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成济如果不想成为杀曹髦的替罪羊,他应该怎么做?

成济如果不想成为杀曹髦的替罪羊,他应该怎么做?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566 更新时间:2024/1/19 0:44:49

公元260年,不堪忍受继续充当司马昭的傀儡皇帝曹髦驱车向司马昭府杀去,这也是三国历史上“皇权”和“权臣”最惨烈的一次对决。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之前曹操挟天子令诸侯时,虽也跟汉献帝有过几次交锋,比如闯宫杀董贵人,囚杀伏皇后等,但毕竟曹操也算师出有名,手里握着相关证据。同时汉献帝也未做出激烈反抗,虽显得有些悲哀,却称不上惨烈。

曹髦跟司马昭,却是另一种画风。他虽也如汉献帝一样,是权臣手中的傀儡,但曹髦却不是汉献帝。钟会曾点评过他,说:武略如曹操,文采似曹植!

石苞更直接:他就是曹操复生啊!(非常人也,武帝更生也)

可想而知,这样的人,注定了绝不会活成汉献帝的模样。因此当曹髦发觉,已退无可退后,便选择了孤注一掷的反击,所谓非死即生,非成即败。而他所能依仗,就只有两样东西,一个是帝王的身份,一个是自己的性命!

似乎真奏效了!一路上,连司马昭的弟弟司马伷,得知情况后都躲了,就根本不要说其他曹魏大臣了。

哪怕是司马昭的心腹贾充,面对曹髦同样束手无策,没人敢跟曹髦去比划。眼看贾充带领的这些人,也要败退四散,无人能再阻拦曹髦时,一位叫成济的人出现了,问贾充:“现在该咋办啊?”

贾充哪知道?但他却知道,若真让曹髦直面司马昭,这事就坏了。司马昭杀了曹髦,就坐定了弑君之罪,这个后果没人能承担得起。曹髦杀了司马昭,那大魏的天下就变了,自己断无生路。

于是贾充强装镇定对成济说:“司马公平时那么厚待你们,不就是为了应对今天这种局面吗?你们还有啥可问的!”

成济冲了过去,杀掉了曹髦!司马昭的危急解除,贾充长出一口气,而成济却惨了,非但没有任何功劳,反而被司马昭拎出来当了替罪羊,被射杀在自家房顶上。

正是这次事件,直接加速了三分归晋的进程。司马昭虽推出成济当替罪羊,却根本压不住汹汹民意和朝野的震惊。为了转移人们对此事件的持续注意,避免发酵,司马昭在公元262年,发动了灭蜀之战。

钟会虽被姜维顶住,奈何邓艾偷渡阴平,更出乎人预料的是,刘禅竟然投降了,蜀汉由此灭亡!就这样司马昭用灭蜀之战,为弑君曹髦画上了一个句号。

二、成济为何敢杀曹髦?

显然曹髦虽被杀了,却在一定意义上用自己的性命,延缓了司马昭篡权的步伐,并为曹魏争取到了一些时间,哪怕最终没起作用。也不由不让人赞佩:不愧是曹操的子孙!

而成济,则是此事件最可怜和可笑的替罪羊,尤其是他被射杀时,还光着膀子,跑到屋顶,跳着脚骂司马昭。但问题是既知如此,何必当初呢?

所谓读史可以让人明智,成济显然是被“忽悠死”的,稀里糊涂就当了替罪羊。所以如今的疑问是,倘若你是成济,当曹髦杀入司马昭府内时,该如何做才能避免成替罪羊?

为了探讨这个问题,首先就要分析一下,成济为何敢弑杀曹髦了,笔者认为只有两点原因。

其一:司马昭的确对成济相当好!成济弑君,最关键的因素就是贾充的那句话,引发了成济的共鸣。但需要指出的是,成济却并不是“士为知己者死”的境界。

其二:私心作怪。成济死前大骂司马昭恩将仇报,是成济弑君的转折点,推翻了“士为知己者死”的原因。显然成济杀曹髦前,是经过了利益计算,认定此举收益远大于风险。

他的底线是:自己会活下来!否则无法解释,成济死前这种悲愤绝望的怒吼,还有他为何主动靠近贾充询问该怎么办?在排除“士为知己者死”这个原因后,成济问了,就证明他想主动介入,认定其中有巨大利益——这是常识问题,跟厚黑无关,其私心决定的。

搞明白这两点原因后,我们再来分析,“你若是成济”,该如何避免成济式替罪羊!

三、如何避免“成济式”替罪羊

其一:隐身从众。曹髦杀入时,贾充带着许多人阻拦,成济仅是其中一个,绝对还有比成济,更被司马昭厚待的人。首当其冲的不就是他贾充吗?论地位,官职,待遇,成济怎么跟贾充比?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隐身从众,就成了首要办法。这点即便如今也经常被采用。当惹不起的双方发生矛盾冲突时,怎么办?既然谁都惹不起,只能惹得起自己,那就更好办了,能躲就躲了。

所谓大象打架,蚂蚁遭殃。何必当出头鸟呢?再者言,若真有利益巨大的好事,能轮得到自己吗?

其二:反将一军。如成济,当他算计出里面利益巨大,想冒险搏击一把,便主动靠近贾充询问,这不能算过错。因为同时这也等于成济能得到一个机会。那么成济错在哪儿了?就错在他没听懂,贾充这话中藏着玄机。

司马公对你们那么好……事到如今还用问?啥意思,模模糊糊,怎么理解都对。你办了后,若出了差错,必会遭反击:“谁让你私自干的,是我说的吗?”把一切责任推走。

因此,成济若真想得到这个机会,那就必须让“贾充这种角色的人”,发出清晰明确的指令,进行捆绑或背书。办法则是反将一军:司马公对我们都那么好,否则我成济也不会这么着急问你,可事到如今,到底怎么办?

潜台词就是,你贾充是临场指挥者,你不给明确指令,我哪知怎么办?这是一种进可攻,退可守的办法。你敢说,我就敢干,你不说清楚,我怎么干?且还有活动空间,比如可大声复述贾充的命令,杀皇上,兄弟们上——何必自己冲呢?成济好歹有官职,手下没人吗?

其三:另辟蹊径。成济何必跟曹髦较劲?脱离现场,打着保护司马昭的名义,去司马昭那里不行吗?

此刻的司马昭,比谁都急切想了解事态,他是不能出面的。故而成济去了,就等于变成了一个传递消息的人。司马昭必会询问前面怎样了?说不定还要通过成济传达指令。如此一来,成济还用得着亲自出面杀曹髦吗?

当然还必会有其他办法。但无论哪种,当出现利益巨大的选择时,想避免 “成济式替罪羊”,显然就先要压制过重私心,因为极易让我们“步子迈得太大”。

成济就是这种情况——虽选择对了,却成全了别人,不但成了替罪羊,还更成为笑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努尔哈赤晚年最后悔的事,是处死长子褚英吗?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努尔哈赤晚年最后悔的一件事是,他囚禁并处死了长子褚英。每当他回首往事时,心中充满了泪水和心痛。努尔哈赤之所以处决褚英,不仅是因为褚英的个人原因,也是努尔哈赤稳定军心的需要。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曾被努尔哈赤给予厚望,定为储君的褚英褚英是努尔哈赤的长子,出生于明万历八年(1580

  • 战功赫赫的贺若弼,最后为何会死于口舌之祸?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贺若弼,北周隋朝时期名将,北周金州刺史贺若敦之子。贺若弼曾立下无数战功,然而他最后却没能战死沙场马革裹尸还,他,而是死在他的那张嘴上。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贺若弼出身将门,他的父亲贺若敦因为“降功负气”口出怨言,为北周晋王宇文护所不容。565年,贺若敦被逼令自杀,为

  • 三国时期的武将都是怎么排名的?为何将将吕布居首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传说中的“三国二十四名将”是何排名?这种排名公平吗,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熟读《三国演义》的人自然知道那只说姓而没有称名的名将是谁,也有人认为倒数第二的那个邓艾应该换成姜维。但是我们看一看三国正史,不用多看,仅看几段记载,就会知道一吕二赵三典韦的说法有多不靠谱了

  • 揭秘:周世宗柴荣的儿子们最后都是什么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959年,周世宗柴荣逝世。年仅7岁的柴宗训继位为后周恭帝。第二年正月,赵匡胤导演了陈桥兵变,柴宗训退位,封郑王,后来母子俩都搬到了洛阳。那么后来他们结局如何?建隆元年(公元960年)五月,北宋政府在西京洛阳建造供奉后周太祖、世宗皇帝等的周六庙,将在开封的周太庙迁去,逢年过节时特遣礼官去祭祀,并慰

  • “骊姬之乱”是怎么回事?骊姬是如何使晋国陷入混乱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骊姬的姿色艳美,她本是春秋时期骊戎国君之女,骊戎族的公主,骊戎大败后成为敌国国君的宠姬。也许是因为国仇家恨,也许是因为贪慕权势,骊姬凭一己之力使晋国陷入五世之乱,史称“骊姬之祸”,骊姬因此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被古人精心塑造的“坏女人”。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公元前

  • 忠君爱国将才蒙恬 最终被人陷害吞药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秦昭王时,齐国的蒙骜到秦国谋仕,为官一直到上卿。秦昭王去世,秦庄襄王在位,任命蒙骜为率秦军攻打韩国,夺取了韩国土地,建立二川郡。第二年,蒙骜又取得了巨大的胜利,连着攻下了韩国的几十座城池。秦始皇继位的时候,蒙骜先后攻打了韩国,魏国,为秦国立下了赫赫战功,公元前240年蒙骜去世。蒙骜在秦国得到秦王信任

  • 李隆基赐死姑姑太平公主,有哪些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与其说李隆基在当皇帝的第一件事就是杀了姑姑太平公主,不如说他真正行使了皇帝的实权。因为太平公主去世前,父亲将皇位传给李隆基,但在姐姐太平公主的劝说下,李旦手中仍保留着相当一部分权力。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之间有哪些恩怨纠葛?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武则天晚年,专宠张氏二兄弟,朝廷重臣和

  • 如果当初汉献帝落到刘备手里的话 汉献帝的命运又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汉献帝和刘备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令诸侯”,牢牢控制了汉献帝刘协。最后,刘协的皇位被迫禅让给曹丕,汉代家族被安葬。如果刘备是当时迎接汉献帝的人,刘协的命运会比曹操手中好吗?其实仔细分析一下,刘协在刘备手中的下场定会比曹操手中惨。刘协历史上的结局汉

  • 刘楚玉是南朝宋的公主,为什么能拥有三宫六院?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按理说,古代只有皇帝可以拥有三宫六院、佳丽三千,然而在南朝宋,有一位名叫刘楚玉的公主,她为了拥有自己的三宫六院,向特权发起挑战,最终取得了成功。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楚玉,宋孝武帝刘骏之女、前废帝刘子业的胞姐,初封山阴公主,后改封会稽长公主,有“皇族第一美人”之称

  • 揭秘:明宪宗的子嗣数量与万贵妃有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明宪宗一生共有十四个儿子、八个女儿,一共有二十二个子女,但是大部分的子女都是成化十二年(1476年)后出生的,这与万贵妃有什么关系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储君是一国之本,明宪宗的第一个儿子是与万贵妃的,他很是高兴也把其立为了太子。可是不久之后孩子就夭折了,万贵妃也因为高龄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