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朝历史上第一位权倾朝野的宦官是谁?

明朝历史上第一位权倾朝野的宦官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790 更新时间:2024/1/20 9:05:54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宦官王振的故事。

宦官,也称太监、内官。唐高宗时,改殿中省为中御府,以宦官充任太监,少监,只有地位较高的内监被称为“太监”。后宦官亦通称为太监。隋、唐有大监,“大”或作“太”,亦与宦者无关。明朝内廷有十二监,主官均称太监,主官以下宦官,无太监之名。清朝始以太监加诸所有宦官,宦官与太监遂为同义词。其中,受到影视剧等作品的影响,明朝时期的宦官,无疑给人们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比如《绣春刀》系列中的魏忠贤,可谓权倾朝野。再比如刘瑾、汪直等太监,都是妇孺皆知的历史人物。

不过,说到明朝历史上第一位权倾朝野的宦官,却不是魏忠贤、刘瑾、汪直等人,而是笔者今天要说的王振。更为关键的是,相对于其他宦官,王振不仅篡夺朝政,还成为明朝由盛转衰的罪魁祸首。对于堪称转折点的土木堡之变,王振显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当然,在土木堡之变中,王振也丢掉了性命,从结果上来看可谓罪有应得。

首先,王振是明初蔚州(今河北蔚县)的一个落第秀才,略通经书,在私塾教书。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或许是认为中举人、考进士这条晋升之路过于艰难,他便在明成祖永乐末年自阉入宫,当了宦官。换而言之,王振对于权位的贪恋,促使其选择了一条捷径。宣德十年(1435年),明宣宗朱瞻基这位皇帝去世。同年,明英宗朱祁镇即位,次年改元正统。这时,明英宗年仅九岁,不能亲自处理朝政,明英宗的祖母、太皇太后张氏(诚孝张皇后)听政,而朝政则基本上由内阁大臣“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处理。

对此,在笔者看来,这也是明朝比较繁荣的一个历史阶段。不过,对于明英宗朱祁镇来说,似乎并不怎么喜欢这些明宣宗朱瞻基留下的老臣,而是对王振这位宦官青睐有加。在明英宗的宠幸之下,王振便越过原司礼太监金英等人,出任宦官中权力最大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司礼监掌印太监是明朝十二监中最具权势的职位,有“内相”之称。在司礼监中排名第一,位在秉笔太监之上,负责完成明朝朝廷决策中“批红”的部分最后的审核盖印。因此,非常明显的是,因为礼监掌印太监这一职位的权力,加上明英宗朱祁镇这位皇帝的充分信任,促使王振成为明朝历史上第一位权倾朝野的宦官。

正统七年(1442年),明朝太皇太后张氏病逝,失去了对王振最优控制能力的人。而此时三杨中的杨荣在正统五年(1440年)病逝,杨士奇因为儿子杀人而引咎辞职,只有杨溥在朝。不过,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此时,三杨之一的杨溥也老了,心计又没有杨荣多,而杨荣引入内阁的大学士马愉、曹鼐资历太浅,威望不够,在此基础上,宦官王振擅权的一切条件都成熟了。对此,在笔者看来,宦官想要达到祸乱朝政的地步,不仅需要得到皇帝的信任,比如崇祯皇帝继位后,魏忠贤因为得不到信任,自然也就改变不了灭亡的结局,而除了皇帝的信任,朝廷大臣的制衡,也直接影响到宦官的实际权力。

比如在三国时期的蜀汉,宦官黄皓一开始被诸葛亮蒋琬费祎等人压制,但是,在这些大臣相继去世后,黄皓的权力不断增长,乃至于让大将军姜维都需要躲到沓中避祸。回到明朝时期,就王振来说,一开始被三杨、太皇太后张氏等人所压制,但是,在这些人去世之后,王振显然失去了约束,乃至于酿成了土木堡之变这样的大祸。正统十四年(1449年)二月,蒙古瓦剌部落首领也先遣使2000余人贡马,向明朝朝廷邀赏,由于宦官王振不肯多给赏赐,并减去马价的五分之四,没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就制造衅端。

对此,在笔者看来,王振自己的贪婪,无疑在一定程度上挑起了瓦剌和明朝之间的冲突,产生了激化矛盾的负面影响。在此之后,瓦剌以明朝减少赏赐为借口,兵分4路,大举攻明,并亲率一支大军进攻大同。瓦剌军来势凶猛,迅速向南推进。明朝守卫西北的将士,几次交战失利,急忙向京师请兵救援。正统十四年(1449年)六月,瓦剌太师也先率领大军入侵明朝边境。在王振这位宦官的怂恿下,明英宗朱祁镇率二十万大军出征,计划从大同北上,与瓦剌在明朝边境决战。

此战,明军刚到达大同就接获太监郭敬的密报,得知瓦剌已做好准备,明军立即从大同班师东返,计划从居庸关回京。在明朝大军撤退的过程中,遭遇瓦剌多次袭击,先有吴克忠部后拒被歼灭,后朱勇率领大军约四、五万人,在鹞儿岭惨败全军覆没。余下部队移师于土木堡被瓦剌袭击,明军战败,伤亡过半,明英宗朱祁镇被俘,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等大臣战死。

最后,在土木堡之变中,明朝本来可以尽早撤退,但是,王振以为1000余辆辎重车辆没能到达,害怕自己搜刮来的东西受损失,便不顾明英宗和数十万大军的安全,传令在土木堡宿营。而这,自然给瓦剌大军包围明军创造了机会。从这一点来看,王振显然是土木堡之变的罪魁祸首了。就土木堡之变来说,可以称之为明朝由盛转衰的重要转折点,也即土木堡之变前的明朝,文治武功,还是比较强大的中原王朝。但是,在土木堡之变后,明朝面对北方的游牧民族,逐渐形成了防守为主的态度,这也是因为明朝的精锐,都在土木堡之变中损失殆尽了。

所以,土木堡之变对于明朝,完全可以和长平之战对于赵国相提并论了。值得注意的是,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俘,20万军队被击溃,王振终恶有恶报死于乱军之中,从征的数十位文武大臣几乎全部战死沙场。如果不是后来于谦等将士力挽狂澜,明朝很可能就要提前灭亡了。对此,在笔者看来,如果王振这位宦官在土木堡之变中侥幸逃生,反而会不利于于谦之后护卫京城的战斗。在土木堡之变后,愤怒的百姓当场打死了王振的另外两个死党、宦官毛贵和王长随。接着,于谦等人拥立的明太宗朱祁钰下令杀死王振的侄子王山并族诛王振之党,王振家族不分老少一律处斩,并籍没王振家产。凡此种种,显然都可以说是王振罪有应得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刘裕称帝后杀尽司马氏,背后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裕杀光司马氏,司马氏怎么被灭族的,司马氏被灭族是报应

    刘裕是东晋至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南朝刘宋开国皇帝。在中国历史上,王朝更替,通常会善待前朝遗族,像西晋优待三国的末代君主,赵宋优待后周等。然而刘裕即位后对前朝皇族全部杀掉。刘裕称帝后为什么要杀尽司马氏?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司马炎率领的军队灭掉吴国之后,三国最终

  • 襄樊之战中,曹操和孙权损失了哪些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汉中之战和襄樊之战是同时进行的吗,襄樊之战刘备在做什么,曹丕放弃襄阳

    三国之时有几个可以统一的好时机,然而却都没有成功,公元208年孙刘联军在赤壁大败曹操率领的军队,这一次是曹魏政权统一天下的大好时机,曹操平定了北方以后开始大力整治内政,他一方面训练水军,另外将马腾招到了朝廷,减少了西凉军的威胁,同时杀掉了孔融,让自己在朝中地位更加巩固。然而曹操过于轻视南方的力量,水

  • 历史上真的是因为孙权利令智昏,才导致连盟破裂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上的周瑜,孙权是哪个朝代的,利令智昏和利欲熏心的区别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孙刘联盟的故事。无论是正史还是演义小说,都说孙权是孙刘联盟的破坏者,正是因为他利令智昏,为了谋取荆州而杀害了关羽。我们分析三国史料却会发现,真正破坏孙刘联盟的,可能不是孙权而是刘备。受到刘备羞辱的孙

  • 齐妃早期深受雍正的喜爱,为什么后来失宠了?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雍正第一任皇后,雍正的皇贵妃,齐妃叫什么

    对齐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雍正在位仅仅十三年,却有过三十多位嫔妃,这还是于史书中有记载的,算上那些不曾出现在《清史稿》的人,还要更多。她们有的来自于后宫选秀,有的则是在胤禛还是贝勒、亲王时就进入府邸。其实在这么多人中找一个宠妃并不难,因为雍正在位期间严于律己,

  • 历史上甘宁是什么下场?真的与凌统结拜为兄弟了?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凌统和甘宁是什么关系,甘宁与凌统的仇恨,甘宁是谁的后代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历史上甘宁是什么下场?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公元215年,孙权亲率大军攻打合肥,由于合肥乃是坚城,孙权久攻不下,加上当时军中瘟疫横行,孙权只能撤军,当时东吴的大部队已经撤走,只留下吕蒙、蒋钦、凌统、甘宁以及车下虎士一千多人跟随孙权驻守在逍遥津。在合肥守将张辽看到这

  • 李元芳和曾泰谁的升官速度更快呢?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李元芳历史原型,李元芳武功为什么突飞猛进,李元芳打得过宗主吗

    众所周知,《神探狄仁杰》系列的第一主角狄仁杰狄大人身边有一对左膀右臂:“挂灵”李元芳、“舔灵”曾泰。有意思的是,李元芳和曾泰在遇到狄仁杰大人之前都是郁郁不得志的官场边缘人,在跟随狄仁杰大人之后则官运亨通。那么李元芳和曾泰谁的升官速度更快呢?李元芳在《神探狄仁杰》第一部的第一个大案“使团惊魂”中出场,

  • 诸葛亮死后刘禅为何连杀三位大臣 这三个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备最后为什么不听诸葛亮的,刘禅和诸葛亮,刘备和诸葛亮谁先死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刘禅杀大臣,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刘禅的一个亡国之君,还因为到敌方阵营后,一句“此间乐,不思蜀”,让人觉得他是一个没心没肺之人,是扶不起的阿斗,所以他的历史口碑比较差。其实,刘禅只是比较平庸,并不算昏君。刘备去世后,刘禅继承了皇位,由于他身边有个诸葛亮,所以事事

  • 盘点南北朝时期最厉害的四位女性,她们取得了哪些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南北朝时期著名女性,上古时期谁最厉害,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的缺陷

    对南北朝最厉害的四个女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中国古代王朝,是典型的男权社会产物,一大体现就是当权者理所当然的是男子,若是出现女子,反倒成了奇异的事件。武则天如愿成为女皇了,可是民间非要编造个“天降异象”的解说,方能缓解心中诧异,这就足以见得,女子当权,是个多么

  • 小说中刘备只会偷奸耍滑做样子 刘备真的是不会武功的文弱书生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备的武功怎么样,刘备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刘备正史上是个什么样的人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备武功,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三国演义》中,刘备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位文弱的书生,以最会哭渧而闻名!只会巧嘴簧舌、拉拢人心,佩一对短小轻巧的双股剑,好象完全就是为了偷奸耍滑、表面做做样子用的,定然不会武功了?其实大家都大错特错了!被刘备的表面现象所欺骗了,刘备之所以这般

  • 最有资格继承皇位的豪格为何被囚禁到死?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豪格的母亲是谁,豪格儿子的下场,清朝豪格是谁的儿子

    崇德八年(1643)的八月,清太宗皇太极猝然去世,由此引发了一场重大危机。作为掌握实权而又觊觎皇位的多尔衮迅速召见内大臣索尼等人讨论皇位继承人。索尼首先发表令多尔衮非常愤恨的言论说:“先帝有皇子在,必立其一,他非所知也。”就是明确提出除了皇太极的儿子可以继承外,其他人不都没有资格。原由皇太极直接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