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棣只是众多藩王之一 朱棣做皇帝时,其他藩王为什么没有反对

朱棣只是众多藩王之一 朱棣做皇帝时,其他藩王为什么没有反对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735 更新时间:2024/1/19 6:21:11

朱元璋一共有二十六个儿子,朱允炆上位之后进行削藩,朱棣才清君侧上位,自己当上皇帝,在众多藩当中,其他人为什么没有站出来反对。对朱棣做皇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朱棣)

在这里,有人不禁要问,朱元璋一共有二十六个儿子,朱棣不过就是其中一个藩王。可为什么朱棣打败朱允炆的军队,攻占南京后,就可以登基当皇帝。难道朱元璋的其他儿子都没有意见吗?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朱棣是实际上的老大。

朱棣在排行上是老四。可是,老大太子朱标在洪武二十五年去世(也正因为他去世,朱元璋立他的儿子朱允炆为皇位继承人,因此才有“靖难之役”这档子事)。老二朱樉在藩国的时候本身过错很多,多次被责罚。后来也在洪武二十八年的时候病死。老三朱棡和老二朱樉一样,也犯了不少错误,而且他也是在洪武三十一年的时候去世。也就是说,朱允炆继位后,朱棣前面的哥哥都已经去世了,他已经成为了朱元璋儿子中实际上的老大。

除了这个因素外,还有一点,朱棣那时候还是朱元璋正妻马皇后的儿子。马皇后一共有五个儿子,除了去世的朱标、朱樉、朱棡外,还剩下朱棣和朱橚。但建文帝一上台,就拿朱橚开刀。先是在建文元年把他废为庶人,迁徙到云南。接着在建文四年,朱允炆又把他抓回来,关押在南京。

也就是说,朱橚在当时已经发挥不到什么作用了。这样,朱棣就成了马皇后儿子中唯一的一个。朱棣既是实际上的老大,又是唯一的嫡子,因此,其号召力是相当强大的。

有人可能会说,朱棣的生母存疑,他并不是马皇后的儿子。不过,这应该只是后世的一些猜测,并没有真实的根据,不足为信。

(朱允炆)

二、朱棣代表所有藩王们的意愿。

朱元璋在世的时候,最担心的是功臣们会对朱允炆的皇位构成威胁,所以他杀了不少功臣。但是,朱允炆上台后,所担心的完全不是朱元璋担心的那个问题。他担心的是藩王的势力太大。所以,他刚一当皇帝,就开始削藩。

朱允炆首先削周王朱橚,把他废为庶人,迁徙到云南。接着,朱允炆又削齐王朱榑、湘王朱柏、代王朱桂。这三个人都被朱允炆废为庶人。其中,湘王朱柏甚至吓得自焚而死。

而且朱允炆的削藩,更多的是捕风捉影,很多事情毫无根据。给人的感觉,就是朱允炆故意在整人。这样一来,那些还没有被削藩的藩王们,因此人人自危,害怕下一个被削的就是自己,害怕自己因为有什么事没注意,被朱允炆逮住了,也被削藩。

所以说,朱棣站出来削藩,绝大多数藩王是积极支持的。虽然说很多藩王并没有行动,但是他们也没有带兵勤王,帮助朱允炆。而且,他们也不可能带兵入京,因为这样做,反而还会被朱允炆猜疑。

(朱元璋)

三、朱棣掌控着最主要的兵力。

当时的藩王,兵力最雄厚的,就是镇守在北方的藩王。包括燕王朱棣、秦王朱樉、晋王朱棡、宁王朱权等几个。其中,秦王朱樉和晋王朱棡已经去世,后代虽然承袭了爵位,但是权力已经没那么大了,兵力也没那么多了。因此,朱允炆上台后,兵力最为雄厚的,就只剩下燕王朱棣和宁王朱权。

朱棣当然也认识到这一点,所以他在发动靖难之役时,立刻利用欺骗加武力夺取的办法,夺了宁王朱权的甲兵八万、战车六千。

这样一来,天下的兵力,就形成了朱棣和朱允炆对决的态势。其他藩王虽多,但是并没有什么实力,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四、朱棣的行动有理论根据。

朱元璋当年猜忌功臣,害怕功臣们会夺了他子孙后代的皇位,因此做了一项规定:如果发现朝中有大臣欲行不轨,是奸臣。藩王有权带兵进京“靖难”,清君侧。这也成为朱棣打靖难之役的理论根据。朱棣的行动,也变成一种“正义”的行动,其他藩王无话可说。

五、朱允炆下落不明。

朱棣本来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当他把朱允炆身边的那些“奸臣”清理后,本来该朱允炆继续当皇帝。但是这时候,朱允炆“举火自焚”,同时又下落不明。这种情况下,只能作为当时朱元璋“嫡长子”的朱棣当皇帝。因此,朱棣登基,别的藩王也不敢有什么意见。

(参考资料:《明史》《明实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胡亥上位之后 秦二世是如何巩固自己的地位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胡亥巩固政权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皇权变更通常会引发整个政变变动,觊觎皇位的人比比皆是,皇帝临死前都会采取措施避免祸乱发生,就会有篡位者上位,那些上位者又是如何巩固江山的?众所周知,古代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皇权地位统治着全国的百姓,这样的殊荣让更多的人对于皇位垂涎

  • 斗不过赵云的许褚,单挑马超时的能力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演义中,各位猛将之间的比斗是读者最感兴趣的,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就说常胜将军赵云吧,跟文丑大战六十回合不分胜负,看着很牛。哪料,当文丑遇到关羽时,却三合之内就被关羽给劈死了!莫非这证明了关羽比赵云武功高?但如今公认的三国猛将排名却是,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

  • 三国上的马超是什么样的?真的是个头等英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人之“八端”指的是礼、义、廉、耻、孝、悌、忠、信,而为人“四端”便是忠孝仁义。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因为忠字可以包含信,义中有廉耻,孝中涵盖悌。纵观三国群雄,我们可以说曹操刘备吕布不忠不仁不义,但却无法指责他们不孝。事实上见诸正史,把不忠不孝不仁不义四大恶行占全了的,只有一个人

  • 慎夫人深受宠爱,为何汉文帝不废了窦漪房立她为后?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慎夫人,汉文帝刘恒的宠妃,在当时甚至能与皇后窦漪房平起平坐,那为什么慎夫人没能成为皇后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我国以前是封建帝制,皇权高度集中,为争夺皇位兄弟反目成仇的不在少数,不止前朝波涛汹涌,后宫也是暗流涌动,稍不留神就被人算计。作为执掌后宫的女人,同时又代表了皇

  • 古人对孝道如此看重 朱棣登基后为何将生母事迹抹杀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对朱棣和生母事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古代古人对孝道是非常重视的,古人认为“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就算到了晚清时期,官方孝道也是重视的。那么帝王作为天下人的表率,皇帝自然也是孝道十分重视的。但在历史上,却发生了一起令人觉得大逆不道的事情,事件的主人公就是明

  • 朱棣的生母有问题吗 朱元璋为什么不传位给朱棣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朱元璋和朱棣,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说起明成祖朱棣,想必大家都十分熟悉,明成祖一生励精图治,收复国土、疏通运河。在开国皇帝通常都是称为“太祖”或“高祖”,而朱棣却是一个例外。原庙号为“太宗”,在百年后,才被朱厚熜改为了“明成祖”。而影视剧的热播,更是让他进入到了许多人的视野

  • 与西施同入越宫的春秋美女:郑旦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西施、王昭君、貂蝉与杨玉环,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在西施那个时期,出现了一位跟她一样如花似玉的姑娘,她们一同入宫,此人就是春秋美女之一的郑旦。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西施,姓施,名夷光,春秋时期越国人,出生于浙江诸暨苎萝山村。西施是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又

  • 李世民登基之后是如何解决国家财政不足的问题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各朝各代在建立之处结束了连年征战,对于现在的百姓跟国家而言无论是粮食还是钱财都是比较少的。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新朝一套政治体系刚刚建立,正在初步运行,国库此时也没有充盈起来,长期作战后军队也需要休息,这可以说是极其艰难了。更可怕的是如果碰上天灾,或者外族入侵,那更是雪

  • 李秀成都已经投降曾国藩了 曾国藩最后为什么还要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曾国藩和李秀成,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太平天国后期,随着将领石达开,李秀成,陈玉成等人,内部斗争,导致杨秀清和韦昌辉等人被害,太平天国元气大伤,再加上洪秀全腐败和一系列的操作,使得太平天国运动最终失败。太平天国运动图画随着石达开的被捕、被害,李秀成的被捕被害,太平天国运动

  • 三国时期“坐怀不乱”的英雄,此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俗语说的好,英雄难过美人关。从古到今,拜倒在石榴裙下的帝王将相也不计其数。但在神奇的三国时期,并不是每个男人都好色,比如说“武圣”关羽就是例外。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在我们的印象中关羽绝对是个“不近女色”的纯爷们。早在刘备还没发达的时候,关羽有一段时间是在曹操手下做“临时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