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孙策不死便无三国,他到底有什么强悍之处?

孙策不死便无三国,他到底有什么强悍之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345 更新时间:2024/1/15 20:32:39

你们知道为何有人认为“孙策不死便无三国”?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

东汉末年,这个群雄并出的时代里,无数的谋士与猛将涌现而出,群雄逐鹿,都试图在这么一个混乱的局势里谋求一席之地。从黄巾军起义后,汉朝中央政府的实力被严重削弱,各大地方势力相继崛起,造成了军阀割据的局面。地方势力互相攻伐多年后,最终形成了以北方曹魏政权,西南蜀汉政权,以及东南东吴政权这三方势力,即是历史上的三国时代。

这样一个群星璀璨的时代,也给后人带来了无数的思考和假设。比如,古往今来一直有人假设如果曹操赢得赤壁之战,那么曹操就会一统天下。无独有偶,也有人认为,如果东吴的奠基者孙策不死,那么就不会在有三国时代的出现。

曹操相关的假设我们很好理解,毕竟曹操当时可谓风头无二,刚刚统一北方,拥有着几十万的大军,气势汹汹准备一统天下,所以如果赤壁一战结果曹操取胜的话,的确很有可能不再有三国时代,人们会提出假设很正常。但孙策的情况可能很多读者会感到一些疑惑,为什么他能够与极盛的曹操相类比,孙策不死真的会对后来的局势有那么大的影响?

在分析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应该对孙策这个人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谈到关于孙策的印象,可能很多读者会想到他是孙权的哥哥,是吴国的奠基者,因为被刺客刺杀而英年早逝,死前托孤弟弟孙权。这么一看好像并不能了解这个人到底有什么强悍之处。但是,实际上孙策生前可以说是一个几乎让天下英雄都感到忌惮的人物。

孙策的父亲虽然是当时的名将孙坚,但孙坚在孙策年仅十七岁时,就因为征讨荆州而战死。所以,孙策虽然贵为孙坚长子,但基本上没有享受到父亲的余荫,不得已只能投奔袁术讨回父亲旧部来为父报仇。为此,孙策在袁术手下为其效命了一段时间。孙策在这期间打出了威风,使袁术不禁感叹,要是有这样的儿子,自己便可以死而无憾了。

在之后,孙策借帮助袁术征讨江东来支持袁术平定天下为借口,得到了袁术的赞同。于是,孙策之带着一千多士卒和几十匹战马以及几百名跟随的宾客前往江东。结果,一路上不断有人前来投奔孙策的队伍,再加上孙策家在江东名声很好,而孙策本人性格开朗乐于纳谏,并且知人善用,非常受到将士们的信赖,军心和士气都很高涨。并且孙策还严于治军,对军队三令五申,禁止军队劫掠百姓财物,这使得孙策在行军时深受江东百姓欢迎。

这样一来,孙策的队伍迅速扩大达到了五、六千人。不仅是军力方面的暴涨,作战方面孙策也几乎无往而不利,原本有着多位军阀盘踞的江东,在孙策的攻势下,竟然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江东军阀几乎被悉数平定,换成了孙策集团的人,孙策就这样使江东成为了自己的基本盘。

之后袁术称帝,于是孙策与袁术决裂,孙策此时可以算是彻底独立了。孙策与袁术决裂后,便开始蚕食袁术的势力,势力扩张的同时,孙策还得到了两名得力干将,他们就是带兵前来投奔的周瑜鲁肃,后来这两位都成了东吴的肱股之臣。当孙策准备与曹操等人联手讨伐刘表袁术等人时,袁术却因病而死。孙策在平定袁术的残余势力后,立刻前去攻打黄祖,将黄祖击败。

孙策在扩张势力的过程中,又打又拉,既有强攻也有劝降,并且还善待被击败的对手,可谓深得人心。在这短短的三四年里,孙策从袁术手下一个寄人篱下的小将,迅速成长为占据了整个江东的一方诸侯,并且还如此年轻,其势头使得当时尚未平定袁绍的曹操都感到无奈而忌惮,表示无法与这年轻人争锋了,于是对孙策进行拉拢和示好。

而孙权的的确确有过可以使得三国局势无法成型的机会。在建安五年(200),这一年,孙策已经基本吞并了整个江东,而在北方袁绍的势力又极其强大,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正与其对垒,战争一触即发。孙策瞄准了这个机会,打算召集军队,北伐许都,将汉献帝迎到江东这样一来,孙策就能取代曹操,得以挟天子以令诸侯。

如果孙策这次秘密北伐能够成行的话,曹操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自然无法完成击败袁绍,并在之后统一北方的壮举,三国势力中最强大的曹魏势力则不复存在,而获胜的袁绍根本不是能够与孙策争锋的对手,刘备此时的势力还尚未发展起来。如果真的北伐成功,或许历史上真的就不再存在三国这个时代了。

可惜孙策在北伐前的一次打猎中,被当年杀死的许贡的门客袭击,遇刺受了重伤而亡。只能将江东的势力托付给弟弟孙权。但孙策自己也明白,论守成自己不如孙权,但论争锋天下,孙权并没有自己的能力。之后的东吴只能一直偏安东南,与北方的曹魏政权和西南的蜀汉政权形成鼎立之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寇准的一生嫉恶如仇,他的为官之道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寇准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富裕的朝代,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奇怪的朝代之一,宋朝对士大夫的宽容几乎到了令人难以理解的地步。从宋太祖赵匡胤立北宋朝以来,只要不是谋反,几乎都能落个好下场,这其实和宋朝的治国理念有关。赵匡胤本身就是后周大将,后来黄袍加

  • 从上门女婿逆袭成开国皇帝,刘知远是如何做到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刘知远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大唐盛世在一片繁华中走向衰落,让大唐走向兴盛的节度使也让大唐走向灭亡,黄巢起义之后,大唐再也没有苟延残喘的机会。这时,后梁太祖朱温称帝,终结了唐朝,中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这一个阶段是群雄并起,天下大乱,不同的地区都有人占领,但

  • 唐朝名将李光弼的作战能力有多强?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759年,唐军顺利地将长安和洛阳收复,安庆绪退到相州负隅顽抗。唐肃宗命令河东节度使李光弼、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关内节度使王思礼等九个节度使,率领六十万大军围剿相州,希望能将安庆绪一举歼灭。唐肃宗很清楚,在这九个节度使中,郭子仪和李光弼的威望最高,如果把他们两个人任命为这支大军的统帅,别人不会有任何

  • 曹操称帝后三次攻打东吴和一次蜀汉 最后的结果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曹丕在位,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魏文帝曹丕(187年—226年6月29日),字子桓,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曹魏开国皇帝(220年-226年在位)。魏武帝曹操次子,母为武宣皇后卞夫人。延康元年(220年)正月,曹操于洛阳病逝,曹丕从邺城至洛阳继位丞相、魏王,改

  • 郭槐的出身如何?因为妒忌,她是如何对待自己亲儿子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郭槐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中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杰出女性,在男女地位不平等的封建世界,她们的光辉仍然能够透过时光,照到现在。如唯一女皇武则天,以女儿身掌管整个唐朝,功绩出色。古代文学作品中被人称道的典型人物花木兰,刚毅勇敢,闻名千古,响彻中外。但是也有一些女性

  • 曹操对阎行的归顺很欣喜,但为何就是没有太多存在感?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在«三国演义»这部书中,作者花费了大量的笔墨介绍刘备军中的许多英雄好汉,对于曹操及其将士们的感情色彩则大多数是批评,而对于东吴的孙权则更是介绍的少之又少,所以在我们的印象中就留下了刘备军中就是英雄好汉,其余的两军则是奸佞小人的印象。但是实际上,天下各路英雄纷争,三人争夺天下霸权其实是很正常的,这些将

  • 康熙六十年的科举考试结束后,李绂为何会被贬?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康熙六十年的科举考试结束后,李绂为何会被贬?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一般新帝登基,必将有一批心腹官员得到迅速升迁。清朝康熙驾崩后,雍正继位,胤祥、隆科多、年羹尧等人迅速被雍正重用。除此之外,雍正还善于培养地方官,例如田文镜、李卫、鄂尔泰等人

  • 刘伯温为什么要挖开诸葛亮的墓地 刘伯温到底有什么目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刘伯温和诸葛亮,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刘伯温出生于浙江青田县,刘伯温曾想为元朝效力,他想在元朝做官,可是元朝容不下汉人。刘伯温从那以后,对元朝不在抱有任何的幻想,自元末农民起义,刘伯温听说了朱元璋的事,他就前去投奔朱元璋,从那开始,刘伯温的才华有了用武之地。刘伯温在未出山之

  • 历史上诸葛亮出山跟随刘备,他们到底是谁成就了谁?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诸葛亮追随刘备到底值不值?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公元208年春,诸葛亮在刘备的邀请下出山追随刘备,就此成就了一番事业。站在后世的角度来看,正当青春的诸葛亮,在此时代的选择还是有很多的,毕竟即便不跟随刘备,没有遇到明主,诸葛亮也可以一生闲云野鹤,终老于南阳。而对诸葛亮来说,

  • 三国时期的顶尖人才无数,李儒又是如何被严重低估了?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确实是一个人才大量爆发的时代,没有任何一个时代会有这么多的人才集中出现,各路诸侯相继登场,每一个英雄的崛起与没落都伴随着一批人才的崛起和没落。现在要说三国时期的顶级谋士一般都会想到诸葛亮、荀彧、郭嘉等人。当然,这些人绝对是三国时期的顶尖人才,也是知名人士,他们的能力是众所周知的。今天,我爱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