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布木布泰

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布木布泰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219 更新时间:2024/1/17 22:24:19

天命十一年努尔哈赤去逝,皇太极逼大妃乌拉那拉氏阿巴亥殉葬。代善与其子岳托及萨哈廉以“才德冠世,当速继大位”拥皇太极嗣汗位。皇太极“辞再三,久之乃许”焚香告天,宣布次年为天聪元年。

天聪四年,皇太极以阿敏弃守滦州、永平、迁安、遵化四城的罪名,将其终身幽禁。五年,莽古尔泰同皇太极发生口角时,竟拔刀相向。皇太极借机以“御前露刃”之罪,革去莽古尔泰大贝勒衔。至此,四大贝勒,仅剩他和代善两人。

天聪六年正月,皇太极废除“与三大贝勒,俱南面坐”,共理朝政的旧制,改为自己“南面独坐”,突出汗位独尊地位。皇太极仿明制,设内三院,六部,“停王贝勒领部院事”,独主政务。又设都察院和理藩院,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备的国家机构。集中了汗权,加强了专制统治。

为了联络西藏,大力扶植和宣扬喇嘛教。为了拉拢蒙古,清初的后妃多为政治联姻,蒙古科尔沁部的哲哲成为皇太极的大福晋,顺利成为了皇后。之后哲哲的两个侄女也嫁给了皇太极,一个就是布木布泰,另一个是布木布泰的亲姐姐海兰珠。 皇太极的十四个女儿,十个嫁去了蒙古。为了扩大兵源,创立了汉军八旗和蒙古八旗。皇太极在国内大力实行改革时,并没有放弃努尔哈赤对外进行侵略扩张的政策。他认为要战胜明朝,首先要征服蒙古和朝鲜,这既可以解除后顾之懮,又可以利用他们的力量,共同对付明朝。皇太极二次入侵朝鲜。朝鲜被迫投降,称臣纳贡,允诺与明朝断绝往来,并将王子送沈阳为人质。

皇太极对蒙古采取“慑之以兵,怀之以德”的政策。首先争取与察哈尔林丹汗不和的科尔沁、喀喇沁等部的归附。天聪二年,达成共同征讨林丹汗的协议。经过几次征战,林丹汗势力大衰。八年,林丹汗在青海大草滩出痘病死。九年初,皇太极命多尔衮等率一万人渡黄河西进,至托里图,俘获了林丹汗子额哲及其部众一千余户,统一了漠南蒙古。

天聪十年五月,称帝,定国号“大清”,改元崇德,改族名女真为满洲。哲哲成为皇后,皇太极钟情的“关睢宫”宸妃海兰珠排第二,“永福宫”庄妃布木布泰位居第五。

崇德五年七月,皇太极带病急援松锦之战,生擒洪承畴,歼灭明军五万余人。在降服松山、锦州后,清军占领了除宁远外的明朝关外全部城镇。皇太极派汉臣范文程等轮番劝说,洪承畴“延颈承刀。始终不屈”,孝庄毛遂自荐扮作待女,经过数天的努力,终于说服洪承畴投到清军辕下。

崇德六年宸妃因皇子之死抑郁成病而逝,皇太极朝夕悲痛,饮食顿减,身体每况愈下。崇德八年皇太极猝死宫中,年52岁。由于皇太极生前没有立嗣。福临的异母长兄豪格和叔叔多尔衮争位,双方势均力敌,相持不下。精明的多尔衮随机应变提出折中方案,以拥立皇太极第九子福临为帝,由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和他共同辅政,结果获得通过。顺治元年四月,顺治帝在笃恭殿拜多尔衮为大将军。

本已投降农民起义军的镇守山海关的明总兵吴三桂因不满起义军对其家属的侵犯,遂一怒而去。李自成得到消息,于四月十三日与刘宗敏率兵前往征讨。吴三桂谒见清摄政王多尔衮,请求多尔衮入援。多尔衮立即下令清军三路入关,向农民起义军阵地发动猛攻。起义军寡不敌众,刘宗敏受伤,李自成只得下令撤退,四月二十六日返回北京。二十九日,李自成在武英殿举行了登基大典,三十日,李自成以郊外祭天为名撤出了北京。

五月初二,清军进入北京城,多尔衮严禁抢掠,停止剃发,为明崇祯帝朱由检发丧,博得了汉族士绅的好感,然后迎请顺治小皇帝赴京登基,很快稳定了占领区内的形势。 顺治元年六月,多尔衮与诸王贝勒大臣商议决定,迁都北京。福临即位改元顺治,不久,母后孝庄就依多尔衮之意册立自己的侄女、蒙古科尔沁贝勒吴克善的女儿博尔济吉特氏为皇后。

孝庄在多尔衮的步步紧逼下只得委曲求全,不断加封多尔衮,使其不会废帝自立。顺治元年十月,加封为叔父摄政王,旋即又加封皇叔父摄政王。顺治四年,停止多尔衮御前跪拜。最后约在顺治四年年底,孝庄以太后的身份下嫁摄政王,福临称多尔衮为皇父,诸臣上疏称皇父摄政王。

遇元旦或庆贺大礼,多尔衮与皇帝一起,接受文武百官跪拜。顺治五年多尔衮以隐瞒其部将冒功、起用罪人之弟的罪名将豪格下狱,四月豪格死于狱中,其福晋为多尔衮所纳。顺治七年八月,多尔衮追尊生母太祖妃乌喇纳拉氏,尊为“孝烈恭敏献哲仁和赞天俪圣武皇后”,祔享太庙。十一月,多尔衮出猎时坠马跌伤,十二月初九薨于古北口外喀喇城,年三十九岁。多尔衮死后两个月,苏克萨哈告发多尔衮曾“谋篡大位”,以郑亲王济尔哈朗为首的诸王大臣也纷纷上奏多尔衮独擅威权。顺治下诏削去多尔衮爵位,没收财产,毁墓鞭尸。

顺治八年正月十二日,福临亲政,废除了汉官不能掌印的规定,大力提升汉官的地位,不久在范文程的引荐下结识了洋人传教士汤若望,对汤若望恩宠有加,封通议大夫。

皇后博尔济吉特氏聪明、漂亮,但喜欢奢侈,而且爱嫉妒。福临借此要求废后另立,大臣们屡次谏阻,福临仍然坚持己见,孝庄只好同意。顺治十年八月,皇后降为静妃,改居侧宫。顺治十一年五月,福临再聘蒙古科尔沁贝勒绰尔济女博尔济吉特氏为妃,六月册为后。可是,福临对这位新后仍不惬意。不久,他便以从未有过的炽烈感情倾注于内大臣鄂硕之女董鄂氏,董鄂氏时已嫁顺治异母弟弟襄亲王博穆博果尔为嫡福晋,但皇上爱上了她,襄亲王为此羞愤而死。董鄂氏服丧刚二十七天,顺治帝便召她入宫,册为“贤妃”,并下令大赦天下。仅一月有余,顺治十三年九月,顺治以“敏慧端良、未有出董鄂氏之上者”为理由,晋封她为皇贵妃。

福临准备二次废后,蒙古女人失去中宫主子之位,势必影响满蒙关系,倾动大清帝国的立国之基,孝庄对儿子的举动进行了抑制。结果,母子间出现隔阂,顺治皇帝公然下令抠去太庙匾额上的蒙古文字。董鄂妃主动周旋于皇后妃嫔与皇帝之间,缓和调节矛盾。皇后生病,她“五昼夜目不交睫”。

恪妃石氏患病,她亲自照料三天三夜,端汤喂药。服侍太后,她更是察颜观色,小心翼翼,左右奔走,“无异女侍”,太后偶染微恙,董鄂妃更是“朝夕奉侍,废寝食”。她的努力终于得到了皇太后的认可,到后来太后简直离不开她了,并视如亲女。她甚至不肯超越礼制和顺治同桌吃饭,她不干政却反复规劝顺治理政要谨慎小心,不可以发布错误的政令累及百姓。董鄂氏的书、画、经、史、佛学等均有相当的造诣。 顺治十四年十月,董鄂氏产下一子,四个月后不幸夭折,丧子的悲伤使她郁郁成疾,顺治十七年八月,董鄂氏病故。皇帝遭此打击,精神颓落,恹恹无生趣,未出半年,患天花而逝,年仅二十四岁。

玄烨十岁时生母佟佳氏亡故,便由祖母孝庄太皇太后照看。孝庄太后不但关心他的起居,而且对他的言语举动都立下规矩严格要求。董鄂妃的四皇子夭折后,在孝庄太后的坚持下,福临以遗诏的形式册立玄烨为皇太子。八岁的玄烨才得以即位,玄烨亲政后凡大事必先请示孝庄,孝庄一再提醒他要谨慎用人、安勿忘危、勤修武备等。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孝庄太后病危,康熙皇帝昼夜不离左右,亲奉汤药,并亲自率领王公大臣步行到天坛,祈告上苍,请求折损自己生命,增延祖母寿数。孝庄逝康熙依其遗愿,灵枢没有运往盛京与皇太极合葬,而是暂安在京东清东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解析魏国四聪是指哪些人 他们是否名至实归?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魏国四聪指的是魏国的夏侯玄、诸葛诞、邓飏、田畴。在动乱的三国时代,因其“明哲”而被后人景仰。今天详细的为大家介绍一下:历史上三国时代的魏国四聪,真的是实至名归吗?有几个算是“明哲”的?1、夏侯玄夏侯玄(209年-254年),字太初(一作泰初)。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时期曹魏玄学家、文学家、官员

  • 汉武帝一生雄才大略为何要对他一忍再忍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汉武帝出生于公元前156年,他是西汉时期的第七位帝王,也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战略家和政治家。汉武帝十六岁的时候登基为王,他不仅在战略方面有独到的认识和领悟,同时在文学方面也有很大的造诣,是一位文武兼备的帝王。汉武帝在位期间一直都致力于开拓疆土,在汉武帝的统治下,国土面积也得到了扩张,周围很多邻国都一一

  • 汉武帝凭实力打破和亲路后宫却一片茫然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汉武帝七岁被立为太子,十六岁登基为帝,他的雄才大略与开阔的思想体现在他的治世政策上,他是中国古代史上一位非常伟大的帝王。汉武帝在位的五十四年为国家和人民作出了太多的贡献,也将虽然表面繁荣但是仍旧内外忧患的汉朝推向了历史的新高度。汉武帝于公元前141年登上皇位,那一年他才十六岁,但是才华与能力不是以年

  • 微子与箕子是什么关系 微子是纣王的什么人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对于纣王这个人,很少有人不知道他。他是我国古代残暴君主的代表人物。可以这样说,他在每一部经过改编拍摄出来的电视剧之中都是以残忍暴虐,好色成性的一面展现给大家。微子像我们也都知道,他是生活在古代,因此,肯定就会有着许多的所谓的亲戚,而对于他这样的一个身处皇位的人来说,那么他的亲戚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皇亲

  • 没有狠下心来诛除宦官反而被宦官所杀的何进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何进是三国之前有名的大将军,作为刘辩的舅舅,何进在当时有着很高的声望,但是因为出身低下,在那个重视出身的时代,何进的处境并不好,受到了很多世家子弟的嘲讽。而且因为过于犹豫不决,一直没有狠下心来诛除宦官,最后反而被宦官所杀。何进的生平简介何进是汉灵帝时期的大将军,手握着天下兵马。早年的时候何进生活贫困

  • 东魏时期有名的大臣高澄是如何被家奴刺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高澄是东魏时期有名的大臣,他从小就聪明过人,所以很快就展露出了政治上的天赋,对于东魏的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同时位极人臣的他也把心思放到了篡位谋反上,在一次密谋的时候,被当时手下的家奴找到机会杀死。高澄是个什么样的人高澄是东魏时期权臣高欢的长子,从小就展现出过人的才能,受到了父亲的喜爱,在十五岁的时

  • 南朝陈朝的陈后主为何被称为“井底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陈后主,即陈叔宝,陈宣帝陈顼的长子,是南北朝时期南朝陈国的最后一位皇帝,一生共在位7年,他在位期间大兴土木,疏于朝政,整天纵情声色、花天酒地,完全不顾百姓的死活,陈国的国力也逐渐走向衰落。据《南史·卷十·陈本纪下·第十》记载:后主愈骄,不虞外难,荒于酒色,不恤政事。此外,陈后主还喜好文学,经常与才色

  • 解析玄武之变后 李世民为什么不杀魏征?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开始清除建成余党,因早闻魏征才名,故专门召见,刚一见面,就质问魏征:“汝离间我兄弟,何也?”没想到魏征是个人物,竟然回答说:“皇太子若从臣言,必无今日之祸。”其实,即使李建成先动手,历史也未必改写。魏征之所以这样说,显然是纵横家的招数,为的是宣扬自己的高明。关键是,他将李建成比作

  • 李儒作为西凉集团的军师,为何没能彻底发挥自己的作用?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李儒,字文优,东汉末年凉州军阀董卓的女婿兼谋主,一流谋士,也是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局面的始作俑者。作为西凉集团的军师,董卓麾下的行动基本都是由他策划的,也可以说,董卓的霸业之所以能够在一段时间内达到鼎盛,李儒功不可没。但也正是因为跟了董卓这样一个主子,才让李儒这个可堪与程昱、法正等谋士争锋的参谋人才早早

  • 说起宋朝的清官,向敏中如何成为北宋公认的廉政模范?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宋朝的清官,我们肯定都会想起包青天,没办法,此人实在太有名了,以至于忽略了其他清官。实际上,北宋清官很多,不止包青天,下面这位也是,他就是向敏中。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向敏中可以说是北宋公认的廉政模范,公认的清官,连包青天和海瑞都崇拜,是其崇敬的偶像。向敏中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