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刘备害怕的两个人武将是谁?欲置之死地而后快

历史上刘备害怕的两个人武将是谁?欲置之死地而后快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164 更新时间:2024/1/17 12:03:12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历史上刘备害怕的两个人武将是谁?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三国三巨头,看似霸气外露无所畏惧,但是他们之所以能成为一代枭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知人善任不莽撞,该逃的守候就逃,只有活下来的枭雄才是真枭雄。在他们强悍的外表之下,也有一颗审时度势的畏惧之心。三国三巨头中,曹操怕关羽、孙权怕张辽,这都是正史有记载的。那么曾经怒鞭督邮的暴脾气刘备刘玄德,有没有害怕的人呢?这个还真的可以有,他害怕的武将有两个:曹魏一个,东吴一个。

对于这两个令自己忌惮的武将,刘备是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但是刘备虽然费尽心机,却只达成了一半心愿——他有生之年只知道其中一个莫名其妙地死掉了。

曹操怕关羽,孙权怕张辽,这个人所共知,所以咱们用正史一笔带过:“羽威震华夏。曹公议徙许都以避其锐。”要不是司马懿和蒋济拦着,曹操真的就搬家了。“权甚惮焉,敕诸将:‘张辽虽病,不可当也,慎之!’”病中的张辽能吓坏健康的孙权,可见逍遥津一战,在孙权心里留下了抹不去的阴影。

一个威震华夏,一个八百破十万,这二位名将令曹操孙权寝食难安,是理所应当的事情,所以当关羽牺牲张辽病逝后,曹操孙权都长舒了一口气:有生之年能看到对手死去,也算一件幸福的事情。曹操或许对关羽之死有些惋惜,而孙权对张辽之死,则只会幸灾乐祸。曹操孙权都比刘备幸福,因为刘备至死也没听到他所忌惮的曹魏武将死讯。

按照正史记载,刘备是不怕吕布的,甚至有时候还比较藐视:“(吕布)请备于帐中坐妇床上,令妇向拜,酌酒饮食,名备为弟。备见布语言无常,外然之而内不说(悦)。”被吕布击败,在小沛苟且偷生,刘备还是敢老虎嘴上拔毛:“建安三年春,布使人赍金欲诣河内买马,为备兵所钞(抄,抢)。”

刘备之所以没有趁吕布穷途末路的时候下手干掉他,其实就是一种藐视:“一勇之夫,难成大事”,因为藐视吕布,所以刘备吃了大亏。吃了大亏的刘备变得更加谨慎,开始对有能力的非己方武将重视甚至忌惮起来。

刘备所忌惮的曹魏武将,名字叫张郃,原为袁绍手下河北四庭柱之一,后来又被曹操誉为韩信,此人街亭一战围歼马谡所带领的前锋部队,又一鼓作气击溃了第一次伐魏的诸葛亮。由此可见,刘备是有先见之明的:张郃确实是蜀汉的大麻烦。

街亭之战发生时,刘备墓木已拱,但是他生前已经看出曹营最不好惹的武将就是张郃,由此可见,刘备在识人用人这方面,是要高出诸葛亮一筹的:刘备说马谡不可大用,诸葛亮不听,结果吃了大亏;刘备说张郃很可怕,诸葛亮还是不当回事儿,结果又吃了大亏。

刘备怕张郃,连曹魏阵营的谋士和武将都知道。汉中之战,刘备亲征而曹操还没来,主将夏侯渊被黄忠斩杀,魏军人心惶惶,于是大家想起了张郃:“张将军,国家名将,刘备所惮;今日事急,非张将军不能安也。”曹操的命令还没有下达,张郃就已经众望所归地掌握了前线军权并且稳定了战局,一直坚持到曹操到来:“郃出,勒兵安陈,诸将皆受郃节度,众心乃定。太祖在长安,遣使假郃节。”

张郃执掌军权,刘备知道这场仗不好打了,这才说出了那句令黄忠很伤心的话:“渊虽为都督,刘备惮郃而易渊。及杀渊,备曰:‘当得其魁,用此何为邪!’”刘备的意思很明显:杀了张郃才是大功劳,杀夏侯渊顶个鸟用?其实夏侯渊并不是菜鸟,只不过在刘备眼里,张郃更难对付更可怕。

刘备于公元223年驾崩,张郃又活了八年,才被司马懿和诸葛亮联手做掉了——诸葛亮撤兵,张郃不想追,司马懿为了踢开三马食槽的最大绊脚石,一定要让他前去送死:“亮军退,司马宣王使郃追之,郃曰:‘军法,围城必开出路,归军勿追。’宣王不听。郃不得已,遂进。蜀军乘高布伏,弓弩乱发,矢中郃髀。”

刘备忌惮张郃,是因为他知道张郃会成为自己一统天下的障碍,而对于盟友阵营的周瑜周公瑾,刘备也是绞尽脑汁要除掉,刘备的老朋友曹操,居然也抱着同样的想法:“瑜威声远著,故曹公、刘备咸欲疑谮之。”

曹操当时跟孙权不死不休,说不上话,而妹夫刘备跟大舅哥孙权,也曾有过一段时间蜜月期(绸缪恩纪),刘备就把杀鱼(瑜)计划付诸实施了。

赤壁之战后,孙权把妹妹送给刘备,刘备打蛇随棍上,借口答谢孙权“进妹固好”之情,亲自到京口(今镇江,北固山就在那里)答谢,并顺便“借”了南郡:“备以瑜所给地少,不足以安民,复从权借荆州数郡。”

刘备借(换)到了自己想要的地盘,心满意足之余,又想起了周瑜,于是郎舅二人把张昭鲁肃等人支开后密谈(昭、肃等先出,权独与备留语)。不知道刘备添油加醋说了些啥,喝多了酒的孙权对自己的亲妹夫说了心里话:“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恐不久为人臣耳。”

孙权毕竟年轻,被老谋深算的刘备几句话勾起了火,这才认为周瑜会造自己的反。而在真实的历史中,孙权对周瑜也是表面尊敬而内心防范:赤壁之战后,孙权仅封周瑜为偏将军领南郡太守——孙权已经把南郡借给了刘备,周瑜就剩下一个比杂号将军还低的偏将军称号了。

反观刘备,赤壁之战后封诸葛亮庞统为军师中郎将,封赵云为牙门将军、桂阳太守、留营司马(刘备首创官职,掌管大后方治安),封张飞为宜都太守、征虏将军、新亭侯,封关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按照汉朝官制,这些人都比周瑜地位高。

诸葛亮当然没有三气周瑜,“性度恢廓”的周瑜也气不死。但是周瑜三十六岁就英年早逝,死得很蹊跷:第一、正史中周瑜年轻力壮,并没有什么宿疾;第二、周瑜阔达大度,不会憋屈出病;第三、周瑜家庭幸福,妻子贤惠,夫妻和睦;第四、周瑜品位极高,精通音乐;第五、周瑜雄姿英发,壮心未已。

周瑜这五个性格特点都是长寿之道,没病没灾的周瑜忽然在准备出兵入蜀的时候暴病身亡(瑜还江陵,为行装,而道于巴丘病卒),这就不能不令人生疑了:周瑜之死,是不是孙权和刘备下的毒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仇鸾:嘉靖帝最信任的大将,死后有多凄惨?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嘉靖为什么让吕芳走,嘉靖皇帝为什么不杀海瑞,开国大将

    嘉靖三十一年八月,嘉靖帝最信任的大将军仇鸾病死,终年四十七岁。可是嘉靖帝并没给仇鸾任何恩典,反而将他开棺戮尸,然后枭首“传示于九边”。与此同时,仇鸾的妻子、儿子被处死,“妾、女、孙发功臣家为奴,财产没入官”。仇鸾生前曾是嘉靖帝最信任的将领,死后为何却如此凄惨呢?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

  • 诸葛亮如果取代刘禅的话 历史又会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诸葛亮一生的大事,诸葛亮为何不取代刘禅,诸葛亮对刘禅的忠心值不值得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刘禅和诸葛亮,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蜀的繁荣是诸葛亮,创造的,最后的衰落也是诸葛亮造成的前面我们讲过诸葛亮是一个好的战略家,但不是一个好的领导者。在这篇文章中,我们谈到刘备在临终前将刘禅托付给诸葛亮,刘禅可以取代他成为君主。刘禅生性平庸迂腐。为什么诸葛亮总是给予

  • 项羽败亡后,麾下四大猛将分别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项羽最后为什么会输,猛将麾下无弱兵,分项羽的四个人最终的下场

    西楚霸王项羽力能扛鼎,才气过人,是一位让人望而生畏的猛将。同时,项羽麾下还有四位猛将,他们跟随项羽东征西讨、南征北战,在巨鹿之战中击破秦军四十万,在彭城之战中打败刘邦的五十六大军,威震天下。然而,项羽最终还是败亡了,那么他麾下的四位猛将是何结局呢?先说第一位龙且。关于龙且的史料并不多,他应该是很早就

  • 历史上真正的李治是什么样的皇帝 李治真的是昏庸之人吗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高宗李治是个怎样的的人,大唐皇帝李治怎么样,高宗李治怎么样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唐朝李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也最有气势的一个朝代,这个朝代国富兵强,大气磅礴,涌现出许多励精图治的皇帝。比如“贞观之治”的开创者唐太宗李世民、“开元盛世”的缔造者唐玄宗李隆基、“一代女皇”武则天,他们都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皇帝。可如果提起唐

  • 虎父无犬子,张良的儿子有多厉害呢?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曹营五子良将武力排名,汉代张良有几个儿子,张良是谁的儿子

    世人皆知张良是谋臣,有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才能,其实他的一个儿子也不差,洞察政治形势的能力也很强。在吕后专权时,别看张良的这个儿子年仅十五岁,但他却看透了吕后的心思,第一时间向丞相陈平献策,这才保住西汉众多开国功臣们的性命!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 关兴和张苞结为异姓兄弟却没叫上刘禅,有何缘由?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吕马童为什么背叛项羽,三国杀关兴张苞技能,济川侯刘惠

    你真的了解关兴和张苞结义的时候,为何不叫上刘禅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三国演义》中有着这么一个令人津津乐道的情节—桃园三结义。刘关张三人虽然只是异姓兄弟,但一路相互扶持,一同建立属于他们的雄图大业。这份情谊在那个择主而事的纷乱年代可谓难能可贵。但这份情谊并没能延续到他们的后代身

  • 南唐后主李煜的风流韵事 手提金缕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南唐后主李煜的词有哪些特点,南唐后主李煜传,李煜简介

    大周后周娥皇生病时,妹妹周女英和李煜相爱了。为了不刺激周娥皇,李煜和周女英时常在宫中暗暗地幽会。随后,李煜还写了一首《菩萨蛮花明月黯笼轻雾》来记录俩人相爱约会的日子。全词的内容为:“花明月黯笼轻雾,今朝好向郎边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画堂南畔见,一晌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李煜将俩人

  • 吕后为何冒毒妇名杀戚夫人因贱人太矫情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吕后为什么那么恨戚夫人,吕雉怎么对付戚夫人的,薄姬为什么不恨吕后

    说起戚夫人,她应该算是中国历史上死得最惨的美女:双眼被挖掉,四肢被砍掉,喉咙被毒哑,耳朵被熏聋,成为“人彘“,被扔在厕所自生自灭。这对曾独享帝宠的绝世美人来讲是何等的悲凉和讽刺。不过,她落到这般境地,是咎由自取。恃宠而骄,不安守本分戚夫人是刘邦最受宠的妃子,这是三千后宫女人烧香拜佛都祈求不到的好运!

  • 明成祖:唯一亲征漠北蒙古诸部汉族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明成祖远征漠北之战,大明忠臣努尔哈赤,朱棣北伐蒙古

    明永乐八年至永乐二十二(1410-1424)年明成祖朱棣五次御驾亲征漠北蒙古诸部,其气魄为历代帝王所罕见。背景蒙古贵族势力在元末明初经历了几十年的演变和分裂。元顺帝逃往漠北后,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死于应昌(今内蒙古多伦东北)。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继位,逃往和林(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哈尔和林),史称“

  • 魏征直言不讳传颂古今:君之所以明因为兼听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敢于直言的魏征,直言不讳的意思,魏征答太宗问文言文翻译

    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优秀皇帝,心胸广大,治国有方,开创了贞观之治。魏征是当时唐太宗最为信任的臣子,他非常勇敢,不管别人的想法,只坚持他自己的想法,有跟别人不一样的意见时,他也是很大胆的把自己心里所想说出来,唐太宗李世民与魏征两个人的这种关系可以说是千古一见。魏征像魏征曾直言不讳的告诉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