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清代皇贵妃的存在,对后宫有哪些影响呢?

清代皇贵妃的存在,对后宫有哪些影响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70 更新时间:2024/2/11 22:00:32

皇贵妃作为皇帝的妾室中仅次于皇后的人,其中不乏某些皇贵妃,成为太子的生母或抚育过太子的人,她们的地位与身份,都非常的不一般。

如果她们能够有政治舞台,那么就可能通过手中的权力来影响皇权,所以清朝的兴衰和此种政治,也是关系很大的,那清代皇贵妃对后宫会有哪些影响呢?

皇贵妃在后宫家庭中的作用

对于皇宫的婚姻来讲,全部都是按照皇上的准则来选取的,所有的一切都是皇上的附属品,这里涵盖嫔妃和皇后。即使一些法律和礼俗,对皇上的婚姻有一些限制,但是从实际上来看,皇上才是真正的决定者。

皇贵妃虽然地位高贵,但是也是众多妃嫔之一,其就相当于皇上的妾,因此,在皇宫的规定中,她的职责有两种,即抚养与服务,这也表明,皇贵妃和清朝普通家庭中的婢妾一样,都属于偏室。

皇贵妃和其他妃嫔,在后宫家庭中的基本功能相同——生育和服务,皇宫中的所有妻妾都具有生育作用。对于皇贵妃来讲,除了要使得皇上的个人需求满足之后,还要给皇家生儿育女,尤其是要生皇子。

在我国的古代的一些理念中,生下继承人,把祖宗的家业发扬光大是第一要务,对皇宫的家庭来说,这更为重要,皇家更需要继承人,传承政权,然而能不能生育皇子,对于皇后来说不一定,因此,所有的嫔妃和皇贵妃,都是需要生育皇子的,这样才能在后宫生活的更好。

从皇帝子嗣人数上看,康雍乾三朝皇帝子嗣人数较多,这与同样的康雍乾三朝皇贵妃人数也比较多,这与同光宣三朝形成对比,此外皇贵妃对后宫的对皇子的抚育作用,也是在家庭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皇贵妃对皇家政权的影响

清代以前的各个朝代几乎都是“子以母贵”,只有皇后的长子才能成为皇位的继承人,而这种情况到了清朝却发生了变化,首先看一下清代入关后,十位皇帝母亲身份。

清代前期,由于皇朝统治还没有稳定,皇位的继承人都是靠赫赫战功挣来的,也没有所谓的嫡长子继位制度,但是顺治皇帝的继位,却与他的生母孝庄太后有很大关系。

当时皇太极猝死没有留下遗诏,清朝上层统治阶级对于谁继位产生了争议。要论战功,皇太极的长子豪格战功显赫,但是由于生母地位低下而被排除了。

当皇位出现真空,统治阶级内部权力斗争激烈时,皇贵妃干政对稳定政局的积极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对于皇太极,他是突然暴毙,都没有选定继承人,所以他所在皇室之间要争夺皇位,这样就有了激烈的斗争。

孝庄皇后利用各方的权力之争,巧妙周旋,左右说服,使福临继承了皇位,从而避免了不必要的争端,对于入关前夜的清朝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着。

“皇九子福临所以被选为皇位继承人,主要原因是他在诸皇子中地位高,乃五宫后妃中的庄妃所出,福临之同母姐妹们在此前都封为固伦公主,与皇后所出之女同等封级,而不是一般妃嫔所出女封低一等的和硕公主,也可说明庄妃及其所生子,属于太宗皇室后宫中第一等级的身份地位。”

皇贵妃对皇位继承的影响

庄妃在福临继位后被尊为圣母皇太后,死后被追封为皇太极的第二个皇后,这也反映了皇位的继承,对后妃名位的影响。

康熙朝皇子众多,康熙原来也是以立嫡长子为皇位继承人,但在皇太子仍屡次让康熙失望而被废之后,最后选了庶出的皇四子胤禛继位。

胤禛的继位跟他的生母没有什么关系,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后宫的妃嫔名位制度对皇位的继承人,没有多大影响。雍正皇帝首创秘密建储制度,规定皇子只要才德出众,不论嫡庶都有可能被立为皇储。

乾隆帝的生母孝圣宪皇后,其皇后之位也是在儿子当皇帝之后册封的,乾隆帝的生母是从潜邸格格身份,一步步荣升为熹贵妃的,也不是皇后出身。

再看嘉庆帝的生母是乾隆帝的令贵妃,虽然在死后追封为孝仪纯皇后,但是在她在位时只是贵妃而不是皇后。道光帝的生母孝淑睿皇后虽然是皇后,但是早亡,幼年的道光帝由当时身为皇贵妃的孝和睿皇后抚养。

咸丰帝的母亲孝全成皇后在她三十三岁时去世,咸丰帝由当时的静贵妃抚养,静贵妃对文宗抚育有恩,死后被追封为孝静成皇后

同治皇帝的母亲是懿贵妃(即后来的慈禧太后),也并非是皇后,而她一生中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当过正宫皇后,光绪宣统两位皇帝皆是慈禧太后的姻亲家属的儿子。

光绪帝的生母是慈禧太后的亲胞妹,醇亲王奕譞的福晋,出身可以看出,并非皇后。宣统帝的母亲,瓜尔佳氏是老醇亲王的儿媳妇,载沣的福晋,同时她也是慈禧太后的义女,也不是皇后。

总结

从清朝开始,皇位的继承人不一定非要从嫡长子中选拔,相反的,皇帝继位后要尊封自己的生母为圣母皇太后,对于后宫的妃子们来说,她们很可能因为“母凭子贵”,最后能够统御后宫,我们最为熟悉的慈禧太后,她就是这样最终走向清王朝的权力高峰。

如何教育和抚养皇子,皇贵妃功效非常大,在我国封建社会,都是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这样就关系着天下能不能治理好,能否把皇位传承好,所以选择质量高的皇子非常重要。

把太子教育好,这在宫中是非常的关键的,清朝的皇子都有自己的一对一的帝师,然而母亲或祖母才是教育的关键人,他们的影响不容小觑。

但是对于皇子至亲的母亲或祖母来说,对皇子的教育也是潜移默化而不可忽视的,但有些太子是由皇贵妃抚养成人,他们大多是幼年丧母,而此时皇贵妃就担当起抚养太子的义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郗鉴与王羲之是什么关系?他是如何维持东晋稳定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对郗鉴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郗鉴,男,汉族,公元269年生,寿命71岁。属相牛,星座约为巨蟹座,山东金乡人。他是王羲之的老丈人,爱子之切,这个举动感动得人直想哭。《晋书·列传第五十》记载“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 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

  • 在进行金钱与爵位赏赐的时候,赵匡义与李渊有何区别?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赵匡义的故事。“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这是《宋史·列传第一百二十四》中岳飞的一句话。岳飞说这句话的时候,还是没有看清宋朝君臣的普遍理念,更不知道宋朝不但文官爱钱,就连武将也爱钱如命:

  • 李承乾到底为什么会被废除太子之位?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在揭开这个答案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李承乾!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李承乾是唐太宗的嫡长子,出生于公元619年,母亲是文德皇后长孙氏!因为李承乾出生于承乾殿,因此取名李承乾,不过还有一种说法是李承乾的名字是李渊给起的!有承继皇业,总领乾坤”之意!李承乾8岁时,便被李世民立为太子,而

  • 班彪的人生有多成功?他的儿女们有着怎样的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对班彪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班彪,男,汉族,公元3年生,寿命52岁。属相猪,星座约为水瓶座,陕西咸阳人。东汉班彪的成功人生:不光自己牛,而且儿子女儿比他还牛。《后汉书·班彪列传》记载“班彪字叔皮,扶风安陵人也。祖况,成帝时为越骑校尉。父稚,哀帝时为广平太守。彪性

  • 郭子兴为朱元璋付出了多少?他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郭子兴在朱元璋崛起道路上,是最为重要的人物,也是朱元璋的老上司、岳父。可是朱元璋和岳父的两个儿子们,却不是相处得很好,与大明的诸多功臣享受荣华富贵不同,郭子兴的儿子们,都没活到明朝的建立。在朱元璋崛起之前,郭子兴是个广交好友的“富豪”,身边结交的朋友极多,也是这样的背景下,郭子兴得以组织第一支“军队

  • 请周亚夫吃饭却没有给他筷子,汉景帝为何要这么做?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汉景帝的故事。周亚夫是西汉名将,太尉周勃的次子。汉文帝时期,袭封绛侯的侯爵,出任河内太守,驻守细柳营,抵御匈奴的进犯,保护京师的安全。公元前154年,吴王刘濞联合楚王刘戊、胶西王刘卬等七国发动叛乱。

  • 吕雉实权在握没有选择称帝是为何?哪些原因导致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执政能力和政治手腕绝不逊于武则天的吕后,为何没有选择称帝?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作为汉朝第二位实际执政者,吕后在历史上的评价并不好,甚至被冠以“天下第一毒妇”的称号。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记载的皇后和皇太后,以及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后第一个临朝称制

  • 元昭宗被抓住后,朱元璋是如何对待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朱元璋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唐宋元明清,在中国历史上,元朝之后的朝代是明朝。实际上,明朝建立7个月后,元朝才灭亡。在公元1368年的正月初四,朱元璋建立明朝。到七月二十八,徐达和常遇春攻入大都(北京),元朝末代皇帝北逃

  • 蒲松龄的仕途之路有多坎坷?他的《聊斋志异》为什么能出名?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对蒲松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蒲松龄,男,汉族,公元1640年生,寿命76岁。属相龙,星座为双子座,山东淄博人。辛苦遭逢的才子蒲松龄:72岁考上贡生,一生都穷困潦倒。蒲松龄在《清史稿》中没有列传,据现存其他史料记载,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19岁的蒲松龄初应

  • 李世民一定要发起玄武门之变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李世民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李世民作为唐朝的最有名的皇帝,在位期间,对国家的贡献是非常大的,不管是对内的政治经济发展,还是对外的战争、文化交流,都在李世民的治理下井井有条,并且繁荣发展,甚至有着“贞观之治”这一说法。由此可见李世民