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海瑞作为明朝有名的清官 张居正为什么不重用他

海瑞作为明朝有名的清官 张居正为什么不重用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057 更新时间:2024/2/16 23:13:21

海瑞是明朝名臣,张居正身为首辅,在所有人看来,两人是一对好搭档,张居正为何不重用海瑞这样的清官?接下来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去看看张居正和海瑞到底是个怎么样的关系。

图片:张居正在朝为官剧照

一、海瑞是什么样的人

1、惩治腐败,一心为君

海瑞的一生充满斗志,始终都走在洁人洁己的路上,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清官廉吏。他先后经历了嘉靖、隆庆和万历三朝,是明王朝由盛转衰的见证者。

他对当时的朝政弊端痛心疾首,因此做官的时候极力主张惩治贪腐,整顿吏治。嘉靖帝沉迷于道教术法之中,追求长生不老,重用贪官佞臣严嵩;隆庆帝碌碌无为,政局变化不安,阶级矛盾严重;万历帝刚刚继位就大兴土木,这些在海瑞眼中都是无法容忍的。

他的官职虽然不高,却凭借一己之力严惩兵部尚书家的侄子,阻止盐都御史的贪婪行为,还法办都征史的儿子,后来他发现嘉靖帝不理朝政,多次上书谏言,言辞之激烈,世之罕有。

当所有人都以为嘉靖帝会大发雷霆,将海瑞罢官的时候,嘉靖帝读完海瑞的文章却感动到痛哭流涕,深情的说:“海瑞这个人忠心耿耿,简直可以和殷商时的比干相比,可我不是纣王,也不会做纣王。”

后来有人在嘉靖帝面前谗言,说他言辞带有辱骂的意味,是忤逆之臣,于是海瑞被捕,还被判了死刑,不过还没有执行的时候嘉靖帝就驾崩了,海瑞得以逃过一劫

2、希望拯救危局,关注民生

明朝中后期皇帝昏庸无能,宦官、奸臣当道,王朝内部矛盾重重,外部军备废弛,民族矛盾激化,加之国库空虚,土地兼并日益严重,社会的动荡达到有明一朝的巅峰。

这些情况都被海瑞看在眼中,于是有了著名的“春耕勤力望秋收,得遇年丰减却愁”这句诗。他在担任地方官员的时候就意识到农耕是国之根本,因此大力鼓励农业生产,并且还在地方上实施一系列的改革尝试。

比如,协助官府统一安排荒地给没有土地的农民,并借贷耕生和种子给农民,颁发了《督抚条约》,意在明令禁止一切不必要的浪费,他还强制性的让前内阁首辅等高官把兼并、豪取的土地归还等等。

这些行为都有效阻止了民间的土地兼并愈演愈烈的趋势,加强不同阶级之间的团结,让百姓安居乐业,正是因为海瑞有这样的“民生情怀”,所以才成为了我国历史上一等一的清官廉吏。

图片:海瑞剧照

二、张居正的理念

1、张居正的用人之道

张居正之所以能够成为明中期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除了卓越的政治智慧外,知人善任、选贤用能也是他成功的重要因素。

首先,张居正用人打破了古人固有的君子和小人的界限,即用人不图虚名,主要得看能力和成绩。

他认为,选人用人虽然要考虑资格,但是不能让这个标准成为约束,对于人才,要扬长避短、用其所长,这样才能让他们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挥效果,如此以来,天下的人才将会取之不尽。

图片:张居正选取人才剧照

另外,他还主张赏罚要公道,用舍要名当,不能以个人的意志为准则。和张居正同年的一个安徽人叫做汪博昆,在张居正当上首辅之后,把他给调到了兵部左侍郎的位置上,当时给他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到西北巡视军事备战状况。

这个汪博昆到了目的地之后,不是先去处理工作,而是找到当地的名士,在一起喝酒唱歌,吟诗作赋。张居正知道这件事后就说了一句话:“芝兰当道,不得不除”。

也就是说你花草长错了地方,那就得先除掉,于是汪博昆被罢官免职。值得一提的是,他还设立了一套精密的考核方案,即著名的考成法,这个也对当时的社会制度,官场氛围起到了巨大的影响。

2、不用海瑞的原因

通过张居正的用人、为人之道,就能看出他重用戚继光等人,而不用海瑞的端倪。海瑞在当时已经成为了清官的代名词,他曾经带着棺材给嘉靖帝上书谏言更是名动天下。

海瑞在担任应天府巡抚两年时间里,当地的赋税竟然比之前少了三分之二,他自己清廉了,不坐轿子骑个驴,他手下的人也都这待遇,因此同僚们都排挤他,希望他早点走。

也就是说,海瑞做事情过于理想化,缺少实际的管理方法,因此在工作中很容易碰壁,也就是张居正所说的“好人,不一定是好官”。

什么是张居正好官的标准呢?大慧认为是让朝廷放心,让苍生有福。海瑞他太有原则了,不懂得如何在官场上灵活变通,有政德但是没有政绩,这就成为了张居正不重用海瑞的根本原因之一。

图片:海瑞带着棺材上书谏言剧照

另外,还有一点是不得不说的,那就是海瑞的清名实在太响亮了,如果重用海瑞,那么就意味着要给他更高的官职,配有更大的权力,这样才能给天下人一个交代,落下重用人才的美名。

然而这根本不可能,因为张居正看来,海瑞手中权利越大,那么就会越坚持自己所谓的原则,这对朝政的破坏力就会越强,自己的变法不是打压官员,提倡廉洁,那只是很小的一部分,真正要做到变法成功,就要照顾到方方面面,海瑞的到来,只会全盘打乱张居正的计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阿巴亥为何能成为努尔哈赤的大福晋?她又为何会被逼殉葬?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1601年,12岁的阿巴亥嫁给43岁的努尔哈赤,为侧福晋,14岁那年一跃成为大妃即大福晋。婚后,阿巴亥为努尔哈赤生下三个儿子一个女儿,然而就在努尔哈赤去世后,被逼为其殉葬。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阿巴亥,乌拉部首领满泰之女,布占泰的侄女。1596年,满泰意外被杀,阿巴

  • 被三位皇帝宠幸过的尼姑,她究竟是谁呢?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她是一个尼姑,但她被三位皇帝宠幸过,甚至她的儿子都觊觎她的美貌。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佛教在很早的时候就传入了我国,历史也比较悠久,但是在不同的朝代它的发展也是不一样的,有的朝代崇尚佛教,有的朝代却抑制佛教的发展,不管怎样,佛教还是发展到了现在。佛教中人给人的感觉就是斩断红尘,

  • 王国宝为什么会记恨岳父谢安?他的品性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东晋时期的太原王氏人才济济,各个都玉树临风,王国宝自然也不例外。王国宝是东晋后期宰相,也是中书令王坦之的第三子,太保谢安的女婿。他看起来很酷很帅,在美男子众多的魏晋也能占据一席之地。但与他的外表不相称的是他的性格与人品,王国宝品行不端,贪财又好色。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

  • 羊祜:魏晋时期著名战略家,死后百姓罢市悲泣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帝王最重视天子之说,他们往往比众生都优越,要求每个人都向自己下跪。据史料记载,一名男子为了避免下跪,被送去寺庙。他毕生致力于为吴国人民所接受,吴国人民也钦佩他。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他博学能文,清廉正直,忠贞而坦诚,是个文武兼备的人才。曾多次拒绝曹爽和司马昭的征辟。晋代魏后

  • 康熙的后妃中有四对亲姐妹,她们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康熙帝是历代王朝帝王中后妃最多的皇帝之一,仅在实录记载中的后妃就高达六十七人之多,然而他是个爱美人却更爱江山的人,他感情深沉细腻,好女色但绝非爱情至上。在康熙的后妃中,有四对姐妹花,她们分别是谁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1、孝诚仁皇后与平妃孝诚仁皇后与平妃是辅政大臣

  • 北齐胡太后有哪些荒唐行为?她为何会进入青楼为妓?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北齐的国祚只有短短27年,历经六任君主,他们的行为却一个比一个荒唐,北齐也因为被冠上“变态王朝”、“疯子家族”等标签,甚至很多人认为这个家族有精神病遗传基因。除了皇帝外,他们的皇后也不是省油的灯,其中以胡太后的事迹最为出名。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胡太后是武成皇帝高湛

  • 汉武帝刘彻死后,为什么皇后没有葬在一起?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想必大家都知道,在古代,一个皇帝死后,他会和他的皇后一起下葬。但也有一些例外,比如乾隆皇帝,据史料记载,他死后并没有和富察皇后葬在一起,而是选择了他最喜欢的宠妃。那为何汉武帝刘彻驾崩后,没有皇后陪葬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一般古代的皇帝在时候还是和自己的皇后合葬的比较多。但身

  • 历史上的严世蕃到底是什么样的 严世蕃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明朝严世藩,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熟悉明史的人都知道,明朝嘉靖年间,朝廷混乱,民不聊生。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是严嵩。严嵩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奸臣。他贪污腐败,触犯法律,陷害同事。我们今天讲的主角是严嵩之子严世蕃。和他父亲一样,都是祸乱朝纲的奸臣。严世蕃,严嵩之子。虽说说这父

  • 班婕妤凭什么被誉为历史上最完美的女人?她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梁代钟嵘评论班婕妤说:“将百年间,有妇人焉,一人而已。”古代才貌双全的女子并不少见,红颜薄命者更是不在少数,但在贵为皇妃和失宠团扇时都能以平常心对待的却不多见,汉成帝刘骜的宠妃班婕妤就是这样的人。班婕妤也是西汉著名的女辞赋家,史称她善诗赋、厚美德,因此被后世誉为中国历史上最完美的女人。下面我爱历史网

  • 嘉靖在位期间有24年不上朝 嘉靖是怎么把控经济命脉的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1542年,沉睡的嘉靖皇帝几乎被16个宫女和妃子勒死。从那以后,他已经24年没有上过朝。然而不上朝的嘉靖,却能牢牢控制了明朝的政治经济命脉,成功创造了世界纪录,并将其传给了后代。嘉靖皇帝朱厚熜本来是一个藩王世子,由于朱厚照没有子嗣,白白捡了个皇位。嘉靖皇帝进京前,张太后允诺嘉靖皇帝是以"兄终弟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