姓赵氏不太能理解,其实我一开始看到这四个字的时候也觉得十分奇怪,中国的姓氏要不就是单姓如赵、钱等,要不就是复姓如诸葛、公孙等。但嬴姓赵氏,是说他姓赵嬴,还是嬴赵,这肯定都是不对的,后来翻阅资料后,才对这四

  • 解析东周周赧王是周朝最后一位君主吗?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周赧王姬延是东周的第25位君主,他的祖父是周显王,在位四十八年,而他的父亲周慎靓王仅仅在位六年就去世了。之后周赧王继位,他也由此成为了周王朝历史上的最后一位天子。秦灭东周图(网络图)周赧王的这个天子之位当得实在是没意思极了,甚至过得还不如一个普通的诸侯。他在位59年,但对周王朝产生的影响却少之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