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病死之后 司马懿为什么终生不攻打蜀汉

诸葛亮病死之后 司马懿为什么终生不攻打蜀汉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861 更新时间:2024/1/16 12:36:39

对司马懿不攻蜀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有“智者”之称,在演义之中诸葛亮可以说是用兵如神,而诸葛亮的一生的对手可以说是司马懿,在演义之中两人之间的精彩对决令人叹服,但是在诸葛亮病逝之后,司马懿为何终生不再攻打蜀国?在三十年之后司马昭一语道破。

诸葛五次北伐

公元225年,夷陵之战后经过长达两年的休养生息,蜀汉的国力得到大涨。诸葛亮开始谋划北伐,因为诸葛亮一生的理想就是“恢复汉室”,而曹魏就是诸葛亮眼中的“汉贼”,为了解决北伐的后顾之忧。诸葛亮五月渡泸出战南中,采用马谡的“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的战略,平定了南方策略。

公元228年魏文帝曹丕去世,诸葛亮认为北伐的时机成熟,因为曹魏现在中央内部是权力更替阶段,必会有些动荡。诸葛亮认为这个是个机会,于是开始第一次北伐,在曹魏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见诸葛亮率军来袭,南安、天水和安定无力抵抗直接选择投降。蜀汉方面可以说是首战告捷,魏明帝曹叡立刻派曹真、张郃来抵御诸葛亮。

这时马谡自愿请命去镇守咽喉要道——街亭,诸葛亮对马谡的期望很大,在对马谡千叮咛万嘱咐之后同意了马谡的请求,但诸葛亮的叮嘱马谡完全没放在心上,完全是倒行逆施,最终马谡被张郃击败。在丧失了有利的地利条件之后,也宣告了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结束。

公元228年春,魏国大将曹仁被东吴陆逊击败,诸葛亮听闻曹军要大举进攻东吴,这时的关中兵力就相对空虚了。诸葛亮开始了第二次北伐战争,出兵陈仓因为这时的陈仓守军只有几千人,但诸葛亮还是以失败告终。因为在第一北伐结束之后,曹魏大将曹真就断言,诸葛亮一定会从陈仓进攻。《三国志》记载:

真以亮惩于祁山,后出必从陈仓。乃使将军郝昭、王生守陈仓,治其城。亮果围陈仓,已有备而不能克。

即使兵力不足,但曹魏早已做好了防御工作,诸葛亮的第二次北伐也以失败告终。

公元229年春,诸葛亮开始第三次北伐,这次北伐诸葛亮倒是有所斩获,得到武都、阴平二郡。至于曹魏方面因为曹真遇到大雨,蜀道又难走,无奈最后撤兵。诸葛亮北伐前三次的主要是曹真,并不是司马懿。在诸葛亮第四北伐才遇到司马懿,因为这时曹真这时已经病重。

公元231年,诸葛亮开始了第四次北伐,诸葛亮以木牛运粮,包围祁山堡,在诸葛亮与司马懿交手的初期蜀汉一直处于有利的局面。在木门道更是重伤曹魏大将张郃,但由于站后期负责运送粮草的李严,粮草未能送达。这时蜀汉前线的粮草已接济不上,加之后主刘禅也下令撤退,此次北伐也就不了了之。

公元234年,诸葛亮吸取上次失败的经验开始屯田,并写信给孙权,希望东吴也出兵攻打曹魏。两方夹击曹魏,孙权同意了诸葛亮的请求。孙权亲率十万大军北伐曹魏,但被魏明帝曹叡亲自率兵击败,至于蜀汉的威胁曹叡并没有放在心上。因为在击败孙权之后,有人建议曹叡去西线督战,曹叡说道:“权退亮胆破,大将军已制之,吾无忧矣。”

因为此时的司马懿采取的是坚决据险不战,但诸葛亮却一反常态的稳重,反倒一直刺激司马懿进行决战,甚至不惜派使者送女子的衣服给司马懿,司马懿认为事出常态必有妖,还是坚持不出战。同年八月,诸葛亮病逝五丈原,根据诸葛亮临终之前的安排,蜀军是有条不紊地进行撤退。

司马不伐蜀汉之因

既然在蜀汉能与司马懿较量的对手已经离世,那么司马懿为何不伐蜀呢?有以下原因:1、司马懿在曹魏之中一直在隐忍,在曹操、曹丕执政之时皆是如此,而现在的魏明帝曹叡也不是个昏庸的皇帝,如果司马懿贸然进攻蜀国取得胜利之后,最多会封侯拜相,但司马懿志向远大这不是他所想,司马家族要的是帝位。所以在诸葛亮、司马懿两人对阵之时,司马懿采取策略基本是坚守不出战。2、司马懿没有时间去伐蜀,因为司马懿被曹叡派往辽东,平定辽东公孙渊之乱,因为辽东公孙渊自立为燕王,向东吴称臣但却一直挑衅曹魏。3、曹叡对辅政大臣一直存在防备的姿态,除了陈群之外,其他三人皆被曹叡派出去,基本是远离中央,司马懿岂会不知曹叡的心思,所以也不会贸然出头。

司马昭之言

在公元263年蜀汉灭亡,由于蜀汉后主刘禅选择的是开城投降,刘禅得到了优待。在一次司马昭宴请刘禅之时。司马昭说道:“纵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而况姜维邪?”言外之意就是即使诸葛亮也不能保证蜀汉长久,姜维就更加不行了。而这句话印证了司马懿眼光的老辣,因为如果在诸葛亮离世之后讨伐蜀汉,得不偿失,蜀汉没有诸葛亮之后国力定会慢慢地衰减,与其劳师远征不如慢慢等着蜀汉走向衰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程昱为曹操立下了众多功劳,为何却交出军权以求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谋士猛将如云,是人才井喷的时代,其中曹操旗下人才最为壮大,谋士最出名的是要郭嘉,武将最英勇的是张辽。然而,还有一个人智谋胜过郭嘉,勇猛赛过张辽,这个人就是程昱。不过纵观程昱的一生,虽然他立下众多功劳,但不能位列三公,最终还主动交出军权,以求善终,也就是说他并没有得到曹操的重要,这到底是怎么

  • 诚孝张皇后:是合格的皇后,也是对国家极有裨益的领导者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诚孝张皇后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明仁宗朱高炽的发妻张氏,《明史》中并未记载她的名字,史称仁宗诚孝张皇后。张氏是朱元璋时期指挥使张麒的女儿,在洪武二十八年被燕王世子朱高炽娶为世子妃。靖难之役后,朱棣登上皇位,朱高炽成了大明的太子,张氏也由原来的世子妃成了太子妃。

  • 董卓在篡夺大权之前,对汉朝有何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说起董卓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在汉末三国的历史人物中,说起董卓,人们一定会用“权倾朝野”、“专横跋扈”、“凶暴残忍”、“倒行逆施”、“罪恶盈天”、“恶贯满盈”来形容。诚然,纵观董卓这位诸侯的一生,确实是利用战乱,爬到了东汉权力的巅峰,废一帝,立一帝;迁都长安,焚烧洛阳;为了筹集财宝,肆

  • 荀彧不是忠于汉室吗 荀彧为什么不投奔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荀彧和曹操,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东汉末年,虽然汉室衰微,诸侯割据,逐鹿中原,但是,仍然有不少文臣武将是忠于汉室的,比如诸葛亮、关羽、张飞、刘备等人,都是致力于匡扶汉室的。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刘备和曹操展开了激烈的较量。而在刘备去世后,诸葛亮则是先后五次北伐中原,最终在公元2

  • 东晋皇帝司马曜的一生是什么样的?有何奇葩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东晋皇帝司马曜的一生是什么样的?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帝王往往是我国古代最具权势和威严的人,他们身份尊贵,手握大权,因此不少都称得上是自带气场、不怒自威。然而,帝王之中有英明神武、霸气外漏者,也有胆小懦弱、极度窝囊者,比如在权臣拥立下继位的皇帝们,就常常只能当个傀儡,

  • 司马家族在掌权的时候 司马昭和司马师为何没有内斗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对司马师和司马昭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后三国时期,曹家就开始纷乱不止,曹丕和曹植都想当曹操的接班人,二人斗到了最后,曹丕胜了,但是曹丕并没有打算放过曹植,在朝堂之上,曹丕含泪七步成诗救了自己一命,可是争斗到最后三国归晋,最后的大赢家却是司马一族。但是在司马家掌

  • 为什么说司马衷的一生可怜又可悲?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每每提起晋惠帝司马衷,人们都将其和白痴挂钩,官私蛤蟆、何不食肉糜都是他愚蠢的代表作,他在位期间爆发的八王之乱更是将西晋推入到了深渊。司马衷是不是真的傻可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司马衷无疑是个可怜之人。司马衷(公元259年~公元307年1月8日),字正度,公元290年~307年在位,司马炎嫡次子, 母为

  • 揭秘:晋怀帝司马炽的一生有多悲哀?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晋怀帝,司马炽(公元284年-313年3月14日),字丰度,司马炎第二十五子,晋惠帝司马衷异母弟,母为王媛姬。西晋第三位皇帝(公元307年~311年在位)。原本来说,资质平平,又是年龄较小的皇子,司马炽和皇位是无缘的。所以司马炽最初也不过是豫章王,并担任散骑常侍。如果没什么意外,可能司马炽就这样平平

  • 为了扳倒王皇后,武则天真的杀死了自己的女儿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武则天的故事。武则天的心狠手辣,不仅表现在其对李唐宗室和大臣的狠辣手段,其中为争宠而“掐死女儿”陷害王皇后,同样是极为重要的一桩“罪证”。人常说“虎毒不食子”,武则天真的残忍到了这种地步吗?其实这件事存在

  • 司马师明明有自己的儿子 司马师临死前为何把权力交给司马昭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司马师交权,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司马师(208年~255年3月23日),字子元,河内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晋宣帝司马懿与宣穆皇后张春华的长子,晋文帝司马昭的同母兄,晋武帝司马炎的伯父。根据《晋书》等史料的记载,司马师沉着坚强,雄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